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怕「耳屎」多了影響到聽力。養成了在沒事的時候常掏耳朵的習慣。而且當掏出一堆「耳屎」後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感和滿足感,覺得十分舒服。那麼經常掏耳朵這種習慣是好還是不好呢?我們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我們俗稱的「耳屎」,其實在醫學上的名字叫做「耵聹」。它是耳朵的外耳道上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的黏稠分泌物,遇到空氣後會幹燥成很小的薄片。
你可千萬不要小瞧「耳屎」,它可是耳朵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線
首先說耳屎能夠潤滑耳道,可以起到防止耳道過於乾燥,有癢和灼燒感覺的作用。而且耳屎還可以利用本身的黏性來減少一些異物(如沙子、水滴等)侵入耳內損傷耳膜。同時耳屎還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可以預防耳朵患得一些疾病。可以說「耳屎」是耳朵健康的「優秀守門員」。
有人會問「耳屎」如果過多會不會阻塞耳道而影響到聽力呢?
其實這你是不用擔心的。「耳屎」一般是不會堵塞耳朵的,因為耳屎是具有自潔能力的,大多數的耳屎就算你不及時清理,它也會隨著你的咀嚼動作帶動耳道蠕動自動排出來。所以你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其實我們經常掏耳朵這種習慣是不好的。因為這樣做是很容易給耳道內的皮膚帶來傷害的,會把細菌帶入外耳道引起發炎,造成一些耳部疾病(如鼓膜穿孔、中耳炎等)反倒會影響到聽力。如果耳癢的十分厲害,我們可以用棉籤點少許的酒精在外耳道不深處輕輕的擦拭幾下,且莫過深,較大的耳屎應找耳科專業的醫生來取出。
常做「3事」易影響聽力
1.常在有噪音處停留
有些人經常去一些比較喧鬧的地方或常接觸機器轟鳴聲,時間長了,會給聽力帶來一定影響。
因為噪音易使聽力感覺疲勞,使耳朵內部的微細血管長時間處在痙攣狀態,導致供血不足,使得聽力會有所減弱,甚至會引起耳聾。
2.常吃抗生素類藥物
有些人不管大病小病,都喜歡吃抗生素類藥物來進行治療,這樣做是很容易影響耳朵聽力的。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常吃抗生素類藥物,是有很強的副作用的,會使人的排毒、解毒功能下降,從而會造成聽力的下降,甚至耳聾。
3.經常高脂肪飲食
眾所周知如果長時間的高脂肪飲食,會使得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而且血液中一些壞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會沉積於血管內壁上,而導致動脈硬化。同時也會使得耳內的血管變得更加狹窄,造成營養、氧的缺乏,內耳中的毛細胞就會死亡。因此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