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字典》初版記

2021-01-09 人民政協網

晚年魏建功。

「伍記小字典」

1948年秋天,解放戰爭接近尾聲,魏建功從臺灣返回了北平,他與北大中文系的先生們會面相聚的機會逐漸多了起來,閒談之餘,編字典的事兒終於被提上日程。最早與魏建功聊起此事的周祖謨後來回憶:「我們認為這是一項有益於普及教育的工作,必須要當做一項事業來努力進行。談話之間,仿佛一個新的試驗工作將要開始了,心情十分振奮。」

這個「新的試驗工作」的第一步,便是約請同道共同討論字典編纂的體例。於是,這年年底的一天,周祖謨、金克木、吳曉鈴、張克強四位同仁聚在了魏建功家裡。周祖謨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五,五個人都認為編一本字典很必要,一談就是一個上午,談話涉及的範圍很廣,對收字、注音、釋義及編排的方法等,都提出了一些設想。一個上午的時間遠遠不夠,熱情高漲的五個人便約定以後每周五上午聚一次,針對編纂字典的具體問題逐項討論。

當時,北平尚未解放,但這五位知識分子卻沉浸在似乎與眼前的戰爭、時局完全無關的字典「事業」中。金克木曾在一篇回憶文章中這樣描述當年的情景和心境:「那時人民解放軍已經包圍北平(北京),我們在魏家的大廳屋中草擬新字典的構想。老式房屋內光線不強,我們在朦朧中高談闊論……城外傳來的炮聲仿佛給我們打擊節拍。我們當時想不到所擬字典的前途,但有一個信念:中國的未來繫於兒童和文盲,危險在於無知。語言文字是普及教育的工具。字典是語言文字的工具。我們不會別的,只能咬文嚼字。談論字典等於談論中國的前途。炮聲使我們的信心增長。」

沒過多久,北平和平解放。北大的教職員工們生活終於安定下來,幾個人的心情更加振奮,魏建功還開玩笑:「現在我們吃飽了飯,該開始編字典了!」就這樣,五個人的每周一聚,持續了兩個多月。

當時還在讀高中的魏至,就時常瞥見先生們在客廳裡專心致志地商議事情。他告訴記者,那時魏家住在朝陽門內大街,家門外,從東四牌樓向東到朝陽門,路邊人行道上就是買賣蔬菜魚肉日用雜項的集市,每日上午都是人聲喧鬧,熙熙攘攘。集市上還有專給人搬家或運貨的「腳行」,如果主人姓王,就掛個牌子叫「王記腳行」。有一天,魏建功想到門外「王記腳行」的名字,就笑著說:「我們五個人不就是『伍記』嗎?我們的字典就叫『伍記小字典』好嘍!」

這當然是玩笑話,據金克木回憶,字典只是停留在設想、討論階段,後來,由於工作變動等種種原因,幾個人陸續脫離了「伍記」,「伍記」自然也沒有真正成為字典的名稱。1949年4月,魏建功曾試圖找開明書店出版字典,就根據「伍記」此前討論的內容擬出了一份《編輯字典計劃》,可惜,這件事最終沒有談成。不過,這份《編輯字典計劃》並沒有白擬,新中國成立後,計劃書中確定的條例居然一脈相承地延續到了《新華字典》中。

在魏至整理保存的資料中,記者見到了這份計劃書的原件。八張淡黃色的竹紙上,魏建功以正楷字體書寫了「伍記」設想中的新型工具書應當具有的十大特色:一、根據語言學原理,用科學方法,就實際語言現象編定;二、以音統形;三、以義排詞;四、以語分字;五、以用決義;六、廣收活語言;七、由音求字;八、由義選詞;九、適合大眾;十、精選附錄。後來,這十大特色被進一步歸納為「以音統字、以字統義、以義統詞」12個字,成為了編寫《新華字典》的總體例。

僅從字面看,這12字的編寫體例似乎有點抽象,但若結合舊字典的狀況,其實也不難理解。「伍記小字典」設想打破舊字典多用的部首順序編排的方式,採用音序排列。魏至解釋說:「他們想達到一個目的,能說漢語、會正確發音,就能在字典裡找到相應的字,繼而就知道這個字的釋義和用法。」在使用字典時,這兩種體例最簡單的區別是,看到一個字不認識,用部首順序編排的字典可以很方便地查到,如果是查一個不會寫的字,則音序編排更方便。當然,後來出版的《新華字典》在「以音統字」的同時,也加入了部首檢字法,兩種編排方式的優點兼而有之。

過去,字典一般都是羅列單字、解釋單字,對於每個單字在語言中所代表的價值毫不理會,有時甚至把不能分開解釋的複音詞也拆開作為兩個單字看待。比如,「蝌蚪」在實際語言中向來不分開單說一個字,但在過去的字典就常被分開,「蝌」字下注「蛙的幼蟲」,「蚪」字下又注「蛙類的幼蟲」。

「伍記小字典」的「以字統義、以義統詞」試圖打破這種舊傳統。後來《新華字典》承續了這種編排原則,收錄的「字頭」中除了單個漢字,還有不少意義上不能分開的複音詞,比如蝌蚪、徘徊、彷徨、澎湃、囫圇等。周祖謨曾就此評價:「編者不是守著死漢字在那裡作註解……可以知道這本字典的編寫是從語言出發的,而不是從漢字出發的。名為字典,實際是一本詞典。」

相關焦點

  • 《新華字典》「上新」,有人卻吵起來了……
    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新華字典》(第12版)共收單字13000多個,收帶註解的詞語3300多個。
  • 《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一本「書齡」70年的字典,再度更新了。 8月10日,《新華字典》(第12版)在北京圖書大廈正式亮相。作為人手一本的「國民字典」,《新華字典》自1950年啟動編撰以來,共經歷了12次修訂,上一次第11版修訂為2011年6月。時隔九年,《新華字典》「上新」,新在哪裡?
  • 《新華字典》收錄網絡新詞引發網友熱議,哪些詞能收錄?
    第12版《新華字典》於近日首發,它更加貼近生活,加入了很多網絡流行詞。字典增補50個字詞的新義新用法,例如增加「萌」的解釋:稚嫩而惹人喜愛的。此外,還增添100多個新詞,如「初心」「點讚」「二維碼」「拼車」等。新增的部分網絡流行詞引發網友熱議,字典首發當天,微博話題#新華字典增添粉絲點讚等新詞#衝上熱搜。
  • 《新華字典》收錄網絡用詞,網友大吵
    回憶起童年生活,還記得那本《新華字典》嗎?日前,第 12 版《新華字典》正式亮相了。包括增補字頭、添加新詞新義新用法,完善《部首檢字表》等除了這些常規的修訂,第 12 版《新華字典》還在每頁都附有二維碼,讀者可以用手機掃碼看書寫筆畫、聽正確讀音,這也是《新華字典》首次實現應用程式 App 和紙質圖書同步發行。
  • 腦洞大開,《新華字典》要拍電影!
    截至兩項紀錄統計的計算時間(去年7月28日),《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  但重點不在這裡!重點是,倫敦喜訊到中國,一則消息又被大家頂上熱門關注:「新華字典」已被網際網路公司註冊,將被改編成影視劇!  這麼好的創意讓很多人心潮澎湃,演員鄧超就發微博說:「男一號只能是我了!」動作懸疑、青春愛情還是科幻倫理?
  • 新《新華字典》和網絡拼速度"穿鞋的緊追光腳的"
    穿鞋的緊追光腳的 新版《新華字典》和網絡拼速度  在中國人人皆知的字典《新華字典》昨天變臉。最新的第11版《新華字典》將「房奴」、「曬工資」、「秀場」、「學歷門」等新詞收入,刪掉了「手機」、「合作社」等舊詞。圍繞這部小字典的變與不變,讀者議論紛紛。從今天起,讀者就可以從上海各大書店買到這部新版字典。
  • 首版《新華字典》炮火中生 延期出版為精益求精
    吳海濤  7月5日,《新華字典》第11版由商務印書館正式發行。  這部新中國第一部以白話釋義、用白話舉例的小型漢語字典,前10版印行逾4億冊,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工具書。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部陪伴了千萬少年成長的字典,是在建國前夕的炮火中孕育構思的。
  • 新華字典和好麗友派是什麼梗啥意思 XHZDHLYP段子內涵意思
    最近有一個梗還挺有意思的,是關於去拿一個包裹的故事,那就是新華字典和好麗友派,可能有的親們不是很懂,新華字典和好麗友派是什麼意思?新華字典和好麗友派什麼梗?下面就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介紹哦。  新華字典和好麗友派梗的出處  這個梗的大致出處是以下這樣的,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
  • 新華字典取消六(lu)安讀音暴露文化短板 古地名讀音應儘可能保留尊重
    隨後,這位主播發微博回應稱,播音要以最新的字典為準,在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上,六隻有liu一個讀音。但是,六(lu)作為地名的發音,在之前的字典中一直都是存在的。你現在通過電腦輸入法打字,系統都會告訴你這個詞讀「六(lu)安」。據考證,直到《新華字典》最近的兩次修訂,才取消了這個音,統一讀成liù 。而在其他一些工具書和民政部公布的地名錄中,權威的讀法還是六(lu)安。
  • 《慶餘年》原著被指抄襲,粉絲麻了:那我寫作文是不是抄新華字典了?
    哦對了,照這麼說的話,新華字典出版社是真的能夠掌握財富密碼,畢竟所有作品中的文字都能夠從《新華字典》上找出來,光是全國15億人口的名字,就夠他們大賺一筆了。這麼說下來的話,以後給孩子取名那可省事了,直接搬符號吧,什麼「%」、「*」、「¥」,這應該就不構成「抄襲」了吧?真不是態度偏激的問題,我能夠理解大家都希望能夠尊重原創,做到百分百抵制抄襲的心情。
  • 他連白堊紀時代的恐龍蛋化石都有,怎麼沒有《康熙字典》呢?
    《康熙字典》「死」而復生記○ 黃團元我的《康熙字典》,1958年第一版且是第一次印刷,論年紀比我小不了幾歲。可是,我現在老得醜,她比我更「醜」。而她的「醜」,是我造成。「部首索引」殘片不過,《康熙字典》倒是助我吹了一次牛,而且吹得痛快淋漓:有個幹部大言不慚地向我們講述他的「學問」如何大。官腔官調地訴說他曾經背過《新華字典》!
  • 「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新華字典上的一句話,隱匿著這3類人生!
    這是1998年《新華字典》修訂本中的一個例句。當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是什麼感覺?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覺得這句話很諷刺。「中專」和「售貨員」怎麼可能會擁有北大畢業生那樣的未來呢?那麼這句話應該怎麼去解讀,已經不是任何一個個體所能夠決定的了。
  • 老人編纂《直檢字典》 無需查拼音部首5秒找字
    說起字典,大家自然會想起《新華字典》或《現代漢語字典》,它們都是通過部首和拼音的檢索方法查字。突發心臟病住院不忘初心堅持圓夢這20年來,梅雪儔反覆給字編碼,反覆修改,他自己也記不清寫了多少字,每個字寫過多少次,修改過多少次編碼了。在他房間裡,堆滿了各種寫滿編碼的紙張。
  • 一輩子的姓 「查」一遍字典,改了!(組圖)
    我姓查,我念chá,為啥都喊我zh大爺  查大爺希望字典增加姓氏義項,專家:字典不改也可念chá  按理說,自己姓什麼,這是最沒有疑問的一件事情。可是最近,家住成都龍泉驛區洪河大道的查勝玉大爺找到記者,很苦惱地說:我們家裡,搞不清楚自己姓什麼了。
  • 《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小眾讀物」,然「可傳之於千秋」
    恰逢我國文化盛事,清華大學出版社分別出版了由吳巍先生編著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一、二、三卷,第四卷書稿已經完成,不久將付梓印刷。  對此,北京燕京書畫社藝術顧問王金鐘先生讚賞吳巍先生「以玄奘西天求法的精神,發聖心宏願,傾三十年之心血,鑄就扛鼎之作,編纂成煌煌巨著《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
  • 網友曝疑似偏旁怪字字典查不到 專家稱屬死亡字
    新京報訊 (記者範春旭 石明磊)近日,網友發帖稱,發現生僻字「丨」、「丶」「灬」並未收錄在日常字典中,這些字是否有收錄價值,引發網友討論。  網友  怪字未收入現代字典  前日,一微博網友發帖稱:我才發現原來「丨」是一個字啊!念「滾」啊。  網帖引發眾多網友好奇,並跟進搜索出「丶」「灬」等字並標註讀音以及釋義。  網友稱,這些看似偏旁部首的「怪字」,竟然也是漢字。
  • 李燕:「小眾讀物」《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可傳之於千秋」
    恰逢我國文化盛事,清華大學出版社分別出版了由吳巍先生編著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一、二、三卷,第四卷書稿已經完成,不久將付梓印刷。對此,北京燕京書畫社藝術顧問王金鐘先生讚賞吳巍先生「以玄奘西天求法的精神,發聖心宏願,傾三十年之心血,鑄就扛鼎之作,編纂成煌煌巨著《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
  • 書法愛好者的福音:《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三部即將面世
    簡帛書法家吳巍先生(左)將《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三部字頭手稿交給清華大學出版社分社社長張秋玲2018年6月26日, 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大樓,著名吳巍簡帛書法家將其編著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三部厚重的書稿和他書寫的2000字頭手稿交到了清華大學出版社分社社長張秋玲、編輯部主任張佔奎
  • 花甲老人「破譯」康熙字典 標出四萬生僻字讀音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利用業餘時間,將康熙字典中所有字的讀音都用漢語拼音標註出來。2月17日,記者採訪了這位可敬的老人。  老人名叫康健,是瀋陽市郵局的退休職工,今年79歲。家住瀋河區五愛街29號。康老說,年輕時他在郵局工作,每天都能接觸到許多書刊雜誌,因此也就培養出了愛看書的習慣。
  • 曾是書店倉管員的他,堅持26年編出兩套書法大字典
    4月下旬,見到田其湜,他自豪地向記者展示他編纂的兩套書法工具書——《六體書法大字典》《重訂六體書法大字典》。「在我編纂的書法大字典裡,同一個漢字,最多提供了160種寫法。」田其湜樂呵呵地說,很多字的寫法,和記者的獨家新聞一樣,僅此一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