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名字的由來有不同說法。其中流傳最多的是,最初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隊員中有人提出,在飛機頭部畫上鯊魚頭,用以嚇唬日本人。1941年12月,航空隊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戰取得勝利。由於中國內地居民從未見過鯊魚,於是誤將這些飛機稱作「飛老虎」。第二天昆明出版的一家報紙上便使用「飛老虎」一詞來形容志願隊的飛機。航空隊裡的中國翻譯見到後,將其翻譯為「Flying Tiger」。後來把這個名字告訴了陳納德,隊員們也覺得很好,於是將航空隊命名為「飛虎隊」。
後來,中華民國代表團向好萊塢著名迪士尼公司的藝術家們請求設計一個隊標,華特·迪士尼親自動手,根據「Flying Tigers」一名設計出「一隻張著翅膀的老虎」,躍起撲向目標,老虎的尾巴高高豎起,與身體共同構成了象徵勝利的「V」 形的圖案。不過到後來,上面就漸漸不畫鯊魚頭了,部分戰機用飛虎標誌的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