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鳥鐵娘子6年救鳥百萬隻!有位大師曾拍出史上最著名的鳥電影

2021-01-10 小康雜誌社

中國小康網訊 抓一隻鳥的背後,會有多少只鳥死在網上?劉懿丹,從事野生動物保護6年,共放生100多萬隻候鳥,14年開始帶志願者到過20多個省份巡護,曾遭死亡威脅。她說:「能解救下來這些野生動物,就覺得這一天沒有白活。引發網友熱贊。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護鳥鐵娘子6年救鳥百萬隻的事跡,讓人不禁聯想到上世紀60年代一部著名懸念電影《群鳥》,就是講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群鳥大規模攻擊小鎮居民的故事,這部電影出自一位大師手筆,他就是希區柯克。

《群鳥》劇照

今年是世界懸念大師希區柯克誕辰121周年。這位用鏡頭震撼全世界的導演,與中國觀眾有著不解之緣。

希區柯克經典飛機追人鏡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的父母那時和我們年齡相仿,也是追求新鮮視聽的年輕人。於是,他們每次去電影院,都比較鍾情一種「懸念」電影。英俊的男主人公和美麗的金髮女郎,伴隨著上海電影譯製廠喬榛、丁建華們富有磁性的配音腔,在大銀幕上開始了一次次冒險。

《群鳥》《西北偏北》《39級臺階》《愛德華大夫》《美人計》……這些經典譯製片,匯聚了格裡高利·派克、英格麗·褒曼、加裡·格蘭特等好萊塢黃金一代演員,加上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情節,震撼著我們父母年輕的心臟,因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引進我國的懸念電影:左上《西北偏北》(1959年);右上《39級臺階》(1935年);左下《愛德華大夫》(1945年);右下《美人計》(1946年)

我們父母看著懸念電影度過了他們的青春年華,而巧合的是,到了我們這一代,小時候還讀過拍攝了這些懸念電影的導演的文字。書店的醒目位置,往往擺著他的大部頭懸念故事集。

他就是世界懸念大師、名列「史上百位最偉大導演」第一位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爵士。他長達60多年的電影生涯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拍攝了50多部電影,300多部劇集,是一位殿堂級人物。

而這位大師卻總是把自己謙稱為「一個膽小的胖子」。他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只有震撼到自己,才能震撼所有人。」他通過等身的著作,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觀眾與讀者,身體踐行了這句話。

▲希區柯克

關於這位大師有很多趣聞佚事,比如他害怕雞蛋,以至於他一生中從來沒有吃過一個雞蛋,甚至拒絕讓雞蛋出現在周圍。他說:「血漿是歡快的紅色,可蛋黃卻是黃色,這實在太可怕了……」

再比如,他害怕警察。因為他小時候一調皮,父親就把他送到警察局裡關禁閉,結果長此往矣,就有了心理陰影。所以,日後他的電影和文學作品裡,警察總被設置為笨拙的角色,不是弄錯線索,就是跟丟目標。

希區柯克在《群鳥》拍攝現場

而大師對待同事,也愛搞惡作劇。如果早高峰時和他擠一部電梯,那麼他就會給大家講故事,心裡算好了時間。等講到最引人入勝的時候,恰好到他的樓層,便禮貌地鞠一躬,揚長而去。

這位膽小的大師,作為父親的時候,卻愛鍛鍊女兒的膽量。有一次他鼓勵她自己坐摩天輪,等轉到最高處時,讓工作人員把摩天輪停住,所有的燈都關掉。小姑娘在上面哭叫了一個多小時,才被放下來。

▲希區柯克一家三口

希區柯克和妻子艾瑪·雷維爾的愛情故事,也為人們津津樂道。當他還是個籍籍無名的電氣工程師時,出身名門的艾瑪已經是名校高材生了。艾瑪一開始拒絕了希區柯克的追求。後來在共事相處過程中,她對這個仗義的小胖子漸漸產生了好感,窮小子的執著真的贏得了上天的眷顧。在一場暴風雨中,希區柯克向嚴重暈船的艾瑪求婚,艾瑪終於點頭了。

希區柯克超過半個世紀的電影生涯,幾乎部部作品的背後都有艾瑪的功勞。業界甚至流傳這樣一句話:「希區柯克一直在用兩雙手幹活,其中一雙手就是艾瑪的。」

作為片場的賢內助,生活上的靈魂伴侶,艾瑪見證了希區柯克從青澀少年成長為耄耋大師,將自己芬芳的青春奉獻給了丈夫的電影事業。而作為專業表演科班出身的她,僅僅留下了一部作品。但是電影作為希氏伉儷的「珠聯璧合」,卻永鐫史冊,震撼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們。(子華)

相關焦點

  • 護鳥鐵娘子6年救100多萬隻鳥,曾遭盜獵者死亡威脅
    劉懿丹人送外號「護鳥鐵娘子」,狩獵者和鳥販子恨過她,打過她,因有了她的存在,他們一年少掙二百萬。 捕鳥簡單易操作,一次可以網羅上萬隻,鳥販子一隻鳥可以賣10元,等到了到餐桌就高達上百元。 捕鳥的人,為了賺更多錢,會給鳥餵食激素,在這個行業被稱為「催肥」。然後為了保持鳥的完整,會用蛇皮袋把鳥兒悶死,手法殘忍無比。
  • 「護鳥鐵娘子」劉懿丹:救過100多萬隻鳥,受到過數次死亡威脅
    劉懿丹個子不高,笑聲爽朗,皮膚因常年奔波在外曬得黝黑,臉上時常有傷。如果她不說,極少有人知道這個說話辦事都風風火火的女人已經54歲了。劉懿丹是「懿丹野保特攻隊」的隊長。十多年來,她跑遍了全國二十多個省份,救過100多萬隻鳥,受到過數次死亡威脅,她也因此被圈內人稱為「護鳥鐵娘子」。
  • 護鳥鐵娘子6年救100多萬隻鳥,曾遭盜獵者200萬公開買命
    劉懿丹人送外號「護鳥鐵娘子」,狩獵者和鳥販子恨過她,打過她,因有了她的存在,他們一年少掙二百萬。劉懿丹是東北人,和老公、兒子、志願者一年中有十個月都開著車在路上,天南海北地救助被人類捕獵或者售賣的野鳥。懿丹野保特攻隊隊長劉懿丹採訪她的那天,跟著她跑到山東一個林子裡。
  • 護鳥鐵娘子6年救100多萬隻鳥,曾遭盜獵者200萬公開買命
    劉懿丹人送外號「護鳥鐵娘子」,狩獵者和鳥販子恨過她,打過她,因有了她的存在,他們一年少掙二百萬。劉懿丹是東北人,和老公、兒子、志願者一年中有十個月都開著車在路上,天南海北地救助被人類捕獵或者售賣的野鳥。
  • 江西餘干護鳥有「糧」策(圖)
    如此美麗的景象讓人忍不住要多看幾眼,也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這裡會有一大片未收割的稻穀?近日,記者特意來到現場一探究竟。實際上,這背後是江西餘干探索護鳥「糧」策的故事。根據林業部門的調查統計,從2013年開始陸續發現有白鶴等鶴類棲息,2016年白鶴棲息數量已達到700餘只;2020年,插旗洲分場稻田棲息白鶴高峰期數量達到了2000隻以上。目前,各類候鳥數量已經達到了4500隻左右,包括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蓑羽鶴等多種候鳥。
  • 我55歲 愛鳥護鳥10年 引來上千隻紅腹錦雞 觀鳥拍鳥人都稱讚好
    我叫郭東,今年55歲,是山西省翼城縣南梁鎮泉頭村的村民,特別的喜歡鳥,在村裡自覺擔當起了護鳥人,十多年間,我堅持不斷的義務餵鳥,引來幾十種珍稀野生鳥類在村子駐紮,來自全國各地的愛鳥人都來這裡觀鳥拍鳥,都稱我是鳥叔。
  • 八大山人的鳥,齊白石的鳥,畢卡索的鳥:八大真是能頂八個大師
    2010年,葉永青的的《大鳥》拍出了25萬人民幣。喏,這就是它的「尊容」——大肚子,小腦殼,亂長几根毛,這是什麼鬼?25萬?!25塊我都不買!網民們快樂瘋了,終於又有機會開鍵盤狂歡節了。「這尼瑪是只大跳蚤吧?還是吸飽血的蚊子?」
  • 阜陽有個「鳥痴」 義務護鳥20餘年
    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在阜城,有個「鳥痴」。淮北相山上有很多鳥,他長期與鳥為伴,也就是從那時起,他萌生了護鳥的意識。  1980年,施國才進入阜陽製藥廠工作,從事製藥工作的他,對一些藥物的藥理比較了解,這為他治療鳥類傷病打下了基礎。  2000年退休前,施國才就與幾個朋友一起護鳥,下鄉開展愛鳥宣傳,向群眾宣傳愛護鳥類的意義。
  • 陝西藍田縣臧曉博:愛鳥護鳥更懂鳥
    原標題:臧曉博:愛鳥護鳥更懂鳥4月18日,周六,斜風細雨。8時許,50歲的臧曉博驅車從單位藍田縣公安局趕到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作為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成員,他今天的任務是監測涇渭溼地野生鳥類。由於下雨,大家只能開車監測鳥類。
  • 全國「愛鳥周」活動舉行 「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中國政府一直很重視對野生鳥類的保護,自1981年正式確立「愛鳥周」以來,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今年,各地也都以「愛鳥周」為契機積極創新鳥類保護活動,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 《遷徙的鳥》:如果人一生只看十部影片,這部電影一定是其中之一
    本文圖片來自電影截圖。 周五晚在聯想的未來放映廳觀看了一部老片子,曾獲奧斯卡提名殊榮的《遷徙的鳥》(Winged migration),一部製作精良,震撼心靈的紀錄片。如果說人的一生只看十部電影,小編強烈推薦這部紀錄片作為十分之一一定要看。
  • 「玩鳥大師」小智最得意的家門鳥不是比雕,而是這隻,單挑三聖鳥
    小智素有」玩鳥大師"稱號,走到哪裡必收的神奇寶貝一定是家門鳥,因為平時找皮卡丘也比較方便。可是除了這樣,家門鳥除了探路也沒什麼作用了,顯得很雞肋。像初代家門鳥比雕,一直是以比比鳥的形態跟著小智的,剛進化到比雕就被小智大手一揮的放生了。
  • 齊白石畫了只鳥價值1000萬,網友斥其為兒童畫,專家:看看鳥眼睛
    每年在各大拍賣會上拍出的藝術品,倘若被拍出高價都會引來議論紛紛。有的人認為純屬炒作,有的人洋洋灑灑寫下千言萬語來分析評判。不管怎麼樣,有人願賣,就有人願賣。雖然近些年藝術品的確成為了炒作的上佳選擇,但是能夠炒起來的,也確實有著其本身的巨大價值。
  • 動畫《逗鳥外傳》最新片花 鸛鳥快遞員笑料百出
    動畫《逗鳥外傳》最新片花 鸛鳥快遞員笑料百出 共6張     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和華納動畫集團出品,尼古拉斯·斯託勒執導編劇的爆笑合家歡冒險動畫
  • 最「詩意」的護鳥志願者,追尋「神話之鳥」
    如今,在浙江東部觀察到的中華鳳頭燕鷗從最初的不到20隻增長到近百隻。「最詩意崗位」浙江東部海面的一座無人小島上,兩開間的板房,三四排太陽能板,一個蓄水罐提供生活用水,目光所及是草木叢生和碧海環繞,縈繞在耳邊的是嘈雜的鳥叫聲和海浪聲……這是海鳥監測志願者周聖嶽和張健嵩駐紮了近兩個月的地方。
  • 解救野生鳥 1天放飛72隻
    巡護中,清理出多個誘籠、養籠。  8月23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志願者團隊開展今年秋季野生鳥類護飛第3次巡護,17名志願者行程200多公裡,巡護了哈爾濱市呼蘭區東崗村、沈家街道、白堡村、福利村、柳泉村等地,現場解救並放飛黃雀、蘇雀、普通朱雀、雲雀等72隻。  在東崗村,經志願者現場普法及生態保護宣傳,幾名家中飼養野生鳥的村民主動放飛黃雀等野生鳥8隻,並銷毀捕鳥工具拍籠兩個。
  • 他們「呵護」著鳥的翅膀 護鳥者朱維佳:為剪捕鳥網每次穿林奔走15...
    東方網記者袁猛、劉曉晶11月20日報導:帶口罩、帶帽子、穿上登山靴,有大路不走,卻在雜草叢生的樹林中穿梭。滬上有這麼一批人,每次出動都要從早上8點半忙碌到晚上6點多,中午吃點乾糧,每次奔走至少15公裡,只為多剪斷一張捕鳥網。他們是護鳥志願者,他們在「呵護」著飛鳥的翅膀。
  • 阜陽「 鳥痴」 義務護鳥20餘年 成為給鳥看病醫生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  在阜城,有個「 鳥痴」。他愛鳥、養鳥,還堅持義務護鳥20 餘年,公安部門解救的受傷鳥類,甚至景區動物園的生病鳥類都找他看,他成了能為鳥看病的醫生,且全部免費治療,東方衛視等都報導過他的護鳥事跡。
  • 上百萬隻候鳥崇明歇腳,上海護鳥行動正在進行……
    每年,全球有數十億隻候鳥會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進行跨越洲際的遷徙。我國長江口的崇明島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是西伯利亞至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航線上的最佳歇腳點,每年在此聚集的鳥類有上百萬隻。
  • 頭似鳥雀翅似蝴蝶,蝴蝶鳥來六渡了!還有兩位護鳥人
    頭似鳥雀,翅似蝴蝶……美麗的「蝴蝶鳥」來六渡了。嚴冬,本是觀鳥淡季,但「蝴蝶鳥」的到來,點燃了鳥友的熱情。天剛蒙蒙亮,數十位觀鳥者便聚集在房山區十渡鎮六渡村的懸崖絕壁下,戴著口罩、裹上大衣,翹首企盼,只為一睹「蝴蝶鳥」的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