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水產養殖的認識加深,傳統的生石灰,又被大家重視起來,而且起到良好的效果。
廣西黨江大娘蘇比會,只用「生石灰+益生菌」調水,對蝦養殖畝產超1000斤!
江蘇興化薛老闆,每周用3-5斤生石灰(92%有效含量的高純度氧化鈣),養的大閘蟹,沒有紅爪、青毛,水草也比較好。
可以說生石灰在改底、調水、增加池塘的天然生產力等方面都可以用。而且沒有任何的殘留價格還不貴。
但還是有部分養殖戶朋友說,伏天高溫季,可以用生石灰嗎?這個能降pH?
在養殖過程中,池塘裡有魚有蝦,用生石灰會不會傷魚蝦?
答案是只要,掌握住生石灰用法和用量,不僅可以「降」pH值,而且是很安全!
1、為啥伏天也可以用生石
第一,正確的使用生石灰,提高池塘的總鹼度,從而增加池塘的緩衝能力。
形象點講, 池塘像一鍋火鍋,什麼美味都有,但就是沒有鹽。這鍋美味一定是有問題的,這鹽巴就相當於池塘的鹼度。
當然對於總鹼度更專業解釋,大家可以百度:「總鹼度,水體中溶解的鹼基物質總濃度稱為水體總鹼度。水體中鹼基物質主要有OH- 、CO32-、PO42-、HCO2-、SIO32-、以及能通過反應中和氫離子的有機活性物質。」
總鹼度對水質穩定性有重大的影響:足夠的鹼度能穩定水體,使水體pH值、鹽度在合適範圍,受外界因素(如下雨)而發生變化的幅度小,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水體緩衝能力強。生石灰是提高池塘總鹼度最好的產品之一!
池塘pH值高,正好說明池塘的鹼度不夠,緩衝能力較弱。而用生石灰剛好可以提高了池塘的鹼度,從而控制了池塘pH值。用養殖戶朋友的話講,生石灰下去以後把池塘的底部pH值升上來,表層水的ph值反倒會降下去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使用生石灰能夠改善底部酸性環境。我們知道池塘水體裡的pH值哪怕高到9.0以上,但池塘底部的pH值一定是偏酸性的,甚至都可以到達7.0以下的。根本的原因是,殘餌糞便太多了!申玉春等人(1995年)研究指出,鯉魚精養和鰱鱅混養池年底積累沉積物以每畝水面計,沉積物溼重高達26733公斤!申玉春等人(2005年)的針對南美白對蝦底質的研究又指出,南美白對蝦養殖以每畝水面計,沉積物溼重為5793公斤!
池塘沉積物厚道要用大型設備開挖
隨著高溫季節的來臨,特別是到了伏天,這些沉積殘餌糞便會緩慢的消耗溶氧,使得底部不斷呈現酸敗,源源不斷的釋放氨氮、亞硝、硫化氫。
生石灰(高純氧化鈣)下去後,在土水界面,遇水發生劇烈的反應,會把底部酸敗的沉積物翻出來,釋放出大量的熱。一方面氧化改底把沉積物中的有害病菌殺死了;一方面又中和了底部的酸敗環境。
第三,用生石灰其實是提高了池塘生產力。這一點,珠江所的林文輝老師很早就大聲疾呼。「如果大家學過水產養殖,了解傳統上的池塘養殖,你就知道六十年代以前,池塘唯一用的東西是什麼。——生石灰。老百姓看到水不好、魚有毛病,就下石灰,水就好了、魚病沒有了。但是我們把這種方式解釋成消毒,水消毒了,魚病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就去研究各種各樣的消毒劑,氯製劑,你一畝用多少斤石灰我就用多少漂白粉,但是,這是錯誤的。魚生病的原因是生產力下降、汙染率上升,到了交界點以上。通過提升池塘的生產力來把魚病去掉,這是老祖宗的方法。加生石灰,提高鹼度、硬度,就是在提高生產力,實在讓生產力和汙染力平衡,來解決這個問題!」
由於鈣被生物同化或被底泥交換或被生物沉澱而流失,導致相應的鹼度降低。鹼度降低意味著水體無機碳減少而降低光合作用效率,池塘初級生產力下降。而傳統池塘養殖種,直接用生石灰(氧化鈣)可以「改良水質」和「治療魚病」的原理在於,提高了總鹼度,恢復和提高池塘初級生產力。
2、高溫季節生石灰(高純氧化鈣)用法用量掌握35原則
生石灰很好,但在高溫季節使用,一定得掌握好用法用量,不然適得其反。
第一,一定要用顆粒狀的生石灰直接幹撒。
不能用粉劑的生石灰,或者用生石灰兌水潑灑,這都是錯誤的使用方法。在養殖過程中,只有顆粒狀的生石灰才能沉到池塘底部,水土交界面。
第二:一定是要用高含量、高活性的生石灰。 傳統的農用生石灰,雖然塊大但是有效含量僅僅有40%,甚至不會超過50%。這些塊狀的農用生石灰使用不方便不用說,每一家的含量不清楚,用量就沒法把控,效果還達不到。 市面上已經出現了,標註的高純度氧化鈣產品,不僅含量高,活性高,而且每一袋每一批次含量穩定。儘量使用這樣的生石灰。
第三,用量一定要注意。在使用高含量的高純氧化鈣35原則即是:「有魚有蝦的池塘每畝3到5斤,間隔 3到5天用一次,連續使用3到5次,就這樣少量的多次的「35原則」」。
綜上所述,高溫季節有魚蝦的池塘一樣是可以用生石灰,掌握好少量多次的使用原則,定期幹撒高含量的生石灰,不光沒有任何的不良影響,而且還可以調節池塘酸敗的底部環境,提高池塘生產力,增加產量,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