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會長蛆 竹蛆是害蟲卻富含蛋白質

2021-01-09 浙江在線

  ①

  ②

  ①竹蟲也稱「竹蛆」

  ②竹蟲油炸後可食用,味道鮮美。(資料圖片)

  前段時間,一同事回江西老家挖了不少竹筍。可帶回寧波放了沒幾天,筍裡竟然發現了蟲子,白色的,像一條條蛆。

  透骨新鮮的竹筍,怎麼就會長「蛆」呢?奉化市林特總站工作人員說,這其實是竹蜂的幼蟲,營養價值頗高,一些地方還專門有人挖來做補品。

  吃竹筍正當時

  眼下仍是食筍季。前天,記者路過鄞州宋詔橋附近的一個馬路市場,粗壯的毛筍,細長的雷筍,比比皆是。很多從市場裡出來的人,手裡多多少少都拎著一捆。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名為《食筍》的詩。「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30個字,就將時下筍的特點描繪得栩栩如生。

  勸人「且食勿踟躕」,不僅因為「南風吹作竹」,也可能因為季節過頭,易患蟲害。

  奉化溪口巖頭村農民毛芳女掏了20多年筍,也烤了20多年筍。她說,春筍一般在清明前後就可以大量挖食,過了4月份竹筍長成竹子,就不好食用。而且那些沒有長大的竹筍,很可能患了蟲害,不能食用。

  毛女士提醒,挖筍時,記得要選尾部白色的筍,比較嫩;而尾部黃色的或綠色的,說明筍已經從土裡長出來,口感會老一點。同樣,去菜市場買筍,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挑選。

  竹蟲富含蛋白質

  奉化農林局下屬奉化市林特總站工作人員說,竹筍長蟲一點都不奇怪,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竹象、竹筍夜蛾、竹蜂等,它們的幼蟲都以蛀食竹筍為生,受其影響的筍絕大部分無法成長為竹。即便有少數長成竹子的,也是斷頭折梢。

  比如,竹筍夜蛾成蟲會將卵產在禾本科雜草枯葉的卷皺中越冬,等到第二年2月底開始孵化。等到4月中上旬竹筍出土,幼蟲就由雜草轉而蛀入筍中。

  竹蜂的幼蟲也被稱為「筍蛆」,它以啃吃幼嫩竹筍吸收養分,20天內可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體肥停食,準備破蛹而出。

  竹蜂幼蟲長桶形、乳白色,富含蛋白質、胺基酸、脂肪酸等營養成分,油炒或油炸後食用,味道鮮美。一些山民還將其當作補品採食。不過,被幼蟲蛀食過的竹筍,在口感上自然無法和新鮮的竹筍相比。

  竹筍不宜多食

  毛女士說,筍中含有較多草酸,一口氣吃太多,對胃、對鈣的吸收都不太好。古人也說了,「食筍者比如治病,得法則益人,反之則有損。」

  吃不完的筍,最好放在乾燥、陰涼、通風處,否則容易腐爛或者表面長黴斑,口感也會變差。

  「最好還是煮熟了存放。」毛芳女說,將筍剝殼後,放入鍋中用清水汆一下,最好再撒上一點鹽,用保鮮袋包好,放到冰箱裡。想吃的時候,隨時拿出來。

  當然還可以製作烤筍,儲存時間就更長。每年清明節前後,奉化很多地方,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烤筍。

  毛女士說,首先在配料上,「筍、油、醬油的比例要控制好。一般50公斤筍,要放10公斤油和適量的醬油。這樣做出來的烤筍,不僅顏色好看,而且鹹淡適中。」

  其次在烤法上,烤一大鍋筍,一般要三四個小時,其間要不停拿鍋鏟翻動,這樣才能充分收幹竹筍的水分,更重要的是,烤筍時水一定要燒開,否則,做出來的烤筍可能沒有殺死細菌,時間長了就會發臭,甚至會長蟲。

  毛女士說,烤得好的筍,保存一年還能吃。實習生李睿記者石承承

 

相關焦點

  • 大學開昆蟲宴教授帶頭吃蛆 世界昆蟲宴大盤點(全文)
    儘管許多人對於這類菜餚難以接受,但是日前科學家們表示,昆蟲體內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膽固醇含量又明顯少於牛肉及豬肉,民眾應當多食用這些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蟲宴」。「知了背肉餡」、「油煎竹蟲」、「油炸螞蚱」等,都是原汁原味的昆蟲風味菜。廣東粵菜的昆蟲菜,更具風味。爽脆的「白焯地龍」,鮮香的「和味桂花蟬」,焦嫩的「香炸焦蛆」,甘美的「椒鹽龍蝨」、「椒鹽蛐蛐兒」、「椒鹽竹蛆」(竹樹 蟲蛹),吃起來幽香隱隱,神秘感與新鮮感俱來。進入粵菜食譜的昆蟲五花八門,如螞蟻、白蟻、蠍子、蠶蛹、蟋蟀等,鮮、甜、辣、酥、嫩俱全。
  • 農村這兩種養殖業:「竹蟲」和「柴蟲」養殖,前景怎麼樣?
    現在我們知道和了解的已經在農村發展起來了很多,除了傳統養殖業:豬、牛、羊、雞等家畜,還新增了養魚、養泥鰍、黃鱔、蚯蚓、桑蠶、肉蛆等,甚至各種野生動物的人工飼養。養殖業已經越來越多樣化,為了滿足廣大市場的消費需求。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消費和物質消費。人們對吃的品味和追求也慢慢的擴大化,一些野外的美食原料也慢慢的被挖掘出來。
  • 高校開昆蟲宴吃光50斤蟲子 教授帶頭吃蛆(圖)
    原標題:湖北一高校開昆蟲宴吃光50斤蟲子 教授帶頭吃蛆
  • 《星露谷物語》蛆是什麼 蛆介紹
    導 讀 《星露谷物語》遊戲裡,蛆是礦井中的一種怪物,很多玩家都不清楚蛆是什麼,下面就給大家帶來蛆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野生廚房裡賴小七徒手抓了還帶吃的竹蟲,農民大伯說:120塊一斤
    本期《野生廚房》最大挑戰就是吃竹蟲,汪涵、火箭少女101兩位成員跟隨嚮導上山找竹蟲。當發現竹子裡的竹蟲時,賴美雲勇敢上前,徒手抓竹蟲,一旁汪涵也表示:「這個女孩很勇敢。」而在之後吃竹蟲的過程中,賴小七更是表現最佳,不僅吃了自己那份還幫隊友完成了任務。所謂竹蟲,「未成年」時期也叫竹蛆——既然是蛆的一種,「暗黑」程度可想而知,許多人恐怕聽了名字便已喪膽。
  • 大蔥為什麼會生蔥蛆,什麼原因導致的?又如何防治?
    蔥在農村種植十分普遍,不僅是一日三餐的佐料,而且山東的餡餅卷大蔥,飯店下酒菜小蔥蘸大醬,都是讓人慾罷不能,但種植過程中,有一個蟲害,令農戶非常頭疼,那就是蔥蛆,這是蠅科幾種害蟲幼蟲的總稱,蔥蛆很喜歡蔥、姜、蒜這些帶有辛辣氣味的植物,以它們的嫩根或嫩莖為食,一般在春秋兩季集中為害,為害蔥的根蛆主要是蔥蠅
  • 《星露谷物語》突變蛆介紹 突變蛆是什麼
    導 讀 《星露谷物語》遊戲裡,突變蛆是生活在突變蟲穴的一種敵人,很多玩家都不清楚突變蛆是什麼,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突變蛆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什麼是護校蛆? 護校蛆為啥令人討厭,學生:我們愛校卻被稱作蛆
    什麼是護校蛆? 「護校蛆」為啥令人討厭,學生:我們愛校卻被稱作蛆現在在網上有一個非常火的詞語,那就是「護校蛆」。聽到這個名字,大家就感覺到,肯定是罵人的。為什麼這個詞語會在網絡上如此流行呢?難道是人們內心的歧視?護校蛆其實是指一類學生。什麼樣的學生會被稱作護校蛆呢?
  • 長見識了,第一次發現筍子會長蟲,農村人:可吃蛋白質高,誰敢?
    老公一提去鄉下,我自然積極響應,何況我對竹筍情有獨鍾呢。春筍是春天美味野菜,每一個春筍長大後就是一根健壯的竹子,故有竹胎,竹芽,竹萌之稱。從3月初開始,不同品種的嫩筍相繼破土而出,在眾多的品種中我比較傾向於小野筍,個人覺得小野筍比大筍味道更勝一籌,在湖南這邊小野筍出土相對要晚些,現在去挖或許能掃個尾。
  • 大蒜地下害蟲防治有技巧,根蛆蠐螬無處逃!
    大蒜耐寒,喜鬆軟沙質土壤,幼苗與蒜頭生長期需保持土壤的潮溼,在我們淮北地區每年冬種,次年春夏收,但是生產中大蒜常遭受地下害蟲的侵害,主要是根蛆及蠐螬,他們對大蒜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那如何防治這些害蟲呢?
  • 小小竹蟲成為致富密碼!
    廣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熱線1232 竹蟲又名竹蜂、竹蛆, 其富含高蛋白、胺基酸。 油炸之後的竹蟲香酥可口, 受到許多吃貨的喜愛。
  • 月入一蛆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月入一蛆是多少錢
    近日有一些網友小夥伴,在逛論壇時發現了一種新的名詞月入一蛆,那麼月入一蛆是多少錢,月入一蛆是什麼梗呢?為了幫助各位小夥伴,小編特意帶來了此篇文章。  月入一蛆是多少錢 月入一蛆是什麼梗  其實該事件是因為,有人在某論壇發帖說自己在上海工作,「月入兩萬,活得不如狗」,從此一狗就變成了兩萬的代指。
  • 什麼是「蛆療法」?科學家回答令人汗顏,網友:奇怪的知識在增加
    自然是為了引出下面的話題:蛆療法。如果我們有幸見過成群的蛆,那生機盎然的場面,便能讓你明白這東西到底有多噁心!但你可能不知道,骯髒的蛆,令你感到噁心的蛆,有時候卻能救你性命,它常常被用來清理傷口上壞掉的爛肉,人工處理往往簡單粗暴,達不到治療的目的,而它們卻有著比醫生更高明的清理傷口的能力,不過蛆療法這個名字也太難聽了,後來的醫生又把它改為「幼蟲療法」,不過聽起來還是讓人不舒服,讓人抗拒治療,索性又改為「生物療法」,名字中徹底沒有蛆了,但我覺得患者接受了這種療法又有什麼意義呢?蛆不還是在你的傷口上到處爬嗎?
  • 竹筍種植,竹蚜蟲、竹蚧蟲對竹筍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導語:歡迎來到煙花中巷陌,今天小編給大家聊一聊竹筍種植,竹蚜蟲、竹蚧蟲對竹筍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方法。1、竹蚜蟲(1)分布及危害:竹蚜蟲有4種,竹蚜蟲有4種,即竹後粗腿蚜、竹色蚜、竹梢凸唇斑蚜和矢竹斑蚜。竹蚜蟲在新竹種植抽梢展葉時危害最大,在其他月份也有害。
  • 馴鹿皮底下的蛆,是因紐特人的美食
    馴鹿皮底下的蛆,是因紐特人的美食 2020-07-25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節目組否認黃小蕾吃蛆:是麵包蟲 只為真實
    節目組否認黃小蕾吃蛆:是麵包蟲 只為真實2015年07月29日 09:36:10來源:新華娛樂節目中,黃小蕾穿越回舊石器時代,被母系族長分配外出捕食,在行進過程中發現一堆像蛆一樣的小蟲子,與其同行的沈騰被嚇得哇哇大叫,黃小蕾則乾淨利落的吃了兩個。這個大膽的行為,在沈騰喜劇般大驚小怪的陪襯下,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節目播出後,該細節被個別娛樂媒體放大,炒作為「讓明星吃蛆」以博眼球,引起一些人質疑,這難道也是節目所秉持的「經過考證的歷史」嗎?
  • 「麵包蟲」將登陸歐洲人餐桌 外媒:長得像蛆
    「德國之聲」稱,黃粉蟲富含蛋白質和纖維,易於養殖且成本大大低於牲畜,是一種可持續供應食的低碳排放量材。據稱,黃粉蟲的味道其實也不差,曬乾後吃起來像花生。然而輿論普遍認為,消費者對這種標新立異的新食品需要一段適應期,特別是克服對其外觀的不適感。《衛報》等媒體不加掩飾地形容黃粉蟲「長得跟蛆一樣」。不過有社會學家認為「時間會改變人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