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裡,只有她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最終鯉魚跳龍門

2021-01-16 大秦讀書

《平凡的世界》裡,也許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孫少安的妻子賀秀蓮,還有就是田潤葉、田曉霞姐妹了。

路遙老師似乎對於其中的人物結局安排,都是有點悲劇的味道。

比如,賀秀蓮的癌症,田曉霞的意外死亡,孫少平的臉上留下了疤痕。以及相戀的人基本上都沒能走到一起。

對於貧窮,他們的認知都很深,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去改變命運。

孫少安開磚窯,歷經失敗,最後終有成就。孫少平,從外出打工,到煤礦工作,最終也改變命運。

那麼書中命運改變最徹底最成功的人是誰?

只有一個人,她就是孫蘭香,孫少平的妹妹。

為什麼說孫蘭香是最成功的那個人呢?

孫家一開始很貧窮,但是蘭香前面有兩個哥哥,也因為她是女孩子,所以家裡的重活等,都由兩個哥哥做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蘭香從小在貧窮的家庭環境中,懂得了怎麼去改變命運,就是學習,知識改變命運。

蘭香的學習從小讀書就很好,受到兩個哥哥的影響,她很懂事,除了學習,還和父親孫玉厚去做一些家務事等。

雖然她的家境貧寒,但是在她的努力下,一步步地考上了當時最為著名的北方工業大學,並收穫一段甜蜜美好的愛情,也成了痛苦的家庭裡最重要的驕傲。

相比之下,其他人的命運很曲折的,尤其是差點成為她嫂子的田曉霞。

儘管書中對於蘭香的描寫不是很多,但是,蘭香給許多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聽話懂事,更是富有智慧。

所以,只有她,最終通過努力讀書,成功地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並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相關焦點

  • 老寨山之鯉魚跳龍門
    一生的命運,該由自己去把握,「既來之,則安之」,機遇難得,說不定,把握得當,它這萊陽「老寨山」之行,是改變它命運的「大造化」呢!那「御馬」叮囑紅鯉魚,要它勤奮學道,要它潛心修行,等待並把握好機會!一旦機會到了,自會有仙人點撥,幫助它改變這一切。
  • 鯉魚為什麼「跳龍門」,跳過龍門真的能化身為龍嗎?
    經過飼養的鯉魚還能與人親近,當主人沿著池塘走過時,它們常常跟在後面,不時露出水面,樣子十分可愛。既然已經說到了「魚躍龍門」的故事,那麼我就簡單的鯉魚為何要「跳龍門」的原因。在古代中國傳說故事中,「鯉魚跳龍門」的典故,出至於山西省河津市城西北12公裡處的黃河峽谷中的龍門,也就是現在的禹門口。
  • 長江江豚湖北宜昌上演「鯉魚跳龍門」
    長江江豚上演「鯉魚跳龍門」 景衛東 攝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 景衛東 攝 長江江豚在葛洲壩下遊水域躍出水面 景衛東 攝 近日,在長江湖北宜昌段,一頭長江江豚在葛洲壩下遊水域躍出水面,猶如「鯉魚跳龍門
  • 成語「鯉魚跳龍門」背後有一個令人心酸的典故。這是什麼?
    黃河鯉魚聽說龍門的風景很美,都想大飽眼福。於是,他們從河南孟津的黃河出發,遊過洛河,沿伊河逆流而上,來到龍門水濺起的地方。然而,鯉魚們卻被難倒了。因為龍門山上沒有水路,他們上不去,只好堆積在北山腳下。正當鯉魚愁眉苦臉的時候,一條大紅鯉魚對朋友們說:「我有個主意,我們跳過龍門山怎麼樣?」其他鯉魚紛紛表示同意,認為龍門山太高,跳不過去。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會摔死。
  • 永定河「鯉魚跳龍門」的主角並不是鯉魚
    中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是傳說千百年的勵志故事,更是中國人民不畏懼艱辛,奮發向上的象徵。魚躍龍門的故事到底只是傳說,還是現實,這個問題可能有千萬個人問過。最近有一系列的報導,向人們詮釋了現實版的魚躍龍門。
  • 豆瓣8.7《寄生蟲》丨淺析風水石的暗喻,知識改變命運
    與其說《寄生蟲》講述的是窮人與富人的故事,不如說,它揭露的是一種社會現象,底層的人如何跨越階級壁壘,窮人只有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才能跨越階級壁壘。影片在講述基宇一家時,在對著門口處能夠看到在那個小小的半地下室中依然擺放著整整齊齊的書籍,表達出處於底層的人們渴求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基宇在尋找網絡鏡頭轉向他父母時,鏡頭定格在牆上的一個獎章和一幅照片上,照片上是基宇母親在參加學校女子鏈球比賽。
  • 《平凡的世界》孫蘭香麻雀變成金鳳凰,打破社會階層,她憑什麼?
    閱讀《平凡的世界》我們知道,孫家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是最為普通的農民群眾,而且在農民中還是最貧窮的家庭,可以說,是社會的最底層了。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卻成就了一個北方工業大學物理系的大學生,並且成了省委副書記的兒媳婦,她是憑藉什麼實現的人生轉折呢?
  • 讓對口幫扶地區學子過好年 順德邊檢捐贈4000餘斤鯉魚
    ,祝願他們如魚得水、鯉躍龍門,激勵他們勤奮學習,走出大山,用知識改變命運。據了解,這些鯉魚由廣州邊檢下屬的順德邊檢捐贈,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獎勵當地侗鄉學子,作為他們這一學期來取得進步的獎勵。 冬日裡的三江縣富祿鄉陽光明媚,慰問活動現場更是暖意濃濃。來自廣州邊檢總站19名支教民警輪流從魚桶中撈起一條條鱗光閃閃的鯉魚,送到了現場300多名學生手中,同時也將「鯉躍龍門、年年有餘」的美好祝福傳遞給他們。
  • 2400師生獲贈4125斤鯉魚!廣州邊檢民警赴廣西三江支教魚漁相授
    記者從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順德邊檢站獲悉,1月12日,廣州邊檢總站在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鄉中心小學舉行「暖冬迎新、授魚授漁」主題活動,支教民警為富祿鄉7個對口幫扶村的2400多名師生送上4125斤稻田鯉魚,祝願他們如魚得水、鯉躍龍門,激勵他們勤奮學習,走出大山,用知識改變命運。師生獲贈鯉魚寓意深遠冬日裡的三江縣富祿鄉陽光明媚,慰問活動現場暖意濃濃。
  • 墨墨說丨「鯉魚跳龍門」原型是它,最近這條魚代表武漢到美洲請客
    在1分30秒的視頻裡,一隻叫做「兵兵」的中華鱘大展身手,遊泳、跳傘、越野、射擊、網球、田徑……作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吉祥物,靈動的「兵兵」點燃了人們的熱情。宣傳片播放結束,全場安靜5秒鐘後,88個國際軍體成員國代表送以持久的掌聲。
  • 畫家藍健康作品裡中國人的「鯉魚情結」
    鯉魚又有鯉魚跳龍門之意,象徵富貴,有餘而富足。荷花鯉魚寓意之美,還在於看見墨綠的荷葉舒展,露珠滾動,荷花高潔優美,素雅動人,魚兒潛遊,心中就覺得舒服,非常寧靜,可謂非常享受,這也許就是國畫的魅力所在,不僅陶冶情操,還有淨化心靈的作用。中國人的傳統過年時的年夜飯必須要有魚,這也代表家中來年大吉大利,希望一年的生意活如流水,能夠攢到積蓄。
  • 有關知識改變命運的勵志故事(二),快來看看吧!
    導語:人生漫漫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除了敢闖敢拼之外當然也少不了知識的灌輸了,那麼你知道哪些與知識改變命運有關的故事嗎?一起來看看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吧。  1、角度與廣度  一位老員外,特別喜歡牡丹花,庭內庭外都種滿了牡丹。老員外採了幾朵牡丹花,送給一位老翁,老翁很開心地插在花瓶裡。
  • 河南人對鯉魚跳龍門的情懷
    鄭州黃河鯉魚體體態優美整體呈梭型,魚身側扁而腹圓,頭背間呈緩緩上升的弧形,體側鱗片金黃色,腹部色淡而白。臀鰭、尾柄下葉呈橙紅色,胸鰭、腹鰭呈桔紅色體態呈紅色,整體是淺金黃色的,就像一把漂亮的金梭。色彩漂亮體態流暢是黃河鯉魚區別於普通鯉魚的特點之一其實鯉魚的品種很多,為什麼一定要吃黃河鯉魚呢?
  • 靜安大悅城霓虹街步行街設計引用「鯉魚跳龍門」等傳統典故
    上海靜安大悅城霓虹街步行街設計在維持霓虹街原有特質的基礎上,結合諸多國潮元素,引用「鯉魚跳龍門」等傳統典故、以及「饕餮」等傳統文化元素,並結合帶有科技感的現代新材料鐳射片,既有民族特色、又炫酷無比!怎麼樣?趕緊和步行街設計公司天霸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 《遠大前程》,命運是一把銼刀,請不要忽視生命裡的偶然
    《遠大前程》又譯作《孤星血淚》是18世紀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晚年的作品,許多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孩子,在剛到城市裡生活的時候,也曾像書裡的主人公皮普一樣,對面前的大都市,茫然不知所措。如書裡所寫;人的前程與多風的沼澤相比,都那麼平坦,都那麼低迷,都通向一條未知的路,一片迷霧,一汪大海。誰不曾想有一個美好的「前程」呢?在滾滾紅塵裡的我們恐懼著平凡,渴望著不平凡。
  • 《平凡的世界》:我們不甘平凡,卻終會歸於平凡
    《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引起大家不停討論的一部作品,「平凡」是非常簡單的一個詞。但是在我們這些平凡人的身上,我們總是不甘於平凡,努力奮鬥,積極向上,但到最終我們還是回歸到平凡。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發現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 寵物小知識:了解一下古往今來錦鯉在世界寵物界的發展歷程
    寵物小知識:了解一下古往今來錦鯉在世界寵物界的發展歷程文/鏟屎官筆錄魯昭公贈鯉於孔子之事後來形成習俗有人生子親朋好友往往執鯉前去祝賀或饋贈以鯉形的禮物,寄意新生兒健狀如鯉不怕艱險搏浪成長這種觀念甚至遠傳東鄰
  • 小書痴的下克上:知識改變命運,小小梅茵幫助家庭改善生活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量的思考導致腦細胞不斷的犧牲,頭髮的發癢令其難以忍受,利用前世的知識,發明了簡易的洗髮水,並且從歐特叔叔手中獲得刻字石板。時間的齒輪再次轉動,四季的變換,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撼動的,冰冷的寒冬令民眾只能乖乖躲藏在家,體弱多病的梅茵更是寸步難行,這對妹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與煎熬,只能暫停紙張的研製試驗,乖乖幫助媽媽學習手工活?
  • 一個廣西窮孩子「鯉魚跳龍門」成功樣本,智飛生物跨入千億市值
    一個廣西窮孩子「鯉魚跳龍門」成功樣本北京智飛綠竹生物製藥副總經理蔣凌峰(右2)近年來,上市藥企「藥二代」的接班,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智飛生物掌舵人蔣仁生、廖曉明夫婦獨生子蔣凌峰,是個80後,現為智飛生物董事、北京智飛綠竹生物製藥副總經理。
  • 內蒙古「網紅律師」成長記:從農民到律師 48歲那年知識改變了命運
    受訪者供圖通訊:內蒙古「網紅律師」成長記:從農民到律師 48歲那年知識改變了命運中新網包頭1月13日電 題:內蒙古「網紅律師」成長記:從農民到律師48歲那年知識改變了命運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老鐵們,學法、守法、遵紀守法,今天我們聊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2日下午,57歲的劉學雲將手機架在他的普法直播臺前,聲音洪亮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