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說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有自己的一個小世界,所以他們喜歡玩起過家家,在過家家這個遊戲裡,我們的小寶寶,他可能是醫生,可能是老師,也可能是她的小家裡面的爸爸媽媽。他們通過角色的扮演來增強自己對生活的了解,也通過這種遊戲增進家裡人和孩子的關係,這樣的話,可以讓家長走進孩子的心靈,也可以幫助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前段時間看見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一個女兒過家家的視頻,視頻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幕。
故事裡的小女孩妙妙,正在用自己的小玩具扮演醫生,並且給自己家裡的各種布娃娃看病。而這天正好是節假日,爸爸正好在家休息。而這個時候小女孩妙妙就要求爸爸和他一起玩過家家。爸爸便問自己的女兒妙妙想要玩什麼過家家的遊戲。她說:"爸爸你需要看病嗎?我可以給你看哦。但是我得先給我這些小玩具他們先看好,因為他們比你先掛號,我是醫生,你和毛絨玩具都是我的病人,你得先排到這隊伍的後面。"小妙妙的機靈腦袋想的東西可真多呢!
爸爸也爽快地答應了,接下來就是看到了下面的這一幕:
寶寶最先是在給玩具娃娃看病,她看的可仔細了呢,還用聽診器給娃娃聽心跳。這個小朋友妙妙扮起醫生來可有模有樣了。辦公桌上還有各種醫療的器具。一看就是有做精心準備的。順著那條長長的病號隊伍下去,看到最後,很多網友想必都會笑的,在長長的隊伍的後面,爸爸正坐在後面等待著看病。完全配合女兒妙妙的過家家遊戲!爸爸真是太愛你自己的女兒了,因為愛,所以女兒的小世界也需要爸爸的加入與配合。
看到這個小視頻,網友對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一:雖然是爸爸,但爸爸也不能插隊,只能是乖乖的排在一個又一個小玩偶的後面,這個寶寶真可愛。這個寶寶從這麼小就有公平意思,他懂得先掛號就應該先看病,不能搞特殊。
網友二:後面的爸爸太逗了,身為家庭的男子漢,爸爸他居然也能配合女兒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並且遵守女兒的醫院先來後到的規則。
網友三:我家的寶寶也經常玩過家家,家裡太多小孩子的玩具了,各種各樣的都有。真的是順應了時代的變遷。
網友四:這樣的過家家遊戲應該多給寶寶玩不僅這樣不僅能夠開發寶寶的智力,也可以再請您默化中培養寶寶的人情世故,在遊戲中教給寶寶更多道理,這樣的道理滲透在遊戲中,也更有益於寶寶的吸收。
總之,每一個小孩都有自己內心的小世界,這個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應該配合小孩子去營造屬於他們自己的空間。也可以在其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創新思想。在遊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何樂不為呢?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