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藏區來了深圳醫生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高原藏區來了深圳醫生

  「健康直通車」駛入察隅,為當地白內障患者開展義診。

  根據中央和西藏自治區、廣東省新一輪援藏工作部署,從2016年7月起,深圳市整體單一對口支援林芝市察隅縣和察隅農場。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選派了10名援藏幹部人才組成第八批援藏工作組,負責在藏區一線開展對口支援工作。

  察隅縣地處偏遠,平均海拔2800米,是國家重要邊境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因病致貧成為當地發生貧困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缺醫少藥、醫療衛生條件簡陋,當地很多危重病人只能送往500餘公裡之外的林芝市。十幾個小時的山路崎嶇,落石頻發,交通不便,有的重病患甚至因此耽誤了治療。

  援藏工作組於2016年7月18日進駐後,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堅持深圳質量、深圳標準,爭當援藏工作排頭兵」要求,第一時間組織開展「醫療扶貧」,努力為當地藏族同胞解除病痛,受到當地群眾稱讚。

  精準幫扶 為當地培訓帶不走的醫療隊

  廣東省第八批援藏隊察隅縣工作組到達察隅縣第3天,馬上率縣分管領導以及縣衛生局主要負責人,到察隅縣人民醫院調研,了解當地醫療衛生狀況。

  察隅縣人民醫院是察隅縣技術條件「最好」的醫院,但就是這樣一家技術條件「最好」的縣醫院,卻沒有五官科,也無法進行在內地醫院看來最簡單的白內障手術,新生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這裡最缺的是醫生!」該院院長劉龍亮介紹說,「醫院沒有一個正牌本科生,也沒有一個具有中級職稱的醫生,察隅條件太艱苦,大學生分配到察隅縣,要麼辭職,要麼調走,醫護比遠低於國家要求」。

  如何才能幫助當地提升醫療水平?援藏工作組開展了精準醫療扶貧。在深圳市衛計委、寶安區政府、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等單位大力支持下,半年多來,工作組相繼協調了3批15名由各學科醫生組成的「組團式」醫療隊進駐察隅縣,這些學科都是當地最緊缺的。

  「到了察隅,我們發現,縣人民醫院最大的弱點不是醫療設施,而是醫療技術和人員。」兒科醫生吳祖成說。

  今年2月13日,深圳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更是與察隅縣人民醫院正式籤約建立對口幫扶共建機制。援藏醫生通過參與醫院的日常查房、門診、搶救、手術等工作以及專門的培訓,讓當地醫生掌握更系統的醫療知識和實踐技能。

  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是援藏的重中之重。察隅人民醫院的患者60%是產科病人。由於沒有產檢的習慣,不少產科病人到醫院時,已患上了妊娠期合併高血壓、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病症。而對於這些,察隅當地的婦產科醫生並未聽說過,更說不上了解和對症治療。「遇見這些病例,我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帶上當地醫院的醫生,手把手地教他們,當他們親歷了幾個活生生的例子後,再遇到這些,他們就知道怎麼做了。」婦產科主治醫生蔣楠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制訂了對口幫扶察隅縣人民醫院臨床醫生培訓計劃,推動開展「組團式」醫療隊專家與察隅縣人民醫院醫技人員「結對子」活動,一對一「傳幫帶教」,實行「師徒」雙向考核。由「輸血」變「造血」,為當地打造一支過得硬、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據悉,醫療隊還通過深察兩地遠程會診、遠程培訓、遠程影像報告等醫療技術共享平臺建設,大大提升了縣中心衛生院醫療技術水平。

  下鄉義診 送醫送藥送知識到藏民家

  阿吉是竹瓦根鎮空檔村一名少年,5歲之前能夠正常行走,5歲之後突然就患上了一種怪病,不能正常行走了。由於家境貧寒,無力帶孩子去外地就診,家人只能眼睜睜看著他被疾病折磨。阿吉所在的空檔村共有113戶人家,共496名村民,村民們生病了一般不去醫院看病,等著自愈,全村婦女兒童疾病高發。

  深圳援藏工作組得知這一情況,2016年8月份,迅速組織了第一次下鄉義診。內、外、婦、兒、骨科的5名專家來到阿吉所在空檔村開展愛心義診。義診當天,村裡186名村民聞訊趕來,把開展義診的小空地擠了個水洩不通。當天烈日當空,醫護人員被曬得汗流浹背,但他們耐心細緻地為每一名前來就診的藏族同胞檢查,發放藥品,還對阿吉等三名村裡的「疑難病重患者」做了詳細的病例採集,為進一步治療做充分準備。

  每月下鄉義診,對醫療隊來說已是常態。醫務人員冒著天寒地凍,不顧高原反應,走進高原農牧區,所到之處均深受藏區百姓歡迎。為了避免義診工作流於形式,醫療專家們對義診流程進行了規範化,實施一人一登記。對重點病人實行「一人一方案」治療。同時,通過不間斷義診,對群眾進行衛生知識的宣教,增強當地群眾保健意識、衛生意識。

  扎拉村村支書扎西動情地說,沒想到這些援藏醫生會那麼認真,那麼務實,那麼真心為孩子和村民著想,令人動容。

  察隅縣人民醫院醫療水平尚且有限,縣裡鄉村的醫療環境就更可想而知了。醫療隊還開辦了村醫培訓班,利用每一次義診機會,對當地醫技人員進行「傳幫帶」。同時通過對察隅的診療數據和疾病檔案進行系統分析統計,對當地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高發疾病提出預防措施。

  積極協調 「健康直通車」駛入察隅

  在深圳援藏工作組傾力爭取和積極協調下,廣東團省委和深圳團市委組織的粵深「健康直通車」首駛察隅,在八一鎮、魯朗鎮開展義診活動。

  朗久是雄久村小學的老師。二十多年前,他下地勞動,突然感覺眼睛不適,開始流淚紅腫,嚴重的時候,甚至連眼睛也睜不開。這些年來,他先後到林芝、拉薩、成都等地治療,但仍舊沒有半點起色。一個偶然的機會,工作組得知了這一情況,立即協調深圳市眼科醫院專家隨「健康直通車」一同來到察隅。深圳市眼科醫院的馬大卉醫生為朗久老師做了全面檢查,並與自己的導師劉桂琴教授反覆研究手術方案。手術後,當朗久老師的紗布被取下的一剎那,他驚奇地發現,困擾二十多年的眼睛異物感消失了,眼睛再也不流淚了。醫療專家們走的那天,朗久老師早早地站在細雨裡,手裡拎著自家地裡掰下的玉米,硬塞給醫護專家們,眼疾已經痊癒的他,流著淚說:「好心人,扎西德勒!」

  據悉,「健康直通車」在察隅義診期間,共接診病患386人次,進行手術5臺,發放價值3.5萬元藥品,讓4名重度失明的患者重見光明。

  深圳援藏工作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援藏的三年內,將堅持定期開展經常性的「送醫送藥送知識下鄉」活動,儘量讓藏族同胞在家門口看病,爭取做到「小病不出鄉」;做好患者的回訪工作,將病情嚴重的患者,送往林芝市人民醫院或內地治療;積極向深圳市爭取醫療衛生資源,努力解決當地農牧民因交通不便所帶來的「看病難」問題,紮實做好衛生科普入戶工作,切實提升當地農牧民的健康指數、幸福指數。(記者 餘海蓉 通訊員 楊政璋 文/圖)

(責編:夏凡、陳育柱)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最美醫生」發布,四川1人上榜!他是高原上的「蟲癌」剋星
    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當晚,《閃亮的名字—— 2020最美醫生發布儀式 多年來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時刻心系患者健康,心系藏區,多次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孜州挑戰這項手術,讓很多包蟲病患者走出生命絕境。他還建立起包蟲病治療基金援助貧困患者,每年多次到藏區手把手教授手術,為民族地區培養大量高端醫療人才。
  • 藏區流浪狗的解困路
    當習慣被人類拴養的犬只脫離了控制,它們與人,乃至野生生態系統的關係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一切正在青藏高原發生。2014年,專注於自然保護與社區發展的尹杭成立了青海省雪境生態宣傳教育與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雪境),在接下去四年的時間裡,她的工作始終圍繞著高原上那些失控的犬只。
  • 數萬藏獒流浪在藏區
    北京姑娘尹杭在青藏高原工作了11年,對藏區的流浪狗問題一直有著親身體會。2014年,她創立了一家名為「雪境」的公益組織,專註解決人獸衝突,6年間,藏區的人犬衝突是他們最核心的一項工作。在藏區,難以用城市中通行的方法來解決流浪狗問題。
  • 高原上的流浪漢——《藏獒》
    古時藏區貴族買藏獒,需要連狗主人(一般為奴隸)一同買下。藏獒力大如虎,兇狠善鬥,因此傷人記錄也是很多的,使之贏得神犬美譽。但十分忠誠。如果真的是原生態藏獒,如果是在高原上流浪,那麼根本就不用懷疑它們的生存能力,因為高原就是它們的天堂
  • 「除了病根才能拔出窮根」——解放軍第302醫院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
    原標題:「除了病根才能拔出窮根」——解放軍第302醫院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工作紀實[        「經過複查,你的包蟲病已經根治了。」在解放軍第302醫院,來自西藏山南市哲古鎮哲古村的村民旦增玉珍,聽到為自己做手術的主刀醫生——302醫院肝膽外科二中心主任劉振文的複查意見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和旦增玉珍一起來做康復回訪的,還有她11歲的女兒彭瓊。
  • 情注雪域高原 愛灑藏區同胞
    碧草無垠滿眼綠,遠山含黛雲錦簇——巴塘草原之美,讓每一位初上高原之人讚嘆不已。  就在這田園牧歌、如詩如畫的美景下,隱藏著一種嚴重危害藏區草原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傳染病——包蟲病。  作為一種人畜共患性寄生蟲病,它在西藏、青海等部分牧區發病率較高,有「蟲癌」之稱,更是導致當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
  • 真情澆灌格桑花——全軍衛生系統開展藏區包蟲病救治服務各族群眾...
    伴著羌塘高原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解放軍第302醫院赴西藏包蟲病篩查醫療隊開始了在那曲尼瑪縣一天的忙碌。超聲科主治醫師馮卉喘著粗氣,連續為近百名群眾進行B超檢查,右手小拇指磨出了血泡。這是今年7月,該院醫療隊到尼瑪縣篩查的一個鏡頭,也是他們自2015年11月響應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以來,第6次進藏篩查。
  • ...的不只是健康,更是希望 ——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防治藏區包蟲病...
    中國西藏網訊 自2015年11月中華慈善總會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的號召,啟動實施「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以來,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作為全國首家參與該項救助行動的愛心醫院,一方面組織專家醫療隊六上高原,實地大批量篩查包蟲病,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專家團隊和學科優勢為包蟲病重症患者治療,其手術成功率達到100%。專家們給藏區包蟲病患者帶來了健康,更是幸福生活的希望。
  • 路漫且長:丁真爆紅背後的藏區公益電商
    不想她們冒著生命危險去討生活地點:甘孜州理塘縣甲窪鎮被聯合國婦女署關注的公益商家在「理塘縣扶貧愛心超市」的微店中,頻繁售罄的除了「漢戈花村牌」青稞產品,還有一個叫做「噶龘」(讀音為gá dá)的有機物品牌,她們利用藏區天然原料,不僅研製成多種有機產品,還幫助高原藏區婦女獲得就近工作的機會。
  • 在藏區,藏獒不怕豺狼野獸,卻懼怕這種犬,真正的「草原盟主」
    西藏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這裡被稱為世界屋脊,有高聳入雲的山脈,陡峭的溝壑冰川,西藏高原是古老的佛教聖地,也是中國犬的聖地,在藏區,藏獒不怕豺狼野獸,但卻懼怕這種犬,見到它就躲,這種犬在藏區是和藏獒齊名的巨型犬
  • 中國藏區八大神山之首,至今仍無人成功登頂,就在雲南!
    西南地區的青藏高原是我國雪山數量最多的區域,擁有著眾多聞名遐邇的雪山,這些雪山以其令人敬畏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令許多人無比神往,只為一睹雪山的姿容。在青藏高原東南部的雲南境內,亦分布著很多雪山,此區域是雲南海拔最高、最神秘的地區。這個區域的「主角」是擁有眾多頭銜的卡瓦格博峰。
  • 數萬藏獒流浪在藏區:攻擊兒童、圍攻雪豹 九成當地人反對捕殺
    北京姑娘尹杭在青藏高原工作了11年,對藏區的流浪狗問題一直有著親身體會。2014年,她創立了一家名為「雪境」的公益組織,專註解決人獸衝突,6年間,藏區的人犬衝突是他們最核心的一項工作。在藏區,難以用城市中通行的方法來解決流浪狗問題。
  • 揭秘:藏區八大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
    在藏地,虔誠的藏人會給你分享那些有關藏區神山的故事,不管那山離他們有多遠,那山都在他們心裡,是精神的皈依,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神靈。就算你是狂熱且高強的登山者,有些山也不是你能徵服的,比如藏區八大神山,今天就把這些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說給你聽!
  • 走進彭建生老師的「秘密花園」,探尋稀世高原動植物
    作品:《橫斷山「三江併流」腹地野生觀賞植物》、《青藏高原野花大圖鑑》、《納帕海的鳥》。「20餘年來,我走遍川西、藏東南、雅魯藏布大峽谷,西行阿里,北上羌塘,踏遍三江源,整個身心都扎進藏區探索我前世的足跡(我是藏族人,藏族人有死後靈魂要揀回他在世間的足跡的說法)。現在我每年至少100-200天在藏區用影像調查生物多樣性,紀錄藏區的景觀、人文和各種生靈。」
  • 迪慶梅裡雪山——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
    號稱太子十三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傳說是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深得藏族人尊崇,朝拜梅裡雪山也成為許多人一生的願望。梅裡雪山各峰氣勢不凡,經年雲霧繚繞,能清晰看到卡瓦格博峰被認為甚有福氣。   現在這座高原上的神秘美神依然高聳雲天、傲視大地,每個來到高原上眺望到梅裡雪峰雄姿的人都會備感幸運和神聖。   梅裡雪山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位於德飲縣東北方10公裡處,距香格裡拉縣城184公裡,這裡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3座,最高的是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省的第一高峰。
  • 藏區八大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及它們背後的迷人傳說
    可以說青藏高原——這人類最後一塊淨土,生態環境得以完美保存,正是得益於數千年來這種神山、神湖崇拜換來的饋贈。雪域大地的守護神,並非神靈,而正是人類自己。從藏文典籍上來看,一般有四大神山和八大神山之說。岡仁波齊(西藏)、卡瓦格博(雲南)、阿尼瑪卿(青海)、尕朵覺沃(青海)——「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喜馬拉雅(西藏)、雅拉香波(西藏)、苯日(西藏)、墨爾多(四川)就算你是狂熱且高強的登山者,有些山也不是你能徵服的,比如藏區八大神山,今天就把這些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說給你聽!
  • 藏區的八大神山是什麼?竟多半不在西藏,基本都不收門票
    在藏區,有個「八大神山」的說法。這八大神山在一些宗教裡,有著非凡的意義,被視作神靈的化身。而這些神山,也大都有著難以企及的高度、勢壓群山的氣勢、以及震撼人心的壯美景觀。這八大神山,散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原東邊的幾列大山脈裡,多半都是雪山。但是,高峻的山峰也帶來了壯美的自然美景,而藏傳佛教、本教等宗教文化和當地的民俗,也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 它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被譽「雪山之神」,至今無人登上頂峰!
    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裡」一詞為德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同時它也是雍仲苯教聖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其中呈金字塔狀的最高峰為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突出於周圍群山山頂面近千米的極高山,是雲南省的最高峰。
  • 嘉絨藏區的第一寨,到處都是石景,幾乎人人都是石匠
    甘堡藏寨為嘉絨藏區第一寨,整寨依崖而建,幢間相連,戶戶相連,細節之處無不彰顯嘉絨藏人精湛的建築技藝。傳說這裡有悠久的屯田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古老的農耕文化和獨特的石器文化。在藏語中甘堡的意思是「在坡上的村莊」,古時整個藏區都把甘堡藏寨稱為「甘堡甲穹」,意為「百戶大寨」。那一次地震,甘堡藏寨受災嚴重,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物都是原址新建和修復的。
  • 高原守護神(藏獒)
    它來自高原。是中國最古老的犬種,沒錯,這就是中國藏獒了。藏獒是牧民的得力助手,牛群羊群的保護神。它們可以跟狼群作戰,只要外來的不進入它的領地,它就會安靜下來。接下來,它們以勇猛、忠臣、霸氣的外表,吸引了不少的獒迷。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藏獒這個犬種吧。藏獒原產地西藏,分布在高原高寒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