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來到煙花中巷陌,今天小編給大家聊一聊竹筍種植,竹蚜蟲、竹蚧蟲對竹筍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1、竹蚜蟲
(1)分布及危害:竹蚜蟲有4種,竹蚜蟲有4種,即竹後粗腿蚜、竹色蚜、竹梢凸唇斑蚜和矢竹斑蚜。竹蚜蟲在新竹種植抽梢展葉時危害最大,在其他月份也有害。當它們為害時,它們聚集在新枝和幼葉上吸取液體汁液,導致煤汙病,嚴重影響竹子的生長,導致竹筍顯著下降。
(2)形態特徵:芽蟲的蟲體小,一般為橢圓形,為刺吸式口器,分為兩種類型:有翅和無翅型,成蟲約2毫米。竹後粗腿蚜,身體是淡黃色,一對複眼是紫紅色的,卵初產時嫩黃色,10天後,漸變呈灰褐色,很快變成黑色。竹色蚜體色為黑色。竹梢凸唇斑蚜體色為綠色(若蚜有紅、綠兩種顏色有翅蚜綠色為多)。矢竹斑蚜體色為黃色。
(3)發生規律:竹後粗腿蚜1年20餘代,以卵於11月中旬在葉背過冬,次年3月為孵化,由有翅蚜進行孤雌生殖。 1隻有翅芽可以生10到15隻小蚜蟲,10天左右可以繁殖1代。在11月初,若蚜分化雌雄蚜,交尾後產卵,每隻雌蟲產卵3至5個。分布於林綠的比分布於林內的多,竹林密度低的遠高於竹林密度大的。竹色蚜1年30代,無冬蟲和越冬期,四季對竹子有害,無翅雌蚜和有翅蚜單性生殖,小蚜發育成母蚜需10~12天,1隻雌母蚜可生產30隻到40隻小芽蟲,每隻有翅生殖5到11隻幼蟲。
它其分布與竹林稀密、竹園內外無關係。竹梢凸唇斑艇1年50餘代,無越冬昆蟲和越冬階段,全年繁殖,溫度在10°C以上,5至8天繁殖1代,冬季8至10天通過有翼營地中的單性生殖繁殖來繁殖1代。每隻有翅蚜生小蚜7~20隻。其分布與竹林年齡密度、地域無關。矢竹斑蚜,1年10代,無越冬昆蟲和越冬期,全年繁殖,以有翅蚜營孤雌生殖,4-6天繁殖1代,1隻有翅蚜可產小蚜4~8隻。它較多地分布於成林和密度大的竹林中,竹冠下部和林內弱光處較多;與竹林區域、年齡無關。矢冠下部和林內弱光處較多;與竹林區域、年齡無明顯的關係。
(4)防治方法①保護瓢蟲,蝗蟲,蟑螂,蟑螂等蚜蟲的天敵,並用昆蟲防治昆蟲。②化學控制。首先是竹冠噴嚏法,主要適用於低竹林和薄竹林,含5%痰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20%氯氰菊酯1000-2000倍液噴嚏。 。二是煙霧釋放方法,主要適用於面積大,密度大的竹林。在清晨或低溫低溼度下,每667平方米用敵馬吸菸劑1~2克幹煙,控制效果可達9%以上。
2、竹蚧蟲
(1)分布與危害:我國危害竹子的蚧類害蟲有6科151種,但多數危害不重主要種類有粉蚧科的竹巢粉蚧、竹皺絨粉蚧和竹白尾粉蚧,盾蚧科的賀氏線盾蚧竹擬白須盾蚧和霍須盾蚧,分布於我國各竹產區,主要危害剛竹屬竹種。前三者危害枝、葉,後三者為稈部重要害蟲。均以雌成蟲和若蟲刺吸竹株組織汁液,致枝葉枯死,竹株生長勢衰退,並誘發竹煤汙病,重時可致竹株死亡。
(2)形態特徵:竹巢粉蚧雄成蟲梨形,體長2.2-3.3米,紅褐色。蟲體包被堅硬蠟質層,呈球形,灰褐色,表面粗糙,寄生於葉鞘處。竹皺絨粉蚧雌成蟲體長2.51~4.46亳米,寬度為1.65至2.7毫米。身體呈紫褐色,全身包被一層白色氈狀薄婿層寄生在竹的枝叉處呈半球形或術魚形;雄成蟲體長1.2亳米,翅展約1.45亳米棕褐色。竹白尾粉蝨的雌性成蟲長3.5毫米,橢圓形和深紫色。賀氏線盾蚧雌成蟲體黃色,膜質細長呈紡錘形,兩側平行,分節明顯有橫條紋。臀板弱骨化褐色。體長0.71.9毫米,寬0.26亳米。雌介売灰白色細長彎曲而突出,兩側平行,前端狹後端闊。殼點2個,位於売前端,為橢圓形,金黃色,売表面被有一薄層蠟質分泌物。
(3)發生規律:竹巢粉蚧1年發生1代,雌性成蟲在竹枝葉鞘中過冬,第二年2月恢復取食和產卵。從4月到6月,若蟲孵出。竹皺絨粉蚧1年1代,以二齡若蟲和雄預蛹越冬。竹白尾粉蚧1年2至3代。竹擬白須盾蚧和賀氏線盾蚧1年2代,以雌成蟲越冬翌年3月份取食,第一代若蟲在5月孵化。霍須盾蚧1年9代,以雌成蟲受精孕卵過冬,2月下旬產卵,孵化若蟲7~10天。竹蚧類喜老竹和陰溼條件,多發生於疏於管理、密度過大、竹齡結構偏老的竹林和位於低洼、陰坡的竹林內。天敵有瓢蟲、草蛉和跳小蜂等。
(4)防治方法①加強竹林撫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竹密度和竹脊結構,及時清除3年以上的竹子,清除受損的樹枝並燃燒,可有效地扣制竹蚧蟲的種群增長。 ②若蟲期用特效菊巴馬乳油或2.5%市郊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噴。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竹筍種植竹蚧蟲、竹蚜蟲的發生規律、形態特徵以及對竹筍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若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諒解,謝謝大家的支持,小編會再接再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