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連鎖難盈利?合作4000家機構,牙博匯賦能醫生和診所

2021-01-11 和訊網

  口腔領域,在外界看來,是個高利潤、低門檻的行業。一群牙醫對接患者即可,客單價高。但行業的現狀是卻是大型的連鎖,一年甚至可以虧損幾億元。

  外來者以門口野蠻者的姿勢高調掘金口腔,如奧克斯投建口腔醫院,結果卻是折戟沉沙。

牙博匯創始人李香富

  單體診所實現盈利之後,一旦擴張,超過5家門店,就會面臨新的天花板。這些絆腳石到底是哪些、牙醫創業目前的心態到底如何、如何去更好地服務好牙醫、診所和創業者?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位於長沙雨花區德思勤廣場4層辦公樓的牙博匯,見到了其創始人李香富。他正在查看「秀齒」孵化項目的設計圖,看到記者來,才停下手中的活。

  「我現在就租住在公司附近,走路5分鐘就可以到公司,為了來公司處理事情方便。」李香富告訴記者,這種狀態自從創立牙博匯,就一直保持到現在。

  在中式裝修的辦公室內,一副「捨得」字畫懸掛中央,這是擁有十幾年口腔從業經驗的李香富的座右銘。

  「口腔行業創業,如果不能做好正確的取捨,解決核心問題,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目前行業面臨的頑疾。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整合各種資源,解決牙醫缺失的問題。」

  2年多的穩紮穩打、埋頭苦幹,用李香富的話來說,牙博匯走出了一條跟其他企業都不同的進擊和降維打擊之路。

  牙博匯到底如何解決口腔行業面臨的人才、管理、資金等問題,2018年的發展戰略是什麼?為此,動脈網專訪了牙博匯創始人李香富。

  醫生奇缺,口腔領域最大難題

  雖然現在口腔診所或者醫院不稀缺,口腔行業的成熟度也比較高,但是民眾的口腔保健意識依然薄弱。

  「口腔日常保健做了,比如早晚刷牙,但做到位了嗎?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牙痛不是病,大家在牙齒痛的時候,都不認為是一種病,口腔預防確實比較難做。我身邊很多人可能幾十年都沒有看過牙,因此患者教育的問題長期存在,需要很長的時間,可能會花費一兩代人的努力。」李香富說,中國人牙病的患病率高,未挖掘的需求是很大的。

  在創立牙博匯之前,李香富在珠海從事口腔門診運營管理12年。廣東是很多大型口腔連鎖的發源地,如拜博口腔,市場成熟、競爭大、飽和度高。

  「2014年底回到長沙,跟目前普遍的創業者路徑和思路一樣,我最開始也是開了一個醫療機構,計劃做連鎖,當時想法並沒有那麼多,我認為在廣東做了十幾年,不缺經驗。對於經濟相對不發達的長沙來說,創業的機會更多,比較容易成功。」

  三個月後,診所實現盈利,五六個月時候,開始擴張。李香富說:「那時候新店都準備裝修了,誰知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儲備的醫生資源,被同行給挖走了。」

  醫生缺失的問題,其實在經濟發達的廣東也一直面臨,「不過,廣東的狀況並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那邊人才比較多,就算你缺了醫生馬上能補上,但是在湖南情況就不一樣。」李香富指出,基本上湖南很多的口腔機構都面臨缺醫生的問題,甚至有的機構專門成立了獵頭小組,從各個醫院物色優秀的牙醫。

  「我相信湖南是這種情況,全國其他地方也會遇到,大型口腔連鎖擴張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我覺得這是阻礙整個口腔行業快速發展的最大的瓶頸。」

  單純從市場的體量,以及資本層面的熱度來說,「口腔行業不缺資金、設備,但是人才的培養周期太長,成本又高,這不像生產線上的牙椅設備,投入一個生產線,買些原材料,再投入一些資金,就可以標準化生產。」

  雖然國家也有很多高等的院校,「但是一個院校每年培養出來的人才幾十、幾百個。現在一些連鎖擴張,一年開的門店就是幾百家,人才根本滿足不了。另外,從高校畢業出來,基本素質具備了,醫生實操能力、診療經驗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你沒有一種快速的方法,讓他們變成一個非常優秀的醫生,這需要持續的培養和投入。」

  記者了解到,牙博匯的合伙人之一羅建國教授,在口腔行業有30年從業經驗,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教授,中國超聲微創牙周治療推廣第一人,羅教授在全國也做了十年的巡講,非常有影響力。

  牙博匯的另一個合伙人李香貴先生,在湖南做醫療器械設備貿易多年,對於市場、產品的供需、供應鏈非常清晰的。

  基於口腔行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初的三個合伙人,在2015年成立了牙博匯。

  醫生集團,打造專屬成長計劃

  口腔領域來說有三個核心群體:醫生、診所(醫院)和患者。

  牙博匯一方面幫助醫生打造核心技術,促進醫生價值回歸,另一方面幫助醫院和診所不斷提高口腔醫療機構診療水平及實現標準化經營,讓大眾享有安全、便捷、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

  牙博匯圍繞口腔醫療領域核心群體的需求與痛點,配置了6大業務模塊。

  第一個模塊是智庫中心,也就是口腔醫生集團。「口腔醫生集團其實從2015年就已開始做,因國家政策的推行速度,直至2017年6月,牙博匯成為國內第一個正式授予口腔醫生集團牌照的企業。」

  記者了解到,2016年牙博匯開展了228場培訓課程,2017年進行了市場的規模化操作,培訓課程達到了近400場,為2萬多口腔醫生及其他從業人員提供了自我價值提升服務。

  目前為止,牙博匯會員達到12000餘個,合作的醫療機構逾4000家,「從規模上來說,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口腔從業人員培訓機構。」

  與傳統培訓教育不同的是,牙博匯針對每個醫生的專業和需求,為其打造專屬成長計劃。加入會員後,通過4期的課程培訓,幫助學員找準專業發展方向。根據學員專業發展方向,牙博匯打造系列專業課程,對學員進行系統培訓。

  」因為口腔專業分得很細,我們期望的是每一個醫生花最短的時間在某一個領域成為專家。現在絕大部分的醫生是口腔全科醫生,對行業長期發展會帶來不利影響。「

  為什麼要精細化?因為患者的就醫體驗和需求也越來越高,對醫生專業性和知識豐富性的要求越來越顯著,而現狀是市面上正畸、種植醫生非常稀缺。

  牙博匯口腔醫生集團的會員價格也是非常低,目前是5980元一年,加入會員後,牙博匯在全國所有的課程,會員都享有免費參加的權利,涵蓋精品實操課程。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口腔醫生的培訓一場兩至三天的課程,課程單價就已達到這個價格,矯正、種植等實操性高的課程甚至達到七八千元。

  除了基層的醫生,牙博匯口腔醫生集團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專家委員會,達到口腔行業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才可申請加入牙博匯專家委員會。

  李香富告訴記者:「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可以給基層醫生授課,帶進修生、帶學徒,提供有償服務,還可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多點執業、分級診療和傳幫帶服務,並可獲得牙博匯創業支持。」

  基層醫院培養人才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甚至一些醫院沒有種植醫生,「雖然你有設備,沒有技術怎麼辦?牙博匯可以把專家委員會裡面的成員邀約過去,集約化解決問題,你只要負責接診就行了。」

  除了培訓和技術的支持,牙博匯口腔醫生集團也在跟保險公司開發醫療責任險和醫療意外險項目,幫助改善醫患環境的問題。

  交鑰匙方案,孵化優質創業者

  目前,市場上資本進入口腔領域的不在少數。「不管是口腔的專業技術人才、投資人也好,我們並不鼓勵外界不懂口腔,而且單從商業盈利的角度來從事口腔醫療,這會把整個口腔醫療的環境帶入不好的競爭業態。」李香富認為。

  牙博匯的願景是幫助所有有夢想的口腔人夢想成真,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

  「牙博匯口腔醫生集團聚集了專家和醫生,通過專業系統化的學習,也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基層醫生。如果他們想創業,我們的交鑰匙方案,能夠給予他們包括資金支持、標準模塊化建設、整體輸出設備、器械和耗材、團隊打造、專家技術支持、智能化和信息化SaaS系統等一系列的服務。」

  記者得知,牙博匯已幫助全國60多個想創業的優質口腔醫生創辦了口腔機構,其中湖南23家門診,並輻射到省外城市,給予經營管理中持續的支持和幫助。主要有三個對象:

  第一,有想法的創業者、初創型的醫生;

  第二,想擴大自己的規模,開啟連鎖化經營;

  第三,經營環境本來比較差,設備、裝修落後,需要改造升級。

  當然,牙博匯在孵化之前也會對創業者進行嚴格的篩選,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

  「每個牙醫都希望擁有一家自己的診所,這也是市場上為什麼牙科診所這麼多的原因,但是並不是每個醫生都有能力運營好一家診所,因此篩選是非常嚴格的。」

  此外,牙博匯還解決了標準化模塊的建設,「我們孵化的門店,全部是標準化的,消毒流程、就診流程、布局、設計,包括汙水處理,各方面都非常規範。現在一些連鎖機構,併購門診的時候,一併回來,又全部砸掉進行裝修,浪費資源,我們要改變這種情況。」

  李香富透露:「深圳我們有個客戶,2018年我們會給他開15家店,一次性就籤了15家的協議。合作上,所有對象我們均不佔股權,而是通過牙博匯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比如說整合銀行、租賃公司,包括少數產業基金,綜合性的去解決問題。」

  不讓創業者出一分錢或者只要準備少量的啟動資金,就能把門店開起來。「我們不佔股、不分紅,也不介入管理,降低了前期投入的門檻。幾百萬現金的累積,也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甚至需要花費五年、十年的時間,可能那個時候,口腔又沒有這麼多創業的機會了。」

  在口腔的大產業裡,幫助醫生更輕量化的、更快速地能夠實現創業的夢想,提供具體的規範化指導方案,這是牙博匯創始團隊多年經驗基礎上的實力見證。

  業務自成閉環,回歸到診所實體

  除了口腔醫生集團和孵化中心,牙博匯還有配送中心、患者導流中心、大數據中心以及投融中心四大模塊。

  第三個模塊配送中心就是集約化的採購平臺,現在正處於儲備醫生和廠家需求的階段,當合適的時候會正式啟動。

  配送中心能夠給到門診什麼支持呢?李香富說:「比如說每一家機構一個月要採購20顆種植牙,現在跟我們合作醫療機構到了1萬家,那一個月的採購量就是20萬顆,極大地獲取跟廠家的議價權,集約化採購,提高利潤空間,而且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

  牙博匯還提供了醫生和廠家互動的機會和平臺。「現在給所有廠商提供的機會全部是免費的,醫生培訓時,你可以給醫生進行產品體驗和演示,醫生也能夠接收到最前沿的技術和設備耗材知識,通過這樣的形式為未來的配送業務打下基礎。」

  第四個模塊患者導流中心,解決的問題是精準的給醫療機構輸送病人,目前團隊和產品也基本組建完成。

  大的連鎖,包括基層醫療機構,獲客成本都很高。「大的連鎖每個月的廣告投入可以達到一兩百萬元,湖南這幾年基本上達到了每人2000-3000元成本。」

  如何進行導流?據李香富介紹,現在牙博匯從合作的4000家機構裡篩選優秀的機構,「比如湖南省縣級城市有122個,每一個區域篩選出當地排名前3的口腔醫療機構,也就是366家,加入到我們聯盟體系,精準地向這些機構進行對接導流,降低獲客成本。先從湖南開始,整個湖南500家機構的規劃,未來會向全國進行推廣。」

  第五個模塊大數據中心,也就是SaaS平臺。「我們剛發布了1.0版本,目前還沒有上線。預計1月底上線,對接各大門診使用。」

  跟市面上的口腔SaaS定位不同的是,「其他平臺多半是寫病歷、儲存數據和資料,我們的SaaS平臺基於整個牙博匯生態,屬於一個服務平臺,以線下為支撐,再來做線上的SaaS平臺,而且不用去開拓市場,直接服務好會員就可以了。」李香富解釋。

  牙博匯SaaS平臺是為醫生和診所賦能,幫助建立醫生個人IP,打造醫患信任體系、改善了醫療環境,同時帶動口腔機構走上資本市場。

  具體業務上,李香富說,「比如我們對接了一個零庫存管理的模式,直接將廠家跟門診的倉儲對接好。提前設定一個安全線和競價,集約化的提供配送服務,自動交易降低了倉儲的現金壓力和人力成本。」

  投融中心是牙博匯另一個重要的模塊。

  按照李香富的邏輯,「我們培養了醫生團隊,解決了技術問題,幫助醫生創業,解決了診所標準化模塊建設的問題,集約化採購,降低採購和倉儲成本, SaaS平臺給數據上的智能支撐,未來我們培養的每一個醫生,肯定都是我們的合伙人。」

  投融平臺做什麼?「未來我們合作的醫療機構,能夠每月實現淨利潤達到一定標準,我們會進行股權投資,最終牙博匯又回歸到實體。」李香富說,這就是牙博匯和市場上其他的醫療機構布局方式的區別。

  在和李香富對談的時候,記者也詢問了一些目前資本快速收購診所的模式,比如花大量資本收購當地排名靠前的機構,無需花費那麼大經歷去培養醫生。

  對於此種模式,李香富解釋說:「這種介入,第一,資本的使用量一定是很大的。第二,風險也是很高的。有些診所表面風光,看起來門庭若市,但是營業額剔除獲客成本之後,還剩多少利潤!資本到底能夠為醫生和診所提供什麼?病人、技術、還是管理?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對於診所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比診所老闆更了解這家診所的運營情況,「資本併購這家診所,估值500萬,診所老闆辛辛苦苦運營了這麼多年,不想再幹,願意賣給你。資本買了一個老闆都不想經營的診所,收購後面臨的問題可想而知。但是牙博匯是為口腔診所賦能,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身價,實現價值裂變。」

  對於2018年的發展,李香富總結了一個:裂變。

  他說:「我們花兩年多的時間,把產品和服務打磨好,而且已經都落地。2018年我們需要把牙博匯模式快速推廣,複製到全國,覆蓋更多的口腔醫生,讓更多的口腔診所和醫生獲益。未來在牙博匯體系裡面一定不會出現一家虧損,所有的口腔診所都將實現十倍、甚至百倍的價值裂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脈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趙豔萍 HF094)

相關焦點

  • IDSO齒科聯盟:賦能口腔診所,解決口腔門診經營管理「難題」
    ……對於口腔從業者來說,一系列門診管理難題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座座「大山」,尤其是在後疫情時期,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做好內部優化,保證高效運轉,並獲取不錯的營收,顯得至關重要。「IDSO齒科聯盟成立的初心,就是希望通過對口腔門診經營管理實戰經驗和研發成果的分享,為有門診經營難題的口腔診所賦能,讓口腔人的創業沒有那麼難。」IDSO齒科聯盟創始人孫延博士說道。
  • 新型診所:資本持續入局 連鎖擴張 流量獲取和服務邊界仍有提升空間
    聯合麗格9月18日,聯合麗格集團宣布完成遠洋資本獨家投資的4億元C輪融資,聯合麗格歷時5年多發展,通過扶持醫生自主創業、為醫生「賦能」為契機,實施「醫生品牌+集團品牌」的複合品牌策略,協同運營管理、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等模塊化管理體系。在全國15個城市共同投資、運營及籌建了40餘家醫療美容機構。
  • 口腔連鎖跑馬圈地 國內與歐美市場差異何在?
    但是跨區域進行全國的品牌連鎖化,往往會遇到很大的盈利挑戰。頭部的口腔連鎖,如拜博口腔、瑞爾口腔、歡樂口腔等都開始精細化運作,力爭逐步形成線上良好口碑。醫療機構有服務覆蓋半徑,跨區域之後,不同機構的醫療質量由同一個品牌來維繫往往難度很大,南橘北枳。
  • 最多1000家診所,口腔連鎖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尋找下一個漢瑞
    只不過各家企業利用不同的優勢,以及當前所能用的資源,從不同的切入點來切入。這個遠景是基於:口腔中遊具有非常強的對口腔診所和口腔醫生的服務屬性,整合的核心是對被整合企業管理和運營效率的提升、企業文化的輸出以及服務能力的輸出,否則組織是鬆散的。
  • A輪估值超30億元,美維如何躋身口腔專科連鎖頭部企業
    如今,剛剛完成A輪融資的美維,如同專科醫療連鎖行業裡的一匹黑馬,通過自建和收併購展開全國布局,並形成了美維特色的DSO模式,目前已布局12大口腔連鎖品牌,進軍35座城市,擁有130多家門診。因此在創立之初,美維參考美國的DSO模式,因地制宜加以改良,打造美維特色DSO模式:在牙科診療領域,以「事業合伙人」機制,通過自建和併購將牙醫、牙科診所聚合起來,並打造DSO賦能平臺,通過戰略投資、標準輸出、醫療技術提升、品牌管理為國內優秀的口腔連鎖品牌和專家賦能,並實現個性化發展,進而釋放出新的動能。
  • 美維口腔醫療CEO朱麗雅:民營口腔醫療還需要更多的資本湧入
    朱麗雅表示,基於「事業合伙人」模式,美維通過戰略投資、標準輸出、品牌管理三個維度賦能中國優秀口腔品牌和專家,並實現個性化發展,這是美維探索出的一條第三種口腔業態發展之路,也是美維對中國傳統口腔診療連鎖模式的顛覆,也在朱麗雅看來,當前中國老百姓對於口腔治療的認知還遠遠不夠,口腔醫療行業也尚未形成標準化,而口腔診療過程對於感控和消毒要求非常高,中國口腔醫療服務產業的發展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 新型診所:全年融資總額逾24億元,標準化連鎖化趨勢明顯,要做「有...
    其中,兒科診所獲得融資的項目有4家,全科診所有3家,中醫診所有1家,口腔診所有1家,日間手術中心有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1家。今年新獲融資的診所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但在市場端,比較活躍的地區是在杭州,比如微醫全科中心、丁香診所、鄰家好醫。不少創業者均選擇到杭州開診所,或者以杭州為起點,將診所連鎖化、品牌化並迅速開到全國。
  • 民營牙科診所前景看好
    民營牙科診所擴張迅猛  當天的會議,吸引了數百名牙科醫生聽講,許多聽眾表現出對從事民營牙科診所的極大興趣。  據介紹,國內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起步從1980年開始。1989年國家擴大和鼓勵多種形式辦醫,接受過專業牙科訓練的一些公立醫院醫生紛紛下海。盧海平1997年從國內某著名醫科大學畢業後創辦了自己的第一間牙科診所。
  • 民辦口腔如何從國家政策獲得紅利
    不過,隨著市場連鎖機構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如何實現真正的盈利也成為了擺在民營口腔機構面前的難題。 此次《方案》對口腔醫療市場意義較大,將對社會辦口腔醫療機構的規模擴大和服務標準等領域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醫療技術規範和標準的提高方面。「未來幾年,社會辦口腔醫療領域將會進行一次洗牌,淘汰掉一批不具備自身生存和發展能力的企業,同時也會給口腔行業的規範發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
  • 國內口腔連鎖下沉至三四線城市,下一個「漢瑞祥」何時出現?
    但在四五線城市,有大量新開及升級的口腔門診的機會,區域型的專科醫院+口腔門診的商業模式值得關注。從市場角度來看,我們關注產業最實際和最難克服的一些痛點和難點,比如數位化推廣很久,為何真正落地還是很難?美國DSO模式如何進行中國本土化的結合?口腔中遊整合,到底哪種模式才能最終取勝?
  • 雲呼易檢:對接基層醫療機構和第三方檢驗機構,賦能基層醫學檢驗
    為此,雲呼易檢將重心投放在基層醫療診所以及社區診所,連接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基層醫療機構,通過整合供應鏈資源賦能基層醫學檢驗;並自建冷鏈物流體系,為第三方檢測機構降低獲客成本,獲取更多的檢驗業務;為線下門診等小型醫療機構增加服務內容,幫助其增加收入。
  • 連鎖社區診所品牌再迎數億元融資!社區全科醫療,會是一個辦醫好...
    據了解,這也是強森醫療自2014年成立第一家社區診所以來,全5輪融資中,進行的第二輪突破1億元的戰略融資。據公司官網表述,強森醫療是中國領先的社區醫療連鎖品牌, 在西安、成都、重慶等多個地區開設有40餘家連鎖醫療機構。
  • ...20年行業洞察,孫延要締造中國式牙科診所支持組織「IDSO齒科...
    通過對DSO模式的不斷認知和探索、對IDSO模式的全新構建,孫延希望,中國口腔連鎖醫療機構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走出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20年口腔創業的不懈探索2001年,在第四軍醫大學讀研的孫延跟同學馬春敏等人在西安合夥開辦了第一家口腔診所「瑞邦」。「當時家裡條件不好,開診所就是希望用自己所學掙到錢補貼家用。」
  • 深圳出臺診所設置新標準 開診所不再是醫生專屬
    近幾年,隨著醫療衛生改革工作的推進和深入,深圳出臺了大量政策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依法舉辦醫療機構。而伴隨著《標準》的實施,讓更多社會資源參與舉辦診所,也為診所的連鎖化運營提供了契機。「新的標準明確法人、自然人、社會組織都可以申辦診所,這一點確實是非常大的突破和創新,尤其是對於連鎖模式的社會辦醫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 剖析10家全科診所 敢問全科診所時代已來?
    強森醫療從社區切入,現已與萬科、華遠、華潤、金輝、融創、天朗、雅居樂、上實誠開、榮華等多家知名地產商達成「15分鐘便診生活圈」社區醫療配套戰略合作。截止目前,強森已在西安、成都建設並運營了20多家社區連鎖診所,並著手在重慶、武漢、鄭州、太原、蘭州等城市布局落子,2017年底將達到35家醫療機構的規模。
  • 口腔界「老大」全國開先河 牙科醫院遍開連鎖20家
    昨(29)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得消息,華西口腔醫院即將在成都市區範圍內建20家連鎖齒科醫院,首開國有大型醫院連鎖先河。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稱,華西此舉必將掀起一場「以牙還牙」的牙科風暴。  華西尋求資本支持昨日,華西口腔醫院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消息。該負責人稱,目前華西口腔醫院與3家國內風險投資公司接觸,尋求資本支持。
  • 民營牙科診所為啥這麼多,靠譜嗎
    兩種經營模式佔據市場  從產業鏈看,口腔行業屬於市場化、成熟度和縱深程度非常高的垂直消費醫療。目前,民營口腔診所主要分為兩大類:非品牌個體診所和口腔品牌連鎖。  非品牌個體診所常為有經驗的公立醫院牙科醫生在取得《口腔醫師執業證》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具備了獨立診療資格後開設診所。當前,市面上大部分都是這類私人診所。
  • 記者體驗了5家口腔診所洗牙項目後發現,有的醫生資質存疑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到來前夕,新京報記者分別來到北京5家私立口腔機構,從其服務項目、防疫措施、洗牙醫生資質等方面進行體驗,為消費者洗牙提供參考。>>>>防疫嚴格程度大相逕庭此次體驗的口腔機構分別為:維爾口腔八裡莊店、歡樂口腔正畸中心廣渠門店、瑞泰口腔豐臺醫院、維恩口腔亦莊店和泰康拜博口腔青年路店,團購價格為100元-150元。
  • 英國第一的牙科診所Mydentist,已超過650家連鎖,牙醫難求是最大挑戰
    作為英國最大的牙科企業,Mydentist每年在其超過650家診所,治療超過800萬名患者。   然而,在牙科診所所有權變動和患者對就醫體驗要求越來越高的影響下,快速擴張的Mydentist仍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動脈網將為您介紹Mydentist如何獲得患者青睞,以及分析在連鎖中面臨哪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