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旌鑫
儘管冬季是相對而言的旅遊淡季,但是對於亟待挽回疫情損失的旅遊行業而言,今年冬季旅遊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冬小賣」成了旅遊業今年冬天的吉祥話。
作為旅遊內容領域最專業的「種草」者,馬蜂窩在為用戶提供了冬季好去處的同時,也在商家為寒假備品前給出了方向。11月27日,馬蜂窩正式發布《冬季新秘境2020》榜單。榜單基於馬蜂窩旅遊大數據,結合用戶優質內容,共計推薦了50個冬季旅遊的景區景點。
據悉,這也是繼9月22日發布《「後疫情時代」攻略:發現中國新秘境》之後,馬蜂窩發現「中國新秘境」系列發布的第二輪榜單。
對此,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旅遊信息的及時性非常重要。馬蜂窩會根據旅遊大數據,根據當季最新的玩法、具有新秘境氣質的目的地和景區景點,適時推出新秘境系列榜單。」
所謂「新秘境」,是指中國境內,曾經被遊客忽略的、小眾的隱秘目的地。這些景區景點在疫情之後被更多人挖掘出來,在自然風光、文化內涵或者深度體驗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記者在《冬季新秘境2020》榜單上看到,南澳島、羊八井地熱溫泉、敖魯古雅使鹿部落、達古冰川、北岐灘涂、雙月灣、普莫雍措、分界洲島、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和畢棚溝風景區位列榜單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慶前的發現「中國新秘境」榜單中並沒有南澳島。對於南澳島的異軍突起,馮饒解釋稱:「國慶節後,在北方天氣漸冷的氣候下,南方海島城市的搜索量增加。冰雪旅遊相關搜索熱度環比上漲89%,海島旅遊相關搜索熱度環比上漲72%。作為冬季出行的熱門主題,冰雪旅遊和海島旅遊都是遊客關注的熱點。其中,在眾多業已經很火爆的海島中,位於廣東汕頭的南澳島是此前尚屬小眾、漲幅較高的旅行地,非常符合『新秘境』的標準」。
優質內容推動南澳島旅遊熱度上漲136%
來自馬蜂窩的大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以來,南澳島生態旅遊區的旅遊熱度同比上漲136%,南澳島相關的旅遊內容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
十一期間,一段中華白海豚在南澳島周邊海域遨遊的視頻被人民日報微博轉發,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關注。
(馬蜂窩旅遊APP中用戶發布的視頻)
「這些來自旅行者真實體驗的優質內容,已經成為遊客旅行種草旅遊目的地的重要方式。」馮饒透露,「在馬蜂窩旅遊平臺上,南澳島的風車、燈塔、棧橋等是年輕人最愛的打卡景點。除了海島風光外,悠久的歷史文化,鮮美的潮汕海鮮以及衝浪、浮潛等眾多親水玩法,也是年輕人選擇南澳島的理由。」
聞旅創始人、總編輯周海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息化時代很多優質的目的地都是從社交平臺火起來的.與很多社交媒體不同的是,馬蜂窩在旅行玩樂領域更加專業,而且『新秘境』的維度也不僅僅是網紅打卡,更蘊含著年輕人對新玩法的渴望,這也是旅遊消費升級的重要體現。」
在馮饒看來,社交媒體內容生態的發展和成熟,是南澳島迅速走紅的基礎,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則是南澳島的政策東風。2018年年底,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了《廣東省海島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年)》,規劃中多次提到南澳島,肯定其旅遊開發價值,為南澳島發展旅遊提供了創新動力和廣闊的空間。
馮饒表示:「早年間,東南亞開發成熟的知名海島是中國遊客海島遊的主要選擇。近年來,隨著國內海島旅遊資源開發逐步完善,遊客也開始關注國內的海島遊。疫情之下,大量不便出境海島遊的遊客選擇了國內海島遊,這些遊客對於海島遊品質和體驗要求都很高,這也對國內海島遊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內容成為旅遊行業未來發展關鍵動力
相比國慶前發布的《發現中國新秘境》榜單,《冬季新秘境2020》的季節特徵更為鮮明:北方的冰天雪地與南方的海島沙灘成為榜單主角,佔比超過80%。
冰雪旅遊方面,呼倫貝爾的敖魯古雅使鹿部落,西藏的普莫雍措都是年輕遊客新近發掘的絕佳賞雪之地。除了南澳島之外,攝影愛好者們摯愛的福建北岐灘涂,廣東雙月灣和海南分界洲島等景區景點,也是南方海島遊的熱門。
對於這些小眾景點在疫情期間的走紅,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表示:「疫情以來,中國遊客的生活場景全面向線上轉移,旅遊內容,尤其是視頻化的旅遊攻略成為遊客進行旅遊消費決策和選擇出行目的地的重要參考。此前,馬蜂窩在旅遊直播中帶領遊客探訪呼倫貝爾神秘的使鹿部落,溫順的馴鹿給網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遊客們分享的北岐灘涂在霞光之下呈現出的層層斑紋,也令人生出無限嚮往。」
值得一提的是,馬蜂窩CEO陳罡在2018年的公開演講中就曾預測,「新興小眾旅遊將成燎原之勢」。今年以來,在疫情的催化下,國內眾多小眾秘境的旅遊發展更是呈現井噴態勢。
「深耕線上旅遊內容就是旅業復甦的原動力。」馬蜂窩CEO陳罡在近期的演講中表示。
多元化、呈爆發態勢的旅遊內容,是大量「新秘境」脫穎而出的重要前提。陳罡斷言,「疫情之後旅遊業將迎來一個全新的市場,而內容將是新市場秩序建立的關鍵機會」。
事實上,不只是馬蜂窩,疫情之後,眾多旅遊平臺都在加碼包括直播在內的內容投入,攜程董事長梁建章更是親自披掛上陣,直播帶貨。而從內容起家的馬蜂窩已經完成了內容的數據化和結構化,開始重點打造個性化和精品化的內容和產品。
來自馬蜂窩的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推出旅遊直播頻道後,截至6月份,超過70%的核心商家開展了直播業務。在平臺生態下,目的地合作夥伴和優質旅遊商家均可通過直播、短視頻、遊記、攻略等多元化的內容,構建自己的線上旅遊資產,積累社群和私域流量。
對旅遊經營者來說,通過圖文、直播、視頻等「種草」,已經成為重要的獲客途徑。優質的內容、場景化的旅行體驗和社群化的運營成為「標配」。
不過,相比於電商直播的群情激昂,旅遊直播則是潤物無聲。「旅遊直播與電商直播相比,更具專業性,並且不存在衝動消費。直播和短視頻,都是『視頻化攻略』的一種能力。但是旅遊直播,不能完全以帶貨為目的,因為旅遊不是衝動消費,用戶看到旅遊直播後,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搜索細節和驗證。」馮饒表示。
(編輯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