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書桌
我的童年是沒有書桌的。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換上衣服,搬一張方凳,再拿一個小的凳子,在院子裡乘著天光寫作業。天色漸漸暗下去了,娘怕我看壞眼睛,招呼我到房間裡去寫,我抱起書本,把方凳搬回房間。凳子有點矮,我只能跪在上面,趴在桌上繼續寫。這張桌子是母親當年陪嫁的梳妝桌子。我們習慣叫梳妝檯。桌子正中央被一張木質的大託盤佔據,託盤裡有高矮方圓不等地青花白瓷的妝篋。很漂亮精緻,不過打開蓋子,裡面盛放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雜什,針頭線腦。化妝品唯有一瓶雪花膏,就算高檔化妝品了,還有一瓶馬油。一個桃木梳子是我姥娘給我娘的。我娘一直保存著,不舍的用,用一個綢子布包裹著,放在一個小抽匣內。經常用的是斷了兩根齒的木梳。梳妝檯堆著母親的針線活兒,所以我放書本的空間就顯得很侷促,晚飯過後。母親把吃飯的方桌擦抹乾淨,飯桌又成了我的書桌。我寫作業看書,母親在一旁做針線陪我,那是一段清貧而又幸福的時光。在以後多次夢裡夢到過這一溫馨的畫面,每次醒後眼裡都有淚痕......
到四年級了,學校讓搬一張桌去。放學後。見到我娘,哇的一聲就哭起來。娘嘴裡叨嘮著說:真是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啊。誰又欺負你來著,我的惱咯嗒下不去,還是一個勁的哭。(我知道我家是拿不出小桌來的)這時.我大哥上坡(去地裡幹話)回來了。問請原由後,說:這個值當的哭嗎?小菜一碟,我給你做一張。
我家大哥曾想根著官莊村(距我家有7~8裡路)老木匠師傳學徒來著,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學成,可木匠家什制全了。就這樣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張書桌。
以後我成立了安裝隊。每個人都有了一張屬於自己的辦公桌。辦公桌平整寬大,帶抽屜和柜子的,好高級的感覺。閒暇之餘我就坐在辦公桌前看書學習,這張桌子成了我的精神後花園,它見證了。我的努力和勤奮,見證了我加班加點的工作,在關於青春記憶裡,那書桌是一抹讓人愉快的亮色。
有一次在街上我看到有個學校處理一批舊的辦公桌,我花了十塊錢買了一張,雖然老舊,卻是真正的實木,沉甸甸的。結婚的時候,我都沒有一張象樣的書桌。結婚時,因為只有一間20平米的平房。沒有多大的地方。太多的東西放不下,乾脆就沒有買新書桌。後來幾經搬家。條件越來越好,但這張十塊錢的書一隻沒捨得丟,用了40多年了。
結婚時條件不好,訂婚只用了260塊錢押帖子,但是我媳婦還是毅然決然地。走到我家,陪我度過了創業的艱難時光。在以後的日子裡,我要善待我的媳婦,讓她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我現在,在企業也退下來了。我要發揚當年的創業的精神。雖說我今年65歲了,但是我還要像年輕人一樣,保持一顆有激情的心、保持一顆上進的心、一顆不負老的心、讓夕陽的餘輝更加耀眼,在這個領域幹出一番事業來。不辜負領導、朋友們對我的期望!今天的報導就到這裡。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我三哥。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