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幽靈公主》是宮崎駿早期的作品,這部電影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室町時代的蝦夷族少年飛鳥為了拯救危難中的村民,用弓箭射殺了邪神,自此右手中了邪神的詛咒。為了解邪神產生的原因,拯救自己,飛鳥離開親人往西方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
旅途中遇到了幻姬,看到由幻姬帶領的窮苦村民在麒麟獸的森林裡開採鐵礦,提煉礦石,創作鐵槍,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白狼神和她養大的人類女孩「幽靈公主」珊珊對幻姬恨之入骨,因為她們覺得幻姬帶領眾人破壞了森林。飛鳥了解到邪神產生的緣由是由於幻姬等人類的生產破壞到生態引起了動物對人的怨念幻化而成的。想幫助人類的飛鳥被珊珊深深吸引,理解幽靈公主想守護森林的心情,也理解幻姬想讓窮苦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想法,他努力的讓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一次戰鬥中,飛鳥被麒麟獸所救,大祭司為首的一群人目睹了整個過程, 為了獲取朝廷的獎勵,想來殺森林統治者麒麟獸,唆使幻姬去殺麒麟獸,當幻姬準備以火槍擊斃了麒麟時,幻姬所帶領的村莊正在遭遇朝廷的圍剿,而麒麟的頭被大祭司搶走。憤怒的麒麟的靈魂為奪回自己的頭,大肆破壞著森林。飛鳥與珊珊為了拯救人類和森林,決定幫麒麟奪回頭顱。在奪回頭顱的那一刻麒麟獸死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議題。
細節
在這部電影裡飛鳥無疑代表著保護環境,對環境破壞造就的惡果與原因存疑的一部分人。而幻姬代表著則是為過上美好生活,不在意犧牲環境的一部分人(環境保護無意識)。大祭司代表了不在意環境一味想謀求私慾的一部分人。朝廷則代表了想擁有先進生產力的國家當權者,對於環境保護的漠視,對於先進生產力的無限追求。幽靈公主由於是被自然撫養其實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對自然心存感激的一部分人,而麒麟獸無疑是自然本身。
這部電影一開始設置了一個懸念即少年飛鳥的詛咒怎麼化解?幾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幻姬肆意破壞森林,挖掘鐵礦製造武器的背後,其實是為了拯救窮苦百姓,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一個是大祭司為了個人私利,唆使幻姬去殺麒麟獸。一個是朝廷為了先進的武器不惜利用大祭司趁亂襲擊村民。
環境保護,為自身發展忽略環境的人,為私利不惜犧牲環境的人,當局者之間的爭議都被以故事的形式寫進這部作品裡。
人類為了自身發展到底應該犧牲環境還是可以做到與環境和平相處,人與人之間觀念如何統一都在這部電影裡做了很深入的思考。
觀後
這部電影裡大祭司與朝廷無疑是宮崎駿厭惡的,因為他們急功近利,鼠目寸光。而幻姬為首的百姓,雖說是為了美好生活,僅僅為了自我生活,數典忘祖,自然也受到了作者極大的抨擊。幻姬與朝廷,大祭司的鬥爭,某種程度上也是作者不願看到的。
故事的結局以麒麟獸死去換做綠意覆蓋山頭作結,我想是在告訴我們人與自然能否和諧相處的根源,在我們自己,人不能以一己之私忘了自然的幾千年來哺育,更不能忘了沒有自然,人無法獨立存在。我們應該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