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挺進瀾滄江源頭腹地安營紮寨
新華網瀾滄江源頭9月1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9月10日下午,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經過近10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城挺進到海拔4500多米的瀾滄江源頭腹地,並在雜多縣扎青鄉昂鬧村安營紮寨,這也是此次科考隊首次在三江源區建立起科考大本營。
-
「世界雪豹日」雪豹家園 生態雜多
昂賽大峽谷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境內分布有高寒針葉林、高寒草甸等多種生態系統類型,是金錢豹和雪豹等珍稀動物的重要棲息地。自2017年起,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和民間環保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開展自然體驗試點工作,希望基於長期的生物多樣性監測,打造以野生動物為主題的自然體驗產品。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探尋考察瀾滄江第二大源流
新華社西寧9月18日電(記者張進林、任曉剛)繼順利完成對瀾滄江兩條主要源頭河流之一紮阿曲的綜合考察之後,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從18日起在海拔近4900米的青海省南部高原腹地,對瀾滄江另外一條源頭河流扎那曲的源頭展開探尋考察。 瀾滄江是世界十大長河之一,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部。
-
三江源頭科考隊主力隊員騎馬探尋瀾滄江源頭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主力隊員12日從海拔4700多米的野外營地出發,踏上了對瀾滄江源頭地區3條源頭河流的探尋、考察徵程。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部。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劉少創說,雖然瀾滄江源頭地區大小河流比較多,但目前學術界對瀾滄江源頭的爭論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其源頭是扎阿曲,另一種認為是扎那曲。扎阿曲上遊又有郭湧曲和昂瓜湧曲兩個支流。
-
青海雜多雪豹進縣城 對叫聲及車燈不驚慌
青海雜多雪豹進縣城 對叫聲及車燈不驚慌 10月10日晚間,地處瀾滄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一隻雪豹出現在該縣縣城,據當地牧民反應,進入2015年以來,珍惜物種雪豹已多次被發現「光顧」縣城。從體型等細節來看,這是一隻成年雪豹,狀態很不錯。
-
青海玉樹,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
青海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包括青海省的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黃南、海南、海西、三個藏族自治州所轄的澤庫、河南、興海、同德四縣以及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唐古拉山,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
-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江源頭打造國家公園典範
原標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江源頭打造國家公園典範 青海玉樹雜多縣水系眾多,河流密布,並享有「瀾滄江源頭第一縣」的美稱。圖為美麗的雜多草原。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不僅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還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上世紀70年代,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這一地區生態加速退化。在青海果洛州、玉樹州,草原上裸露的黑土灘不斷擴大,不少河湖一度乾涸。
-
瀾滄江源頭現珍稀鳥類胡兀鷲
日前,青海藏區攝影師在地處瀾滄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扎青鄉境內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胡兀鷲,該組照片以不同角度展示了胡禿鷲的形態。功霸扎西達傑 攝 胡兀鷲也名胡禿鷲,體重3.5-5.6千克;體長1-1.4米。全身羽色大致為黑褐色。
-
生態人士在瀾滄江源區首次直接拍攝到猞猁影像
生態人士在瀾滄江源區首次直接拍攝到猞猁影像 2017-07-272017年07月27日 15:05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新華社西寧7月27日電(記者李亞光)近日,在瀾滄江源頭地區開展的一項生態本底調查活動中
-
三江源頭是怎樣找到的
從古至今,無數遊客進出瀾滄江,他們的足跡遍及整個瀾滄江流域,但是很少有遊客留下歷史記錄。有兩個奇人在瀾滄江畔留下了遊歷的蹤跡,第一位留下記錄的是元代來自歐洲的異鄉人馬可·波羅。馬可·波羅在元朝當官當了17年,幾次到過瀾滄江,但是由於當時的條件,他沒有能夠沿著瀾滄江尋找源頭。三百多年後,第二位踏訪瀾滄江的人出現了,他就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
三江源,這裡的生態好多了
【中華環保世紀行】 這是一片被譽為「中華水塔」的神奇土地,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每年向下遊輸出620多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惠及中國20個省區及東南亞5個國家; 這裡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擁有油麥吊雲杉
-
三江源頭
黃河、長江和瀾滄江:源頭地理坐標正式確定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成果日前通過專家組評審,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地理坐標被正式確定。據考察,根據以河源為遠的原則,當曲的且曲源頭應為長江源頭;卡日曲的那扎隴查河源頭為黃河源頭;扎阿曲源頭應為瀾滄江源頭。
-
三江源,這裡的生態好多了——來自青海三江源地區的見聞與思考
【中華環保世紀行】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這是一片被譽為「中華水塔」的神奇土地,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每年向下遊輸出620多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惠及中國20個省區及東南亞5個國家; 這裡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擁有油麥吊雲杉
-
國際河流瀾滄江山地「居民」們的生態「恩仇錄」
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 攝國際河流瀾滄江源自青藏高原腹地青海三江源區域,流經雲南省後,與金沙江、怒江「勾勒」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奔騰千裡。沿線山地「居民」們,正上演生態「恩仇錄」。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規劃財務部部長牟永紅說,「我們不這樣認為,7000多名生態管護員遍布瀾滄江源園區,盜獵者別想跑出去。」「三江源地區90%牧民家的冬窩子遭受過熊害!」三江源國家公園森林公安局昂賽保護分區派出所所長冶生華「列舉」了野生動物的「罪狀」。
-
三江源頭聖水「會水」儀式在玉樹舉行
當送達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水樣的三支馬隊進入廣場時,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三支馬隊將三江源頭聖水送達格薩爾文化廣場(央廣網發 馬凌雲 攝)長江源頭、黃河源頭、瀾滄江源頭所在縣負責人分别致辭,介紹了三江源頭各縣近幾年來生態保護和文化旅遊發展情況。
-
中國首次對三江源頭大規模科考 建國家地理標誌
青海省政府在西寧市舉行隆重的授旗儀式,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一行冒雨向青海南部高原挺進。 此次科考活動將歷時45天左右,總行程約8000公裡,探尋並確定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地理位置,準確測定其坐標和高程,建立國家地理標誌,並對這一地區進行地球空間信息變遷的監測與研究。 飲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