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贏商網
W
inshang
引言
X11給了潮玩市場更多的想像空間。
圖片來源 |
泡泡瑪特上市,直接點暴了冬日裡的商業地產圈和資本圈。
頭頂「盲盒第一股」,這個在線下耕耘10年的品牌在港交所甫一亮相,旋即斬獲近千億港元市值。
然而,在它身後,還剩下超90%的潮玩市場,如水面下的龐大冰山,有待挖掘和開採。
潮玩風口來襲,千億市場迎來高速增長
潮玩行業並不是一夜爆火的,作為一個最早興起於90年代香港的小眾產業,它由來已久,並率先在歐美市場打開局面,而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主力軍的代際更迭——Z世代劇變的消費行為和習慣,則直接催生了本土潮玩行業的高速發展。
據天貓《95後玩家剁手清單》顯示,手辦已經成為95後最燒錢的五大愛好之首,而另有數據指出,超過45%的潮流玩具消費者每年在潮流玩具花費超過500元,其中19.8%的人在2019年購買潮流玩具超過五次。
本土潮玩市場已然形成氣候。根據弗洛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為20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4.6%),預計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0%,2024年預計將達到760億元,是個龐大且高速增長的市場。
不止盲盒,X11如何靠「聚合」玩出差異化?
X11定位於全球潮玩文化集合,通過連接潮玩品牌、IP資源及設計師群體等,為人們構建新式潮流文化空間和平臺,創造年輕世代的潮玩藝術文化。
作為新零售獨角獸企業KK集團孵化近2年推出的又一創新品牌,X11給商業地產市場也提供了耳目一新的業態,即創造了國內首個全球潮玩集合店品牌。
從消費觀察角度出發,贏商網也實地探訪了X11廣州一門店,坐落於所在購物中心一層的核心位置,面積近1000平米。進店後的第一個直接感知是強烈的工業朋克風設計和場景式的陳列,比如大面積的銀色金屬、霓虹柵格等元素,給空間營造出了非常強烈的潮酷未來感,讓消費者「像逛展一樣買藝術品」。又如小劇場般的區域陳列、店內一面面近2000多個盲盒組成的盲盒牆,共同構成了X11店內主題性的場景化布局。
當然,最大的差異化在於X11給潮玩市場創造了一個區別於泡泡瑪特的玩法,率先推出了多品類聚合的集合店模式。
就目前來看,泡泡瑪特的主力仍在盲盒,這一單品類上半年佔比高達84.2%,但如同口紅無法與美妝市場劃等號,盲盒顯然也不是潮玩市場的全部。
X11對於整個行業最直接的貢獻在於,重新定義了潮玩的品類,在狹義的盲盒之外擴大了潮玩的邊界,給了潮玩市場更多的想像空間,具體而言:
一是在於泡泡瑪特更垂直,而X11更多元。
作為目前市場上購物中心內單體最大最全的潮玩集合店,X11集合了手辦、盲盒、全系高達(覆蓋了SD系列到PC系列)模型、拼裝、BJD等十多種潮玩品類,豐富度上更加多元全面,這大概也是它被稱為「中國版秋葉原」的核心原因——極大程度上還原了日本最為知名的二次元文化聖地秋葉原商圈的業態組成、豐富度和可逛性。
其二,IP合作上,泡泡瑪特更趨於自營款,而X11更開放,主打平臺模式。
眾所周知,泡泡瑪特的主要IP基本集中在Molly等少數幾款自營IP,而X11則吸引了來自亞洲如中日韓、歐美如漫威、迪斯尼等全球30+知名IP的合作,相關接洽供應商也超過150+,因此在整體的IP引入上會更豐富,目前X11已進行了多款IP產品的限量首發,既有知名大IP如高達限量版的全球線下首發,也有諸多獨立小眾設計師IP的限量首發。
潮玩市場大有可為,一超多強格局或將形成
國內潮玩市場方興未艾,儘管泡泡瑪特上市在前,但對於差異化入局者的X11而言,未來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根據Frost & Sullivan報告顯示,按零售價值計,2019年市佔比第一的泡泡瑪特份額也只有8.5%,市場仍處於分散化,X11如果可以繼續充分發揮其差異化優勢,在品類上橫向突破,以其他品類建立起市場的強認知,或許可以走出一條區別於泡泡瑪特的新路。
實際上,隨著泡泡瑪特所帶動的盲盒經濟火熱之後,國內做潮玩的公司也紛紛入場:比如主打娃娃品類的十二棟文化、尋找獨角獸等。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X11這類等本身擅長於零售的品牌們的加速入場,潮玩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由此帶來的行業創新也將會更加層出不窮,未來的潮玩市場或將形成一超多強、各有千秋的局面。
當然,作為一門本身就是文化消費的行業,太過工業化、規模化的玩法未必適用於這個行當。比起物質本身,未來的年輕人們到底如何精神消費?潮玩的風口之後,中國何時出現真正的「萬代」、「迪斯尼」?這可能遠比盲盒更有意義的多。
贏商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