-
【生態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電視專題片)
【生態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電視專題片) 2021-01-12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源國家公園與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
11月5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與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在西寧共同舉行「迎接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同心向黨、共繡黨旗」黨建主題活動,「上海絨繡」國家級傳承人、恆源祥絨繡原創工作室首席工藝師李薔與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長江源、瀾滄江源園區代表共同起針、繡制黨旗。
-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門在哪裡?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門在哪裡?」前年,在可可西裡做直播時,後臺一位網友這樣問。我有點哭笑不得——說出來會嚇人一跳,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裡,跟福建省差不多大。福建省有「門」嗎?但提問者的邏輯也沒毛病:既然叫「公園」,就該有個門。
-
野生動植物保護|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本號訊(7月28日)近日小編獲悉,根據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開始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圖片來源:網絡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附近的監控畫面顯示
-
積極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實體機構組建時未新增行政事業編制,園區「三定」(定崗位、定編制、定職責)方案仍未下達,雖將國土、環保、林業等職能全部劃入園區,但相關工作人員卻未整體劃轉。作為國家公園的管理人員,既要承擔黨委政府的日常工作,還要兼顧國家公園建設的重大任務。這使得管理人員分身乏術,已影響到國家公園建設的質量和效率。
-
在4600米高地探秘三江源國家公園
參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綜合考察的科考人員。葉文娟 攝隨著第10個飛行架次成功降落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五道梁兵站,為期9天的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綜合科考,首次利用直升機搭載可見光、中波紅外、偏振光、雷射雷達、高光譜等載荷,輔助無人機、地面調查等方式開展了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草地生態、微生物、湖泊河流等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科考範圍覆蓋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到五道梁、勒池草原等區域約3000平方公裡。
-
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科考完成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相關研究單位,聯合開展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勒池草原等區域綜合科學考察,為新時代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本次科考首次利用直升機搭載可見光、中波紅外、雷射雷達等設備,重點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有蹄類動物種群總量調查與驗證,全面摸清勒池草原約3000平方公裡區域內的動物及植被分布情況。經過約20小時的飛行,從空中獲取大型食草動物、植被、河流、地質地貌等高清影像超過3萬餘張,取得高光譜、偏振光等科學數據資料T級以上。
-
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活動明顯減少
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活動明顯減少 2020-03-23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源國家公園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三江源國家公園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2020-11-29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新年獻詞
赫萬成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在即將揮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邁進2021,開啟下一個新徵程之際,我謹代表局黨委向全局廣大幹部群眾以及所有關心支持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制定《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2021—2023年)三年行動計劃方案》,謀劃好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和功能分區優化前期工作,順利完成國家實地核查評估驗收,在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國家實地核查評估驗收結果中名列前茅。這一年,我們實幹篤行、奮力奔跑。積極推進落實國家公園示範省三年行動計劃,舉辦習近平總書記致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賀信一周年座談會。
-
從「劫難」到「天堂」 三江源地區生態修復力度持續加大
當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之時,青海深諳唯有牢固樹立生態保護優先理念,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才是青海面向未來的正確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在總結一期工程十年經驗的基礎上,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正式啟動,標誌著三江源生態保護踏上了新的徵程。
-
從放牧員到執著的生態管護員——記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卓瑪加
卓瑪加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推薦,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生態管護員。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內的曲麻萊縣曲麻河流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這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成群的藏羚羊每年在此越冬。除藏羚羊外,常年生活在這裡的還有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動物野犛牛、藏野驢、雪豹,它們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青海三江源民警鏡頭裡的野性高原
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 供圖圖為白唇鹿。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 供圖圖為三江源溼地內的野生動物。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 供圖圖為三江源溼地內的野生動物。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 供圖近日,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民警日常巡護時,拍到大量藏野驢、白唇鹿、藏原羚等高原野生動物的照片。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次利用直升機完成冬季綜合科學考察
31日,中科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學術院長趙新全向記者介紹。據了解,21日至30日,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和南通大學等單位,聯合開展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勒池草原等區域綜合科學考察。圖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勒池草原等區域綜合科學考察現場。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三江源國家公園蹲點採訪報導之二
2016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三江源成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也成為惟一由地方政府(青海省)為責任主體的國家公園。《試點方案》明確提出了目標定位,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三江源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
-
青海官方集中發布三江源四大主要自然資源本底數據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田俊量介紹,本次調查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範圍為主,來建立地理基礎統一、資源邊界清晰、資源狀況明了的草地、地表水、林地、溼地四大主要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數量、等級、狀況的本底資料庫,為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嚴格保護、管理管控、高效利用奠定基礎並探索經驗。
-
三江源國家公園建立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調查」項目完成,為摸清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家底」奠定了基礎。 此次調查對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資源持續系統調查研究,首次形成三江源國家公園陸生脊椎動物物種名錄,建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本底資料庫;繪製藏羚、藏野驢、藏原羚、胡兀鷲、黑頸鶴等重要物種分布圖,利用棲息地適宜性指數模型對雪豹、藏羚、藏野驢等10個重要物種的棲息地適宜性進行評估;解析三江源區人獸衝突現狀,形成三江源國家公園陸生野生動物監測方案。
-
三江源國家公園地方性法規1日施行
新華社西寧8月1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1日開始施行。 位於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去年6月,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這一區域啟動實施,園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裡。
-
它們為三江源國家公園代言
2016年3月5日,是三江源生靈們最幸福的日子。一份名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的印發,它們的家鄉因此成為中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這意味著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溼地和生物多樣性最為集中的「生態處女地」迎來了歷史的高光時期。
-
中國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拉毛」在藏語裡意思是仙女。仁青巴毛說,等「小拉毛」長大了,要把它放回山林,放歸自然。 「這幾年,這邊的林子裡野生動物很多了。」仁青巴毛說,「我經常見到大群大群的巖羊,我家田地裡種的芫根被它們啃食了不少。」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重要的野生動物種群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