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位於西安市高新區的環球西安中心金花辦公大樓閒置十餘年後爆破拆除。未來,原址將重新建起一個集商業、辦公、公寓、酒店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體項目。
該建築是目前國內城市爆破拆除最高的樓,因此被譽為「全國第一爆」,這「全國第一爆」推倒了一座著名的爛尾樓,卻讓西安其它「知名」的爛尾樓進入公眾視線,西安目前的爛尾樓大概有多少?它們爛尾的原因是什麼?推倒重來或是其它的解決辦法,是否能將它們盤活?
西安仍有數十個樓盤爛尾 最長閒置時間達十六年
爭議之中,環球西安中心最終結束了「爛尾」16年的命運。但記者注意到,並不是所有的「爛尾樓」都有這樣的好運,西安仍有多個房地產項目在停工、閒置狀態下處於無休止的等待之中。
那麼,西安究竟還有多少個爛尾樓呢?記者諮詢了西安市建委、房管局等多個部門,未能找到這方面的準確統計。有一位熟悉資產拍賣的人士估算,西安市大大小小的爛尾樓盤加起來有數十個,商業和住宅項目皆有,分布在從南到北的不同區域內,爛尾時間短則半年一年,長的甚至長達十六年。
>>爛尾類型一
完工後處於閒置狀態
■三安國際大廈爛尾十幾年無人接盤
位於西安市高新路和科技路十字東北角的三安國際大廈,因為所處地段繁華、時間久遠,被網友戲稱為西安爛尾樓地標之一。據了解,這棟樓在1995年籌建,1996年左右陝西三安房地產開發公司接手並施工。1999年的時候,該樓盤主體結構已經全部建好,外立面也基本處理完畢就在接近完工時,三安公司資金鍊斷裂,大廈隨即「沉睡」至今。
11月19日,記者在該樓下看到,這棟大廈矗立在高新區繁華的十字路口,位置十分優越。值得注意的是,三安國際大廈距一周前被爆破的環球西安中心金花辦公大樓僅有一公裡左右的距離,可謂是「第一爆」的鄰居。
「三安大廈本來是有多次機會可以盤活的。」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西安辦事處一位項目經理告訴記者,作為曾經的最大債權方之一,他們曾持有三安大廈多套房產五年時間。該樓盤地理位置優越,吸引過大量投資人前來考察,遺憾的是,最終都不了了之。
既然被多人看好,為什麼十幾年來卻無一家接盤?該項目經理分析,首先,三安大廈的債權關係非常複雜,這麼多債權人,只要有一方不同意,投資人就難以接盤;其次,這個樓盤的內部結構已經落伍,不僅立柱太多、使用面積不高,而且戶型也是上世紀90年代的設計;即便有投資人接盤,相關規劃是否需重新報批也是一個障礙。
■北郊一大樓除底層外「撂荒」
同樣命運多舛的還有位於西安市鳳城二路與鳳城三路間、市圖書館對面一座20多層、原名中訊國際大廈的建築。公開資料顯示,該樓盤籌建於2000年初,曾命名為「中訊國際大廈」,後來因各種原因停工,曾被譽為西安北郊「第一爛尾樓」。
11月20日上午,記者在該大廈們口看到:對聯上的字殘缺不全,樓頂電線則暴露在外,北邊一側還放著不少建築垃圾,除了底層有銀行網點使用外,樓上處於閒置狀態。一樓一家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個廢棄的樓盤,樓上上不去,也不知道叫啥名字,具體我也不了解。」
一位從業地產開發十多年的人士透露,中訊國際大廈的「撂荒」,主要和資金鍊中斷、拖欠工程款有關。而這種情況是不少樓盤出現爛尾或者被「撂荒」的主要原因。
■四通大廈躺在南郊紅纓路口無人知
11月20日上午,記者在西安市友誼路與紅纓路口找到了另一處基本閒置的四通大廈。該大廈外牆上貼著瓷磚,部分使用玻璃幕牆,但有的玻璃和牆面已經缺損。除了個別幾個房間懸掛著空調外機,大部分房間明顯無人使用。前述知情人士透露,四通大廈的建築年代也在本世紀初,從完工起就沒怎麼使用過。一位門衛則向記者表示:「這棟樓現在就等著出售,不對外出租。」
該樓附近有一位人士介紹說,這個樓在這裡多年了,「這麼好的地方,沒想到竟然還是一個沒有人使用的樓,真是可惜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樓盤的建築面積不算太大,但是債權關係複雜,「還有一些說不清的糾紛。」正是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這樣一個處於二環之內的樓盤淪落到現在的樣子。
>>爛尾類型二
目前處於停工狀態
■炭市街北巷「新城國際大廈」爛尾好幾年
業內人士介紹,西安市東新街附近也有一個名為新城國際大廈的爛尾樓。11月20日中午,記者剛走到炭市街附近就遠遠就能看到,裸露的鋼筋水泥和沒有處理的水泥牆面,跟附近的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樓只建了約10層,外部的腳手架上不少鋼管已經生鏽,樓頂上的雜物和外露的鋼筋讓大樓顯得十分破敗。
據西安房地產業內人士介紹,位於炭市街北巷的「新城國際大廈」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超高」和拖欠建設方資金等問題,「撂荒」在新城廣場東側的繁華街市好幾年了,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爛尾樓。
■長安區紫翰庭院蓋到20多層已停工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附近的紫翰庭院,是從去年開始停工的。11月20日傍晚,記者輾轉找到這個樓盤,發現門前四個字的案名裡,第一個字已經消失不見了。附近一位商戶介紹:「這就是紫翰庭院,蓋了一半,放那兒沒人要。」透過圍牆可以看到,該樓盤有三棟樓,靠路邊一棟已經蓋到20多層,靠裡側的分別蓋到2層和3層,目前均已停工。大門口鐵門緊閉,在一側貼著「建設用地規劃設計條件公示」等信息,上面顯示的名字正是紫翰庭院,並顯示這是一個住宅小區。
據業內人士介紹,該項目的老闆去年「跑路」,原因主要與項目的土地性質關係較大,同時開發商的資金緊張,也是導致樓盤出現爛尾的原因之一。
西安部分爛尾樓獲新生 「西北第一高」沉睡九年成地標
記者梳理發現,事實上,西安多個曾經的爛尾樓,最終是通過「改頭換面」來重獲新生。
南門外的原太陽宮,多次易手最終變更為珠江時代廣場後,歷時十二年終於建成亮相;北大街原迎賓大廈更名為「錦苑富潤大飯店」,2007年開業;金花北路的原西都大酒店,也沉睡很久,幾經周折,2010年變身「新興戴斯大酒店」,璀璨亮相;最有名的還要算南二環與朱雀路十字的陝西信息大廈,曾被稱為「西北第一高」,爛尾九年後,終於在2011年以皇冠假日酒店的新身份對外營業,成為一個地標性的建築。
位於西安市北關十字東南角的「吉祥鳳凰」曾經爛尾近數年,不過該項目目前已重獲新生。11月19日,記者來到該項目,如今樓盤已經蓋好,有業主已入住,一樓有數家店面正在營業。
只要不是建築質量有問題,絕大多數的爛尾樓都可以通過新東家的接盤獲得新生,諸如以上這些知名的樓盤,往往是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其獲得新生。
爛尾原因複雜,不光是錢的問題
每個爛尾樓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並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總之爛尾樓的形成原因複雜,並不完全是錢的問題。」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商業地產專委會副秘書長夏強說,有的可能是資金方面出了問題,比如說融資受阻,或是合資方中斷合作,又或是業主資金不足難以為繼導致停工;還有的是建築本身手續不全,或者沒有通過相關審批,手續不全,被政府查封強行停工甚至自行「卡」在最後的交付環節;另外還有一些規劃、定位根本就和市場不符,強行推出也是死路一條。
中商聯商業研究院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建紅認為,前些年的房地產市場開發過熱,市場供應超出需求,項目生存環境惡化是不少樓盤爛尾的「外因」。他說,一些根本不具備運作大項目實力的小開發商,靠著關係拿到了土地,隨後碰上樓市下滑,融資和運營出現「閃失」,項目爛尾也就不奇怪了。
拆了重建或難以照搬,「破爛王」也不是誰都能當
一位地產評論人士指出,環球西安中心的拆除之所以引發業界關注,除了因爆破高度在國內首屈一指,將爛尾樓推倒重來的處理方式,在西安也是不多見的。
雅狐企劃總經理馮奔認為,與進行改建相比,推倒重建要更為激進和徹底,但這種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爛尾項目。每個個案存在的問題不同,如果爛尾樓在定位、質量和設計上沒有問題,「那麼拆掉就是一種浪費。」
克而瑞總經理朱鬱表示,要盤活爛尾樓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誰來接盤?長期無人問津、沒人敢接的爛尾項目,一般是問題極為複雜,難以讓接盤者獲利的「爛攤子」。
在房地產業內,接手此類樓盤也被戲稱為「撿破爛」。「破爛王』也不是誰都能當的。」他指出,相對而言,大型房企是更為靠譜的下家,更有實力「變廢為寶。」今年以來,多個西安本土開發商與外埠大型房企聯姻,就可以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借鑑。
也並非每個爛尾樓都有買家願意接手。一位資產拍賣商告訴記者,近些年由於房地產市場下滑,開發項目的風險增加,開發商接盤都會非常謹慎。即便是有實力的買家,也需要碰到非常理想的出價,過程往往還不順,「樓雖然爛尾了,畢竟地還在,持有者也想挽回一些損失,價格方面不會輕易鬆口。」
夏強認為,盤活爛尾樓其實也是對新接盤者耐心的考驗,只要項目的地段沒問題,加上相關政府部門的積極協調,未來應該能找到比較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