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怎麼做?訓練專注力,發展一項體育特長

2020-12-03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5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阮飛霞)昨天,2018年杭州市區公辦小學一年級入學報名網上登記已經開始。每年進入幼小銜接時期,很多適齡兒童的家長就開始操心:如何適應小學的作息時間?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日前,月雅河幼兒園和月雅河小學黨支部共同攜手,策劃組織了一場「幼小銜接」主題的家長學校活動,為大班的家長們現場答疑解惑。

  加強專注力和傾聽能力的練習

  活動現場,多名小學老師從不同角度為家長們做了講座。

  其中班主任曹麗老師分析了小學新生的行為、心理、生活以及學習上的常見困惑。並具體講解了孩子們的到校時間,以及在學校喝水、吃飯、午休、上廁所等細節問題。

  曹老師特別提到,適當認字對孩子進入小學以後的學習有一定幫助,家長可以從日常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為了幫孩子更好地適應課堂上的聽說讀寫,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堅持做一些注意力和傾聽能力的練習。

  比如,和孩子一起拼圖,拼圖的難度要逐漸增加;或者讓孩子帶著問題聽故事,孩子會比較集中注意力,聽故事會格外仔細;再或者給孩子看一些CD和圖畫結合的書。

  堅持跳繩發展一項體育特長

  體育鍛鍊也是幼小銜接時期的重要內容,體育老師王世榮也給家長們提了建議。他說,小學每周有四節體育課,每天有1個小時的運動時間、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喜歡玩遊戲,小學的體育課堂也是以遊戲為主,但是體能鍛鍊內容也相應增加了。

  他建議家長讓孩子多練習跳繩,因為跳繩是鍛鍊身體協調性的有效手段。家長可以讓孩子連續跳10個、20個,以此累積,讓孩子慢慢適應。可以給孩子數節拍「1-2-1-2……」,跟著節奏練習跳繩,增強手腳協調性。最重要的是,每天堅持練習,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用親子跳等形式,讓孩子的腿步力量增強。目標是一分鐘達到100個,這樣進入小學就能很快適應。

  他還建議家長多帶孩子進行體育活動。因為進入小學,每年的10-11月份有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有跳繩,坐位體前屈,50米跑。還有開發區親子運動會、校運動會、三跳比賽、體育節等一系列體育競賽活動。

  最後,他建議孩子培養一項體育愛好或者特長,並做到堅持鍛鍊,發展特長。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不要上。美國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會開始學習一些知識性的內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幼小銜接」,這一年就是為小學一年級做準備的。孩子學的東西,和之前幾年明顯不一樣了,有紙質作業是很常見的事情。5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具備學習知識的能力,讓他們學習字母、算術等等,是符合孩子認知發展規律的。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 不要上。 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會開始學習一些知識性的內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幼小銜接」,這一年就是為小學一年級做準備的。 孩子學的東西,和之前幾年明顯不一樣了,有紙質作業是很常見的事情。5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具備學習知識的能力,讓他們學習字母、算術等等,是符合孩子認知發展規律的。
  • 只盯著知識學,這是家長在幼小銜接犯的最大錯誤
    屆時,家長有任何關於幼小銜接、學校選擇的問題,都可以在相應的直播時段提問。3美視國際學校PYP中文項目學習者社區主任雷智菊:幼小銜接,家長應扮演的是協助者與訓練者的角色雷智菊主任首先告訴家長們,幼兒園和小學是有差異的,比如:時間概念、適應教師、上課方式、學習知識、自我管理、一日生活、教育教學等。
  • 孩子幼小銜接,做好這三件「小事」,比提前學習數語外更重要
    而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提前讓孩子學習數語外,但我作為一個「過來人」來講,做好這三件「小事」,比提前學習數語外更重要!為什麼不建議孩子提前學習數語外?比如在體育課程中就會有單腳跳、並腳跳、分腳並腳跳、跳繩、往返跑、敏捷梯等等的訓練。我還記得當時我兒子第一天上完體育課,滿臉自豪地跟我說,我在體育課上表現可好了,跳繩得到了老師表揚。很多孩子都不會!所以我作為一個過來人,提醒家長上小學前,一定要提升孩子的身體協調性。
  • 立足兒童可持續發展規劃幼小銜接
    無論是在幼兒園和家庭,還是在幼小銜接機構中,不少成人都簡單地將幼小銜接視為提前學習小學學業知識和熟悉小學課堂規則,以「搶跑」姿態來幫助兒童做入學準備。這種短期主義做法常以犧牲兒童的遊戲時間和全面發展為代價,對兒童的終身發展是不利的。
  • 調整大班作息助幼小銜接
    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有指南    啟動儀式上,播放了教育部和聯合國兒基會共同製作的幼小銜接公益宣傳片。    他認為,一些家長用小學和小學老師恐嚇孩子,社會機構以提前學習、強化訓練為內容的入學準備培訓大行其道,甚至一些地方部分大班幼兒春季學期處於「請假」的狀態中,拼音、寫字及小學數學成了一些幼兒學習的主要內容,家長耗費了大量的經費,幼兒被迫在不同的幼小銜接班之間趕場。其實,這一切大可不必,正常的入學準備幼兒園都能做到。
  • 2021年鄭州幼小銜接的意義有哪些?
    幼小銜接的意義有哪些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
  • 幼小銜接未重視的危害,到小學三年級才真正爆發
    這幾年,因為幼兒園禁止小學化教學,很多朋友都反映:孩子幼小銜接過渡不好,進入一年級會很吃力。在幼兒園階段,老師教知識都是以遊戲的方式進行。而升入小學,孩子們一下子進入課堂模式,很多孩子都不適應。「幼小銜接時期」是順利升小學的關鍵期,這次特意為3-8歲的孩子們,準備了一套幼小銜接數學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一共有10冊數,20餘種題型,400道題,培養孩子升小學需必備的12大能力。
  • 幼小銜接,經合組織國家在行動
    ——編者近年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國家重視幼小銜接工作,從政策文件、課程綱要和監測體系等方面促進幼小銜接,近80%的成員國出臺了確保幼兒園和小學課程順利銜接的舉措,實踐與研究位於世界前列。
  • 90%的父母都沒有想明白:幼小銜接,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所以父母就會很糾結,到底要不要幫助孩子做幼小銜接。實際上,這樣的理解是有偏頗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偏差,教育部才會出臺《學前教育法草案》公開徵集意見,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
  • 倒計時1個月 四大方案教你搞定幼小銜接
    知道嗎:這些幼小銜接知識家長必須get  什麼是幼小銜接?  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所 謂「幼小銜接」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家長、學校、幼兒所參與的活動需付 出的準備。  小學與幼兒園有啥差異?
  • 幼小銜接階段,比拼音數學更重要的是……
    專注力欠缺。 「孩子總是學一會兒就分神,注意力不集中還不自覺,我只能幹著急沒辦法。」 時間觀念差。 那麼幼小銜接階段,最應該培養孩子什麼呢?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 你要送孩子去幼小銜接嗎?堅決不去
    女兒上了幼兒園中班之後被身邊家長朋友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要送孩子去幼小銜接嗎?」但不管被問了多少次,也不管身邊有多少朋友家的孩子去上了,我的答案始終都是「堅決不上」。其實我身邊多數的家長都並不是那種熱衷雞娃的家長,但為什麼大家還寧願多花錢把孩子送到幼小銜接,小小年紀就讓孩子天天寫作業呢?
  • 幼小銜接系列之專注力訓練
    小朋友以及大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張老師生活中發現有些小朋友注意力特別不集中,幹什麼都沒有興趣,三心二意的,這種專注力不夠的情況任其發展的話以後上學後也坐不住,學習成績也可想而知,那麼兒童專注力訓練有用嗎?
  • 幼小銜接不用愁數學,一套書搞定數學思維訓練
    常常有家長焦慮,幼小銜接時,語文知道提前學習拼音,英語知道提前學習字母,那數學到底要怎麼學習?其實數學只需要訓練思維就可以了。這套《託馬斯和朋友數學思維訓練遊戲》就非常適合幼小銜接使用,全套共分四冊,共有155個數學遊戲,20大數學題型,完全涵蓋了常備的數學思維知識。
  • 貴州凱裡探秘「幼小銜接」
    在韋亞琳看來,孩子們的這種表現與「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密不可分。自2016年開始探索「幼小銜接」以來,凱裡市已經形成了全市公辦和民辦園都與小學結對子的工作格局。搭建「手拉手」結對平臺,幼兒園小學都有收穫「我們的『幼小銜接』工作是從2016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開始的,當年宣傳月的主題是『幼小協同、科學銜接』。」
  • 看完這兩大心理學實驗才發現,我們對幼小銜接真的誤會了!
    我從來不反對上幼小銜接班,但我也絕不認同為了「幼小銜接」,用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磨滅了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如果追根溯源,到底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教育?又到底怎麼才算是好的幼小銜接教育?畢竟,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是背誦知識,而是通過引導或訓練,讓大腦學會思考。咱們常說「會做題,遠比知道答案要重要」也正是這個道理。所以好的幼小銜接教育,也一定是以尊重孩子的心理發展和認知特點為前提。
  • 一年級新生都過來,兩套幼小銜接數學訓練,讓孩子「高人一等」
    如何讓孩子能夠順利的度過幼小銜接這道坎,是現在我們家長面臨的最大問題,可以在幼兒園大班或者學前班的一年中,慢慢讓孩子熟悉從少量家庭作業到小學中的作業量這樣一個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在剛上小學時減少作業量的不適。
  • 幼小銜接怎麼做?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讓孩子在家提前打好基礎
    現在,距離開學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了,該怎麼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呢?不妨試試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這款智能學習工具,裡面包含幼兒語文、幼兒數學、幼兒英語三大板塊的幼小銜接學習內容,能夠讓孩子在趣味互動中輕鬆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知識,是孩子幼小銜接不可或缺的學習助手之一。
  • 幼小銜接的3個重點,可別放錯了
    其實,5歲的孩子快要上一年級了,如果父母有時間,不如幫孩子在家做幼小銜接。當然了,幼小銜接指的並不是學多少知識,而是一些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並不一定要去上市面上那些幼小銜接的課。那麼,5歲的孩子應該注重什麼方面的培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