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時,選擇我們---110報警電話 維繫警民的守護線

2021-01-08 水母網

  水母網1月26日訊(記者 王曉丹 通訊員 孫飛 攝影 王軼)

  十年守護路

  「你好,這裡是110報警中心……」

  1996年10月22日,在煙臺市公安局辦公樓一間簡陋的屋子裡,3部電話機的鈴聲此起彼伏———從這一天開始,煙臺市110報警電話正式開通。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很難記起,是誰第一個撥通了這個電話,是誰記下了第一個報警記錄,我們能做的,只是從十年長河中擷取幾個片斷,去重溫那些難忘卻又驚心動魄的時刻。

  2005年5月17日19時10分,牟平「5·17」殺人在逃犯罪嫌疑人孫某撥通了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的電話,情緒激動。值班長在與其千方百計周旋的同時,協調警力趕赴現場,40分鐘後,正在通電話的孫某被抓獲歸案;2003年1月2日13時52分,蓬萊市一儲罐車發生氯氣洩露且有人受傷,接警後110迅速協調派出所、消防大隊、交警大隊和120、技術人員趕赴現場,14時20分,破損的罐體閥門被修復,外洩氯氣被迅速稀釋,受傷人員被及時送往醫院救治,無一人死亡……

  在110長達十年的接處警生涯中,有多少類似的片斷髮生,已經很難去一一列舉。十年來,全市110報警服務系統共受理群眾報警求助164萬餘起,處置警情148萬餘起,破獲刑事案件4.1萬餘起,查處治安案件37.6萬起,化解矛盾糾紛11.6萬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3萬名。為群眾排憂解難21.5萬次,其中救助群眾12000餘名。在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寫滿了這樣的鬥智鬥勇、針鋒相對和生死救助。

  請給110更多理解

  「當我站在大雪地裡看著警車開過來的時候,我知道我安全了。」一位曾經在冬夜騎摩託摔壞腿求助110的市民告訴記者:「那一瞬間,心裡一下子就踏實了。」十年來,警民之間的相濡以沫,讓110這個號碼和號碼背後的群體深入民心。

  「為民服務,就是再苦再累,110的幹警也不會有半句怨言。」市公安局指揮中心畢竹彥科長有些沉重地告訴記者:「但大量的騷擾電話給我們的接警員和整個110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近年來,電話報警數量猛增,全市110的年有效接警量由開始的不足10萬起增至近40萬起。而一個事實卻是,110報警服務臺年受理的電話量已超過200萬起,但有效接警僅佔不足20%,8成以上是無效報警,其中騷擾電話佔60%,多為小學生、精神病和醉酒者,儘管警方對撥打惡意騷擾電話者採取了嚴厲措施,但這仍是110必須面對的一個嚴峻問題。

  除了騷擾電話,110要面對的,還有一份為「助」所累的尷尬。

  曾幾何時,在越來越多老百姓的心中,「有困難,找警察」被具體化成「有困難,就找110」,老百姓對110的信賴乃至依賴,證明了110的深入民心,但也給110帶來了超出職責之外的巨大負擔。由於對110的職責範圍不夠了解,市民打電話讓110開門開鎖、買藥送飯的事也時有發生,因為社會相應救助體系的不完善,使得大量非警務事件佔用了原本就十分寶貴的警力資源,導致真正的警情得不到及時處置,削弱和分散了110的打擊力度。

  統計數字顯示,在2005年的38萬餘起有效處警中,涉及公安管轄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火災事故、交通事故不到三成,其他緊急救助不足5%,非警務處警的比率高達65%以上。對此,畢竹彥科長誠懇地告訴市民:「我們要感謝市民對110的信任,但110的線路和警力畢竟有限,近些年,社會治安形勢日趨嚴峻,接處警任務也越來越繁重,希望市民能更了解和理解110,讓110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危難時刻,選擇我們

  今年是市公安110開通的第十個年頭,在「守護熱線」十歲生日的時候,110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口號———危難時刻,選擇我們。

  「110的首要職責是打擊和防止犯罪,維護社會治安和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遇到『急、難、險、重』的緊急求助,110義不容辭,『危難時刻,選擇我們』傳達的正是這樣一種觀念。」畢竹彥科長說:「在當前有限的警力條件下,110應更貼近公安工作的實際,將力量放在最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上,放在打擊犯罪和危、難、險、重的緊急救助上,這也是我們今後的工作方向。」

【編輯:傅鵬】

相關焦點

  • 用微信小程序可視頻通話報警 「廣東110」網際網路智能報警平臺開通
    活動以「警民牽手110,共創平安迎大慶」為主題,在全市140餘個宣傳點同步開展。在寶安區都之都廣場主宣傳點,不少市民在宣傳展板前駐足,了解網際網路報警、非警務警情分流、正確報警方式、明確報警類型和非警務警情等信息,以及警方與114一鍵移車、12348法律熱線、12345熱線、頭條尋人、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等合作聯動情況。
  • 盤錦「公安110」APP上線,市民可視頻報警!
    據介紹,盤錦「公安110」APP,是盤錦市公安局為了主動適應「網際網路+」時代人民群眾對生命財產安全的新需求新關切,為群眾提供了適合多種環境條件下的報警方式,提供了方便快捷、保護隱私的線索舉報渠道,以及親友互助、一鍵報警的安全出行守護,提供了警民積極參與、良性互動的安全服務。大家常說「有困難找警察」,找警察的第一反應就是用電話撥打110,它是我們潛意識裡的習慣存在。
  • 請正確撥打110報警電話!
    「有危難打110!」110作為大家最熟悉的電話號碼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一直在線......通過現場講解、諮詢等形式讓群眾進一步了解了110工作職權,不斷增強110宣傳工作的傳播力、影響力和感染力,為「110宣傳日」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你知道嗎「110」,全稱是「110報警服務電話」,是公安機關向社會公布,接收群眾和社會各界報警求助的全國統一特種服務免費電話。
  • 浙江110網際網路報警平臺正式上線,微信報警這樣做!
    開通110網際網路報警平臺後,在浙江省內的群眾可以通過該平臺向當地110報警服務臺發送圖片、文字、短視頻進行報警,與原有的撥打電話、簡訊報警相比,其最大優勢是能傳送視圖資料,操作隱蔽,有利於保護特殊場景下的報警人,拓展了110報警服務覆蓋面。
  • 110報警奇葩集錦 這樣的無效報警平均每天1600多條
    110,無疑是和人們生活最為息息相關的電話了。  1月10日是全國第33個「110宣傳日」,主題是「警民牽手110 共創平安迎大慶」。今年也是西安110建立21周年。  昨日,西安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西安110全年接警量176萬餘起,較2017年同比下降5.4%。
  • 西安110去年接警190多萬起 可簡訊微信報警
    今年是西安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建立20周年。據西安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民警介紹,2017年西安110全年接警量190多萬起,較2016年同比下降6.02%。 接警量緣何減少?民警說,2017年3月,為拉近警民關係,更加科學高效服務於民,西安110開通了微信報警新渠道。群眾可通過網上報警、簡訊報警(編輯簡訊發送到12110)、微信報警(「陝西公安」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報警,警民互動更加直接、暢通和快捷。
  • 浙江110網際網路報警平臺正式上線!微信可以這樣報警!
    開通110網際網路報警平臺後,在浙江省內的群眾可以通過該平臺向當地110報警服務臺發送圖片、文字、短視頻進行報警,與原有的撥打電話、簡訊報警相比,其最大優勢是能傳送視圖資料,操作隱蔽,有利於保護特殊場景下的報警人,拓展了110報警服務覆蓋面。
  • 浙江開通「110」網際網路報警平臺
    日前,「浙江110」網際網路報警平臺已在全省開通,浙江範圍內都能通過微信報警,此舉解決了群眾在不方便發出聲音、說不清位置等特殊場景下的報警需求。據浙江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開通網際網路報警平臺,是構建現代110接處警勤務新模式的一項務實舉措,在浙江省內的群眾可以通過該平臺向當地110報警服務臺發送圖片、文字、短視頻進行報警。與原有的撥打電話、簡訊報警相比,其最大優勢是能傳送視圖資料,操作隱蔽,特別對聽力、語言障礙人士和在遭遇不法侵害又不方便電話報警以及遇到危難不清楚自身所處位置時提供報警通道,拓展了110報警服務覆蓋面。
  • 110報警服務電話是怎麼來的?
    而1月10日這個日子對應的110這三個數字,對普通百姓來說可是再熟悉不過得了。但是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110作為報警服務電話,35年前起源於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公安局1986年發布的一號紅頭文件,宣告了廣州110報警服務臺誕生。當年的1月10日,110作為報警服務電話正式啟用,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內地建立的第一個報警服務臺。 1986年110臺接到的第一個電話是1月10日凌晨3:15左右,海珠廣場的一個酒店發生了一宗盜竊案,嫌疑人正在盜竊物品,報警受害者通過酒店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廣州110。
  • 一年365天的守候 為城陽110報警臺電話那頭熱忱溫暖的聲音點讚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欒雲海「110」一個要老百姓脫口而出的數字,一個帶有民生溫度的電話號碼,身為城陽公安分局110接警臺的接警員李延傑說出了樸實的話「請你們放心,雖不希望接到任何人的報警電話, 但面對危難險重或不法侵害時,110永遠在你身邊……」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城陽公安分局110報警服務臺共接聽110報警電話高達
  • 一年365天的守候,為城陽110報警臺電話那頭熱忱溫暖的聲音點讚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欒雲海「110」一個要老百姓脫口而出的數字,一個帶有民生溫度的電話號碼,身為城陽公安分局110接警臺的接警員李延傑說出了樸實的話「請你們放心,雖不希望接到任何人的報警電話, 但面對危難險重或不法侵害時,110永遠在你身邊……」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
  • 【110宣傳日】帶你認識110報警服務臺
    今年的「1.10」既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也是全國第35個「110」宣傳日。在1.10即將到來之際,小編帶你重新認識一下110報警服務臺。110是公安機關受理人民群眾報警求助的平臺。,需要公安機關緊急救助的;(7)老人、兒童以及智障人員、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員走失,需要公安機關在一定範圍內幫助查找的;(8)公眾遇到危難,處於孤立無援狀況,需要立即救助的;(9)涉及水、電、氣、熱等公共設施出現險情,威脅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財產安全和工作、學習、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機關先期緊急處置的;(10)需要公安機關處理的其他緊急求助事項
  • 除了「110」,微信可以這樣報警,關鍵時候能救命!
    昨日下午3時許,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接到微信報警,市民王先生(化名)稱自己遭遇了網絡賭博詐騙。接警後,指揮中心根據王先生在「浙江110」微信報警小程序上提供的文字、圖片證據以及精準定位,完成報警受理,並迅速出警處置。據悉,這是110網際網路報警平臺開通以來,指揮中心接到的第17起微信報警。 什麼是微信報警?
  • 35年受理報警求助過億宗,每分鐘10個電話打進廣州110
    2003年,廣州市110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在廣州市公安局開通。2005年起,廣州110先後整合了番禺、南沙、花都、從化、增城等周邊轄區的110報警服務臺。至2012年,實現對全市各行政區域110報警求助電話的統一受理。歷經多年不懈努力,廣州110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但廣州110從未停止探索突破的腳步。
  • 廣州110報警服務臺35年受理報警求助過億宗
    2003年,廣州市110應急聯動指揮系統在廣州市公安局開通。2005年起,廣州110先後整合了番禺、南沙、花都、從化、增城等周邊轄區的110報警服務臺。至2012年,實現對全市各行政區域110報警求助電話的統一受理。  歷經多年不懈努力,廣州110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但廣州110從未停止探索突破的腳步。
  • 一男子酒後59次狂打110報警電話,處罰結果來了!
    近日,蘭坪一男子酒後多次惡意撥打110報警電話,嚴重擾亂了110正常接處警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2021年1月2日22時許,蘭坪縣公安局金頂派出所接到陳某某(男,40歲,蘭坪縣金頂鎮七聯村委會人)電話報警稱:「我在官坪村委會大坪村與人發生糾紛,請出警處理。」
  • 110接警80%做了諮詢引導工作,如何報警才正確?
    據介紹,目前北京110接警中心日均接警量在1.8-2萬件,但最終派一線民警出警處置的只佔20%,110接警員在線為報警群眾做了大量疏導、諮詢工作。民警現場與群眾互動110報警電話為社會所熟知,但什麼情況下該打110,怎麼報警才事半功倍卻不是人人都知道。
  • 權威發布|東營公安110網際網路報警服務暨「營·辦好」微警務平臺...
    市局領導、二級高級警長於克強介紹了東營公安110網際網路報警小程序、「營·辦好」微警務平臺的開發情況,民生警務平臺負責同志就其應用情況進行了具體演示和詳細介紹。東營公安110網際網路報警小程序東營公安110網際網路報警小程序 是一款在東營市範圍內使用的微信報警應用程式,是傳統電話報警的輔助方式,有效豐富了110報警渠道,給群眾報警提供了更多選擇。
  • 寵物沒人餵找民警 去年陝110每天無效報警一萬多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董冰 王晶 )遇到困難,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找警察,也正因為如此,110的報警電話經常會接到一些讓人苦笑不得的報警信息。7月20日下午,陝西省公安廳就通報了今年上半年的一些報假警和擾警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