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巖茶圈的你,是否被繁雜的品種名給整懵過?接著又被五花八門的山場名弄得雲裡霧裡?
其實,武夷巖茶的山場名也沒那麼複雜,它的命名都是有規律的,它主要分為「坑、澗、峰、巖、洞、窠」等。接著,再根據這幾個關鍵字進行衍生,就跟英文中的派生詞一個道理。
01.坑
字面釋義: 凹陷,窪下去的地方
以坑命名的山場環境(概況):兩面夾山,一般會有兩個出口。生長在坑裡的茶樹,被四周的巖崖和蔥鬱的植被包圍著,長期接受的是漫射光,到了冬季,又有高崖抵擋住冷風的侵襲,這樣的微域環境十分適合茶樹生長。
代表性山場:牛欄坑、慧苑坑等。這幾大山場知名度頗高,是「 三坑兩澗 」中的 「三坑 」地帶,尤其是牛欄坑的肉桂,簡稱「牛肉」,在巖茶圈可是響噹噹的「人物 」。
02.澗
字面釋義:山間流水的溝
以澗命名的山場環境(概況):同樣也是兩面夾山,並且伴有小水溝,終年有不斷的巖縫間山泉水的滋養,茶樹又是喜陰的植物,這樣的小環境也是巖茶生長的寶地啊!
代表性山場:悟源澗、流香澗等。總之,坑澗裡所產的茶,在武夷山是屬品質上乘的,可謂「流水藏風聚氣處,好山好水出好茶。」
03.窠
字面釋義: 為昆蟲、鳥獸的巢穴
以窠命名的山場環境(概況):其實以「窠」命名的山場環境,大體上與「坑」類似,兩側同樣是峭壁連綿,茶樹藏在幽谷中。但它的山場環境是比較多變的,有些地帶小溪會沿著峽谷淙淙流淌,而有些地帶沒有。因此,就算同樣生長在「窠」裡,茶葉的風味也會有所差異。
代表性山場(取名也是挺有意思的,常與鳥獸植物有關):九龍窠、燕子窠、竹窠等。九龍窠是母樹大紅袍的原產地哦,而且霸氣十足的「龍肉」就是指九龍窠肉桂哦。
04. 巖
字面釋義: 指巖石凸起而成的山峰、山體
以巖命名的山場環境(概況):比起「坑澗 窠 」,以「巖」來命名的山場,比較開闊,且光照充足,土質肥沃,這些條件十分有利於茶樹芳香物質的形成。
代表性山場:馬頭巖、青獅巖、佛國巖等。說到馬頭巖,很多老茶客可能會脫口而出——「馬肉」!正是它獨特的山場環境,造就了「馬肉」的霸氣高香。
05.洞
字面釋義:指窟窿,深穴
以洞命名的山場環境(概況):形狀類似於深穴,有著自己獨特的氣候現象,相對來說,茶樹生長環境較陰涼。
代表性山場:鬼洞、水簾洞等。鬼洞,聽起來「詭秘」,卻是個出好茶的地方,所產的鐵羅漢和肉桂等品質絕佳。
06.峰
字面釋義:指山體突出的尖端處。
以峰命名的山場環境(概況):以「峰」命名的山場,可分為多種類型,有峰頂、峰中、峰底,一般來說,生長在峰頂的茶樹,光照充足,多出高香茶。
代表性山場:蓮花峰、馬枕峰處等,以峰命名的山場肉桂品質優異,峰頂多產高香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