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怪石」竟是珍稀恐龍骨化石(圖)
點擊進入>>> 本報訊 (記者植文秀通訊員韋志軍、黃廣雄、李節攝影報導)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該關日前在一名進境旅客攜帶的旅行包裡發現四塊白堊紀-侏羅紀恐龍化石,這些化石均未向海關申報進口。據了解,這是黃埔海關首次在旅檢渠道查獲恐龍骨化石。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12月21日下午2時許,他和家人外出散步,來到住家附近的一工地。「在自貢發現恐龍化石,不稀奇;稀奇的是作為研究化石的,這是我第一次獨立發現恐龍化石。」李飛坦言,因為職業敏感,無論到哪種自然環境,他都會不自覺地去看看那裡的地質構造、巖層情況等。散步過程中,李飛同樣是邊走邊看。「咦?那不是塊化石嗎?」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2020-12-22 0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寧夏6名男子到 彬州市 挖掘「恐龍骨」及化石被警方勸離
現在的人了解恐龍,主要是根據地下出土的恐龍骨及恐龍化石等自然遺產。恐龍自然資源及自然遺產是人類的寶貴財富,是整個人類了解過去、理解現在、展望未來的物質基礎,被法律保護著。然而,近日,有人卻準備挖掘「恐龍骨」及化石被警方勸離。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1.6億年前恐龍化石,網友:不愧是恐龍之鄉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新物|矽化恐龍骨
曾經主宰著地球一億五千五百萬年的霸主,如今我們只能通過化石來猜測它原來的模樣。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 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
-
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新華社昆明1月24日電(記者嶽冉冉)中美法三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了發現在雲南的距今600萬年前一巨型水獺新種化石,並將其命名為「似獾泰國水獺」。這項成果於1月23日發表在國際刊物《系統古生物學》上。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發掘確定系蜥腳類恐龍股骨
化石整體形狀逐漸顯露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12月22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15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
-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在雲南昭通發現
研究人員發現了源於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論文。(Mauricio Anton繪圖,Nina G.Jablongski提供) 中猴是最早被學術界記錄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之一,160多年前發現於希臘雅典附近的佩克米地區。隨後,在歐洲、西亞等距今820-710萬年的地層中都有發現,是地理分布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化石代表之一。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
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科學家在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科學家在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2017-01-這是迄今歐亞大陸發現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獺化石之一。 水獺是鼬科中半水生的食肉動物,現生水獺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但其化石記錄非常貧乏,尤其是距今6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此次發現的化石是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項目的野外採掘隊2010年在昭通市太平鄉水塘壩一個廢棄的磚廠煤坑發現的。
-
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
-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由於此處巖石硬度較高,化石又是縱向處於巖石內部,發掘難度較大。但出於安全考慮,專家決定將發掘工作搶抓在當天完成。通過電鎬粗挖外圍、鏨子細作周邊等方式,到傍晚6點,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徹底分離,並基本完好無損。現場發掘人員在大山鋪派出所幹警的協助下,多人合力抬起了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並很快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雲南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
-
阿根廷發現7000萬年前巨型魚類化石,長6米多,牙齒鋒利如針
阿根廷科學家當地時間7月6日表示,在這個南美洲國家的巴塔哥尼亞發現了一具7000萬年前生活在恐龍時代的巨型魚類化石。據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在一份聲明中說,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具6米多長的掠食性魚類的殘骸」。
-
匈牙利發現1000萬年前大熊貓化石,起源地之謎再起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家在雲南發現的800萬年前的始熊貓化石,曾給這個問題畫上了句號。 如今,隨著一個新考古發現,句號又似乎要變成問號。 法國科學家近日在《地球生物》期刊(Geobios)發表文章稱,在匈牙利發現了1000萬年前的大熊貓牙齒化石,由此佐證了大熊貓歐洲起源說。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小腿骨化石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復原身長2米(圖)
這是目前歐亞大陸發現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獺化石之一。 研究 這一化石來自於距今6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而600萬年前的水塘壩屬於淺水沼澤環境,螺殼、貝類及水生植物非常豐富。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這是目前歐亞大陸發現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獺化石之一,命名為「似獾泰國水獺」。
-
昭通市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
本報訊(胡遠航) 9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研究人員在昭通水塘壩發現一組三件640萬年前中猴化石標本。該組化石的發現,證實此前科學家提出的金絲猴的祖先是由雲南地區的一種猴科動物演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