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中有句經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阿彌陀經》為念佛人必讀之經,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很簡單,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阿彌陀佛名號的義理,不要說八旬老翁不明白,佛經上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十方諸佛都說不盡,因為名號就是法界的體性,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個人在一生當中能念一句「阿彌陀佛」,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想要自己能現實中就得到利益,就要具備信、願、行,這3個必要條件。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少了也不行。由此可知,要想在這一生中,有所成就,求生淨土,就要勤修善根、積累福德、廣結因緣。學佛人在聽法師講經的時候,應該也聽到過,說是只要在臨命終時十念,就能往生。
如果臨命終十念就能去淨土的話,那還修什麼善根福德因緣,這不是自相矛盾麼?相信很多學佛道友心中會有這樣的疑問。當然這個疑問自古以來就有,古時候的高僧大德在講解當中,也曾講得非常清楚明白。
有些人確實,他們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沒有任何信仰,也不相信佛教文化,但是在自己臨命終時,就剩一口氣的時候,卻能往生,是何原因?緣分可遇而不可求啊,有緣分遇到佛法,遇到還能相信,更是有大福德的人。
當一個人臨終時,遇到善友勸他念佛,告訴他有個地方叫「極樂世界,」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很快樂,人們生活自在,沒有憂愁煩惱,而且只要念十句「阿彌陀佛」就能去了,在這個剎那間,聽了之後就相信,能接受,然後發願求生淨土,也能往生。
對於我們凡夫來講,看起來這是有問題的,這與《佛說阿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是衝突的。但是有真正修行功夫的大德,在他們看起來,這與彌陀經上所講的完全相應,這又是何原因呢?
很多人都忽略了佛教所講的因果,所謂因果通三世,因緣果報的的錯綜複雜,只有大修行人才能覺察。所以說一個人這一生他沒有修福報,但是人家前世修了,只是因緣未熟,時機未到而已。過去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在臨命終時緣分成熟,有人勸他念佛,一提醒,把阿賴耶識的種子喚醒,自然成就,所以這不是偶然。
佛門六祖惠能大師,他在二十四歲的時候,五祖弘忍方丈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絕對不是偶然。如果是偶然的話,那為何五祖弘忍大師,他下面其他學生都沒有證悟。
作為學佛人,要知道,因果通三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人來到這個世間,總在遇緣不同,這一生沒有緣,那來生後世,總會有遇到緣的時候,只要心存善念,自會感召佛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