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植樹造林 為地球研發「三合一」綠色疫苗

2020-12-03 央廣網

全球多地森林大火,東非蝗蟲成災,南極20℃高溫,冰川加速融化...最近多家機構包括世衛組織都發布了研究報告,揭示近十年災難頻發,氣候變化是原因之—。在經歷150多年的工業化砍伐森林、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汽車數量的迅猛增加後,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增長到300萬年來前所未有的水平。人類以犧牲自然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無節制地使用化石燃料,進行城市化、土地開發、工業生產等破壞自然、砍伐樹木的行為,逐步導致氣侯變暖。

天氣模式的改變還導致糧食生產面臨威脅,聯合國的數據顯示,以目前的溫室氣體濃度和排放水平來看,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很可能比1850-1900年高出1.5℃,而氣溫每上升1度,糧食產量就下降約5%。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的科學家已經多次發出警告,地球正在面臨不可逆轉的氣溫上升趨勢,情況猶如地球的「免疫力」受到了破壞,如果現在不採取緊急行動,未來適應這些影響會變得更加困難,成本也會更加高昂。

人類需要健康生存,地球需要增綠髮展。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科學植樹造林可有效增強地球「免疫力」。目前的植樹項目社會參與度還遠遠不夠,TREELION FOUNDATION將利用技術和模式優勢,推動「全球治沙,全民種樹」計劃,以對抗土地荒漠化的「地球癌症」,增強生物多樣性的「地球免疫系統」,為地球環境接種綠色的「三合一疫苗」,實現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的「三合一」效果,減緩全球變暖趨勢,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TREELION FOUNDATION由多位環保人士共同發起,包括聯合國「地球衛士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王文彪、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歐盟前環境專員卡曼紐·維拉、巴西環境部前部長伊莎貝拉·特謝拉、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非洲工業化親善大使及幣安區塊鏈慈善基金會負責人海宇等。他們都是長期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制定和實施者。其中伊琳娜·博科娃是聯合國「海洋科學可持續發展十年倡議」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卡曼紐·維拉促進了歐盟通過並全面實施《循環經濟行動計劃》,伊莎貝拉·特謝拉推進2014年世界盃成為有史以來最環保的全球賽事。大家本著與TREELION FOUNDATION的共同理念,未來將為基金會提供發展策略建議,幫助基金會連接國際合作機構等資源,助推基金會的長遠發展。

相關焦點

  • 新一年 三合一疫苗抗甲流
    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仍為主導流感。   新預測:甲流病毒仍是主導  世衛組織是在一次為期4天的技術性會議結束後發布上述報告的。  報告說:「預計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病毒會於2010~2011年間(秋冬季節)在北半球傳播,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佔據主導地位。」
  • 新民晚報數字報-研發製造世界頂尖三合一動力總成系統
    德國當地時間7月23日,恆大集團與德國hofer動力總成集團在斯圖加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德國合資成立的恆大德國hofer動力科技公司正式揭牌
  • 綠色菩提林 護生功德心 重元寺倡議植樹造林
    佛教在線江蘇訊 蘇州重元寺將於2012年5月12日舉辦植樹造林活動。植樹造林是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後代的公益性事業,也是佛教歷代傳承的優良傳統。自古寺院皆古木參天,華葉蔽日,皆賴歷代僧眾檀越栽種維護。植樹造林之功德多見於佛經之中,《佛說諸福田經》中說:「佛告天帝,復有七法,廣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
  • 緯湃科技出牌:從功率電子到48V、三合一
    2019年10月大陸集團將動力總成部命名為Vitesco Technologies(緯湃科技),主營電子控制、新能源科技、感知與驅動等。原本,緯湃科技將在今年獨立上市。但由於疫情影響,它決定推遲拆分計劃。緯湃科技中國區總裁顧睿華(Gregoire Cuny)指出,公司預計從2021年起,在合適的市場前提下,實行拆分上市計劃。
  • 臺三合一疫苗適打年齡混亂 第一線醫師憂起糾紛
    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學童入學前都要追加一劑四合一疫苗,由於國際自去年起就缺貨,臺灣「疾管署」今年採購三合一疫苗加上小兒麻痺疫苗因應,過去只要打一劑,現在變成要打二劑,但近來,第一線兒科醫師反應,三合一疫苗仿單上寫著只能打4~6歲,國際建議也頂多到7歲之前,但「疾管署」卻發函指可打
  • ...向「中國綠色方案」求助:利用數字科技來保護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聯合國中非雨林倡議」組織以及非洲多國政要呼籲向「中國綠色方案」求助,希望推廣支付寶的「螞蟻森林模式」綠色發展經驗,以數字科技保護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剛果共和國森林經濟部長Rosalle Matondo說:「屢獲殊榮的「螞蟻森林」鼓勵中國億萬人民,通過植物實現「看得見的綠色」,推廣「螞蟻森林」經驗,將其應用到生態脆弱的國家和地區。」
  • 華中農業大學彭貴青教授團隊為冠狀病毒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
    229E(HCoV-229E)表面刺突蛋白(S)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並捕捉到刺突蛋白的兩種中間構象,揭示了HCoV-229E入侵宿主細胞過程中必需的動態構象變化,為冠狀病毒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其中構象1為「細長」結構,它的三個受體結合區(RBD)均處於「lying」狀態,由於空間位阻導致其無法與受體APN結合,該構象為受體結合的非激活狀態(closed state)。同時我們發現一種「矮胖」新構象(構象2),其RBD排列更為鬆散,有利於轉換為「standing」狀態,進而與受體結合。
  • 鍾南山: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需面向世界進行,目前正紮實前行
    ,大會以「科技創新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為主題,展示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衛生健康政策、科技進展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經驗、成效,探索衛生健康未來科技發展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大會主論壇,並作《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題發言,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感染、疫苗研發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聯防聯控仍然是新冠防控的關鍵  「現在,全世界新冠疫情確診案例已經超過6000萬,死亡案例140多萬,這個數字非常驚人。今天大會會場上有1000多人在開會,在很多國家是不可想像的。」
  • 鍾南山:我國疫苗研發水平與輝瑞差不多
    11月9日,美國輝瑞製藥宣布,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聯合開發的新冠mRNA疫苗,在臨床三期試驗中顯示可以防止90%的感染。據輝瑞官網信息,根據目前的預測,輝瑞和BioNTech預計到2020年將生產多達5000萬劑疫苗,到2021年將生產多達13 億劑疫苗。
  • 美公司研發新交通工具 將飛機直升機汽車三合一
    在未來,乘客很可能不必再為選擇何種交通工具出行而糾結,因為一款集多種交通工具為一身的新型設備也許會實現科幻小說多年的設想
  • 人民日報和音: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從第一時間確定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到推出多種檢測試劑,從篩選有效藥物和治療方案到推進疫苗研發,人類與時間賽跑、與新冠病毒作戰的經驗再次證明,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古巴官方通訊社拉美社在分析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原因時指出,新技術的運用是中國抗疫「藥方」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移動電源三合一方案解析_移動電源三合一方案的優點介紹
    什麼是移動電源三合一方案? 移動電源三合一方案,是指主控晶片移動電源MCU無需外掛DC-DC晶片和充電管理晶片的移動電源方案,根據是否需要外加基準和運放,又可稱為四合一或者五合一移動電源解決方案,芯海科技的移動電源SOC系列晶片,可以達到五合一,但為了通俗起見,我們統一稱為移動電源三合一方案。
  • 植樹造林 認種認養認捐當倡導
    各地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義務植樹」,積極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讓更多的人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出力。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推出「種一棵希望之樹」網絡植樹活動,很多市民以認種、認養、捐資等多種方式參與義務植樹。
  • 科技日報:如果沒有疫苗 世界將會怎樣
    巴斯德致力於改良接種技術,1881年5月5日成功研發綿羊的霍亂疫苗,並於1885年6月6日讓一位兒童接受狂牛症疫苗的注射——這被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劑疫苗。    在人類疫苗發展史上,由牛痘預防天花而引發的醫學革命,為人類使用各種疫苗來預防和控制傳染病譜寫出光輝的歷史篇章。現在和19世紀末相比,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數十年。這主要是因為造成人類大量死亡的傳染病得到了控制。
  • 甲型H3N2流感12月流行 流感疫苗"三合一"
    我國今年7月後部分地區出現一些小範圍的流感聚集性病例,檢測到的病毒株多為甲3型。   專家指出,根據往年的經驗看,包括我國在內,北半球流感流行要等到12月份到明年1月份,預計2010-2011年冬春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季節性流感甲型 H3N2,甲型H1N1仍然會比較活躍,同時乙型流感病毒也存在,所以說流感防控的形容依舊比較嚴峻。專家指出,我國流感小規模暴發有85%是在學校。
  • 從手錶製造商到列印巨頭,這家78歲的公司如何玩轉綠色科技?
    綠色科技亮相進博會不久前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剛剛閉幕,作為首次參展的企業,愛普生發布「科技+本地化+環境」戰略,以「智繪中國 綠動未來」為主題,為中國用戶帶來了高效PaperLab進一步完善了愛普生文印解決方案系統,結合愛普生企業級墨倉式陣列複合機,在環保的「冷印」技術基礎上,打造出微生態安全文印閉環解決方案,這將為中國市場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社會做出貢獻。智慧光影展區,以沉浸式數字光影體驗,不僅成為展臺的「創意擔當」,更以愛普生獨特的3LCD投影技術,通過不斷創新的視覺影像解決方案,實力推動文旅產業品質升級等。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20期】|智慧醫療|人工智慧|糖尿病|疫苗|...
    重要提醒:本文為全球數字健康行業周報的第20期,發布時間為每周三。往期內容可點擊文末連結獲取,本期統計時段:11月25日-12月1日一. 全球數字健康產業風雲1.
  • 配電設備企業加緊研發數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配電設備企業加緊研發數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1-01-08 10:45 數位技術賦能電力物聯網配電設備企業加緊研發數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秦虹 報導 「針對當下的時代環境
  • Nature:華西醫院226個胺基酸研發出新冠疫苗!
    2020年7月29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顯示,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僅截取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226個胺基酸,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一種新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該疫苗除了能誘發免疫反應,還能為實驗動物提供保護,抵禦新冠病毒的攻擊。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魏霞蔚、逯光文和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康。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是該論文的署名作者之一。
  • 海外看戰「疫」:法國醫藥巨頭欲尋SARS「捷徑」研發疫苗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法國醫藥巨頭欲尋SARS「捷徑」研發疫苗  中新社巴黎2月20日電 題:海外看戰「疫」:法國醫藥巨頭欲尋SARS「捷徑」研發疫苗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工作備受關注,各國科研機構和醫藥企業最近紛紛展開行動,投入研發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