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引言: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航空隊,被稱為「飛虎隊」,可是大家要知道,這個空軍小隊,卻是以「鯊魚」為標誌。那麼飛虎隊這個名字,是如何而來的呢。
其實「飛虎隊」這個名稱,在更早之前,中國就出現過。
1921年,張學良到日本參觀軍事演習,日本的航空部隊,對其震撼極深。回國之後,立即向張作霖建議,大力發展奉系的航空事業,為此張學良甚至還學會了開飛機。
東北淪陷之後,日本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些了奉系的300多駕飛機,由此可見,張作霖、張學良對航空事業的重視。當然這是後話,以後小編再給大家開一篇文章,詳細的說一下。
1923年9月4日,張學良出任東北航空處處長,併兼任航空學校校長,開始大刀闊斧地對東北空軍進行改革。
在這期間,張學良招攬人才,從世界各地購買飛機,選送優秀人才到法國、日本留學。同時,張學良正式組建了三支航空隊,分別為:飛虎隊,飛龍隊,飛鷹隊。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日本少佐率領100個人,就佔領了瀋陽東塔機場,東北空軍被迫撤離,就這樣經過10年慘澹經營的東北空軍,一夜之間瓦解,「飛虎隊」也成為一個歷史。
美國志願航空隊,為何被取名「飛虎隊」?
這個有幾種比較流行的說法:
1,昆明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
1941年12月20日,美國空軍志願隊,經過一番激烈的交戰,擊落3駕日本飛機。第二天,中國民眾還有社會各界人士,來到空軍基地進行慰問,見到飛機頭部,用油漆噴塗成兩個「大鯊魚」的頭。
當時,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鯊魚是什麼樣子,人們第一個聯想到的動物就是「老虎」,因此「飛虎隊」就流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當時兩個大鯊魚,嘴很大、目露兇光。但是得老百姓,都沒有見過鯊魚,直接將鯊魚,認為是大老虎,還是會在天上飛的老虎,因此取名為「飛虎隊」。
2,來自於宋子文的建議
志願空軍成立之初,美國與中國之間,就在名字上的問題上,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有人提議用「龍,有人提議「鷹」,可是宋子文說:「龍」太古老也陳舊,「鷹」與美國空軍標誌也衝突,於是建議用「虎」作為標誌,並引用了成語「如虎添翼」,寓意空軍強大的戰鬥力。
因此被命名為「飛虎隊」。
根據陳納德會回憶:
1,飛虎隊的命名問題,陳納德根本沒有參與,也而不知到名字的出處。
2,陳納德第一次聽見「飛虎隊」的名字,實在美國報紙上看到的,並非民間流傳。
「飛虎隊」本質是什麼,值不值得大力宣揚?
1,從本質上來講,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和中國空軍,是一種僱傭關係。他們幫助中國打仗,是要錢的,並非無私的援助,並且打下日本的飛機,還有高額的獎金。
而且「飛虎隊」也不是中國第一支僱傭部隊,早在抗戰初期,中國空軍就有一隻國際中隊,可是因為戰績太差了,最後只能被撤銷。
他們其中很多的人,繼續留在中國,參與了「飛虎隊」。
從這方面來看,儘管在抗戰時期,飛虎隊戰績不錯,給國民極大的鼓舞,其實也沒有必要過度將它美化。
還有「飛虎隊」,與蘇聯志願隊有本質的區別。蘇聯志願隊是正規的空軍組織,由蘇聯政府以志願隊的名義派出,並採用輪戰的方式,並不隸屬中國空軍。
2,隸屬關係上來說,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隸屬於中國空軍作戰序列,收到中國航空委員會的直接控制。
3,從精神傳承上來說。
飛虎隊只是一種僱傭部隊,雙方籤訂了商業協定,是一種單純的交易行為。
這個與為民族獨立解放而戰的國家軍隊,有著本質上區別。
飛虎隊只是客觀上,幫助中國人民抗戰,是站在人道主義,或者說正義的角度而戰。如果我們忽略了其背後的商業性質,就有點偏頗了。
任何一支部隊的創建,必須有一種民族的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的展現。
文章總結:
我們不能因為陳阿德,領導過第23戰鬥機大隊,第14航空隊,就將這支部隊,成為為「飛虎隊」,更值得一直說的是,這支「飛虎隊」,僅僅存在於1941年8月-1942年7月,也只有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航空隊,才是真正的「飛虎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