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人一生沒有信仰,臨終時卻能往生,是何原因?

2020-12-05 妙音聞聲

《阿彌陀經》中有句經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阿彌陀經》為念佛人必讀之經,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很簡單,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阿彌陀佛名號的義理,不要說八旬老翁不明白,佛經上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十方諸佛都說不盡,因為名號就是法界的體性,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念一句「阿彌陀佛」,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想要自己能現實中就得到利益,就要具備信、願、行,這3個必要條件。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少了也不行。由此可知,要想在這一生中,有所成就,求生淨土,就要勤修善根、積累福德、廣結因緣。學佛人在聽法師講經的時候,應該也聽到過,說是只要在臨命終時十念,就能往生。

如果臨命終十念就能去淨土的話,那還修什麼善根福德因緣,這不是自相矛盾麼?相信很多學佛道友心中會有這樣的疑問。當然這個疑問自古以來就有,古時候的高僧大德在講解當中,也曾講得非常清楚明白。

有些人確實,他們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沒有任何信仰,也不相信佛教文化,但是在自己臨命終時,就剩一口氣的時候,卻能往生,是何原因?緣分可遇而不可求啊,有緣分遇到佛法,遇到還能相信,更是有大福德的人。

當一個人臨終時,遇到善友勸他念佛,告訴他有個地方叫「極樂世界,」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很快樂,人們生活自在,沒有憂愁煩惱,而且只要念十句「阿彌陀佛」就能去了,在這個剎那間,聽了之後就相信,能接受,然後發願求生淨土,也能往生。

對於我們凡夫來講,看起來這是有問題的,這與《佛說阿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是衝突的。但是有真正修行功夫的大德,在他們看起來,這與彌陀經上所講的完全相應,這又是何原因呢?

很多人都忽略了佛教所講的因果,所謂因果通三世,因緣果報的的錯綜複雜,只有大修行人才能覺察。所以說一個人這一生他沒有修福報,但是人家前世修了,只是因緣未熟,時機未到而已。過去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在臨命終時緣分成熟,有人勸他念佛,一提醒,把阿賴耶識的種子喚醒,自然成就,所以這不是偶然。

佛門六祖惠能大師,他在二十四歲的時候,五祖弘忍方丈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絕對不是偶然。如果是偶然的話,那為何五祖弘忍大師,他下面其他學生都沒有證悟。

作為學佛人,要知道,因果通三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人來到這個世間,總在遇緣不同,這一生沒有緣,那來生後世,總會有遇到緣的時候,只要心存善念,自會感召佛光普照。

相關焦點

  • 真想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沒有人助念怎麼辦?
    臨命終時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每個淨宗學人的願望。往生的條件不外乎信、願、行。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願,有強烈地願望往生西方;行,念阿彌陀佛。那麼如果真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沒有人助念該怎麼辦呢?讓我們帶著疑問開始今天的答疑解惑。真想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沒有人助念怎麼辦?
  • 臨終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問:人在臨命終時昏沉,提不起佛號,有人助念能否往生?答:阿彌陀佛慈悲至極,知道我們大部分人臨命終時都有種種的障礙,包括昏沉。昏沉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昏沉啊,我們深層的意識——第七識、第八識,有著阿彌陀佛光明的注照啊,神識第八識往生跟第六識昏沉沒有關係的。
  • 一生念佛,為何臨終不能往生淨土,原因有四個,看法師開示
    一生念佛,為何臨終不能往生淨土,原因有四個,看法師開示。念佛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將妄想煩惱伏住。佛號一起妄想便除,這就是功夫得力。一心念佛,心便與佛同,與佛同心同願。心同形亦同。形乃身相容貌,相隨心轉,能轉者心,所轉者相。心清淨則身清淨。往生西方者,皆是一心念佛,心與佛同。
  • 佛教認為:「臨終一念」,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死後的去向!
    那麼,人一生所造的業無數,死後究竟如何受果報,以決定往生到那一道呢?>,即臨死時現前的業;3.習慣業,即一生常作成習的業;4.累積業(儲備業),即宿世積累下來、尚未生果報,而於臨終、死後最先成熟的業。其中,又以前二者(即極重業和臨終業),對決定人死後的去向來說至為關鍵,所謂「業道如秤,重者先牽」,「臨終片刻,能勝多時」!關於臨終業,佛教認為「臨終一念」(「最後識」),攸關人死後的去向。
  • 臨終助念 往生淨土:「東林寺助念團」昨成立(圖)
    儀式首先舉行了香贊,念誦心經、往生咒,然後由助念團團長本通法師講解緣起,助念團導師大安法師進行助念團意義的開示,團長代表所有成員接受導師授予的團徽,緣了法師領眾發願,最後大眾回向。大安法師在開示中講道,他本人信佛之前,有一次住院,一位聊天的病友忽然術後大出血,就死了。當晚,他在病友停屍的太平間徘徊良久,覺得人生真是無常,心裡就想,如何能擺脫死亡的痛苦?
  • 佛教:「往生咒」說了什麼?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咒言,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念準提咒、穢跡金剛咒、佛頂尊勝咒等。佛講法圖這些咒之所以重要,真正的原因是它們記錄與傳承了佛或菩薩的真言,對於佛教的傳承來說,咒言其實就是另一種傳承
  • 念佛往生|決定念佛得生之益,不待「臨終」,而在「當下」
    也聽聞有運動員在跑步中猝死,更有不少人在睡夢中與世長辭,沒有留下一句話。又見有一位中醫,身患末期癌症,不堪病苦煎熬,自願請求轉介往善終護理院,但因「臨終遇善」,天天念佛,天天等待「臨終」,結果呢?她等了多久?她的壽命由原來醫生估計的數星期,竟然延後至八個月,到最後她才舍報往生!
  • 陳星橋:充分發掘佛教優勢資源 創新發展雙緣養老模式——從河北...
    養老院是離老、病、死最近的社會機構之一,世人對死亡的焦慮、恐懼是與生俱來的,老人如果沒有宗教信仰或得到宗教人士的幫助,所謂臨終關懷很難有效進行。2016年又投資1.1億元興建渤海雙緣安養院,並於當年5月赴北京雙緣敬老院考察,發現該院自2015年春引進念佛養老理念後,便一掃養老院內的暮氣、怨氣、死氣,至今已有45位老人自在往生,或預知時至、或燒出舍利子舍利花,現種種瑞相,也使得住院老人們再無死亡恐懼,歡喜度晚年。如今一床難求,創造出了佛教信仰與養老結合的成功經驗。
  • 略論「玄奘法師」臨終的修持方法,這4方面對「往生」意義非凡!
    法師又云:「玄奘一生已來所修福慧,準斯相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並不虛也。」(5b)遂命嘉尚法師具錄所翻經、論,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錄造俱胝畫像、彌勒像各一千幀;又造素像十俱胝;又寫《能斷般若》、《藥師》、《六門陀羅尼》等經各一千部,供養悲、敬二田各萬餘人,燒百千燈,贖數萬生。
  • 佛教:「往生」的本義
    在佛教中,佛國淨土這一概念,確實很令人嚮往,因為那沒有悲傷,沒有世人所經受的苦難與種種煩惱。因此,在淨土宗的修行中,甚至把佛國淨土,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成修行最高的目標。由此而產生了「往生」這一說法,那麼,在佛教之中,何為「往生」呢?其實所謂的「往」,其實是具有去或者抵達的意思,而「生」這一說法,並不是我們世人理所當然認為的那樣,具有「重生」之意,「生」在這裡的意思,更強調的是另外一種存在,也就是超越世間存在的存在,完全脫離了世間,不再經受世間之苦的「生」。
  • 淨空老法師:她吃素念佛二十年卻往生失敗:究竟是何因?
    她吃素念佛二十年卻往生失敗,師父也束手無策:究竟是何原因?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至今讀來還是讓人感到特別惋惜。一個老居士,她從小就信仰佛教。當自己的兒女們都長大成人,各自成家立業之後,她就完全清閒下來,開始吃素、念佛。
  • 印光大師: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是難思議的
    印光大師: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是難思議的【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乃生佛感應道交,雖不離想心,亦不得謂獨是想心所現,絕無佛聖迎接之事。心造地獄,臨終則地獄相現。心造佛國,臨終則佛國相現。謂相隨心現則可,謂唯心無境則不可。唯心無境,須是圓證唯心之大覺世尊說之,則無過。閣下若說,則墮斷滅知見,是破壞如來修證法門之邪說也。可不慎諸。(摘自《印光法師文鈔箐華錄》)【略解】「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 學佛答問:如何助念幫助人往生
    有人問:臨終助念是不是很重要?答:歷代祖師大德都告訴我們非常重要。而助念是幫助一個人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作佛;換句話說,助念是幫助一個人成佛,你說這個功德多大!所以過去大慈菩薩說,你幫助兩個人往生,助念,他真的往生了,就比你自己念佛功德殊勝;幫助十幾個人,那你的福報就太大了;能夠幫助一百個人以上,你是真正的菩薩。你就曉得助念的功德多大。我們依照情理來想,你要幫助很多人念佛往生,到自己臨終時,功夫差一點也沒有關係,那麼多人在極樂世界會拉著阿彌陀佛,我們能往生都是他幫的忙,現在一定要拖著佛一起去接引,你說可不可能?可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寄希望於臨終,否則悔之晚矣
    但是「心清淨」這個前提,有幾個人能做到?這個清淨,是斷除了一切妄念,是佛的境界!拿這句話作為無須往生極樂世界的理由,是無比狂妄的。又比如:心平何須持戒。這是六祖惠能大師說的話,有些人喜歡拿來作為自己不持戒的依據。但是正如虛雲大師所言,你不持戒可以,心平了沒有?心沒平,沒有資格說這句話。心平是何等境界?
  • 佛教:為臨命終人助念,引導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助念,就是自己信順彌陀救度,也來引導他人共同信仰彌陀救度,往生淨土。為臨命人助念,助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誠報彌陀恩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臨終之人在臨終時刻究竟處於什麼狀態,我們不得而知,倒底他(她)是能念不能念呀,願意往生還是在留戀娑婆,我們沒法知道。為不知者令其知,不信者令其信,不念者令其念,不願者令其願,通過助念和開示讓臨終之人得到提醒和撫慰,使其順利往生。我們助念是非常有意義的,「聲聲不空過,聲聲都圓滿」!
  • 佛教:往生之業什麼時候達成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本願文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那麼往生之業什麼時候達成呢?是通於臨終與平生的。也就是說,臨終念佛之人臨終達成往生之業,平生念佛之人平生達成往生之業。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本願文裡沒有特別說臨終才達成往生,也沒有說臨終人不能往生,只是籠統地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很大的緣分。出家人之間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也一樣,這是一種問好,也是祝願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
  • 淨空法師:「臨終念佛,親屬最好隔離,往生八小時再來看他」
    他告訴我們,世間所有人一生當中的遭遇,沒有一樁事情是突然的,沒原因,沒有一樁,都有前因後果。過去生中沒有因,這一生怎麼會遇到這個事情?這一生當中所造的因,又感來生果報。這是業因果報事實真相,他說出來了。
  • 佛教:既然阿彌陀佛希望我們儘快往生,為什麼還要等到命終?
    但心中仍有一個小小疑惑,《莊嚴經》言「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這是彌陀慈父對我們受苦眾生殷切的呼喚,只是既說「速生」為何不能立即往生,而要等到臨命終時?南無阿彌陀佛弟子愚鈍,求佛加持,令弟子得以解惑,從此更加安心念佛!
  •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託於臨終的助念嗎?
    問: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對念佛往生依然沒有信心,一直存在著不安與恐懼,把往生的希望寄託於臨終助念,可以嗎? 法師答:往生的希望,在於我們信願感通佛力。只要有決定信心,臨終沒有助念照樣可以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