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JoneeySir原創,在百家號「從不一樣開始」首發,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對於在泳池遊泳的泳者來說,翻滾動作是必學的動作之一,不僅僅是提高比賽成績,更重要的是翻滾動作本身對提高身體姿態的把握能力很有好處。
翻滾動作的花樣也很多,正身前翻是最為基礎的,學習翻滾遇到的主要困難是翻滾困難、翻滾傾斜、翻滾蹬不到邊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法。
1、初學翻滾時頭部很關鍵
首先,翻滾時鼻孔會有朝上的狀態,如果鼻孔不呼氣吹水,很容易被嗆到,那種酸爽的感覺可能讓你印象深刻。翻滾時鼻孔呼氣是必須的,當然,初學時可以借用鼻夾輔助,每個泳者的情況都有不同,有的泳者的確很難保持鼻孔呼氣,用鼻夾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在翻滾時眼睛看著一切可以減少心理因素上的擔心,但這往往會成為翻滾困難的障礙,在練習時有的泳者眼睛觀察一切時,會不自覺地仰起脖子,眼睛總是試圖看向正前方,結果導致總是翻滾不過去。翻滾時一定要記著收下巴,眼睛看著自己的肚皮就好。
2、水中翻滾與陸地翻跟頭的區別
雖然都是向正前方翻滾,水中翻滾與陸上翻跟頭的動作仍有不同,陸上翻跟頭是腳用力蹬地後,身體縮成一團趁勢滾動,水中翻滾則主要依靠腹部力量與手臂划水配合。
水中翻滾時手臂放在身體兩側大腿處,收起下巴,腹部用力 ,身體向前翻滾,同時手臂迅速向面部方面划水,就像在洗臉時的動作一樣,很容易翻滾成功。
初學時翻滾後發現歪掉或是翻到一半過不去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兩條手臂划水力度差別過大,二是收腿過早,身體過早地縮成一團,沒有發揮腿部的平衡作用。翻滾時腿部稍遲一些收腿,一般來說收大腿就可以順利翻滾,沒必要收起小腿,那些會把身體變成一個「圓球「,造成蹬邊困難。
3、翻滾後難以接觸到泳池邊
翻滾是為了更好地蹬邊,熟練的泳者蹬邊是前腳掌蹬池壁,而不是用整個腳底板蹬池壁。
初學翻滾動作的泳者總是期望翻滾後腳底板可以接觸到池壁,這是很難做到的,設定這樣的目標並不合理,只會導致初學翻滾動作時更容易被池邊磕破腳後跟。
注意看看池底的水線標誌,泳者根據自己的身高和遊泳速度來決定什麼時候翻滾,良好的距離是翻滾後收腿,前腳掌恰好可以接觸到池壁。
需要強調的一個關鍵點是前腳掌蹬離池壁時的方向應是水平的,而不是朝著水面方向,那樣會明顯縮短翻滾蹬邊後的遊進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