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耐寒的蛇類,為了交配成功,會舉行盛大的「多蛇運動」

2020-08-22 老夫聊寵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每逢春季到來,無數的動物都會從冬眠中甦醒,蛇類也是其中的一員。但與許多蛇類不同的是,有這麼一種蛇類,它們每年都會從冰雪覆蓋的地區甦醒過來,然後爬出洞穴,來迎接雪地上春季的溫暖。它就是加拿大冰雪中的生命——紅邊束帶蛇。

「最耐寒的蛇類」

束帶蛇是一種常見的無毒蛇類。束帶蛇的成員擁有各式各樣不同顏色的長條紋,而紅邊束帶蛇就是其中的一個亞種。紅邊束帶蛇也叫做「紅脅束帶蛇」,是加拿大和北美中部地區最為常見的一種蛇類。

紅脅束帶蛇是蛇類中分布最靠近北極圈的蛇類。它們的分布區一路向北延伸到加拿大地區的冰雪之上,可以到達北緯60度。在這裡冬季氣溫甚至可以降到零下10℃。

在這樣擁有極端氣候的生存環境下,這些冷血動物想要適應就必須擁有不同於其他蛇類的方式。紅邊束帶蛇每年進入冬眠的時機都會比一般蛇類要早,而且整個冬眠期的時間也會比較長。為此它們需要在夏季瘋狂地進食保存能量。

最重要的是,它們在進入越冬巢穴中冬眠的時候,會以數以萬計的數量,成群結隊地一起抱團去巢穴冬眠。

在加拿大馬尼託巴的納西斯野生動物管理區,每年會有大約5萬條紅邊束帶蛇會一起鑽入4個主要的越冬巢穴集體冬眠。

雖然冬眠時蛇的代謝會減慢至只維持低水平的生命狀態。但由於紅邊束帶蛇的冬眠時間較長,每逢甦醒的季節時,紅邊束帶蛇從長期的麻木狀態恢復至活動狀態就更需要準確守時。這時候,它們就會造就一片讓人嘆為觀止的景象......

群蛇亂舞的「多蛇運動」

在每年4月中旬時,當氣溫上升至了25℃左右。數萬條紅邊束帶蛇就會從冬眠洞穴中一湧而出,這時候,地球上最大的蛇類集群就此出現了。

(而且這些場景會在秋季紅邊束帶蛇返回洞穴冬眠時重現。)

一般雄蛇會「爭先恐後」的離開洞穴,在洞口擠成一團,「抱團取暖」得以恢復自己的狀態,然後細心等待著雌蛇的出現。

因為在這個群體中,雌蛇的數量是遠小於雄蛇的。所有雄蛇需要相互競爭,快速恢復自己的體溫和活力,只有狀態恢復更好的雄蛇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雌蛇的青睞與交配權。

根據天氣狀況,這個每年一次的「多蛇運動」狂歡節會持續數日,或在3周內多次爆發。交配完成後,這些蛇才會擴散到周邊地區尋找食物來瘋狂補充能量。

這種場景屬實讓人頭皮發麻、嘆為觀止。

無畏寒冬的秘密

出於對紅邊束帶蛇讓人嘆為觀止的適應能力的好奇,爬行動物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探索紅邊束帶蛇的抗凍能力。結果發現,秋季的時候,紅邊束帶蛇甚至可以在40%體液結冰的環境情況下繼續短暫存活。但暴露在冬季狀態下10小時後,紅邊束帶蛇死亡率就會一直持續增長。

因此,它們對寒冷的耐受能力只是短期的應對不尋常秋季早寒的一種功能。這並不能保證它們可以以此度過整個冬季。這也是它們冬季必須鑽到地下尋求越冬巢穴的原因。一旦進入洞穴或冬眠場所後,這些蛇類就可以安全地逐漸減慢代謝,並很快佔據每一個固定且適合的巖石縫隙內。

當然,對於蛇類的遷徙和束帶蛇的習性,還有很多問題困擾著我們,科學家還需要繼續研究,才能夠破解這些神秘蛇類的未解之謎。

相關焦點

  • 毒蛇等蛇類是怎麼交配的?
    蛇類是一種神秘及恐怖的存在,我們極少的能夠在野外的環境當中遇到蛇類,大部分的蛇一察覺到周圍有人類的存在也會迅速的逃之夭夭,蛇類本就是極為少見的存在,蛇類都這麼少見了,蛇類的交配就更加的難以見識到,你知道蛇類是怎麼交配的嗎?
  • 蛇之最:世界上10大最美蛇類排行榜
    天氣越來越熱,冬眠的蛇類慢慢的從睡夢中醒來。很多人談蛇色變,因為蛇是軟體動物,從外表來看都讓人害怕,其次,每年都有關於毒蛇攻擊人的各種新聞,所以蛇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陰影,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不是毒蛇,而是世界上最漂亮的10大蛇類,這些蛇類生存數量極少,有些種類已列為國家級野生動物保護名錄。
  • 男子與蛇合照被咬身亡是誰的責任?世界上最致命的蛇類盤點
    當時耍蛇藝人正要將眼鏡蛇繞到這名遊客的脖子上,結果這條蛇卻不按套路出牌,沒有老老實實地任由擺弄而是直接對遊客發起攻擊,不偏不倚地咬在他的臉頰上,並釋放出致命劑量的毒液。一開始,遊客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中毒,還很淡定地對著相機拍照。片刻之後,他感覺有些不太對勁,便讓耍蛇人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咬傷了,但耍蛇人並沒有理會他,而是繼續表演。幾分鐘之後,男子開始失去知覺。
  • 交配時用腳抱住雌性,蛇的繁殖過程並不簡單
    這裡用「抱」這個詞可能不太恰當,因為用這個字我們腦海就會浮現出抱住大樹的樣子,對蛇來說,如果有這麼長的殘肢還不讓人類發現,那真的可以稱得上深藏不漏了,我覺得應該用「掛」比較合適,下面給你解釋原因。這裡拿我們熟知的世界上最重的蛇——亞馬遜森蚺作為例子。
  • 蛇的性愛觀太驚訝:一群雄蛇會為搶一條雌蛇擠成團
    圖5:天堂樹蛇(paradise tree snake)有關蛇類求偶和交配方面,我們還對其交配模式產生了誤解。過去,我們以為蛇類也存在「一夫多妻制」,即某條雄蛇與多條雌蛇交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研究團隊懷疑,雄蛇會在旅途中爭奪交配的最佳位置。與天堂樹蛇是近親的雙帶蝣蛇也有過類似的求愛現象。這些蛇白天十分活躍,這可以幫助它們做兩件事:邊向雌蛇求偶,邊在樹上保持滑行以躲避捕食者。而在地面上,蛇類「狂歡」的規模往往更大。
  • 爬行動物中的優秀獵手—蛇類
    還有一些種類的蛇會吃其他動物的卵。例如卡拉細盲蛇是一種位於加勒比島上的小型蛇類,成年卡拉細盲蛇平均長10釐米,算是蛇類中比較袖珍的成員了,它們這麼小的體型,根本不具備捕獲大型動物的能力因此它們主要以白蟻和蟻卵為食。蛇和水蟒體長可達到它們的100倍之多,可以吞食鹿和豬。如果獵物體形偏大,消化會持續幾天。這一過程也同周圍的氣溫有關。
  • 最貼近「農夫與蛇」原型的毒蛇,極為耐寒,北極圈附近都有分布
    在自然界中,恆溫動物可以說是最適應環境的動物了,它們保持恆定的體溫雖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這也是它們能挑戰冰天雪地仰仗,不過像蛇這種動物,由於它們新陳代謝緩慢,不能產生足夠多的熱量,加之沒有形成很好的比如毛髮、脂肪層等的保溫裝置,體溫調節機制也不完善,所以它們的體溫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很大,因而它們被稱為「外源熱動物
  • 世界上最大的蛇究竟有多大?|蛇類|森蚺|亞馬遜|巨蛇|巨蟒_網易訂閱
    通過對化石的分析和復原,科學家估計,這種蛇的平均長度在12米左右,最長可達15米以上,身體最粗處直徑約1米,體重可達1噸左右。如下圖所示,泰坦巨蟒的脊椎(右)比普通蛇類的脊椎(左)大得多。化石證據顯示,這種蛇的體長最長可以達到10~12米,是世界上已知的有史以來第二大的蛇,僅次於泰坦巨蟒。
  • 進化成功的爬行動物代表——蛇
    如陸地生活的蛇類,由於陸地上食物豐富,種類繁多,多為廣食性蛇;而水中生活的蛇,只能採食到魚類、蝦類等水生動物,海蛇長年生活在海洋中,環境限制了它們只能捕食一些海生動物;而營穴居的蛇類只能捕食昆蟲、蚯蚓等動物;終年生活在大連蛇島上的蝮蛇除了偶爾到水邊取食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外,主要採食春、秋季遷徙到島上稍停休息的鳥類。
  • 世界上首例蛇類琥珀被發現
    >   既是0.99億年「高齡」的「琥珀蛇」 又是被「凍齡」的新生蛇  世界上首例蛇類琥珀被發現  白明 攝  昨天,兩塊小小的琥珀在全球古生物界掀起波瀾,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宣布,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
  • 盤點那些蛇中之最,各種令人恐懼的蛇,蛇類當中頂尖的蛇
    蛇類的家族也是一個大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蛇類,有毒的、無毒的,靈活的、懶惰的、吃其他動物、吃蛇的同類等。蛇類的家族按照體型也分為三個種類,蚺、蟒、蛇,不同的種類當中都有著最強大的存在。當然網紋蟒也是唯一一種有被記錄曾經將人當中獵物併吞食的蛇,足可見其兇殘程度。現今世界上最重的蛇——森蚺森蚺也叫綠水蚺,現今世界上體重最重的蛇,當之無愧的巨無霸,雖然長度與網紋蟒相比還差點,但是卻比網紋蟒粗壯的多。
  • 世界上最毒的蛇排名
    全世界的蛇類品種繁多,目前被認知的約有3000多種蛇。蛇類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害怕,唯恐避之不及。主要還是因為蛇的劇毒,傳遞給人死亡的恐怖信息。
  • 世界最毒的蛇是什麼蛇?中國最毒的蛇有多厲害?
    美國《世界野生生物》評選出了世界最毒的十種動物,其中包含了5種蛇類,分別為:澳洲艾基特林海蛇、太攀蛇、褐色網狀蛇、眼鏡王蛇、黑曼巴蛇,而毒性被認為最強的就是澳洲艾基特林海蛇。當然這裡我們簡單說明下,世界最毒的十種動物排名在第一位的就是「澳洲方水母」,這看上去是一種比較溫和的生物,但是若有人碰到方水母身上的微小細胞,30秒後便會死亡,所以是世界上毒素致死時間最短的動物,被人是「毒王之王」。
  • 進入秋分節氣後,幾十條蛇盤踞在鄉間小路上,傳說「蛇上朝」麼?
    今天一位放羊的大爺告訴我說,昨天在山坡那邊看到了「蛇上朝」,上百條蛇交織在一個大的石縫附近的小路上曬太陽,看著真瘮人,讓我以後去那邊要小心一點。我說不怕:「蛇咬三生冤,虎吃有仇人」,其實我記住了!2、繁殖:蛇類想要繁殖後代,就必須進行交配。有些蛇類,在交配的季節,就會求偶聚集在一起,擇優錄取進行繁殖後代。
  • 彩虹蛇五頭蛇食蝸牛蛇,盤點世界上最奇怪的蛇排行榜
    蛇是一種可怕的生物,噁心,有毒,一般人都怕。我們也做過多期蛇的主題,有世界上最毒的蛇排名,世界上攻擊性最強的蛇排行榜,世界上還有一些奇特的蛇,習性奇怪,外觀奇怪。小編為大家盤點世界上十種最奇怪的蛇。有印度五頭蛇,身體像彩虹一樣的蛇,能吃蝸牛的蛇,還有世界上最小的蛇等等。
  • 世界上十大最毒的蛇
    蛇是無足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的總稱。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種蛇類。身體細長,四肢退化,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無前肢帶,身體表面覆蓋有鱗。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下面是世界上最毒的十種蛇排名,比世界上最大的蛇恐怖萬倍。
  • 世界上最美麗的五種蛇類,鱗甲閃彩光,炸鱗更炫酷
    蛇,一種古老的生物,它出現於距今七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經過漫長的發展形成了無數分之,直到現在,世界上所擁有的蛇類多達3000多種。但無一例外的,它們都是這個星球上最優秀的捕食者。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擁有劇毒的蛇類,一旦被他們咬中,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最壞的下場,便是死亡。不過,蛇雖然可怕,但是這個大家族中不乏美麗者。有些蛇體態優美,色彩斑斕,顏值極高。即便是怕蛇之人看到了,也會被它的美麗所吸引,忘卻了恐懼。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最美的五種蛇類,看看這種恐怖的殺手們,顏值到底有多高。
  • 【龍雅科普】哪種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
    哪種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我想肯定有人會說,貝爾徹海蛇?艾基特林海蛇?鉤鼻海蛇?也有人會說是某種海蛇,具體是哪種他自己也不清楚。1983年Minton發表了6種海蛇的測試結果,其中最高的杜氏劍尾海蛇皮下注射為0.044mg/kg,超過了之前世界第2的東部擬眼鏡蛇,但是仍然與內陸太攀蛇差了一倍,作者Minton本人也表示內陸太攀蛇是世界上最毒的蛇類
  •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哪一種?毒性有多強?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世界上最毒的蛇是哪種蛇呢?它們分布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最毒的毒蛇在爬行動物中,蛇目是最常見的爬行動物之一。在世界範圍內,已知的蛇類超過了2500種,其中約有410多種為有毒蛇類,在我國分布的蛇類約有200種,其中毒蛇約有47種。在我國的毒蛇中,毒性最強的是銀環蛇,它的毒液半數致死量為0.108毫克/千克,這個毒性就相當於5-8毫克的銀環蛇毒就能夠毒死一位成年人。
  • 蛇真的會記仇,並且還會實施報復嗎?蛇類到底有多可怕?
    世界上有許多的生物,知名的不知名的,許多很是可親,但有的,一聽到就覺得害怕了,那就是&34;。對於蛇,總體給人的印象就是長,神出鬼沒,還有的有毒,樣子也很是恐怖。還有人說,蛇是會記仇並且還會計劃實施報復,它們真的會這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