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李小平中醫怎麼樣 專家提醒超長梅雨季警惕這四種「梅雨病」

2020-11-27 飛華健康網

一年之中除了二十四節氣以外,梅雨季和三伏天也是人們普遍比較關注的時間段,而今年的梅雨季不但入梅早、梅期長,而且還有強降雨區重疊、雨量大等特點,因此此次的梅雨季不但給沿海沿江沿湖地區帶來了洪澇災害,而且長期悶熱潮溼的環境也給人們帶來了諸多健康問題,武漢李小平中醫門診部的開辦人李小平中醫(一位長期致力於男女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在診斷、治療男女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方面獨具特色,並在亞健康類疾病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的老中醫)就提醒大家在梅雨季節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幾種常見的「梅雨病」:

1、皮膚病

由於真菌、黴菌喜溼熱怕光,所以在梅雨季節人們會多發各類真菌性皮膚病,如足癬、手癬等。此外,在門診上蟲咬性皮炎和過敏引起的溼疹等皮膚病也比較常見。


預防和治療:注意個人衛生、勤換鞋襪、多通風保持環境乾燥;外出遊玩時不要將皮膚裸露在外,儘量穿長袖長褲,並適當地抹一些防蚊蟲產品;若患了足癬則最好讓家人進行預防性治療,以免被傳染。對於已經患病的患者來說切不可自行買藥治療,一定要及時地去醫院就診,只有先診斷出是由何種真菌引起的醫生才能對症用藥。

2、胃腸道疾病

當人長期處於潮溼的環境中時,則胃腸功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若再不注意休息時常熬夜的話那麼還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胃黏膜血流明顯減少,進而導致胃腸道嚴重缺氧,造成胃腸黏膜損傷,從而引起胃痛、胃脹、食欲不振等不適症狀。


預防和治療:將生熟食分開擺放;儘量不吃隔夜飯菜、若非要吃時則一定要回鍋加熱;不吃黴變食物、冰箱裡的食物不要存放太久;不買外面小攤上的食物吃。得急性胃腸道疾病時需及時去醫院就診,若只是輕微不適可服用2~3片黃連素片進行預防治療。

3、黴菌性陰道炎

梅雨季節是女性黴菌性陰道炎一年中發病率最高的時期。高溫高溼的環境最適宜黴菌的生長,再加上梅雨季節女性的內褲得不到充分地晾曬,因此此時女性會很容易患上黴菌性陰道炎。患病後女性會有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粘稠、呈豆腐渣樣或乳凝塊狀、排尿痛、性交痛等症狀出現。


預防和治療:不穿透氣性差的褲子;流汗後應立即沐浴,保持身體乾爽;多運動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避免長期服用抗生素和大量吃甜食。若患者所患的是單純性黴菌性陰道炎則可以選擇克黴唑陰道栓劑治療,一般用2次後症狀即可減輕或消失;若患者所患的是複雜性黴菌性陰道炎,則因為這種黴菌性陰道炎不但頑固,容易出現反覆發作的情況,而且還極易引發宮頸炎、輸卵管炎、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等其他生殖系統疾病,所以患者最好是選擇中藥來治療,如專利中藥婦炎丸就很不錯,其既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又可以對患者的生殖系統環境進行全面的調理,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使患者愈後不易產生復發的情況。

4、關節病

梅雨季節溼度大、日夜溫差也大,而且晴雨交替變化也比較快,所以很容易誘發關節病。而梅雨季節的關節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本身就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或以往有腰肌勞損、骨折、扭傷,或有手術傷口的人,因受到外界溼邪的侵入從而導致疾病復發或症狀加重;而另一種則是經西醫檢查後並沒有發現病理性改變,但在梅雨季節會出現關節疼痛等不適的症狀,這其實是中醫所說的「風溼」,也與環境因素有關。


預防和治療:不要長期待在空調房裡、注意關節保暖;不要久坐、久站、過度勞累;避免淋雨涉水;可適當地多吃一些祛溼的食物,如薏米仁、芡實、扁豆等。若患者病情不重則可以自行用一些消炎止痛或祛風除溼的藥物來治療;若患者症狀加重則就要及時地去醫院就醫,以便於對症治療。

除了以上這四種疾病以外,人們在梅雨季節也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情緒、心理相關的疾病等,因此為避免被「梅雨病」纏身,大家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清淡飲食、多運動、常通風,避免長時間吹空調。

相關焦點

  • 提醒: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惕!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惕! 如果經常感冒發燒,並伴有咳嗽、盜汗等症狀,一定要警惕淋巴瘤。 3、無痛腫塊 淋巴結具有免疫功能,某些細菌、病毒等入侵人體時,就可引起淋巴結髮炎,表現為腫大。但這種腫大通常時間較短,摸起來比較柔軟,有疼痛或壓痛感。
  • 超長梅雨季、罕見洪澇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差評」
    超長的梅雨季,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據統計,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639毫米,較常年偏多4成,為歷史第二多。年日照時數1742小時,接近常年偏少1成,為歷史第五少。
  • 【靠譜中醫說】流鼻血除了正確止血,更要警惕大病先兆
    【靠譜中醫說】流鼻血除了正確止血,更要警惕大病先兆 2019-07-19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李小平: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2001年之前,李小平從未來過平湖,也沒聽說過嘉興。他與其他村民一樣,既充滿期待,又忐忑不安,心裡常嘀咕:「當地人會不會排外,生產能不能搞好,能否真正融入當地社會?」  然而,一踏上這片土地時,他發現,自己的那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吃飯的鍋沒有,村幹部主動拿上門,配套還帶了煤氣灶、柴米油鹽。
  • 《產科醫生》導演李小平:拍完戲佟麗婭會接生了
    導演李小平接受專訪時表示:《產科醫生》除了會描述白衣天使對職責的堅守與執著,會更講述醫護工作者身處職場所呈現的種種真實狀態,救贖與自我救贖的心理歷程是精彩亮點之一。佟麗婭  產科一直是醫院裡神聖且神秘的地方,導演李小平將這一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用《產科醫生》這部作品揭開神秘面紗。觀眾會從中看到生命初期階段的艱辛與隱秘,神聖與偉大。
  • 吃藥過敏皮膚潰爛險喪命 專家提醒警惕交叉過敏
    2019-08-26 09:06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吃藥過敏 男子皮膚潰爛險喪命專家提醒:日常用藥需警惕交叉過敏>90%以上皮膚莫名出現潰爛,甚至還有滲出流水,全身鑽心的疼……近日,50多歲的老李,經歷了一場生死劫難,這到底得了什麼怪病,差點要了他的命呢?
  • 專家提醒長期頭痛警惕是焦慮症
    原標題:專家提醒長期頭痛警惕是焦慮症   中新江蘇網南京8月5日電(吳妮娜)李女士今年52歲,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出現了頭痛,開始在頭頂,隨後逐漸擴散到整個頭部,就是一種說不清疼痛,有時候脹痛,有的時候就像針刺樣,有時候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緊繃繃的,疼痛的時候伴有噁心,休息後逐漸會緩解。
  • 這四種情況不能備案開中醫診所
    隨著中醫診所備案制的實施,中醫診所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簡化了辦事流程,全國各地也掀起了備案開診所的熱潮。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底,全國共計備案中醫診所已經有3536個。開辦中醫診所不僅審批環節簡化,而且在中醫診所的基本標準上也給予了一定傾斜。
  • 夏季警惕「奪命之蟲」!專家提醒被咬後可能會得這種罕見病
    夏季警惕「奪命之蟲」專家提醒被咬後可能會得這種罕見病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越來越多,青島六醫感染科專家提醒市民,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活動時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蟲子——蜱蟲叮咬,預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的發生。
  • 二十四節氣與養生·秋分|警惕!中醫博士提醒您降秋燥吃水果別貪嘴
    中醫講「治未病」,就是養生。那麼,怎麼才能真正做到既知養生之意,又得養生之法呢?順應大眾所需,我們推出了原創節目《二十四節氣與養生》。以二十四個節氣為主線,針對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氣候特點、養生重點進行了講解,解釋二十四節氣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人體與自然如何協調統一。其中也包括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和食療佳品。
  • 高血壓的四種中醫分型 中醫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原標題:高血壓的四種中醫分型 中醫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高血壓是當今中年人面對的一道大坎,飲食的多樣性、對運動的缺乏都讓現代人離高血壓越來越近。面對高血壓的治療也是花樣百出,中醫治療高血壓的偏方在中國最為常見。我國民間流傳著非常豐富、簡單而又療效神奇的治療疑難雜症的偏方,針對症狀的中醫治療高血壓的偏方自然也不少,臨床驗證也證實了偏方的效果。
  • 專家提醒:警惕寵物帶來的傳染病
    山東省煙臺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提醒,生活中有了寵物的陪伴,的確會增添許多快樂,然而寵物自身也是病原攜帶者,應當心寵物帶來的傳染病。貓是弓形蟲病的主要傳染源。弓形蟲寄生於細胞內,隨血液流動,到達全身各部位,破壞大腦、心臟、眼底,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種疾病。
  • 疫情防控典型案例|警惕超長潛伏期 要做好個人防護
    王璟說,一定要嚴防嚴控,不可麻痺大意,警惕新冠病毒超長潛伏期。王璟建議境外歸國或從中高風險地區返慶等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進行核酸檢測以及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做好個人防護,潛伏期內絕不可心存僥倖與他人接觸。王璟介紹了幾起典型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
  • 穎兒《最好的安排》殺青 李小平徐兵打造精品劇
    搜狐娛樂訊 近日,由著名導演李小平、著名編劇徐兵強強聯手打造,穎兒、付辛博、王耀慶等眾多實力偶像演員領銜主演的大型都市青春勵志劇《最好的安排》,歷經100天的緊張拍攝後終於殺青。  精良班底搭配強大陣容 穎兒挑戰職場白骨精  電視劇《最好的安排》由李小平導演、徐兵編劇聯合打造,總投資6000萬人民幣,歷經100天的緊張拍攝,終於在近日殺青。著名導演李小平代表作品包括《產科醫生》《野鴨子1、2》《殺狼花》等,其作品屢創國內收視奇蹟,僅《野鴨子》一劇就打破央視歷年收視紀錄,在2011年1月首播後的一年內,被央視重播達12次之多。
  • 梅雨季勿用寵物袋,10分鐘室外路程可能令貓兒中暑!
    的確,烈日當空的三伏天,主人一般都會很警惕,不帶毛孩兒外出;但在溫度不算太高(約28-30度)又溼又悶的梅雨季,大家反而容易掉以輕心,其實這些日子寵物更易出事。陰天下也有中暑隱患;在和獸醫的交談中,小編了解到,診所每年的梅雨季都會接到一兩個類似的個案;主人選擇氣溫不算很高的陰天,用寵物袋帶貓兒出街,短短十分鐘步行路程
  • 那些梅雨季,我們給狗狗DIY過的雨衣
    說個好消息本世紀最長長長長梅雨季終於結束您的太陽已陸續發貨說到過去的這段「看海」時光可苦了不少家有汪星人的鏟屎官不是在家跑步機備著真是用生命演繹如何遛狗當然,除了這幾位為汪dy:468263a雖說各地梅雨季漸漸結束
  • 那些梅雨季,我們給狗狗DIY過的雨衣
    說個好消息本世紀最長長長長梅雨季終於結束您的太陽已陸續發貨說到過去的這段「看海」時光可苦了不少家有汪星人的鏟屎官不是在家跑步機備著就是各種玩具伺候可看著它那想出門的小眼神我能怎麼辦?再比如這位,我可以一天不吃飯,但絕不能一天不遛狗我不願讓你一隻汪,一隻汪在雨裡浮沉真是用生命演繹如何遛狗當然,除了這幾位為汪「捨命」出門衝浪的鏟屎官還有更多選手開始了一場雨衣battle大賽主人不拘一格型的塑膠袋一裹,跟我衝衝衝!
  • 四川省名中醫提醒:春節將至,警惕你以為有益的「補酒」!
    1月19日,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開設的純公益講座——「松山醫學講壇」上,四川省名中醫院劉松山主任醫師對此提出觀點:藥酒大滋大補,卻不知傷害更大,提醒市民客觀看待藥酒、泡酒的功效及其不利因素。分析該患者所飲藥酒中的藥材,大多數的性味辛、溫、燥、走竄,加上還有白酒泡製並不能解毒的毒性藥材,這類組合的藥材之藥效、藥性與酒力相合,偏性很強,完全不適合所有人常喝,僅對於特定人群、少量地偶爾喝,其實對健康人也是萬萬不可的。藥酒4大認知誤區小心,別中招!
  • 梅雨季,女性朋友們需要警惕黴菌性陰道炎!
    又是一年梅雨季 這種溼熱的天氣 簡直就是 致病菌的樂土 尤其是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