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別掏耳朵,提醒:常掏耳這種病就「纏」上你了

2021-01-08 快速問醫生

很多人在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掏耳朵,認為這是愛乾淨的一種行為,而且每次掏出一大塊,心裡也是極為舒坦的,但是掏耳朵這個行為存在很多誤區,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這個行為,否則一不小心就有炎症纏上你的耳朵了。

很多人認為耳朵掏得越乾淨越好,而且手自然而然的就開始行動了,一閒下來就搞衛生。但是對耳朵來說,是你把他的保護傘給掏走了。耳朵分泌的耵聹(也就是耳屎)它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只是我們平常看不到而已。

第一大作用就是抵抗細菌和病毒,耵聹富含油脂,能夠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酸性膜,具有抵抗細菌和病毒的作用。

第二個作用就是阻擋異物進入耳朵,耵聹富含油脂,能夠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毛,他們互相配合,能夠阻擋外界進來的顆粒物,並且能夠防止昆蟲進入外耳道。而且耳朵不小心進水時還能夠阻擋髒水,能夠有效的預防外耳道炎和中耳炎。

第三個作用就是保護鼓膜,耵聹在外耳道中佔據了一部分位置,對傳入的聲波能夠進行過濾和緩衝,能夠有效保護鼓膜,而且還能夠保持耳道的溫度和溼度,保持鼓膜的最佳狀態。

既然耵聹的作用這麼大,那平常該不該掏耳朵呢?我們要知道的是,耳道本來就有天然的自淨功能,我們平常在說話吃飯時,耵聹都會隨著一起運動,在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進行自然脫落。如果頻繁掏耳朵的話,首先就容易導致中耳炎,所以我們一定要控制住次數,如果對耳朵造成損傷的話,容易導致耳內出血,從而誘發細菌感染。

而且還會刺激耳道皮膚,導致皮膚瘀血,耵聹的分泌就會增多,堆積越來越嚴重。另外,如果掏耳朵時,掏得很深,還有可能造成聽力下降,引發聽力障礙,給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很大的負擔,另外還會有多種慢性炎症一起產生,而且如果產生中耳炎,而且治療不及時,更會誘發多種耳鼻喉疾病。

所以我們在平常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多一周清理一次耳道,不要太頻繁,而且,最好用棉棍在外耳道輕輕轉動,讓其自然脫落,儘量不要使用尖銳物品。如果耵聹又大又硬,不要硬取出來,建議去醫院使用滴耳藥劑,在耳科醫生的協助下進行清理。

相關焦點

  • 常掏耳朵是好還是不好?提醒:常做「3事」,易影響聽力
    養成了在沒事的時候常掏耳朵的習慣。而且當掏出一堆「耳屎」後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感和滿足感,覺得十分舒服。那麼經常掏耳朵這種習慣是好還是不好呢?我們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我們俗稱的「耳屎」,其實在醫學上的名字叫做「耵聹」。它是耳朵的外耳道上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的黏稠分泌物,遇到空氣後會幹燥成很小的薄片。
  • 沒事就掏耳朵 張店一男子「掏」出急性外耳道炎
    近日,張店的董先生因為耳朵內部疼痛難忍,來到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原來,董先生一直有閒來無事掏耳朵的習慣,如今患上了急性外耳道炎症。「耳朵裡面疼,張嘴也會疼,持續好幾天了。」據董先生說,他平時閒來無事喜歡掏耳朵,只要沒事了就會拿各種工具掏耳朵。
  • 耳屎需要掏乾淨嗎?沒事喜歡掏耳朵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這兩種耳屎,乾燥的容易脫落,溼潤的會粘在耳朵裡。 很多人都習慣性會掏一掏耳朵,其實這樣的行為不好,也不對,耳朵不需要我們主動去掏的,耳屎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髒,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作用。耳朵因為有了耳屎的存在,起到一層保護的作用,它可以阻擋異物,空氣中的灰塵或者是一些小蟲子之類的,進入耳朵中,會被耳屎攔截,就不會進入耳道中,減少對耳朵的損害。
  • 掏耳一時爽,一直掏耳一直爽?快住手,這些後果你想不到……
    掏耳朵可以歸納為最幸福的小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掏耳朵,總能帶來爆棚的滿足感,讓你大呼過癮!通常你掏出來耳屎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空氣中乾燥後呈薄片狀,還有一種耳屎如黏稠的油脂,又俗稱「油耳」。局長還聽說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變的關係,油耳朵的人狐臭機率居然更大一些!耳屎其實都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其中可能夾雜混合了灰塵、皮屑等物質。2耳屎其實很有用!
  • 掏耳朵就是愛乾淨?不要有事兒沒事就去掏耳朵
    很多人以為掏耳朵是愛乾淨的表現,其實.....並不是。尤其是在掏耳朵這個不自覺的行為上,更有太多的誤區! 耳屎在醫學上有一個文藝的稱呼——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耵聹腺分泌出來的一種正常分泌物與灰塵、皮屑混合而形成的。
  • 掏耳朵「掏」出了癌症?
    耳屎,醫學上叫盯聹,是外耳道耵聹腺的分泌物,對外耳道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耵聹過多卻會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有時還會刺激外耳道,使耳道發癢。所以,耳屎過多就應把它掏出來。但是,如果掏耳朵用力不當,最易造成外耳道損傷感染而成癤腫,引起耳部疼痛,嚴重者可致聽力減退。常掏耳朵還可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有利於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
  • 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哪些結果?
    掏耳朵這件事情會讓人上癮。人們將耳朵裡面的耳屎掏出來之後,就會覺得耳朵裡乾淨了,也會有一種聽覺變好的感覺。還有不少人會隨身攜帶掏耳勺,綁在鑰匙串上,沒事經常掏一掏耳朵。但是你知道嗎,有人因為掏耳朵險些丟了性命。並非小題大做,確實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
  • 去足浴店採耳 腳氣跑到耳朵裡
    但近年來,耳鼻咽喉科接診的真菌病並不少見,「8月和9月,兩個月共接診了40來例這樣的患者。」楊丹介紹,耳鼻咽喉等處存在利於真菌致病的條件,如外耳道潮溼、溫暖,且有縫隙,適宜於真菌生長。   楊丹告訴記者,每次接到這樣的患者,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問患者是不是去外面洗耳朵了,「99%的患者都有去理髮店,或者洗腳店掏耳朵的經歷。」
  • 男子掏耳朵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耳屎不能亂掏
    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78歲大伯常掏耳朵檢查結果令他慌了上周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診室。其臨床上表現的外耳道局灶性侵蝕,炎症反應和角化物堆積並不具有特徵性。因此早期易誤診漏診,需要和壞死性外耳道炎、惡性腫瘤、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朗格漢斯巨細胞增多症等相鑑別。」醫生說,在治療上,常可直接器械去除或行外耳道衝洗去除,如病變難以清除則需在全麻內鏡或顯微鏡輔助下手術治療。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掏個耳朵花了5000塊!全麻!這種病到了高發季!
    但是,平時孩子的耳朵還是需要定時清理,當然也不宜太頻繁。一般來說,家長給孩子半年掏一次耳朵就好。同時要注意器械上的選擇,最好選用細棉籤,千萬不能用發卡等尖銳的東西向耳朵裡面挖,否則容易造成耳內損傷、出血等情況。再者,家長在給孩子洗澡、餵奶的時候,儘量不要讓液體流進孩子的耳朵。
  • 耳屎很髒,能不能經常掏?沒事愛掏耳朵的人,早晚會嘗到「惡果」
    耳屎在耳朵裡也能達到保溼的效果,耳朵保持溼潤,就不太容易出現耳癢的情況。除此之外,耳屎可以減少飛蟲進入耳道,也有一定的殺菌效果。作用還真是不少,奉勸不要沒事去掏耳朵,會影響到耳朵的健康,耳朵本身也有自淨功能,在你不知道的情況可能就被處理。經常掏耳屎,會帶來什麼後果?
  • 你還在用棉籤掏耳朵?
    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方法對不對。下面給大家整理掏耳朵的四個誤區,看看你是否犯過。很多人在掏耳朵時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個小孔。鼓膜的功能是擴發音量、增強聽力,它的破損甚至破裂只會影響聽力,但不會完全導致失聰。一般人掏耳朵時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個小洞,一般來說3個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復的。  要提醒的是,不僅掏耳朵會捅破鼓膜,過大的音量、很重的一巴掌、打球撞擊等原因都可能在鼓膜上震出小孔。
  • 你的耳朵被「耳屎」堵住了嗎?
    (耵聹在耳朵裡)耵聹,俗稱耳屎或耳垢,為外耳道軟骨部皮膚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耵聹腺是一種特殊的汗腺,位於長有耳毛的外耳道皮膚處。(別掏了,越掏越堵的節奏!)2、聽力下降耵聹完全阻塞外耳道,可使聽力減退,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傳導性聽力下降。
  • 為何醫生說別經常用棉籤掏耳朵?提醒:3個後果,有的還不可逆轉
    想必在你的鑰匙上都缺不了「掏耳勺」的影子,有很多人在閒來無事時,都會拿起掏耳勺對耳道一通清潔。挖出「耳屎」來,看著那個酸爽、心情那個舒暢,似乎聽力也變得清晰了起來。然而,這樣有事沒事掏耳朵真的是一個好習慣嗎?未必。有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年大概有8000萬人會因為掏耳屎造成耳屎堵塞,最後不得不選擇手術。
  • 男子長期用棉棒掏耳朵,引發頭部疼痛被送醫,掏耳之前最好三思
    大家也許有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的生活中有事沒事的時候喜歡掏一掏自己的耳朵,在掏的過程中覺得非常的舒服,有的人甚至一天不掏耳朵就覺得耳朵痒痒的非常難受,甚至也有些人喜歡在睡覺之前掏耳朵更能夠有助於睡眠的質量,但是一名31歲的男子他卻是因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用棉籤掏耳朵,有一天感覺到頭部劇烈的疼痛,
  • 為什麼耳朵總癢,卻掏不出東西?別掏了,越掏問題或越嚴重
    我們把耳朵裡面的黃色物質,稱之為「耳屎」,這其實是對這種物質的不尊重。耳朵裡面的黃色物質,學名叫做「耵聹」,它是耳洞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耳朵內部皮膚凋亡的細胞組織,以及進入耳朵內部的細菌和髒東西混合而成的一種黃色物質。
  • 總覺得耳朵癢,卻掏不出東西?醫生:別盲目掏,當心掏出大麻煩!
    耳朵發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耳朵癢的經歷吧?癢了就撓一撓,不舒服了就掏一掏嘛,解癢又舒服,是吧? 不過,有的人卻是經常性發癢,而且怎麼挖都不止癢,不但沒掏出啥東西來,反而用力過猛還會被帶出絲絲血跡。 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
  • 沒事愛掏耳朵的人,後來怎樣了?危害早晚會來,耳聾只是其中一種
    掏耳朵這樣的事情,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卻有人因為掏耳朵而險些丟性命。聽到這樣的事情,是不是覺得有點不敢相信,覺得不可能有那麼嚴重的問題,是小題大做了。真不是,事情是真實存在的,這位女子就是喜歡沒事掏耳朵,有沒有耳屎她都掏,掏著掏著就形成習慣。
  • 掏耳朵能掏出癌症?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不是危言聳聽!
    剛剛35歲的趙女士,自稱有強迫症,總感覺耳朵不乾淨,老愛掏耳朵,有時候還能掏出血。趙女士表示近半年來發現,自己掏耳朵時感覺左耳朵內有個小疙瘩,一碰就疼,於是她就更想把這個「小東西給掏出來,於是就是這隻耳朵總會被掏出血。10月份趙女士再也忍不了了,耳朵內不僅總是流血,而且還感覺變大了,趙女士來到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