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醫院外科醫生的三臺手術

2021-01-16 騰訊網

■好醫生·好故事

秉 心 邵彩雲

馬傑是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一名年輕的外科醫生。2001年大學畢業後,他便在這家傳染病醫院工作。從手術臺上的實習醫生,到可以從頭到腳做手術的成熟外科主任,他經歷過六七千臺手術。「回憶這些手術,有的恍若流星一閃而過,有的卻在腦海中深深銘記。」馬傑說。

說起做手術,不能不提我的老師李志強

南寧四醫院的外科最初是1997年建立的,和婦產科同一病區。1999年8月,四醫院找到李志強,希望他能來幫助發展外科,李志強沒考慮太多就答應了,從部隊轉業到了地方。轉眼21年過去,南寧四醫院有了綜合外科、傳染病外科和獨立的婦產科,全院直接從事傳染病外科工作的醫護人員近百名,外科(綜合外科和感染外科)床位數編制100張,可以展開130張。在結核病、HIV/AIDS(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愛滋病)外科治療方向達到區內先進水平。李志強說:「21年,我帶的隊伍沒有一個『逃兵』。」不僅沒有逃兵,還帶出了愛滋病外科主任、「白求恩式好醫生」鄧建寧、年輕的外科主任馬傑等人,還有一個優秀的外科團隊。

對外科醫生來說,完全照書做手術是不行的,遇上好的老師、同行,眼見為實,手把手教,才能練就手術臺上一息之間定乾坤的膽氣和技術。

馬傑至今還清楚記得,剛到醫院工作時李志強帶他做的第一臺手術。

那是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患慢性結核膿胸。因為長期的病變,患側胸廓已經塌陷畸形,走路時都是佝僂著胸。醫生決定給他做胸膜纖維板剝除術。

手術前一天,馬傑再次翻看了教科書,感覺好像還蠻簡單的。誰知道手術做起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胸膜纖維板有兩指厚,硬邦邦的,一點間隙都沒有,完全不像手術圖譜畫得那麼輕而易舉。李志強對馬傑說,仔細去找還是能找到解剖層次的,碰到困難的地方要懂得迂迴。他一邊說一邊示範,「只見他靈巧的雙手如抽絲剝繭一般,一塊塊病灶被切下來,塌陷的胸廓慢慢復原,萎陷的肺復張了,手術順利完成。」

一晃十幾年過去,這一幕仍歷歷在目。當年的懵懂少年已經像他的老師一樣去教年輕醫生。

手術中遇到大出血,我告訴自己不能慌

傳染病外科沒有條件分科太細,他們大多數需要具備從頭到腳的手術能力。而在手術過程當中,因為傳染病的慢性炎症而導致粘連普遍較嚴重,大出血的風險要高於普通病人。

隨著手術技術不斷發展,手術出血量越來越低,普通病人肺部手術一般出血300-500毫升,結核病人通常都會上千。

馬傑遇到一個肺結核咯血的病人。他的右肺上葉有一個巨大的空洞,寄生了麴黴菌,反覆咯血。那時候馬傑剛剛出師,開始獨立做肺葉切除手術。手術中發現,胸膜機化粘連、肺裂發育不全、肺門血管攣縮、肺門淋巴結鈣化……

擺在面前的是一個又一個難題,馬傑一步一步、小心謹慎地克服這些困難。開始分離肺動脈……因為反覆結核感染,血管很脆,沒有彈性。突然,血管撕裂了!出血量很大,一下就有幾百毫升,淹沒了整個術野,血壓開始下降。

「我頓時慌了。我一邊下意識地壓住出血的部位,一邊冷汗直流,怎麼辦?」

主刀醫生碰到這種危急的情況,一定不能慌亂。這是李志強醫生反覆叮嚀年輕外科醫生的話。

「我深吸一口氣,逐漸鎮定下來,按他教我的方法,阻斷出血、暴露術野、修補血管裂口。血終於止住了。接下來的手術過程比較順利,手術結束我才發現手術衣已經完全被冷汗浸溼了。」

除了治療,還要儘可能給患者一些信心

醫學的發展有效延長了病人的生命,手術刀之外,患者的信心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重要保證。這是四醫院的人文傳統,在採訪當中,幾乎每一位外科醫生都會這麼說。這幾乎就是他們拿手術刀的信念。

「我也會為愛滋病病人做手術。2019年我接診了一位患食管癌的愛滋病男性病人,50多歲,因為長時間無法正常進食,人很瘦。查出來愛滋病後,妻子跟他離婚,孩子和其他親戚也都不理他,可以說是眾叛親離。他一個人輾轉多地前來要求手術,沒有一個親屬陪伴。我告訴他,因為免疫力低下,手術的風險很大。他說,我得了這個病,家裡人又都不理我,要是不能手術我不如死了算了,醫生,我相信你。我默然了,一時找不到安慰他的話。手術如期安排,完成得很順利。術後第一天,我把手術情況告訴他,他原本空洞的眼神頓時煥發出了神採。因為沒有家人陪伴,全科的醫生護士對他格外照顧,他自己也很堅強,術後第二天就遵照醫囑在護士協助下,忍著20多釐米長切口的疼痛,帶著三根引流管下床活動了。」

馬傑說,這個病人術後恢復很順利。出院那天,他握著馬傑的手,嘴唇囁嚅半天,只說得出「謝謝」兩個字。

相關焦點

  • 一天24臺手術「累暈」麻醉醫生,大醫院麻醉科很缺人
    做好早飯,把12歲的女兒送到學校,王慎會趕到醫院時差不多7點半左右。前一天晚上,他在手術室一直忙到9點多,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次日按時上班。  王慎會從事麻醉工作已18年,來到醫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手術室,檢查當天需要的麻醉物品。29日,他負責兩臺心臟手術麻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預計下午6點多能結束。」  「今天不少危重病人,大家一定打起精神,不要出現任何差錯。」
  • 湖南省腫瘤醫院完成100臺機器人手術
    人民網長沙1月12日電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謝宇帶領其團隊,通過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為年僅31歲的劉女士切除腎臟腫瘤。這是湖南省腫瘤醫院自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以來,泌尿外科完成的第100臺機器人手術。  近年,手術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是微創外科發展的趨勢之一。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通過應用廣泛的內窺鏡手術控制系統,使醫生可以在遠離手術臺的操控臺上,通過觀察立體的腔鏡手術畫面操控機械臂,為患者實施精準手術。
  • 手術工具「不順手」 外科醫生嘗試打破歐美發明壟斷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市微創外科臨床醫學中心及美國佛羅裡達州立醫院主辦的「東西相遇」微創外科研討會上,宣告新成立的創新型外科醫師俱樂部就打算這麼幹。  在這個創新型外科醫師俱樂部,外科醫生,組織工程、材料科學領域專家,高校工程師,器械企業,風投代表聚集在一起。
  • 手術機器人為外科醫生「導航」 成為醫生的工具
    (上海術凱機器人有限公司供圖)  試想一下這樣一幅畫面:智慧「大腦」經過數據分析準確描繪好「作戰地圖」;「偵察員」定位儀早已對人體內的「地形結構」瞭然於心;「機械臂」再將手術器械精準推送至指定點位,外科醫生最後操刀完成這場複雜的外科手術。  在日前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中,這款手術機器人擊敗近170名對手,一舉拿下「智慧機器人創新挑戰賽」冠軍。
  • 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手術顯微鏡等四項4臺醫療設備採購項目開標...
    江蘇大成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受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委託,就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手術顯微鏡等四項4臺醫療設備採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採購,現就本次招標結果公示如下:一、項目名稱及招標編號:1、項目名稱: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手術顯微鏡等四項4臺醫療設備採購項目
  • 外科手術模擬2013 PC破解版下載 外科醫生也瘋狂
    名稱:外科手術模擬2013 PC破解版下載 外科醫生也瘋狂  遊戲製作:Bossa Studios   遊戲發行:Bossa Studios
  • 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
    2013,黑色幽默手術模擬遊戲。手術模擬2013中,你可以當外科醫生,親自操刀。獨特物理引擎的運用,讓玩家體會醫生的緊張感。下面來看下外科手術模擬2013操作玩法 模擬外科醫生入門攻略。 巴士單機遊戲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是不是誰都得聽他的,特別的威風
    高考陸續出分了,大家都開始填報志願了,有些朋友問我,學醫好不好,特別是當外科醫生怎麼樣?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非常帥氣、十分的迷人,在手術臺上可以指揮一切,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家都要聽手術醫生的。作為過來人,我當然認為外科醫生是很不錯的,因為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那可是經常享受不一般的待遇,讓我來給大家說一說。
  • 寵物醫生陳浩專訪,累計手術5000+臺的首席獸醫師
    但其實這些觀念是非常停滯和狹隘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的進步,大多數寵物醫院配備專業的醫療器材,不亞於人類醫院,已經能夠給貓、狗,甚至蛇、烏龜、倉鼠等異寵開展較為複雜的外科手術。陳浩今年29歲,目前在江蘇南京一家大型寵物醫院工作,是醫院裡的「首席一把刀」,擅長給貓狗等做剖腹產、腫瘤診治和各類外科手術。據他描述,近幾年前來就診的寵物飛速增長,原因在於「大部分寵物主人越來越把愛寵看作是家庭成員,是一個伴侶,而不僅僅只是玩物」。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市場現狀...
    與創傷較大的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微創外科手術創傷較小,相應的痛感更低,疤痕更小,併發症更少,感染風險更小,住院時間和恢復時間更短。由於具有這些優點,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青睞微創外科手術。中國每百萬人口接受微創外科手術的數量及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分別從2015年的4248臺及28.5%增至2019年的8514臺及38.1%。然而,相較美國,中國的微創外科手術滲透率仍然很低。
  • ――記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主任醫師韋加寧
    韋加寧是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主任醫師,他42年如一日地潛心鑽研業務,成功地實施了「斷肢再植」、「拇指再造」、「功能重建」等各類手術5萬多例,使數萬病人重新恢復了手的功能。他是我國手外科界公認完成手術例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療效最好的手外科醫生。  2002年5月,韋加寧倒下了。經診斷,他患上了胃癌。消息不脛而走,許多人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探望。
  • 汕頭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搭橋手術救治罕見「煙霧病」
    原則上「煙霧病」患者一旦確診,在適應症範圍內都建議儘早手術治療。 近5年來經過不斷學習和積累,今年下半年,汕頭市中心醫院正式開展「煙霧病」搭橋手術。醫生用兩根10-0縫線吻合顳淺動脈和大腦中動脈,改善腦供血不足問題,至今已成功治療6位煙霧病患者,患者症狀較術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 東營市人民醫院兒外科:呵護兒童健康 承載生命重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 通訊員 康秀芹作為東營市公立醫院唯一開設的獨立科室,東營市人民醫院兒外科經過三年的飛速發展,一項項技術難關被攻克、一臺臺高難手術被完成,診療水平和護理質量得到了患兒家長一致認可。
  • 唐都醫院探索無疤外科手術新路
    工人日報客戶端電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成功為一腎積水患者進行單切口經臍三角腹腔鏡馬蹄腎切除術,並為對側腎進行復位固定。據科技查新,該手術為世界首例,為無疤外科手術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感覺自己根本不像剛做完手術的人」,宋先生笑著對家人說。
  • 北大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開闢了中國泌尿外科的大多數「處女地」
    作為新中國泌尿外科實業的發源地和領導者,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暨北大醫院泌尿外科在專業領域內長盛不衰,不僅擁有吳階平和郭應祿兩代院士,而且從最初只有三張病床發展成為如今的擁有三個病房和一個男科中心,並且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泌尿外科中心。
  • 玩電腦遊戲可助外科醫生提高精密手術技術
    美國一家醫學雜誌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說,玩電腦遊戲可以幫助外科醫生提高做精密手術時的技術。美國《外科學文獻》2月版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說,根據一次外科手術技術測驗結果,外科醫生的腹腔鏡手術技能與他們玩電腦遊戲的技巧之間存在密切聯繫。經常玩電腦遊戲的外科醫生在測試中得分普遍高於那些從沒接觸過遊戲的醫生。
  • 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就像前段時間,我們做了一臺外院腹腔惡性腫瘤多次術後再次復發呈巨大腫塊的病人,手術從下午5點一直延續到深夜兩點,不說手術過程中那些提心弔膽的驚嚇,遭遇風險和困難時內心的煎熬,單忍飢挨餓那麼長時間的站立對體力精力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這些,病人和家屬都不知道,也不關心,他們關注地只是,手術順不順利,效果好不好?
  • 毓醫肝膽胰脾外科劉小方:獨創手術 帶給患者希望
    聽上去好像沒那麼可怕,可數字最能證明一切——這個科室在毓璜頂醫院每周都能進行50多臺手術,並且每臺手術至少都是兩到三小時,在肝膽胰脾外科主任劉小方的帶領下,大家經常連續「作業」,一天下來,有時候累的連句話都不想說。
  • 專業外科醫生給狗做手術是殺雞用牛刀?你怎麼看?
    最近,某醫療相關公眾號轉載了這樣一篇文章:做狗,就要做外科醫生的狗。文章開頭是這樣寫的: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一位外科博士、未來的醫學大家,發現自家花了100塊,在花鳥市場買來的中華田園犬得了臍疝,想要找一名普外科醫生,為狗狗進行手術。最後,遇到了外科教研室高老師,表示明天有一節動物外科實操課,如果想做手術,可以把狗帶過來順便做掉。
  • 飛利浦發布VR「黑科技」:助力外科醫生精確完成脊柱手術
    1月12日,飛利浦宣布了一項「有趣的」手術導航技術新突破——「VR」功能。該技術已經應用於他們複合手術室的微創脊柱外科手術中。下圖即為飛利浦手術導航系統所呈現的「VR」視圖,難道就是在三維圖像上再加一張圖?長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