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測雪天如何開車:時速40公裡踩剎車得提前30米
現場圖
11月22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西安曲江一條斷頭路上實驗冰雪路面剎車實驗,當車速每小時40公裡時,踩剎車後,汽車滑行25米後停住 華商報記者 強軍 攝 李小博 文
昨日西安迎來今冬第一場雪,驅走了霧霾的同時,也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有不少市民表示,下雪天駕車出行,無形中都會降低車速,這就導致出行時間延長,而且因為路面溼滑,導致交通事故多發。
市民張先生說,平時每天駕車上班都是走繞城高速,「平時40分鐘就到單位了,但是因為下雪,繞城高速也堵車,尤其是到收費站時,因為出口通道鋪設的是鐵板,踩一腳剎車滑出去好遠,太危險了。」與張先生不同,市民楊先生表示,因為下雪,即使在車速不快的情況下,踩剎車時往往就會啟動防抱死系統,而且車輛方向開始出現偏移,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對此,西安交警部門提示,雪天出行儘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而對於自駕出行市民,需注意安全駕駛,冰雪天氣行車,輪胎與路面的摩擦係數減小,如果速度過快、轉彎過急、突然加速或減速,易造成側滑及方向跑偏,因此要「緩加油、輕減速、慢轉彎」。
那麼,在雪天駕車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昨日,華商報兩位記者專門實地進行了測試。
11月22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西安曲江一條斷頭路上實驗冰雪路面剎車實驗,當車速每小時40公裡時,踩剎車後,汽車滑行25米後停住 華商報記者 強軍 攝 李小博 文
實測人員:華商報記者
駕齡:2年
駕駛車輛:1.5L排量小轎車
測試時速:20千米 30千米
測試區域:曲江大道—北池頭二路—雁翔路—金花南路——新植物園—南三環輔路
駕駛經歷:上午9時,從曲江大道行駛至北池頭二路時路面積雪有所融化,時速為勻速30千米行駛,在行至雁翔路時,時速可達40千米,在距離前車30米-40米左右開始輕踩剎車,可平穩地停車。
上午11時,南三環雁翔路附近下雪持續,南三環外空曠區域降雪較大,能見度降低。駕車從南三環出發由金花南路行至新植物園南時,由於車流量少,路面可看到明顯的車輛行駛軌跡,在上坡時能明顯感覺到踩油門並無法加速,時速在30千米左右時下坡,輕踩剎車與前車保持30米車距緩慢行駛。
在新植物園南的無名路段測試雪天剎車距離時,以時速20千米行駛中,在路邊事先擺放的黑色紙箱處踩下剎車,剎車距離在5米左右。
以時速30千米行駛至黑色紙箱位置處踩下剎車,剎車距離在17米左右。
駕駛感受:雪天駕駛注意低速慢行,需要與前車保持30—50米車距,注意前車行駛路線,及時研判,路面結冰情況下儘量少變道,不要急踩剎車和油門。
11月22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西安曲江一條斷頭路上實驗冰雪路面剎車實驗,當車速每小時40公裡時,踩剎車後,汽車滑行25米後停住 華商報記者 強軍 攝 李小博 文
實測人員:華商報記者
駕齡:7年
駕駛車輛:1.6L排量小轎車
測試時速:40千米50千米
測試區域:新植物園南側無名路、金花南路
測試經歷:新植物園南側無名路段本為雙向4車道,因為降雪,路面只在中間區域碾壓出一條車道,但是因為通行車輛極少,所以積雪較厚。上午11時30分許,駕車加速至時速40千米時,車內儀錶盤裡的ESP(指車輛穩定系統)指示燈亮起,車輛方向有偏移跡象,而且能明顯感覺到踩油門並不會提高車速。在黑色紙箱位置時踩下剎車,剎車距離在25米左右。
隨後又多次嘗試加速至時速50千米,但因為路面溼滑,在有限的距離內,車速根本無法達到時速50千米。但是在後來的幾次測試中,最長的一次剎車距離為30米左右。
在金花南路上,因為車輛碾壓較多,路面上的積雪幾乎融化,當車速達到50千米/小時的時候踩下剎車,目測剎車距離在30米—40米。
駕駛感受:雪天路面溼滑,切勿盲目加速,在車流量不大的路段,時速儘量保持在40千米之內,尤其需要注意前方車輛,遇紅燈或前方車輛剎車,務必提前降低車速並緩慢、連續踩剎車,同時還要握緊方向盤確保車輛不會偏移。而如果是在正常交通流情況下駕車,時速可根據駕駛技術及車輛狀況選擇20千米-30千米之間,這一情況下在沒有突發情況下均可自主應對。 華商報記者 任嬌 李小博 攝影 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