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你知道鳥類飛行的奧秘嗎?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有時,我們可以見到鳥兒成群結隊地在空中平穩地飛翔,或者在空中劃出飛行的「波浪」。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

為什麼鳥類會飛翔?

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

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其次,當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鳥類獨特的呼吸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鳥類呼吸作用旺盛,擁有「雙重呼吸」的本領。它們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氣囊。在飛翔時,鳥由鼻孔吸進空氣後,氣囊擴大,一部分進入肺部,進行碳氧交換;另一部分經過氣管存入氣囊,然後再經肺排出。再加之它們的骨骼本就薄而輕,無形中成為其飛行的一大助力。

鳥類的飛行方式有哪些?

假如你曾仔細觀察過鳥類飛行的話,也許會發現它們飛行並不是簡單的起飛和降落。鳥類在空中飛行主要有以下兩種基本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滑翔,即通過向下滑翔過程中的氣流運動獲得所需要的升力。信天翁可謂是鳥類中最為完美的滑翔運動員,它們有著長達3米的翼展,飛行時翅膀幾乎無需扇動,自然的風力就能成為它們飛行時的助力。利用季風,信天翁甚至能輕鬆地飛越太平洋。在海面飛行時,由於海面風速比較低,信天翁會先衝入浪峰,從斜風中汲取能量,繼而飛入風速比較高的空氣層。

第二種方式是通過翅膀的扇動獲得升力,翅膀的上下拍擊會產生向上的動力,基本上大多數鳥類都掌握了這項本領。但蜂鳥卻是其中的「異類」,它們在飛行時,翅膀是前後扇動而不是上下扇動。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翅膀的前緣始終保持在穩定的位置上。這種前後運動向兩個方向產生推力,使向前向後的力相抵,而尾巴則起著平衡的作用。一言以蔽之,蜂鳥的尾巴好似直升機的螺旋槳,可以幫助產生一個穩定的向下氣流以支持自身的重量。

所有鳥的飛行動作都是一樣的嗎?

不同的鳥類在飛行動作循環的時間長度上有所不同,這取決於鳥類的形體大小,通常大型鳥比小型鳥的動作略慢。小型鳥常常是夾翅飛,然後急速扇動雙翅,而且扇動頻率高,形體變化小。大鳥飛行時,還要注意身體和尾部的運動。它們在飛翔的過程中身體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上下移動,同時翅膀和身體的運動方向相反,起平衡作用的尾巴則和翅膀的運動方向一致。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豔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漲知識】鳥類飛行的奧秘
    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
  • 給你一雙翅膀你就能夠飛翔嗎?--鳥類為什麼會飛行?
    大天鵝和高山兀鷲是飛得最高的鳥類,飛行高度達9000米以上,輕鬆跨越珠穆朗瑪峰。那麼,鳥為什麼會飛呢?如果我們按照鳥身體和翅膀的比例量身定製一雙翅膀,是不是就可以飛呢?↓↓↓  鳥類之所以能飛跟他們的生理結構密不可分。
  • 鳥類羽毛的奧秘,它們的羽毛為什麼能夠如此經久耐用
    鳥兒在天空中飛翔,這是我們常見的現象,而且認為鳥兒就應該飛翔在藍天之中。那麼鳥兒飛翔在天空之中,為什麼人卻不能飛到天空之中?那答案其實是很明顯的,因為鳥是有翅膀的呀,這估計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一個問題吧,不過說到鳥兒的翅膀可能很多人卻並沒有詳細的了解鳥兒的翅膀為什麼會具有這麼強大的能力。
  •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時間:2016-12-09 09:38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 鴕鳥作為體型最大的鳥卻徒有虛名,因為它不會飛。身為鳥中之最,既有翅膀全身又長滿了羽毛,為什麼就不會飛呢?
  • 鳥類高空飛行的秘密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一旦加壓艙失控,艙內乘客會不自覺進入休克狀態,導致暈倒,後果不堪設想。想想那些伴隨天空的鳥兒,即使在接近10000米的高度,他們仍然可以飛行幾十小時。鳥類能很好地適應稀薄的空氣,在飛行中消耗大量能量的情況下中仍能保證自己的氧氣供應,所有這些都是由於卓越的呼吸系統:雙重呼吸(dualrespiration)。鳥類的雙重呼吸系統如何幫助他們抵抗稀薄的空氣?
  • 你了解這些關於鳥類羽毛的知識嗎?
    披著華麗外衣的雄性極樂鳥;擁有一身夢幻藍紫色羽毛的紅嘴藍鵲;頭頂翠綠,拖著顏色鮮豔美麗尾屏的孔雀;還有身著黑白相間燕尾服在天空中盡情飛翔的燕子。那麼,為什麼大自然會賦予鳥兒絢麗的羽毛,它們又有什麼奧秘呢?  其實,鳥類羽毛所具有的顏色和色彩,主要取決於羽毛含有的色素體及其內部結構。羽毛的色素顆粒可隨羽毛的形成進入到不同部位,從而與其內部結構等因素一起決定羽毛不同的顏色。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大自然中的生命幾乎是無處不在,但生命的奧秘也一直是許多科研人員苦苦追尋而無果的。目前學術界公認的生物進化論也把生命研究推向了進化歷程。科學家們開始尋找各種動物的祖先,希望發現更多生命的奧秘。有人認為生命起源於海洋,也有人認為陸地和海洋的生命可能是同時出現的。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不管是哪種看法,總沒有人會覺得生命起源於天空吧。於是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成了科學家眼中的謎團。這些鳥類從哪裡來?它們為什麼會進化出翅膀?誰又是它們的祖先呢?科學家們經過對化石的分析和研究發現,這些化石代表的鳥類與現代鳥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長有羽毛,但同時也與爬行動物有相似之處。於是科學家判斷,這些化石應該是鳥類從爬行動物向飛行動物過渡時期的代表。
  • 中國動物學家提科學假說 揭示鳥類飛行能力源泉
    中新社昆明九月二十九日電 一直以來,人們一直在研究為什麼同為鳥類,鷹、雕可以翱翔九天,而鴕鳥、企鵝等鳥類卻飛行能力退化、只能與走獸為伍?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院士課題組提出了與能量供應相關的線粒體基因在不同飛行能力的鳥類中受到了不同的選擇壓力的科學假說,回答了這一問題。
  • 美科學家揭開阿根廷巨鳥飛行奧秘
    美科學家揭開阿根廷巨鳥飛行奧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4日 10:52 來源:南方日報     生活於600萬年前南美地區 美科學家揭開阿根廷巨鳥飛行奧秘    能想像一隻輕型飛機般大的鳥從頭頂飛過嗎
  • 鳥類飛行遵循物理法則(圖)
    鳥類飛行遵循物理法則(圖)     南方都市報   本報綜合報導 據《自然》雜誌報導,英國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鳥類飛翔的一個秘密。牛津大學的格雷厄姆·泰勒稱:「我們已經弄清楚了動物飛翔的原理。」
  • 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探索你所不了解的鳥類生存差異!
    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探索你所不了解的鳥類生存差異!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最初出現在很多網站上:一個獲取和分享知識的地方,讓人們能夠向他人學習,更好地了解世界。加拿大鵝在夜間飛行其實有很好的理由!我和你們一起過一遍。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想必如果你問朋友「鴛鴦會飛嗎?」,估計他也要想一陣子。99%以上的鳥兒都會飛,可是有些我們聽過見過的鳥類,卻很難看到它們飛行的樣子。最被人們熟知的例如天鵝、鴛鴦和你看上去好像根本不可能飛起來的犀鳥(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有哪些平常很少看到它們飛翔,但實際上卻善飛的鳥類?鳥兒飛翔除了覓食外,還有什麼意義?會飛的鳥兒普遍都有什麼特點?
  • 飛行的異類,四翼神「鳥」,遠古恐龍長得像鳳凰,卻是鳥類祖先
    這個真的那麼重要嗎?昆蟲屬於小型無脊椎動物,也是外骨骼動物,這類生物既沒有沉重的脊椎,也沒有很複雜的肌肉系統。這不但使得它們的體型嬌小,而且身體輕盈,因此減輕了飛行的負擔。蜜蜂后翅退化成了平衡棒(網絡)為什麼所有的鳥類都儘量避免兩對翅膀飛行?
  • 為什麼企鵝有翅膀卻不會飛翔?企鵝的祖先會飛嗎?
    ,並且長有翅膀,但為什麼它們不會飛呢?科學家們之所以猜測企鵝原本可能會飛,或者說它的祖先是飛翔動物是因為企鵝身上有一個突出的特徵,那就是它們身上存在尾蹤骨。尾蹤骨是什麼?鳥類在飛翔時,受到氣流動力的影響,尾骨會逐漸縮短,變成一個短的骨節,科學家們稱之為尾蹤骨。最原始的鳥類到所有現代鳥類身上都有尾蹤骨,所以,既然企鵝也有尾蹤骨,那就證明它們的祖先是飛翔動物。
  • 鳥類飛行空氣動力學對人類飛行的啟示
    人類的飛行夢想始於古老而又遙遠的年代,女媧補天、嫦娥奔月、或是普洛米修斯飛天盜火……這些數不清道不明的神話和傳說,都是人類期盼著升空飛翔的美好願望和朦朧幻想。人類真正的飛行實踐起源於仿鳥飛行,即給自己裝上一對翅膀,學習鳥的撲翼動作而飛行,但是長期的大量實踐證明了仿鳥飛行的失敗。
  • 世界7大不能飛行的鳥類,圖1因為食物豐富,飛翔能力逐漸退化!
    在古老的紐西蘭的南北兩島上,因為沒有走獸和蛇,鳥類不必逃避,地面上的食物豐富,飛翔能力逐漸退化。2、帝企鵝 企鵝在這份名單上,不是因為它們的大小或保護狀況。它們在這裡只是因為它們非常酷。這些不會飛的小動物有一個令人驚嘆的故事。它們在海洋中遊泳,並在築巢和覓食地區之間全年遷移數百公裡。它們每年都忠實於他們的同伴,並且在產蛋後,母親將其轉移到平衡父親的身上。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它用什麼姿勢學會了飛翔(圖)
    恐龍用什麼姿勢學會了飛翔    鳥類被稱作「活著的恐龍」或是「會飛的恐龍」。從對世界各地的化石研究發現,鳥類是從恐龍演化來的,這一論點在學術界幾乎已成為共識。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測恐龍在奔跑的過程中演化出飛行需要的一切結構,並且能夠達到起飛所需要的速度。有很好的模型和數據可以描述這一過程。」    但是,他又說,戴樂教授的推測是很冒險的。「我們是在用現代的眼光來推測古代的行為。古代行為產生的原因很多,我們並不知道。地棲說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說是可行的,但不一定代表真正的生物進化過程。」
  • 鳥為什麼會飛——自然奧秘
    如果我們知道鳥為什麼會飛,我們就會知道,整個自然界的動物是如何遵循著進化機制的。鳥能夠會飛,是由其本身的生理條件與樹棲生活的特點所決定的,鳥的飛翔是經過了長期的演化才形成的.鳥的翅膀也是由它的前肢慢慢地演變而來的.
  • 大家都知道鳥類會換羽,那麼鳥類的換羽活動有什麼意義?
    鳥類是充滿羽毛的一種動物,大家也都知道鳥類會定期更換自己的羽毛,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鳥類為什麼要換羽毛,它換羽毛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鳥類的換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活動,而非病態表現。 是因為氣溫變化,冬季需長出豐厚的絨羽,以禦寒越冬,這期間的羽毛稱為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