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①竹蟲也稱「竹蛆」
②竹蟲油炸後可食用,味道鮮美。(資料圖片)
前段時間,一同事回江西老家挖了不少竹筍。可帶回寧波放了沒幾天,筍裡竟然發現了蟲子,白色的,像一條條蛆。
透骨新鮮的竹筍,怎麼就會長「蛆」呢?奉化市林特總站工作人員說,這其實是竹蜂的幼蟲,營養價值頗高,一些地方還專門有人挖來做補品。
吃竹筍正當時
眼下仍是食筍季。前天,記者路過鄞州宋詔橋附近的一個馬路市場,粗壯的毛筍,細長的雷筍,比比皆是。很多從市場裡出來的人,手裡多多少少都拎著一捆。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名為《食筍》的詩。「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30個字,就將時下筍的特點描繪得栩栩如生。
勸人「且食勿踟躕」,不僅因為「南風吹作竹」,也可能因為季節過頭,易患蟲害。
奉化溪口巖頭村農民毛芳女掏了20多年筍,也烤了20多年筍。她說,春筍一般在清明前後就可以大量挖食,過了4月份竹筍長成竹子,就不好食用。而且那些沒有長大的竹筍,很可能患了蟲害,不能食用。
毛女士提醒,挖筍時,記得要選尾部白色的筍,比較嫩;而尾部黃色的或綠色的,說明筍已經從土裡長出來,口感會老一點。同樣,去菜市場買筍,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挑選。
竹蟲富含蛋白質
奉化農林局下屬奉化市林特總站工作人員說,竹筍長蟲一點都不奇怪,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竹象、竹筍夜蛾、竹蜂等,它們的幼蟲都以蛀食竹筍為生,受其影響的筍絕大部分無法成長為竹。即便有少數長成竹子的,也是斷頭折梢。
比如,竹筍夜蛾成蟲會將卵產在禾本科雜草枯葉的卷皺中越冬,等到第二年2月底開始孵化。等到4月中上旬竹筍出土,幼蟲就由雜草轉而蛀入筍中。
竹蜂的幼蟲也被稱為「筍蛆」,它以啃吃幼嫩竹筍吸收養分,20天內可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體肥停食,準備破蛹而出。
竹蜂幼蟲長桶形、乳白色,富含蛋白質、胺基酸、脂肪酸等營養成分,油炒或油炸後食用,味道鮮美。一些山民還將其當作補品採食。不過,被幼蟲蛀食過的竹筍,在口感上自然無法和新鮮的竹筍相比。
竹筍不宜多食
毛女士說,筍中含有較多草酸,一口氣吃太多,對胃、對鈣的吸收都不太好。古人也說了,「食筍者比如治病,得法則益人,反之則有損。」
吃不完的筍,最好放在乾燥、陰涼、通風處,否則容易腐爛或者表面長黴斑,口感也會變差。
「最好還是煮熟了存放。」毛芳女說,將筍剝殼後,放入鍋中用清水汆一下,最好再撒上一點鹽,用保鮮袋包好,放到冰箱裡。想吃的時候,隨時拿出來。
當然還可以製作烤筍,儲存時間就更長。每年清明節前後,奉化很多地方,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烤筍。
毛女士說,首先在配料上,「筍、油、醬油的比例要控制好。一般50公斤筍,要放10公斤油和適量的醬油。這樣做出來的烤筍,不僅顏色好看,而且鹹淡適中。」
其次在烤法上,烤一大鍋筍,一般要三四個小時,其間要不停拿鍋鏟翻動,這樣才能充分收幹竹筍的水分,更重要的是,烤筍時水一定要燒開,否則,做出來的烤筍可能沒有殺死細菌,時間長了就會發臭,甚至會長蟲。
毛女士說,烤得好的筍,保存一年還能吃。實習生李睿記者石承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