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圖書館鹿泉分館——國山賓館內的大者學社。記者 田 恬攝
□記 者 田 恬 見習記者 張曉蓉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依舊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王煜宇在調研收集社情民意後,建議廣泛建立社區圖書館,大力推進全民閱讀。省市級公共圖書館囿於地域空間因素,覆蓋範圍、人群都受限制,悄然興起的社區圖書館由此走進公眾視野。社區圖書館究竟在城市文化建設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其發展前景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日前,記者就此問題展開了調查採訪。
離居民最近的
「公益大書房」
「靜立窗前觀雲起,默坐桌邊聞書香。」
書架上各類書籍「你擠我,我擠你」,順著《魯迅全集》看過去,《老舍全集》《王蒙文集》以及沈從文、汪曾祺等現當代大家的作品一應俱全,書架前面的長桌上則放著各種期刊,不少讀者在認真翻閱。這是唐山市金港靜園社區圖書館的真實寫照。記者和小區居民們一起靜坐桌邊,流連忘返,沉醉於濃濃的書香之中。
社區圖書館,是指為一定地域內居民服務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閒性等特徵的文獻信息集散場所,其功能包括開展社會教育等,可說是離城市居民最近的「公益大書房」。
「近年來,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蓬勃發展,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建設如火如荼。我館在唐山市區已經建成了9個社區圖書分館,這些社區圖書館的書籍由我館提供,面向居民開放,而且全部跟我館實現了通借通還。」據唐山市圖書館館長助理吳鳳芹介紹,居民距離公共圖書館比較遠的,借書還書都落到社區,真正做到了打通全民閱讀的「最後一公裡」,大大方便了群眾。
可以說,社區圖書館的建立在給居民提供免費看書場所、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激發居民閱讀積極性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而這無疑對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建設產生不小影響。「我們社區圖書館目前有五六千冊書籍,平時每天都有不少讀者,假期的時候人更多。」唐山市小山南廠東西裡社區圖書分館負責人徐劍認為,接地氣的社區圖書館,是實實在在從基層做起的,是實現全民閱讀的一個有效途徑。
不少體驗過社區圖書館的讀者也紛紛表示,隨著社區圖書館的開辦,讀書更方便了,同時也解決了借書還書的困難。
「叫好又叫座」
才能真正服務居民
無疑,社區圖書館在打通全民閱讀「最後一公裡」、推動社區文化建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彰顯著城市文化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但是如何讓現有的社區圖書館避免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境地,成為更加引人關注的話題。
「通常來說,場館較偏僻、知名度低、缺乏專業人員管理、圖書更新慢等是目前一些社區圖書館後期容易落入雷聲大雨點小局面的因素。比如一些社區圖書館雖然是在居民小區內開辦,但是有些小區居民竟然都不知道有這麼個圖書館,其他小區的居民就更不知道了。」吳鳳芹認為,社區圖書館在後期的運營中,可根據社區居民的閱讀需求,來增加圖書的數量和種類,以吸引讀者前來閱讀,還可以開辦一些親子活動來增加人氣。「以東西裡社區圖書館來說,藏書從剛開館時的三千多冊增加到了目前的五六千冊,此外,該社區圖書館專門開設的親子閱覽室,更是受到轄區居民的歡迎。這些措施對社區圖書館的持續運營無疑是一劑良方。」
在徐劍看來,有些社區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基本都是居民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在兼職,他們在承擔繁重社區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圖書館,能夠堅持下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此外,社區圖書館後續圖書的維護、更新以及座談會、讀書會等一系列活動的開辦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以及專業人員的指導,如果後續發展只靠社區自身,是無法長久持續的。」徐劍認為,專業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資金的支持是避免社區圖書館陷入「叫好不叫座」境地的有力保障。
社區圖書館要持續發展,還要避免「一刀切」。河北省圖書館館長李勇認為,社區圖書館的設計、藏書的選擇、閱讀的模式都要有針對性,要便於普及推廣,貼近民眾實際需要。居民需要了,社區圖書館的價值才可以凸顯。
多元化合作
助推未來發展
現階段,我省社區圖書館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但是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狹義來講,建在小區裡的才能叫社區圖書館,但廣義上來說,建立在小區街道底商的『城市書房』等也可以歸類到社區圖書館範疇。」李勇說道。
不同於傳統社區圖書館,「城市書房」由「圖書館+社區」的二元模式轉向「圖書館+企業+社區」的三元合作,房地產、文化傳媒公司等相關企業也紛紛向社區圖書館建設拋出了橄欖枝。比如去年河北省圖書館在鹿泉區的分館,就掛牌在國山賓館內的大者學社,其服務對象包括周邊社區的居民,並且是免費開放。
大者學社以其豐富的藏書、濃鬱的氛圍加之豐富的讀書觀影、名家講座等活動,開館以來得到了周邊居民的一致好評。「基本上有空閒時間我就會來這裡看書,藏書多、環境好。」鹿泉區實驗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師蔣存福是這裡的常客。此外,據記者實地了解,讀者中有很多附近學校的學生以及帶孩子過來讀書的家長,這也印證了大者學社對周邊居民閱讀需求的覆蓋。
「2018年底建成的金域藍灣『城市書房』就位於樓盤底商,藏書近萬冊,與我們館的圖書通借通還,方便市民就近借書、還書。」吳鳳芹說,臨街的社區圖書館,更醒目更方便。這種「圖書館+企業+社區」合作嘗試,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多樣化的需求,又能實現熱心公益的社會團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願望,使公共文化服務主體更加多元,服務機制更加完善。
在李勇看來,「城市書房」是社區圖書館概念的外延,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為社區圖書館帶來了新的發展生機。「河北省的社區圖書館建設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現在這些圖書館分館和城市書房都是有益的探索。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廣泛應用的社會背景下,我們除了建一些社區圖書館來方便讀者閱讀,更要探索閱讀習慣變化之後的數位化閱讀,這也是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夠貼近讀者的一個有效途徑。」
多元化合作是社區圖書館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具備一定品位、品格的文化集聚地,能夠更好地吸引讀者,引領大眾閱讀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