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

2021-01-13 李家萬事興

太平公主她該死嗎?當然該死!她的八個子女也該死嗎?依她親侄子唐玄宗的邏輯,被殺的都該死,赦免的就不該死。

這個太平公主唯一倖存下來的兒子,就是題主說的薛崇簡。

一,先說說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知名度之高,應該排上中國古代公主前五。首先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其次是因為她幾乎真的成了「武則天第二」。

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其實,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裡流動著的是她那極不安分的母親的血液,從小,她驕橫放縱,長大後變得兇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覬覦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夢想像她母親那樣登上御座,君臨天下。

在私生活上,她也是離奇地放縱。

太平在嫁給第二任丈夫後,不滿丈夫的醜陋,便四處尋獵美男。她曾勸她的母親也應該用男寵,並把自己中意的推薦給了自己的母親。何為自己中意,不是單單只中意相貌身份,她是經過自己檢驗,認為確實壯偉。她還對母親細細講訴中意的男寵的滋味,詳細描述了床底之歡:味道就像是南海的鮮荔枝,入口光滑,身體非常柔軟,讓人快樂地失了魂。說得武則天心神蕩漾,迫不及待就嘗試了女兒所描述的荔枝滋味。

太平公主一生中共經歷了兩段婚姻。第一任丈夫薛紹的母親是太平公主的親姑母城陽公主。薛紹與太平公主是表兄妹。婚後,太平公主與薛紹婚後共育有二子二女。

她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是武則天的堂侄,也算是太平公主的堂表兄。太平公主與武攸暨也生下了二子二女。

唐中宗李顯竟然被韋皇后與安樂公主聯手給毒死後,太平公主與兄長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合謀起兵,立即誅殺了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事後,李旦被太平公主擁立登基為帝,是為唐睿宗。

這段時期,姑侄倆是一個戰壕裡的親密戰友。

此後,太平公主的封邑增加到萬戶之多,三個兒子都被封為王,顯赫一時。不過,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並不滿足於此,她在朝中積極培植黨羽,圖謀不軌。當時,朝內七位宰相有五位是太平公主的心腹。除了姚崇、宋璟等人外,多數朝臣都依附於太平公主。這個時候,太平公主權傾朝野,便有了效仿母親之心。

延和元年,怯弱的唐睿宗因不願捲入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政治鬥爭中,主動讓位給李隆基,這就是唐玄宗。唐玄宗認為姑母太平公主想要效仿祖母武則天稱帝的行徑,因此與親信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先發制人,控制了宮內的左、右羽林將軍,將勾結太平公主的朝臣誅殺殆盡,一時長安血流成河。

昔日的盟友,轉眼間成了玄宗親政的絆腳石。

二,太平公主諸子皆殺,為何單單留下薛祟簡呢?

事實上確實如此。據史書記載:

公主事敗,兒女俱受牽連,惟崇簡倖免,復官爵,賜姓李,視同宗親。」

這段話中的「崇簡」,指的就是太平公主與第一任丈夫薛紹所生的次子薛崇簡,他也是太平公主一脈中唯一的倖存者。可以看出,崇儉不但未被殺,還復爵賜姓,與太平公主的其他子女下場迥異。

留下崇簡,首先是因為他一直以來支持的都是李隆基,屬於李隆基的親信。

薛崇簡和李隆基自幼感情深厚,在李隆基做皇太子之前,勢力還沒有威脅到太平公主時,太平公主對李隆基也是相當疼愛的,所以表兄弟之間相處也十分融洽。

其次,在殺死皇太后韋香兒與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的唐隆政變時,薛崇簡配合李隆基發動兵變,立下不少功勞。

玄宗即位後,太平公主結黨亂政時,薛崇簡對她的做法很不以為然,經常勸阻她不要跟李隆基作對,為此太平公主多次用鞭子抽打他。也可能是薛崇簡深深了解李隆基的能力和手腕,知道自己母親是鬥不過李隆基的,一旦失敗,覆巢之下不會有完卵,所以他也是為自己留條後路。

三,薛崇簡的結局。

儘管薛崇簡未遭清洗,還被賜了李姓,倖存的薛崇簡也不可能再進入玄宗皇帝的權力中心。因為李隆基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不能讓自己的皇位有任何的威脅,也不會允許任何潛在的對手執掌中樞——畢竟他處死了薛崇簡的母親及兄弟姐妹。

所以傳說中李崇簡至太平公主事敗後,賜姓復爵,似乎受到唐玄宗榮養,實則不然。

據其墓誌《大唐故袁州別駕薛府君墓志銘並序》中顯示,在公主事敗後,李崇簡隨即被送出長安,出為蒲州(今山西永濟)別駕,對於崇儉這樣身份的人來說,出任偏遠地方的別駕一職,其實跟貶謫、甚至流放沒什麼區別。

謫居期間,其妻方城縣主武氏(梁王武三思女)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病逝於溪州;妻亡後不久,起復為袁州別駕,心情鬱悶。開元十二年(724年)母親被殺11年後,病逝於袁州官舍。

結語。

自古以來,無情最是帝王家。比如劉宋王朝的「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更何況玄宗曾祖父李世民也是殺兄即位。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一切血緣之間的親情都要為之讓路。

所以,每個繁華盛世的背後,都有華幕掩飾下的血腥。

秦皇漢武也好,唐宗宋祖也罷,他們所生長的時代,註定了皇權對眾多覬覦者有著的巨大誘惑,一旦登上皇位,仁慈便可拋諸腦後——也許,他們別無選擇。

至於玄宗殺姑留表弟,在數不清的皇室血腥事件中,我認為倒是情有可原,畢竟太平公主一生為女、為妻、為母、為姑都不那麼光彩!

感謝您的閱讀,文中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處死她的兒女,為何單獨留下薛崇簡?
    雖然是高宗與武則天的女兒,但太平公主在歷史上,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留下,甚至出生日期都是推斷出來的,這就是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的真實寫照,那時拍馬屁的史官太少,沒人關注領導的女兒。我們從具體事件中來看太平公主的機靈與謀略。
  • 斬草不除根,李隆基滅了太平公主一家,獨留了她的兒子薛崇簡
    在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對她的後代自然要個大清算,肅清薛家成為了李隆基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李隆基也確實這樣做了。 太平公主的後代大多也都被李隆基處死了,為何說是大多而不是全部呢,這是因為李隆基還唯獨留下了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
  • 李隆基將太平公主滿門抄斬,卻放過了她的兒子,到底是何原因?
    唐朝的歷史雖然說是輝煌的中國史,但是在這裡面卻伴隨著眾多的權力鬥爭,今天說的是就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以及其兒子之間的糾紛。 ,幾乎所有人都來求情,然而李隆基為了自己的政權著想,還是將太平公主滿門抄斬,但是唯獨放過了她的兒子。
  • 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位高權重,為什麼沒鬥過李旦兒子李隆基?
    唐朝的太平公主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公主,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從武則天時代開始一直到李隆基登基後雙方撕破臉,太平公主活躍在政壇幾十年的時間,曾經一度權傾朝野。 可最終她還是在與李隆基的爭權中失敗,下場很慘。
  • 太平公主終覆滅,李隆基正式稱帝,勵精圖治開創開元盛世
    詔令一下,太平公主大感意外。在得知李旦是聽了姚崇和宋璟的建議,才有這樣的決定時,太平公主怒不可遏,立即來到李隆基的東宮質問李隆基。李隆基無奈,因為此時的他,比起姑姑太平公主的勢力,羽翼還太過於單薄。此外,民間對他這個非嫡長子身份質疑,剛剛才被平息下去,這個時候李隆基是絕不敢跟太平公主起正面衝突。無奈之下,李隆基只好棄駒保帥。
  • 福禍盛唐(次章)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爭權,其子薛崇簡為何強烈反對
    太平公主把持朝政,是李隆基當太子後面臨的最大威脅。這個威脅一直持續到他登基稱帝後,使他只能當個沒有實權的空頭皇帝。雙方為了爭奪朝政主導權而發生政治鬥爭,甚至秘密組織軍隊發動政變,欲致對方於死地。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太平公主最為看重的兒子,薛崇簡卻是站在母親對立面的。他強烈反對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爭權,支持李隆基當太子和皇帝,這在太平公主的陣營中完全是個異類。
  • 太平公主:這個公主不「太平」
    20多年前的熱播劇《大明宮詞》紅極一時,劇中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愛情不知道賺足了多少人的眼淚。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最小的女兒,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按說太平公主的一生應該是順風順水的,然而在我看來她的一生頗為不幸,雖然封號為太平公主卻也不「太平」。
  • 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被李隆基賜死家中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則天。武則天喜好權術,以至於唐朝在她的引領下,引起了一股「爭權熱」。許多人也為了爭權奪利,不惜一切代價爭相效仿。這其中,最狂熱的就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可惜,太平公主卻被自己的侄子唐玄宗李隆基賜死了。到底這姑侄兩人之間有什麼矛盾,需要用賜死的方式來解決呢?
  • 李隆基上位後,太平公主被處置?太平公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待遇?
    後來還被韋後和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一杯毒酒送上了黃泉路。在李顯死了以後,李旦當上了皇帝,不過這個李旦跟李顯半斤八兩,都是個沒本事又懦弱的人,在政治上沒有什麼才能,平庸得不行。所以當時朝廷上大部分的權利都是由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掌握,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因為有武則天女人稱帝的先例在前,太平公主想爭一爭這個權利也是可以理解的。
  •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交惡內幕:一個女人權力欲望太強,不是好事情
    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太平公主的哥哥李顯被她老婆韋皇后和他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韋皇后也想篡奪皇位,當武則天第二。韋皇后當了皇帝,太平公主自然沒有好日子過。所以,她極力阻止韋皇后。為了能夠剷除韋皇后,太平公主主動和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合作,派她的兒子和親信劉幽求到李隆基處,秘密商議政變細節。李隆基也是個少年英主,年紀輕輕就非常能幹。
  • 權傾一時的太平公主,最後的真實結局是什麼?
    到了武周末年,武李兩家的矛盾越來越深,武則天召回李顯,將其再次立為繼承人,同時讓上官婉兒、張昌宗、張易之以及太平公主掌握權力。太平公主有過兩任夫君,一任是薛紹,一任是武攸暨。此時太平公主雖然是武家的媳婦兒,但在政治上,她卻是李家的擁護者。李顯復位之後,太平公主慢慢地走到了政治的幕前,開始積極參與政事。
  • 身為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權勢滔天,為何不能稱帝?
    太平公主長大後對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一見傾心,但薛紹當時已有婚配,娶的雖然是一小門小戶女子,但夫妻二人恩愛非常。武則天見狀便秘密將薛紹之妻賜死,好讓太平公主名正言順地與薛紹成婚。年僅16歲的公主對此一無所知,終於如願以償嫁給了薛紹。這樣一位視人命如草芥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女兒卻沒能繼承她的帝位,實在稀奇。
  • 李隆基最愛的女人是她,原來楊玉環只是個替身!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比李隆基大概小八歲,她自幼入宮,天生貌美,對後宮的勾心鬥角諳熟於心,與李隆基是中表之親。武惠妃為李隆基生育了四男三女,是玄宗嬪妃中生育最多的人,可見李隆基對她的寵愛。雖然孩子生的多,但是前面三個孩子都莫名的夭折了,直到武惠妃生下第四個孩子,李瑁。 武惠妃將他送出宮交給李隆基的大哥李憲撫養,這個孩子才沒有發生什麼意外,此後武惠妃和李隆基把他們的孩子都送出宮撫養,果然都長大成人。
  • 福禍盛唐(三章)李旦的政治智慧卓越,是剿滅太平公主的幕後主謀
    在把持了唐朝政務後,太平公主又開始謀求更換太子,廢掉李隆基的皇太子地位,為她謀朝篡位做準備。她甚至派人在朝中散步李隆基的流言,並在宣政殿光範門內攔截宰相,逼其表態更換太子。幸好有姚崇和宋璟兩位宰相堅定的支持李隆基,才讓太平公主的陰謀未能得逞。面對太平公主的步步逼近,李旦表現的卻非常淡定。他對太平公主的寵愛和縱容如初,任何政務都是先問太平公主,然後再問李隆基。
  • 宮心計2深宮計:太平公主與皇兄李旦當真兄妹情深?
    在誅殺韋氏的計劃中,李旦又一次把自己置身於事外,而是讓他的兒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首當其衝!事情成功後,大家推選他做皇帝,他一再拒絕,要不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等人極力相勸,他可能真的不會做皇帝!從這兩件事情來看,李旦是一個聰明的人,但也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做了皇帝的李旦並沒有因此而獨攬大權,朝堂之事,他都會與太平公主,李隆基商議後執行。這樣的話,是不是李旦和傀儡也差不多?
  • 深宮計:編劇啊,你讓太平公主贏一次吧,她都貢獻那麼多表情包了
    TVB宮鬥劇又來了,男主角是我們熟悉的唐明皇李隆基,不過是年輕的時候。故事從李隆基的皇子年代開始,目前才演到剛剛登基。所以大家都熟悉的楊貴妃,當然還沒有出現啦。故事主要講的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扳倒了韋後之後,兩派爭權奪利。太平公主作為目前的反派大boss,要在朝廷和後宮兩個戰場廝殺。在朝廷撕李隆基,在後宮撕李隆基的妻子王蓁。
  • 呂后死後呂家被滅族,武則天死後為什麼武氏能夠保全?
    所以安樂公主與韋後「合謀進鴆」,將李顯直接毒死了。要說這事兒還是源於武三思,因李顯在神龍二年(706)立了李重俊為太子,武三思對李重俊並不感冒,他也不是韋後所生,因此武三思才讓兒子唆使安樂公主,要求父親立她為皇太女,這一系列操作都是武三思的謀逆手段。
  •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後人一直誤解她了
    她們分別是:武則天的兒媳婦韋皇后、武則天的孫女安樂公主、武則天賞識的才女上官婉兒和武則天的親女兒太平公主。韋皇后是武則天第三個兒子李顯的皇后,這個女人在歷史上以陰險毒辣出名。據史料記載,她竟然無視丈夫唐中宗的存在,公然包養男寵。最可惡的是,後來的她竟然將矛頭指向了丈夫,覺得丈夫是阻止她登上大位的攔路石,想儘快除掉這個男人。
  • 她是《大明宮詞》裡的太平公主,為何一直沒有大紅大紫
    她曾在89版《紅樓夢》中飾演紫鵑,在91年的《三國演義》中飾演貂蟬,最經典的角色的98年《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陳紅飾演的太平公主雖沒有周迅的靈氣,但是陳紅版的太平公主上線時間已經過了少女時期,有網友評論覺得陳紅當年的太平公主是至今為止我見過最美的東方公主,這個美不僅僅是顏,還有氣質。
  • 她才是大唐第一寵後,7個兒女最得寵,一句臨終遺言改寫歷史
    李世民沒有像李隆基寵楊玉環一樣,因為她荒廢朝政;也沒有像兒子李治扶武則天上位一樣,給長孫皇后很大的權力。其實,唐玄宗哪裡是楊貴妃不上朝,是因為他本來就辛苦了半輩子,自己想要放鬆;李治扶武則天上位,是因為他一來身體不好,把權力交給大臣他不放心,他相對比較信任皇后;二來武則天不是門閥士族出身,背後沒有那麼多舊勢力,李治覺得放權給她安全。講真的,李世民對長孫皇后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