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科普: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因、發病率、相關症狀

2021-01-10 騰訊網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見的成人白血病類型,約佔兒童白血病的一半。它是白血球髓系的惡性腫瘤。

發病率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發病率為每10萬人2.7例。

估計2005年新病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死亡人數。

新病例:11 960例。

死亡人數:9 000人。

性別

男性略高於女性。有兩種理論可以解釋男性發病率略高的原因:職業接觸化學致癌物和男性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發病率較高。

年齡

AML影響所有年齡組。特定年齡的AML發病率與成人其他實體腫瘤相似,40歲後呈指數上升趨勢。發病年齡中位數為65歲。

種族和族裔

歐洲裔(白人)急性白血病的發病率略高。此外,來自南加州大學的一份報告表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在西班牙裔人群中比在其他種族群體中更常見。

地理

AML在發達國家更常見。

成因及危險因素

白血病的發生不太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病因,而且大多數新發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患者沒有明確的危險因素。然而,有一些被接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險因素。

化學暴露

據報告,長期接觸苯和石油產品的人發病率增加。接觸苯也與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全血細胞減少有關。這些患者經常發展為AML。染色體損傷在這些受試者中是常見的,其中許多表現為M6形態。暴露與白血病發病之間的間隔很長(長達10-30年).

農藥接觸也與某些形式的AML有關。隨著工業化和汙染的增加,發展中國家的AML發病率開始上升。

染髮劑、吸菸和非離子輻射也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風險。

既往血液病

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是有血液病,其中最常見的是MDS。其他前血液病包括:

慢性髓系白血病:大多數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一種骨髓增殖性疾病,最終發展成一個與急性髓系白血病沒有區別的爆發期。

骨髓纖維化

再生障礙性貧血

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

疣狀紅細胞增多症

先化療加放療

隨著更多的癌症患者存活於原發惡性腫瘤,更多的患者接受強化化療(包括骨髓移植(BMT)),這種情況變得更加普遍。

烷基化劑

使用烷基化劑,如環磷醯胺(環磷醯胺,Neosar)和三聚氰胺(Alkeran)治療淋巴瘤、骨髓瘤、乳腺癌和卵巢癌,一直與AML的發展有關,通常在暴露後3至5年內,而且往往出現骨髓增生異常期。細胞遺傳學異常,特別是5、7、11和17單體,是常見的。

放射治療

同時輻射暴露稍微增加了由烷基化劑所構成的白細胞生成的風險。

拓撲異構酶II

拓撲異構酶II抑制劑(依託泊苷[VePesid],替尼泊苷[Vumon]

阿黴素及其衍生物和米託蒽醌

與烷基化劑不同,這些藥物的潛伏期較短(9-12個月),沒有發生骨髓增生異常,與惡性克隆中涉及染色體11q23或21q22的細胞遺傳學異常有關。

遺傳病

下列患者的AML發病率增加:

範可尼貧血

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

唐氏症候群

布魯姆症候群

Wiskott-Aldrich症候群

家族症候群

家族性症候群是罕見的,如家族性紅白血病(AML的一種亞型)。一些遺傳性癌症症候群,如Li-Fraumeni症候群,可表現為白血病。

症狀和體徵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通常是由血細胞數量異常引起的,如疲勞、虛弱、瘀傷、小皮疹樣斑點、牙齦和鼻出血或感染等,在成人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幾天後才被診斷出來。在一些病人,特別是年輕的病人,有幾天到1-2周的急性症狀。其他人的病程較長,疲勞或其他症狀持續數周至數月。一個較長的病程可能意味著先前的血液學障礙,如MDS。

一般說來,表現要麼是骨髓衰竭,要麼是器官浸潤白血病細胞,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對血足的影響

大多數與AML相關的症狀(如疲勞、虛弱、瘀傷、小皮疹樣斑點、牙齦和鼻出血或感染)都是貧血、血小板減少和惡性細胞替代骨髓相關功能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反映。

因此,雖然經典水平升高的WBC在白血病中只發生在大約10%的患者中,這是一個不良的預後信號,因為它們由於血管內血管聚集的血流阻抗而增加了CNS病、腫瘤溶解症候群和白細胞淤積的風險,而這些細胞比成熟的髓樣細胞更「粘著」。更常見的患者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和WBC減少,這是由於惡性細胞替代骨髓所引起的功能性中性粒細胞減少所致。

物理發現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物理發現通常很少。

蒼白(貧血)

瘀斑或瘀斑增多,視網膜出血(血小板減少,凝血病)。

發燒可能是由於感染(白細胞減少)。

與白細胞平衡有關的症狀包括呼吸窘迫和精神狀態改變(白細胞增多)。

白血病細胞負擔過高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骨髓壓力升高引起的骨痛。

器官浸潤的表現包括:牙齦肥大和皮膚受累(白血病表皮炎)。內臟受累(肝脾腫大和較小程度的淋巴結腫大)也是罕見的,在

高尿酸血症

伴有間質或輸尿管梗阻的高尿酸血症主要見於伴有中度白細胞增多的AML;這種情況可能因對化療和「腫瘤溶解症候群」的快速反應而惡化(高尿酸血症伴腎功能不全、酸中毒、高磷血症和低鈣血症),這可能發生在開始化療後的第24至48小時內。為防止這一併發症的發生,所有患者應在骨髓消融化療開始前接受別嘌呤醇(Zyloprim)和尿鹼化治療。

凝血病

凝血病也會使血小板減少引起的止血缺陷複雜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最常見於APL(法國-英美合作組織[Fab]亞型M3),其原因是由異常初級顆粒釋放促凝劑,激活凝血級聯,導致因子II、V、VIII、X、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消耗迅速減少。M4和M5亞型的單核細胞釋放的溶菌酶也能觸發凝血級聯。

相關焦點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AML與其他急性白血病表現相似。起病急緩不一, 兒童和青年起病多急驟, 有高熱、進行性貧血和嚴重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部分成人和老年人可緩慢起病,常因低熱、乏力、臉色蒼白、活動後氣急、牙齦腫脹、皮膚紫癜和月經量過多而就醫。少數病例以抽搐、肢體疼痛、面神經麻痺、心包或胸腔積液為首發症狀。
  • 「M3型」白血病治癒率可達九成
    信息時報記者 張孟農 攝提到白血病,很多人感到恐慌。其實,白血病已不再是必死絕症,只要及時發現、正確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可得到顯著提高。其中,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型(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是目前醫學上認為治癒率最高的類型。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血液科主任李玉華教授在受訪時指出,該病發病兇險,但卻是治療效果最好的白血病類型。如病人得到及時治療,治癒率可達90%以上。
  •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
    5、頭痛、偏癱等:頭痛、噁心、嘔吐、偏癱、意識喪失等神經系統症狀是白血病對腦細胞和腦膜侵襲的緣故。慢性白血病早期症狀:慢性白血病,是臨床上一種起病及發展相對緩慢的白血病。臨床上以乏力、消瘦、發熱、脾腫大及白細胞異常增高為主要表現。是一種起源於骨髓多能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增殖性疾病,表現為髓系祖細胞池擴展,髓細胞系及其祖細胞過度生長。
  • 白血病究竟是什麼?分為哪些類型?一旦發現症狀應如何應對?
    02為什麼會發生白血病?病因有4點1、輻射危害在未受保護的早期放射工作人員中,白血病發病率是普通醫生的8-9倍。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白血病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10倍。在日本,廣島和長堤的動物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
  • 急性白血病能治好嗎 帶你了解急性白血病
    故不斷尋求和探索新的有效、低毒、價廉而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法與藥物,仍是白血病治療領域迫切而艱巨的任務。白血病是怎麼引起的(1)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和某些白血病發病有關。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佔8.1%,而對照組僅0.5%。近親結婚人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率比期望值30倍。
  • 兒童白血病的症狀 兒童白血病應該這樣預防
    兒童白血病的症狀症狀一:發熱發熱兒童白血病最常見的症狀。患兒通常會有不規律性發熱,時而有高熱,時而有低熱現象。症狀二:出血據醫學調查,發現有半數以上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部位遍及全身,常見於患者的口腔、皮膚、鼻腔等處,嚴重時,患兒的內臟、顱內都有出血,也往往是造成患兒的死因。
  • 了解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與非M3的常見治療方案!
    了解【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與非M3的常見治療方案! 病友們都知道,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屬於急性白血病的其一類型,再深度剖析,急髓裡還有好幾個小分型,分別是從M0、M1、M2、M3、M4、M5、M6、M7進行分類。
  • 白血病眾籌17萬 白血病能治好嗎
    延伸閱讀:白血病能治好嗎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造血肝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其自然病程只有三個月。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考慮不除外同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異常、射線、化學製劑等相關。其包括四種類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 兒童白血病 無須談之色變
    女孩的媽媽李女士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希望家長們對該病有進一步了解,她的女兒初期關節疼痛無法走路,多次去醫院骨科就診,最終卻發現是白血病引起。兒童白血病目前的診療情況如何?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董秀娟。
  •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 白血病如何治療最有效
    白血病可以說是最危險的一種疾病,一些人患上白血病之後,日子過的是十分辛苦,白血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白血病的症狀、白血病的病因以及白血病的治療方法。讓大家都能夠了解這種疾病並避開這種疾病。白血病的早期症狀當身體出現下面這些情況時,一定要注意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白血病的徵兆,此時一定要積極檢查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 科普:白血病和淋巴瘤有什麼區別?
    白血病和淋巴瘤都屬於血液腫瘤,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白血病侵犯血液和骨髓,而淋巴瘤則傾向於侵犯淋巴結。儘管這兩種腫瘤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它們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案和生存率卻不盡相同。 本文我們將圍繞病因、治療及預後,為大家介紹白血病與淋巴瘤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什麼是白血病?什麼是淋巴瘤?
  • 兒童白血病很「狡猾」,醫生點明4個早期症狀,希望家長們重視
    孩子總是天真爛漫的,但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卻有超出年齡的隱忍和沉穩,他們就是白血病童。 自從1歲查出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點點(化名)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醫院。現在他2歲了,已經成了科室的「老病號」。
  • 孩子身體出現三個信號,可能是白血病上身的前兆,早發現早痊癒
    白血病首發症狀就是發熱,患者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的情況,體溫在37.5~40度之間,甚至更高,這是由於人體內存在大量的白血病細胞,它會刺激機體產生一系列的發熱物質。與此同時,白血病細胞會抑制白細胞,削弱機體的抗菌能力,發熱的同時伴口腔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炎症。
  • 生物醫學研究院分子細胞生物學團隊揭示ASXL1突變促進白血病發生...
    已知ASXL1在多種髓系血液腫瘤中發生突變,如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骨髓增生性腫瘤(MPN)、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等,其突變往往發生在ASXL1第12個外顯子附近,導致該蛋白翻譯過程的提前終止,進而產生ASXL1缺失C端的截短型突變。
  • 【寵物獸醫課堂】一例犬非典型急性淋巴白血病病例分析
    摘要:犬急性淋巴白血病在臨床中發病率較低,但生存時間短,死亡率高。急性白血病臨床症狀不典型,但外周血出現大量腫瘤化的白細胞是其特徵表現,需要通過骨髓穿刺和分子診斷進行確診。本文介紹一例呈非典型經過的淋巴白血病病例,該犬由於呼吸道症狀前來就診發現嚴重的泛細胞減少症,在治療3個月時外周血突然出現大量腫瘤化的白細胞,最終結合骨髓穿刺、分子克隆和臨床症狀確診為急性淋巴白血病,於初診97天時死亡。該病例為一例不典型急性白血病病例,但對白血病的發展過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避免臨床醫生出現漏診和誤診。
  • 這9個小症狀要多加注意,可能是白血病的問題,需要提高警惕!
    導語:白血病是惡性疾病,也是大家非常熟知的疾病之一,它會讓患者免疫力有明顯下降的情況,並且發病率高且治癒率很低,所以在日常一定要多注意對白血病的預防,對這種疾病要提升重視程度。01患上白血病,在早期會有什麼症狀?
  • 白血病最新研究進展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據報導,我國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佔第六位。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以原始及早幼細胞為主,疾病發展迅速,病程數月。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較好,以幼稚或成熟細胞為主,發展緩慢,病程數年。按病變細胞系列分類,包括髓系的粒、單、紅、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細胞系。
  • 28歲醫學博士剛入職就查出白血病,醫生也會生病嗎?闢謠:當然
    近日一則新聞28歲醫學博士剛入職就查出白血病,令人很痛惜。作為一名醫學生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到工作崗位上為了適應臨床和接觸更多病例還需要規培3年。這也許就是十年磨一劍吧。白血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白血病簡單的說就是造血系統的一種惡性腫瘤,俗稱血癌。其實就是造血幹細胞沒有辦法造出正常的血液來供人體使用。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燒等表現。
  • 白血病早期症狀太」常見「,很多家長不重視,結果苦了孩子!
    由於個體差異比較大,白血病的早期症狀也不盡相同,持續時間長短也是不同,但前期常見的首發症狀包括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在白血病比較早期的時候就可以出現貧血的症狀,一般隨著病情的加重,貧血的情況也會相應的加重,其表現一般為面色蒼白、嗜睡、指甲眼膜等部位蒼白等。出血。出血多因為血小板數量偏低,大多數患者皮膚上會出現淤青或者皮膚和黏膜會有一定的出血,常見的如流鼻血和牙齦出血等,如果是患上的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還會有肺出血和顱內出血的危險。
  • 最可惜的是,孩子得了白血病!3個禍首家長該知道
    白血病是一種嚴重的血液病,它還有另一個稱呼「血癌」,即使現在醫學技術已經飛速發展,但對於很多癌症還是束手無策,比如白血病。 跟白血病關係最緊密的,就是甲醛,近幾年也不斷有裝修材料汙染引起白血病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