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如椽巨筆公眾號
國共談判時,毛澤東接見一些國民黨政府代表。有一天,劉斐先生受到接見,由於他對於和談的前途尚有疑問,就試探著問毛澤東:「你會打麻將嗎?」
毛澤東回答:「曉得此,曉得此。」
「你愛打『一色』呢,還是喜歡打『平和』?」
毛澤東聽出了劉斐話中之話,就笑著說:「『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意味深長的談話,使劉斐先生疑慮頓釋。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劉斐投出了「打麻將」這個石子,「問」到了國共和談前途的「路」。
在機關單位中,學會投石問路是一項必備的生存技能。
常常有這種情形:有的人在接受領導交給的任務後,不是周密思考,潛心運籌,而是匆忙行事,手忙腳亂,到頭來,往往是「費力不討好」。
如有的人為領導寫講稿,既不了解講話的對象和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消化」方方面面的「原始材料」,便一個人悶在屋子裡冥思苦想,結果不能不是無效勞動。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學會投石問路。
投石問路,不是向領導提出一大堆問題,請其解答,而是要在「投石」中摸清領導的思路和基本構想。
這裡有三點是必須注意的:
第一,要瞄準時機。
要選擇領導心情較好的,完成重大任務後比較輕鬆時,或主動找你時等機會,極其自然地「扯」到你所要弄清的問題上來。如果領導者很忙,或心情不好,都不應勉強「問路」,否則,話不投機半句多,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要準備充分。
對某項工作如何做、某件事如何處理等問題,你必須胸中有竹,事先擬定三四個方案,以便當面提出來供領導決策時參考,切不可自己毫無主見,只等著領導拿主意。
第三,要事先預判
有時,領導者對你所提的問題事先並無多少考慮,聽了你的意見和建議後,不一定立刻就表示肯定或否定。
因此,你必須善於從領導的談話中,聽出領導者對此人此事的大致看法,尤其要聽出帶有傾向性的意見。領導者認可的事,必須按領導意圖全力去辦。
領導者對你的主意、辦法提出的修正意見,要積極作出「反應」,切不可固執已見,一意孤行。若領導者否定了你的意見和辦法,也不要心懷不快。因為,「領導者有領導的考慮」,作為下級,應該善解領導意圖。
第四,要把握特殊
當你為做好某項工作而採取創新行動時,必須事先將你的想法、打算,以為什麼要這樣做等情況儘可能詳細地向領導作一匯報,以便領導者審時度勢,權衡利弊,迅速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態度。
這種事先「吹風」的方法,既表現了你對領導的尊重和信賴,又可以及時得到領導的支持。
如果不是這樣做,而是在「既成事實」以後才讓領導者知道,就是事情辦得很好,也難免有「目中無人」或「強加於人」之嫌。何況有的領導者是「強加」不了的。
有一年建黨節,有關部門打算選幾名優秀共產黨員到各市進行巡迴事跡報告,而且已經自下而上推薦和準備了材料,可謂忙得不亦樂乎。可是當主辦部門將開展這一活動的請示呈送籤批時,卻未能順利通過。
領導指示:「七一」前各種活動太多,不宜都集中,可由各單位組織優秀共產黨員作事跡報告。
因此,原來的一切準備工作「前功盡棄」了。究其原因,主辦部門沒有及時「投石問路」是問題的關鍵。
「投石問路」可以事半功倍,你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