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歌侃巖茶—武夷山之「坑、澗、窠、巖、洞、峰、窩」的前世今生

2020-12-05 海峽品牌

海峽品牌雜誌社記者 武評

「茶者,南方之佳木也」,這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的陸羽在公元780年寫成的《茶經》中對茶的描述。

福建省原常務副省長、海峽茶產業協會名譽會長張家坤與茶友們。

在我國東南部的武夷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8~18.5度之間;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巖壑之間,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非常適宜種茶。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云:「香含玉女峰頭露,潤滯珠簾洞口雲。」武夷山茶園大部分在巖壑幽澗之中,「九曲溪流,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日照較短,更無風害,優越的自然條件孕育出武夷巖茶獨特的韻味,香遠八方。

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區域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全部範圍2798平方公裡,全市分為名巖區和丹巖區兩類。名巖區係指崇陽溪以西、黃柏溪以南,南星公路以北之風景名勝區內;其餘廣大地區為丹巖區。

茶樹生長與內含物質的積累與周邊生態環境、土壤條件等等息息相關,什麼樣的山場就有什麼樣的氣質的茶葉。武夷巖茶素有「山場文化」之說,山場類型豐富,地質構造複雜,不同的地質構造形成了不同的山場類型。武夷山不同形態的 「坑」、「澗」、「窠」、「巖」、「洞」、「峰」、「窩」等,因其植被、土壤、水文、氣候、光照、水流等微域小氣候形成的獨特生態環境,也孕育出不同品質風格的茶葉。

一、坑

原意是地面往下凹的地方,水平或高低走向,只有兩個或一個出口。

生態環境與茶葉風格:以「坑」定名的山場是指兩面夾山,並且彎彎曲曲、高矮不同形成多個面積大小、生態環境小有不同的區域,一般都有兩個出口。

「坑」的特點在於日照的時間和坑底的晝夜溫差。通常「坑」中的日照時間短,晝夜溫差大,為茶樹的品質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坑」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氣幽,香遠而細、水醇,底蘊足。

福州名店街海堤茶藝師盧洪麗。

代表山場:牛欄坑、倒水坑、慧苑坑、大坑口等處。

牛欄坑、大坑口及慧苑坑為「三坑兩澗」中的「三坑」地帶,其中,牛欄坑位於章堂澗與九龍窠之間,牛欄坑澗谷土質肥沃、日照較短,為茶樹生長提供良好環境,成就其為「三坑兩澗」的核心產區之一,更以「肉桂」出名,牛欄坑肉桂,是武夷巖茶肉桂中的王者。而慧苑坑以產老叢水仙、高叢水仙、水仙著名。

詹御巖茶傳人清風。

二、澗

原意指夾在兩山之間的水溝;在溝邊有零散的風化沉積巖的衝積堆。而在巖茶中,以澗定名的山場,是在坑的基礎上形成的。

生態環境與茶葉風格:以「澗」定名的山場伴有水流,且兩山相夾,因此茶樹生長環境溼潤,遮陰效果好,在溝邊有零散的風化沉積巖的衝積堆。

華僑強哥與茶藝師在論茶。

武夷山中的「澗」,有獨特的丹霞地貌,風化的沙礫巖,巖中豐富的礦物質,加上獨到的地形,遮陰效果好,使得生長在「澗」中的巖茶具有香氣細幽,湯水柔和的特點,茶葉的品質獨步巖茶江湖。

代表山場:悟源澗、流香澗、章堂澗等處。

山潭洞茶藝師揚小敏。

三、窠

原意指昆蟲、鳥獸的巢穴。

生態環境與茶葉風格:以「窠」定名的山場在地形、環境上與「坑」類似,但「窠」比「坑」較小,且山場環境相對多變,有的山場會有水流,而有的山場則沒有水流,地理環境差異大,所以茶葉的品質也都不一樣。一般來說,「窠」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幽而細、水醇。

代表山場:九龍窠、竹窠、雲窠、燕子窠、楓樹窠等處。九龍窠是母樹大紅袍的原產地,竹窠老叢水仙最優,燕子窠又以肉桂品質最優。

坑、澗、窠,其實都是兩邊有山(巖),中間低的地形。區別是澗必須有溪流,這個溪流需常年有水流動。坑、澗、窠都屬於山谷,都有其特殊的小氣候。

這麼多奇怪的名字,都叫坑不行嗎?其實,這些叫法都是歷代先輩傳承下來,而且朗朗上口。如果你把流香澗叫做流香坑,九龍窠叫做九龍坑的話,從地形地貌上說得通,但是聽著總會怪怪的。

四、巖

原意指巖石凸起而構成的山峰、山體。

生態環境與茶葉風格:巖,礦物的集合體,是地殼的主要成分。以「巖」定名的山場,多數光照條件較足,土壤肥沃,供給茶樹生長的營養物質成分豐富,有益於茶樹芳香物質的形成,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高香霸氣、辛辣刺激。

代表山場:馬頭巖、碧石巖、佛國巖等處。

馬頭巖盛產高香霸氣型肉桂,該處所產肉桂被茶客們賦予愛稱「馬肉」。碧石巖則是老叢水仙的聚集地,該地老叢水仙品質出眾,深得茶客們的喜愛。

五、洞

原意是指窟窿,深穴,孔。

生態環境與茶葉風格:洞穴一般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候現象,主要是通過流動的水和對流的空氣來調節的。所以,以「洞」來定名的山場是個相對恆溫的環境,而且相對來說,茶樹生長環境較陰涼,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幽、水醇。

代表山場:鬼洞、水簾洞、曼陀洞、玉華洞等處。

其中,鬼洞所產鐵羅漢和肉桂品質絕佳,被茶客賦予愛稱「鬼鐵」、「鬼肉」。水簾洞茶樹種植面積較廣,所產水仙品質亦十分出色。

六、峰

原意指山的突出的尖端。

生態環境與茶葉風格:在武夷山,從來不缺高而尖的山峰。以「峰」定名的山場也是分為多種類型,這些生長在不同位置的巖茶,有不同的特點:生長在峰頂的巖茶,日照時間長,香氣高昂;生長在峰中央的巖茶,可以做到香、水並重;生長在峰底的巖茶,依據其他生態條件的不同亦可呈現不同的品質,但大多是日照時間相對較短,香氣細幽,湯水醇厚。

代表山場:玉柱峰、三仰峰、蓮花峰、馬枕峰、幔亭峰等處。

馬枕峰原是肉桂原產地的另一說法,因此,該處的肉桂品質優異。

七、窩

原意指窪陷的地方。

生態環境與茶葉風格:以「窩」定名的山場,四周環山,陰風常拂,面積較小,所產之茶的風格多表現為香幽、水醇。

代表山場:雲窩。

一般來說,「坑」、「澗」、「窠」、「窩」、「洞」的茶大多「重水」;「峰」、「巖」的茶大多「主香」。

這是因為光照影響著茶葉內含物質的轉化、積澱以及芳香物質種類、數量的積累和形成。

光照多的地方,一般做出來的茶偏高香型,但水較薄,屬於香豔霸道型;而偏陰涼的地方做出來的茶甜度好、茶水厚重,香氣較幽卻不張揚,屬於優雅穩重型。

華山論劍,武夷論茶。「武夷茶」是「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的最大亮點。近年來,武夷市人民政府為了進一步推廣打造武夷山茶的公用品牌,召開了多屆茶博會、茶論壇,進一步提升了武夷茶品牌的影響力。十大茶藝非遺傳承人、十大品牌茶藝師、十大品牌制茶師以及十大非遺制茶大師所推出的各種品牌茶系列,也大都來自武夷山的 「坑、澗、窠、巖、洞、峰、窩」等七個主產區。

茶可傳神,茶來禮往,茶通四海,年復一年。武夷山「坑、澗、窠、巖、洞、峰、窩」巖茶、肉桂、水仙、大紅袍等系列從這裡產生,通過海絲之路,空運、陸運流向世界各座城市,誕生了一大批茶廠、茶店、茶館,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茶產業鏈,也承載了一大批茶界精英、茶藝小姐茶趣人生、膾炙人口的茶故事。

相關焦點

  • 巖茶山場定名規律:坑、澗、巖、峰、窠、洞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初涉巖茶圈的你,是否被繁雜的品種名給整懵過?接著又被五花八門的山場名弄得雲裡霧裡?其實,武夷巖茶的山場名也沒那麼複雜,它的命名都是有規律的,它主要分為「坑、澗、峰、巖、洞、窠」等。02.澗字面釋義:山間流水的溝以澗命名的山場環境(概況):同樣也是兩面夾山,並且伴有小水溝,終年有不斷的巖縫間山泉水的滋養,茶樹又是喜陰的植物,這樣的小環境也是巖茶生長的寶地啊!代表性山場:悟源澗、流香澗等。
  • 牛欄坑、馬頭巖、天心巖,武夷山的這些峰、洞、巖你都認全了嗎?
    到底武夷山裡的36峰、72洞、99巖,都包括了哪些呢?下面先來宣讀名單。36峰,奇姿瑰麗,千奇百狀。 72洞,奇形百狀,清幽清涼。99巖,奇峰淋漓,壯美大觀。看完這一連串的長長名單下來,肯定會有茶友在心裡好奇。都說「武夷巖茶,非巖不茶」,那在武夷山眾多的山峰巖洞裡,它們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能產好巖茶呢?
  • 肉桂 武夷巖茶中的珍饈美饌 全肉宴
    此環境下生長的肉桂,香氣細幽、溫潤,所產之茶香氣飽滿,齒頰生津。坑內澗水常流,柔風常撫,大風不往,烈日不至,正是巖茶的巖骨花香的必要環境。山場的環境致使茶滋味和香氣不同, 日曬少的山場,花香內斂、湯水醇厚感強、湯水順滑,與馬頭巖肉桂相比少了一點霸道,多了一點順柔。
  • 來聊聊巖茶中的雙星瑰寶:牛肉和馬肉
    地理位置的不同相信喜好喝巖茶的茶友對武夷山的「三坑兩澗」並不陌生,因為「三坑兩澗」是武夷山山場上最為傳統的正巖產區,分別有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流香澗以及悟源澗。牛坑欄屬於深度大於寬度的獨特「V形」峽谷地貌,這就擋住了部分強烈的光線,為巖茶生長提供了舒適有利的生長環境。另外,牛坑欄的爛石特徵突出,爛石豐富的礦物質和透氣性與透水性兼具的條件都有利於巖茶的種植。
  • 武夷山的牛肉、馬肉、豬肉、龍肉都怎麼來的?
    武夷巖茶,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為烏龍茶類中的明珠,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最著名的是武夷巖茶。產自武夷山獨特的優良生態環境,素有「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之讚譽,品具「巖骨花香」,香氣馥鬱,勝似蘭花面深沉持久,滋味濃醇清恬,生津回甘,濃飲而不見苦澀,湯色橙黃,七泡有餘香,泡後葉底「綠葉紅鑲邊」,細品有獨特巖韻。某天有個茶友問小編:這巖茶裡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肉」,虎肉、牛肉、馬肉、龍肉、豬肉、……這些肉到底是哪裡來的啊?
  • 武夷巖茶肉桂,你喝過幾種?
    今天我們就講講武夷巖茶品種之肉桂!不同肉桂審評武夷肉桂在1959年的時候,天遊峰上建立的品種園,肉桂的品種不到幾十株。牛肉:牛欄坑肉桂 馬肉:馬頭巖肉桂 龍肉:九龍窠肉桂羊肉:楊梅窠肉桂 (另一種版本洋墩巖肉桂) 豬肉:竹窠肉桂 鬼肉:鬼洞肉桂(鬼洞其實沒有肉桂,市場上版本不一) 象肉:象鼻巖肉桂 獅肉:青獅巖肉桂
  • 從馬頭巖到慧苑坑,從水簾洞到虎嘯巖,一款讀懂名叢鐵羅漢的巖茶
    端起杯子來喝它,湯水更是渾厚端凝,漿感豐沛,綿柔順滑,湯中藥香叢香花香諸香紛呈,大有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之感。 這種大氣磅礴、內質極為強勁、自帶鍾瑞凝暉之感的茶湯,就算在武夷山浩如煙海、高手輩出的數千種茶當中,也是卓爾不凡,極有風骨的箇中翹楚。
  • 沒喝過巖茶?你熟知的這3種茶其實都是巖茶
    茶農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俗稱「石座作法」。巖茶花色品種眾多,其中我們熟知的大紅袍、肉桂、水仙就都屬於巖茶之列。 01. 大紅袍 巖茶可細分為「奇種」、「單叢」和「名叢」,其中「名叢」被譽為「巖茶之王」,而武夷名叢中數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
  • 為什麼武夷巖茶,你喝來喝去,口糧茶還是選水仙、肉桂、大紅袍?
    最早,水仙是武夷山的外來戶。然,小喬木的水仙,來到武夷山這片碧水丹山的沃土後,實力迅速的茁壯。時至今日,當水仙成為巖茶的當家品種後,少有人再去提,水仙這層外來品種的身份,英雄不問出處。武夷山的這片熱土裡,孕育出了無數的好茶。有實力,自然就能脫穎而出,嶄露頭角。在激烈的巖茶品種競爭中,向來是勝者為王,憑實力說話。
  • 武夷山2日遊攻略——帶你暢遊武夷山少走彎路
    第一天:九曲竹筏漂流——宋街——武夷宮——大紅袍——巖骨花香漫道——水簾洞——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九曲竹筏漂流是武夷山景區的必遊項目之一,行程大約90至100分鐘,坐上竹排帶著你深入丹霞地貌的腹地,體驗「人在畫中遊」。小貼士:竹筏是8人一排,一般會要交20元/人的講解費。節假日竹筏票比較緊俏,需要提前預訂。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武夷山的茶,有一部分就是直接取名為:大紅袍。但是大家都知道,壓根就不可能是母樹大紅袍,有的是二代扦插的,有的是三代扦插的,就是從二代茶樹中選取好的枝丫,再次扦插,能喝到二代扦插的大紅袍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基本上都是三代扦插的。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幾百種,奇蘭,水仙,肉桂等等。」 額,看來這位仁兄,對武夷巖茶的誤會可不淺啊。
  • 武夷巖茶千百種,為什麼出名的只有大紅袍、肉桂和水仙?
    武夷巖茶因其特殊地形導致種植方式特殊,號稱巖巖有茶非巖不茶,武夷巖茶品種各類名樅、單樅等加起來多達幾百上千種。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品種裡面出名只有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妖精,以及為數不多的單縱、名樅。大紅袍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稱,說到巖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紅袍,說到武夷山大家第一印象是張藝謀拍的「印象大紅袍」,大紅袍簡直成了巖茶的另一個名稱,成了武夷山的文化名片,大紅袍出名主要是文化積澱深厚、產量有限(現在母樹已經禁止採摘)、當作國茶贈送外賓等原因才火起來。
  • 武夷巖茶入門知識:巖茶三十問,全面詳解,讓你徹底了解!
    不同的品種,製作工藝的差異及拼配技術可以產生不同的香氣和茶湯,但萬變不離其宗,巖茶始終講求的就是"巖韻",亦可以四個字來形容:「巖骨花香」。所謂「巖骨」指的是巖韻顯著茶湯達到一定級數茶湯則會帶骨感,而「花香」也可以理解為獨特的品種香,製成成品的工藝香,受優越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影響所生成的天然氣息。
  • 同是武夷巖茶正巖肉桂,為何口感不一樣,三個因素佔主導作用!
    尤其是武夷巖茶。這般的近距離生長的茶,卻產生較大差距的現象,在別的茶產區,可能不會發生。但在武夷山,卻是很正常的事。為什麼?這是因為,武夷山,這個得天獨厚生長巖茶的風景名勝區,它獨特的地形地貌,賦予了它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也賦予了生長在風景區裡的正巖茶樹們,無與倫比的絕佳的生長環境。武夷山是講小氣候小山場的,每一個大的產區(山場),裡面都會有幾個小產區(山場)。
  • 巖茶的茶友注意,你花10萬買的牛欄坑肉桂是這麼來的,還買嗎
    近些年,有一種茶很受歡迎,就是武夷巖茶,價格堪稱天價。有的品種每斤幾萬到幾十萬,更誇張的是一張頂級巖茶的價目表,最近刷爆茶界的朋友圈。在這張採購目錄中,每一款茶葉都是天價,排名第一的是九龍窠母樹大紅袍,一斤售價高達520萬人民幣,這是什麼概念?這個價格在武夷山市區可以買10套90平米的大房子。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武夷名樅之首,原產於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據傳明朝永樂年間,舉子進京趕考,途經武夷患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住持,贈此茶其飲病癒。舉子高中狀元後將皇帝御賜紅袍蓋於茶樹之上,故得(大紅袍)之名。大紅袍外形緊結、壯實,葉底軟亮勻齊,葉邊帶硃砂色,色澤帶寶色或油潤,湯色橙黃明亮顯金圈。香氣利,濃長、馥鬱,具幽蘭之盛,滋味醇厚,帶有巖韻。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
  • 1斤武夷巖茶520萬!央視重磅調查福建「天價」茶!最新發聲
    回顧央視近日報導近幾年來,武夷山的巖茶,風頭很足,簡單的一盒茶葉,動輒就是所謂大師手工製作,著名坑口的原料,每斤上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很多消費者都在發出疑問,這些充滿傳說、故事連篇的天價巖茶,真的值那麼多錢嗎?央視315在行動的記者走進了武夷山茶區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