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大班作息助幼小銜接

2020-11-26 青島晚報電子報
調整大班作息助幼小銜接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5.21 星期六

    又是一年入學季,不少家長開始焦慮是否需要送孩子上幼小銜接班,這是每年困擾適齡兒童家長的一個問題。昨天,教育部在我市啟動2016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給出了權威的結論:幼兒園三年就是為孩子上小學做準備,家長沒必要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社會上的幼小銜接機構。針對家長的焦慮,市教育局將從今年調整幼兒園大班作息時間,為孩子升學做準備。
現場>>>>
綠色幼兒園獲聯合國點讚
    昨天上午,2016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在黃島區第一幼兒園舉行,今年宣傳月的主題是「幼小協同,科學銜接」。黃島區第一幼兒園裡非常熱鬧,在中班一個教室裡,記者看到,孩子們都在不同的區域活動、做遊戲。有的在塗鴉、有的在做沙畫、有的在鋸木頭當木工、有的在烤肉扮演商家……每個孩子都很認真、開心地幹自己的事兒。「我喜歡畫畫,老師你看我畫的水母好看嗎?」5歲的女孩陽陽用小手指在沙畫板上作畫。
    在該幼兒園內,處處充滿「天然、綠色」的元素。孩子們在無憂無慮地玩耍、做遊戲,家長們也沒閒著,來自高校、教研機構、學校、幼兒園的近20名專家,為廣大家長提供幼小銜接方面的專業諮詢服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近20名專家與家長交流的問題大都集中在幼小銜接班是否有必要上方面。專家們告訴記者家長,要求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是錯誤的,幼小銜接更多的是應指導幼兒順利升入小學,重點做好生活常規、學習品質、社會交往等方面的入學準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處教育主任蘇麗文表示,她去過全球的若干所幼兒園,在黃島區第一幼兒園她看到了全球高水平幼兒教育的情景。
發布>>>>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有指南
    啟動儀式上,播放了教育部和聯合國兒基會共同製作的幼小銜接公益宣傳片。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表示,今年是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以來的第五年,每年的主題都不同,今年關注的是幼小銜接問題,主要原因是幼兒園小學化、越來越火爆的幼小銜接班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現象,孩子、家長都因為入學而變得緊張,因此今年的學前教育宣傳月主題定為:幼小協同,科學銜接。
    記者在現場看到,教育部、省政府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向教師、家長代表發放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及掛圖、家長宣傳冊、宣傳月主題海報等材料。《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由教育部組織專家製作,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表示,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五年來,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入園難」問題得到明顯緩解。幼兒園要指導家長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和長遠發展,重視對幼兒生活習慣、學習興趣和交往能力等全面素質的培養,避免片面準備。小學要嚴禁入學考試,一年級要堅持「零起點」教學,調整課程安排,改革教學方式,與家長一道幫助孩子做好入學適應。
調查>>>>
孩子不上幼兒園上銜接班
    「我孩子上的是公辦幼兒園,我鄰居家小孩上的是民辦幼兒園,我們孩子10以內的加減運算還不會,人家都能算兩位數的了。」家住市北區天福宜家的市民劉麗告訴記者,她原本比較贊同孩子在幼兒園自由自在地玩耍,可前幾天片區裡一所學校搞了一個親子活動,她帶著兒子參加活動時受到很大的刺激,「很多孩子讀課文張口就來,算術也很在行,我們孩子跟人家差距太大了。」劉麗怕孩子從一開始就被落下,不得不花3000多元錢給他報了一個幼小銜接班。
    「班上總共十幾個孩子,剛開學就有4個退園了。 」市北東部一家幼兒園的老師說,4名退園幼兒,都選擇了上幼小銜接班。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市南中部的幼兒園。市南中部一家優質公辦園也遇到了相同情況:班上二十幾名學生,有7個改上園外銜接班了。「每個班不一樣,多的一個班可能有四五成的孩子去上銜接班了。」
    一所幼兒園的老師告訴記者,為了讓孩子了解、適應小學生活,在平時的教學中,幼兒園也會安排孩子幼小銜接,但仍有家長覺得不能滿足需求,退園後送孩子專門上銜接班。
專家>>>>
花錢上銜接班沒必要
    「現在的幼小銜接已經被人為地扭曲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虞永平堅決反對提前學知識的幼小銜接。他認為是少數小學的變相入學考試、部分家長對幼兒學習的錯誤認識、有些幼兒園的 「小學化」教育以及一些社會機構的不正確引導,使幼小銜接工作人為地複雜化、神秘化了,幼兒入小學似乎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關口。
    他認為,一些家長用小學和小學老師恐嚇孩子,社會機構以提前學習、強化訓練為內容的入學準備培訓大行其道,甚至一些地方部分大班幼兒春季學期處於「請假」的狀態中,拼音、寫字及小學數學成了一些幼兒學習的主要內容,家長耗費了大量的經費,幼兒被迫在不同的幼小銜接班之間趕場。其實,這一切大可不必,正常的入學準備幼兒園都能做到。
    虞永平認為,科學的幼小銜接,要求幼小協同,家園、家校配合,關鍵是幼兒園、小學和家長要了解、理解並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共同營造有利於幼兒適應小學生活的氛圍,循序漸進,因勢利導,讓幼兒成為小學生活的嚮往者,成為小學學習主動的準備者,讓入小學不再成為困擾幼兒的因素,而是成為促進幼兒成長的動力。「與小學銜接是一項基本的工作,這項工作融在幼兒園三年的教育過程中,融在幼兒園日常工作裡。」虞永平說,家長根本不用焦慮。
    市實驗幼兒園園長寧徵同樣反對家長將孩子送到專門的幼小銜接班,「家長關心的無非就是提前學點知識,但知識孩子學會了,正式上學之後,他們就不會專注地聽講了。」寧徵說,21天就會養成一個習慣,如果孩子在剛入學階段因為知識都已經學會了而不認真聽講,他們就會養成無法專注聽講的壞習慣。
做法>>>>
設小學新生入學適應過渡月
    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活動月期間,市教育局將開展幼小銜接公益指導系列活動。各區市組織開展專家諮詢會,就幼小銜接向家長提供專業指導;開展家長進校園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活動;開展大班幼兒家長全員培訓,組織家長收看公益宣傳片和相關電視訪談節目,並通過微信等方式向廣大家長推送科學的幼小銜接理念和方法。
    同時,從今年起將調整幼兒園大班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大班下學期5-7月份每天安排2節集體教育活動。設立小學新生入學適應過渡月,嚴格落實「零起點」教學要求,漢語拼音相對集中教學的時間原則上不得少於10周,數學教學從10以內認數開始,重點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敢於提問和獨立學習等方面的能力。
    組織開展專項督查活動。市教育局將對各區市學前教育宣傳月和幼小銜接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各區市設立督查指導組,指導各幼兒園、小學做好宣傳月期間各項工作,堅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嚴禁小學以任何理由壓縮課程和加快教學進度。開展民辦教育機構抽查活動,嚴禁社會民辦教育機構以「幼小銜接」為名舉辦以讀寫算為主要內容的小學預備班、幼小銜接班以及其他面向3-6周歲幼兒的全日制、半日制、計時制等形式的教育班。
數字>>>>
青島學前教育普及副省級第一
    2011年以來,我市以增強公益性和普惠性為原則,深入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現了學前教育普及率、普惠性和辦園質量的全面提升。2011年我市在全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現場推進會上做了典型發言,2013年底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早期教育試點區,2014年在教育部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座談會上做了經驗介紹,2016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
    目前,青島市全市幼兒園達2354所,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所佔比例達80%,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基本建成。2011年以來,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29所,提供學位18萬個,90%的幼兒園達到省定基本辦園條件標準。在園幼兒24.1萬人,入園率達98%,學前三年教育實現高水平普及。2015年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與比較研究報告顯示,我市學前教育普及水平指數排名第一。 記者 臧旭平 攝影報導

-----------------------------------------------------------------------

相關焦點

  • 錢塘春曉學前教育集團開展大班「幼小銜接」家長會
    大班的孩子們也將迎來自己在幼兒園中的最後一學期,這正是大班的家長們最為焦慮的時期。家長面對即將步入小學的孩子們,對孩子們能否適應小學生活,是否應該學些什麼、補些什麼存在困惑。  為減輕家長們對幼小銜接的焦慮,同家長們合作科學、有效的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杭州市濱江區錢塘春曉學前教育集團主動出擊,邀請了杭州江南實驗學校副校長田燕芳在吉利報告廳,以講座的形式開展了大班「幼小銜接」家長會,共有6個園區的大班家長與會。
  • 貴州凱裡探秘「幼小銜接」
    在韋亞琳看來,孩子們的這種表現與「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密不可分。自2016年開始探索「幼小銜接」以來,凱裡市已經形成了全市公辦和民辦園都與小學結對子的工作格局。搭建「手拉手」結對平臺,幼兒園小學都有收穫「我們的『幼小銜接』工作是從2016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開始的,當年宣傳月的主題是『幼小協同、科學銜接』。」
  • 幼小銜接:孩子要上小學,送給大家15套大班數學習題,列印練習
    幼小銜接:孩子要上小學,送給大家15套大班數學習題,趕快給孩子收藏列印練習。很多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即將結束自己的幼兒園生涯,正是踏入小學的大門,很多家長會糾結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幼小銜接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到了一年級學習起來更加輕鬆。
  • 2021年鄭州幼小銜接的意義有哪些?
    幼小銜接的意義有哪些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
  • 黃浦區松雪街幼兒園開展「幼小銜接」主題活動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平穩過渡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童年生活的一種自然延伸的過程。松雪街幼兒園大班組為孩子和家長們精心準備了一次「幼小銜接」的主題活動。從行為習慣培養、入學心理準備、學習能力的發展等方面幫助孩子們做好上小學的準備,助力孩子快樂開啟小學生活。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幼小銜接還有必要上嗎?
    好友丁丁媽媽前幾天特別犯愁的對我說:「我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了。去年他們一個班的同學,今年退學去上幼小銜接班的有一半,這不前兩天又走了兩個。我本來還堅定讓我兒子讀完幼兒園大班,但現在我開始懷疑我做錯了。你說,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呢?」
  • 幼小銜接怎麼做?訓練專注力,發展一項體育特長
    每年進入幼小銜接時期,很多適齡兒童的家長就開始操心:如何適應小學的作息時間?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日前,月雅河幼兒園和月雅河小學黨支部共同攜手,策劃組織了一場「幼小銜接」主題的家長學校活動,為大班的家長們現場答疑解惑。  加強專注力和傾聽能力的練習  活動現場,多名小學老師從不同角度為家長們做了講座。
  • 幼兒園大班孩子要上幼小銜接班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有答案了
    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這所漂亮的房子是用哪些圖形拼成的呢?每種圖形分別有多少個呢?答案:解析:幼兒園大班孩子要上幼小銜接班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有答案了再過半年時間,大班的孩子就要讀小學了。
  • 託育加盟機構為什麼都有幼小銜接課程?
    關於「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針對從幼兒園馬上要上小學的孩子;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這是家長、學校、幼兒要去共同關注的事情。
  • 教育專家:幼小銜接別只顧識字拼音、加減法,培養這些實力更重要
    文|秘籍君已到開學季,上大班的家長想必心中都懸著一把名叫「幼小銜接」的劍。有些家長甚至直接跳過幼兒園大班,給孩子報了學前班,為的就是做好「幼小銜接」,不讓孩子傷在小學。我自己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走,到校外的學前班裡提前學些內容。
  • 陝西開展「幼小銜接」治理工作 限期整改存在問題的幼兒園
    近日,省教育廳發文,確定今年為規範「幼小銜接」工作專項治理行動年,要求教育部門、幼兒園、小學校長及相關教師籤訂公開承諾書,並在教育行政部門網站公示,同時清理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的學前班和「幼小銜接」班。
  • 一年級新生都過來,兩套幼小銜接數學訓練,讓孩子「高人一等」
    如何讓孩子能夠順利的度過幼小銜接這道坎,是現在我們家長面臨的最大問題,可以在幼兒園大班或者學前班的一年中,慢慢讓孩子熟悉從少量家庭作業到小學中的作業量這樣一個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在剛上小學時減少作業量的不適。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不要上。在美國,幼小銜接是學校教育的分內事一對比就發現,美國說的K12和國內說的K12相比,多了一年——幼兒園大班/學前班。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圈裡「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育兒博主和公號也會給出自己對於「幼小銜接/學前班該不該上」的建議,比如: 不要上。 在美國,幼小銜接是學校教育的分內事 對比會發現,美國教育與國內相比,多了一年——幼兒園大班/學前班。
  • 幼小銜接的3個重點,可別放錯了
    其實,5歲的孩子快要上一年級了,如果父母有時間,不如幫孩子在家做幼小銜接。當然了,幼小銜接指的並不是學多少知識,而是一些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並不一定要去上市面上那些幼小銜接的課。那麼,5歲的孩子應該注重什麼方面的培養呢?
  • 你要送孩子去幼小銜接嗎?堅決不去
    而所謂的幼小銜接就是把本該一年級學的東西提前教給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個朋友在說起為什麼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的時候跟我這樣說,「孩子要是一年級跟不上,那很容易就厭學了,然後以後課程肯定越來越難,回頭小學畢業就跟個社會小混混似的可咋辦啊?」固然,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存在悖論的。
  • 「幼小銜接」的正確姿勢——智匯多兒童全科教育中心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互相連接,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是成長路上的一個轉折期。由於幼兒園和小學兩種教育階段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因此能否順利實現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對兒童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和小學教育的最大區別在於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模式是遊戲模式,而小學是課堂模式。但是進入小學之後,孩子主要內容就是學習了。
  • 幼小銜接,經合組織國家在行動
    幼小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經合組織部分成員國家越來越重視幼小銜接工作,紛紛從教育政策和課程體系的調整入手,通過師資、資源、學習內容的無縫對接,有效促進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鑑。
  • 沒上幼小銜接的娃,上一年級後咋樣了
    隨著女兒進入大班,我們這些做媽媽的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幼小銜接了,班上很多孩子已經轉走了,據說是上了一些學前班,她們已經開始學習拼音和加減法了,再看看留下來的娃們,全然不知差距已經拉開,每天還是玩玩玩,所謂孩子不急,急死父母,我們幾個私下比較要好的父母,也商量著對策,聽說一年級拼音進度是很快的
  • 【慧讀國際】:海澱好的學前班 幼小銜接怎麼樣?
    因此,幼小銜接工作絕不能離開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來空談,要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幼小銜接問題,而不是只關注一年級孩子的當下適應問題。小學應給幼兒一個充分的時間去適應生活,去調整自我,為幼兒營造一個輕鬆適宜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