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電腦、低頭看手機、坐車靠窗睡、回家「葛優癱」——在不少人身上,這些就是每天的生活常態。然而,你以為你在放鬆身體,頸椎卻「咔咔響」抗議。本期《名醫面對面》在線訪談中,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肖隆藝表示,頸椎病已呈現年輕化趨勢。保持頸椎健康,良好習慣是根本之道。
脖子咔咔響不一定是頸椎病,心悸耳鳴卻是其症狀
頸椎連接著頭部、軀幹,有著運動以及保護神經的重要作用。肖隆藝介紹,健康的頸椎,必須擁有無痛、靈活的運動功能,以及正常的神經功能。而當頸椎生病了,通常表現為頸部疼痛、活動受限,嚴重者會刺激或壓迫相鄰的脊髓、神經、血管、食道,引起相應的症狀。「比如壓迫到神經時會引起相應部位的麻木無力,壓迫到血管則表現為頭暈,刺激到椎動脈或交感神經時,還可能表現為心悸、頭暈、心動過速、血壓增高、耳鳴等」。
上述症狀看起來和頸椎無關,卻是頸椎病的症狀。而有些直接發生在頸椎上的不適感,卻不一定是頸椎病。「需注意的是,頸椎生病不一定是頸椎病。頸椎病包括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症候群、頸椎間盤脫出症等,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而脖子疼最常見的原因是頸部肌肉勞損,脖子咔咔響最常見的原因是頸韌帶鈣化、小關節退變,這些都不一定是頸椎病。」肖隆藝介紹道。
正確姿勢持續過長,對頸椎也是損傷
「低頭族」「葛優癱」會傷害頸椎,這已是眾所周知。但肖隆藝還提出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壞習慣,如坐車時頭斜靠著車窗、用餐時埋頭吃飯、趴著桌子午睡等會傷害頸椎。這是為什麼呢?
「這要從頸椎病的病因說起。」肖隆藝說,頸椎病病因主要有兩方面:衰老、勞累。衰老無法避免,需注意的是,勞累並非就是體力勞動。有些動作對於四肢來說是放鬆,對於頸椎、腰椎、胸椎來說卻是勞累。「比如長時間工作、開車、坐車、做家務、用電腦、打牌、織毛衣、玩遊戲等,即便是正確的姿勢,持續時間過長也會對頸椎造成損傷」。
市二醫院脊柱外科主任肖隆藝上線《名醫面對面》。
姿勢不對更加重了勞損。肖隆藝介紹,長時間低頭或坐車時斜靠著車窗等,都是改變了正常頸椎前凸的生理彎曲,脖子後方或側方肌肉被拉長,而且是處於緊張狀態,時間長了就容易勞損。
引起頸椎病的還有其他原因。如遺傳,有些人先天性的頸椎管較狹窄,這種情況在我國北方較為多見。此外,夏天空調對著脖子吹,影響局部肌肉血液循環,也會引起頸椎肌肉痙攣、疼痛。
得了頸椎病,避免極度緊張或過分大意
就算得了頸椎病,很多人卻不以為然,認為不過是脖子酸痛而已,又不會致死。對此肖隆藝提醒,要避免兩個誤區——一個是過分緊張,另一個是過分大意。
「頸椎病如果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絕大部分可通過牽引、理療、針灸推拿、神經營養藥物等保守治療獲得好的療效,且引起癱瘓等嚴重情況的風險很低,無需過分緊張。如果是脊髓型頸椎病,被壓迫的頸髓屬於中樞神經,壓迫時間久了會引起四肢的感覺、肌力、大小便出現障礙甚至癱瘓,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必要時需進行手術治療。」肖隆藝表示,頸椎病需要醫生正確診斷,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有些人頸椎酸痛難耐時,會選擇到按摩機構做肩頸按摩。對此肖隆藝表示,按摩有助於放鬆肌肉,對一些頸部肌肉的勞損、小關節紊亂也有很好的作用。但頸椎相對其他部位較脆弱,且含有重要的神經組織,頸椎不穩定或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是禁止按摩的。「為了安全起見,診斷永遠要放在第一位」。
頸椎健康護理小TIPS
勤活動 多鍛鍊背部肌肉
1.長時間工作或學習,半小時活動一次頸部,1小時起身走一走;
2.平時多鍛鍊背部肌肉,有條件可多去遊泳,以蛙泳最為適宜;
3.日常睡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合適的高度可讓頸椎得到支持、維持正常曲度;
4.平時在家裡可做頸阻抗鍛鍊,一般每天鍛鍊4組,每組對抗20次,每次持續對抗5~10秒鐘。
(頸阻抗鍛鍊操作要領:上身直立,頭略後仰,雙手交叉放在後腦勺,用力向後仰頭,同時雙手用力抵住枕部使頭不能後仰,即頭和雙手對抗。此時會感覺到頸部後方的大塊肌肉在持續收縮用力,但是頸部卻因為雙手的對抗動作沒有活動,這種狀態稱為肌肉的「抗阻等長收縮」。)
原標題:低頭族注意!別讓頸椎病找上你
市二醫院脊柱外科主任肖隆藝上線《名醫面對面》,談頸椎健康與居家護理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林舒
圖|記者關浩業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