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鐵律:在職場,有一種「小人」千萬不能做,遇到了要儘量遠離,否則就容易吃大虧。這種「小人」就是「牆頭草」式的小人。
生活中,人們常以「牆頭草」來形象地比喻那些立場不穩、左右搖擺的小人: 「牆頭草」,兩邊搖,哪邊勢強哪邊倒。職場中,也不乏隨風而倒的「牆頭草」式的小人,可以說,「牆頭草」已經成為了某些人的職場生存態度和生存技巧。可事實上,「牆頭草」式的小人,不僅會危害他人,長遠來看,也不利於自己的職場生涯。下文,我們就來具體談談「牆頭草」式小人的典型表現、主要危害以及如何避免。
一、職場中「牆頭草」式小人的幾個典型表現
1.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觀點,永遠只是附和他人的意見。老闆說東好他說東好,老闆說西好他就說西好。他們或者是將自己的真實想法為了某種利益隱藏起來,以避免生存危機;或者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只知整天「混日子」。
2.見風使航。遇到發生紛爭,哪邊勢力大他們就倒向哪一邊,一旦這方失勢,又馬上倒向另一邊。附炎趨勢是他們的常態,背叛是他們的習性。
3.善於「變臉」。平時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出了問題立刻與你劃清界限,做出為利忘義之事。在他們心中,利益遠大於友情,難以對他人付出真心。
二、做「牆頭草」式小人對自身職場發展的不利後果
做棵「牆頭草」,可能暫時會獲得一些實惠,擁有一時的風光。但從長遠來看,吞下「苦果」的也肯定是自己。因為「牆頭草」的小人行為很難取信於人,在團隊中東搖西擺,動搖團隊思想;容易變成團隊鬥爭的「炮灰」;經常會遭遇職場生存危機;領導一般不會將這種隨時可能背叛的人視為骨幹力量,所以很難被重用;關鍵時刻無人為他說話、替他分擔。
三、如何避免自身「牆頭草」式小人行為的發生
雖然人們主觀意識拒絕「牆頭草」式的小人行為,但有時難免或多或少會出現「牆頭草」的傾向。這取決於人們自身的判斷與選擇能力的不足。
著名的「手錶定律」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概念:只有一隻手錶的時候,我們可以知道時間;但如果有兩隻或更多的手錶,我們反而不能確定是幾點了。
身處價值觀多元化的當今社會,如果我們自己沒有一種堅定的、一以貫之的原則來分辨選擇的話,我們就會無所適從,就會左右搖擺。所以,要想不做「牆頭草」式小人,我們要做的就是找準一隻「手錶」 ,以它作為你的唯一標準,聽從它的指引。
在職場中做事,會遇到許多錯綜複雜的關係,要有明確的立場和觀點,要用自己堅持的原則和標準來衡量事物的是非黑白,如此便不會輕易受他人觀點的影響,形成自己的判斷與選擇。所以說,不做「牆頭草」是一種行為方式,更是一種行為能力。
四、贏得廣泛信任,在職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在職場立足,一個「信」字千斤重,信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準則。「牆頭草」式的小人擅長於趨炎附勢,可能會短時間內獲取信任。但是當「 牆頭草」式小人一次次背叛時,人們還會信任他們嗎?當「牆頭草」式小人見利忘義不斷出賣朋友,倒向利益集團時,還會有人與之相交嗎?當「牆頭草」式小人今天當你面說你好、明天當他面說你壞,還會有人拿他的話當真嗎?可以想見,長此以往他們定會被大多數人所拋棄,他們的職場生涯也定會以失敗而告終。
信用的好名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在激烈的競爭中,要想在職場站穩腳跟、要想職業發展有一個好的前景,取信於人是十分關鍵的因素。
不能不說,在當今的職場中,「牆頭草」式的小人、「 牆頭草」式的工作作風甚是流行。在複雜的職場環境中,很多人或是明哲保身,或是追名逐利,輕率地「倒來倒去」,失去了真實的自我。其實,選擇了「牆頭草」式的生存方式,也就意味著你選擇了搖擺不定的人格與工作。
立在牆上的「牆頭草」 可能會很得意於其地位高於地下的野草,也可能會一時得勢,但其所處環境之危、紮根之淺、承受更多的風襲,也就註定了它們命運的飄搖與不穩定。職場中的「牆頭草」式小人也是同樣的命運,他們總是處於不穩定的環境當中,無論風吹向哪一方,他們都得改變自己的看法,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追隨。所以他們總是缺乏深厚的沉澱與積累,終是難成一事。所以,職場中的「牆頭草式」式小人,其實是一種悲劇人物。(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