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精神撫慰犬接力5年陪伴腦癱兒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1-24 新京報網

「去找土豆」,「去找土豆」……5月8日,小軒一直機械性地重複這句話。這是他長到8歲以來,第一次明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一旁的谷林看著兒子,眼睛一紅。

 

土豆是一隻金毛犬的名字。

 

2015年,土豆的媽媽朱迪作為精神撫慰犬,開始陪伴北京的腦癱兒小軒。2017年朱迪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土豆接替了媽媽「守護者」的位置,繼續陪伴在小軒身旁。

 

小軒發脾氣甚至自殘的時候,土豆會把頭湊在小軒的胸前,面對小軒的拳頭,它不躲閃也不反擊。冷靜下來後,小軒會伸手抱住土豆,一人一狗,安安靜靜待很久。「它和他都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我相信,他們是愛對方的。」谷林說。

 

5月7日,土豆經歷一次短暫的走失。谷林發布的尋犬啟事,讓精神撫慰犬在特殊群體內引起關注。

 

精神撫慰犬通過肢體接觸等來安撫人的情緒。目前,我國經過嚴格專業訓練的精神撫慰犬屈指可數。專家建議,儘快將精神撫慰犬列入我國的工作犬行列中,頒發工作證,出臺具體的入門標準。


土豆陪伴小軒在院子裡玩耍。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土豆守在門口,等待小軒起床。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家長為腦癱孩子找「朋友」

 

谷林想到找一隻狗,源於兒子不被同伴所接納。

 

2015年,小軒三歲半。

 

像其他家長一樣,谷林和妻子帶著小軒,到小區的活動中心遛彎。看見了新的小朋友,小孩子們都圍過來。小軒是腦癱兒,不會表達情緒,也和大家互動,孩子們很快發現了異常。

 

幾次下來,小軒遭到了同齡人的議論、疏遠甚至排斥。谷林心裡不好受,默默帶著小軒回家。

 

一次他又帶著兒子下樓,知道是要去活動中心,小軒死死地扒著欄杆,不願意走,「他心裡應該知道要過去,很抗拒。」谷林覺得,雖然兒子智力發育遲緩,但能夠清楚陌生人是否願意和他親近。

 

同齡人的態度,「讓孩子覺得受傷」,不想因讓兒子失去同齡人的社交過於孤單,谷林在朋友建議下,開始尋找精神撫慰犬。「希望它能代替同齡人,陪伴兒子成長,做他的朋友。」谷林說。

 

朋友給他介紹了上海傳奇金毛犬舍的朱迪。

 

朱迪原是為了陪伴自閉症兒童所訓練的精神撫慰犬,性格溫順,在犬舍時經過系統訓練,有較強的依從性和服從性。在得知小軒的情況後,犬舍將朱迪贈送給他,幫助他恢復。

 

2015年,三歲的金毛犬朱迪從上海坐飛機到北京。經過兩天的檢疫登記,谷林從首都機場將朱迪領回了家。

 

谷林擔心過,對於兒子來說,體型龐大的金毛,是否會讓他覺得有威脅。但朱迪和小軒的第一次見面很平靜,之後他們很快接受了對方。

 

不擅表達情感的小軒,會經常會抱著朱迪,朱迪也會寸步不離地跟著他。慢慢的,朱迪成為了小軒唯一的朋友。「能明顯看出,有朱迪陪伴在他跟前之後,他的精神狀態就放鬆不少。」谷林說。

 

2017年春節期間,剛生完寶寶的朱迪因為鞭炮受到驚嚇,意外走失。隔了兩年多,才又回到主人身邊。

 

小軒的情緒,隨著朱迪的丟失墜入谷底,之後被確診為抑鬱症。「他經常發脾氣,身邊沒有東西可以抓的時候,他就抓自己,經常把自己抓傷。」

 

其他小狗都被送走,朱迪僅剩的一個寶寶土豆,成了小軒撫慰情緒的「救命稻草」。

 

土豆寸步不離陪著小軒。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沒人能理解他們的感情」

 

一歲的土豆,性格和媽媽一樣溫順,但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

 

「想過找人來對土豆進行系統訓練,但專業的精神撫慰犬訓練費用太貴了,我們承擔不起。」谷林說。

 

土豆很乖。只要小軒醒著,土豆就一定在他跟前,幾乎寸步不離。

 

小軒偶爾會發脾氣,「他總是先摔東西,看到身邊空無一物後,就會用手打自己,甚至用頭撞牆發洩情緒。」

 

每當這種時候,土豆總是上前,將頭湊在小軒的胸前。小軒捶打土豆,土豆就靜靜坐著,既不躲閃,也不反擊,直到他重新冷靜下來。「它用自己的頭擋著,不希望小主人傷害到自己。每次看到土豆這樣,我都很感動。」

 

冷靜後,小軒總會雙手抱住土豆,一人一狗,一動不動待很久。

 

「它和他都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我相信,他們是愛對方的。」谷林說。

 

土豆溫和的性格,讓小軒也變得平和不少,谷林說,有土豆的陪伴後,小軒發脾氣的次數明顯減少,「從一個星期三四次,到一年一兩次」。

 

今年5月7日,媽媽帶小軒去買東西。考慮到疫情期間出行不便,就沒有帶土豆一起。「我們後來才知道,當時看到小軒上了車,土豆一直追著車跑,家裡人也沒發現。幾十裡的路,它就走失了。」

 

土豆走失的當晚,谷林告訴兒子,土豆「丟了」、「不見了」。小軒的臉上沒有明顯的表情,一直在院子裡轉。家人問他要什麼,小軒沒有任何回應。

 

小軒幾乎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連冷了要穿衣服這類基礎的內容也無法表達。「我當時覺得,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土豆丟了』是什麼意思。」谷林說,當晚,家人寫了尋狗啟事,並把小軒和土豆的事情寫成故事,發到網上。

 

不料次日,小軒突然拽著家人,一直重複說著「去找土豆」、「去找土豆」。

 

谷林紅了眼睛。他很難過,又有一絲複雜的欣喜。「這是8年多以來,孩子第一次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谷林說,一般的家長無法理解,表達自己的訴求,對一個腦癱兒童來說,是一件多難的事情。

 

幸運的是,5月15日晚上,撿到土豆的好心人看到網上消息後,把土豆送了回來。

 

看著小軒抱著土豆,土豆把頭埋進小軒的懷裡,谷林又紅了眼睛。「包括我和孩子媽媽在內,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土豆和小軒的感情。」

 

小軒的媽媽撫摸土豆。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專家:建議將精神撫慰犬列入工作犬行列

 

土豆並不算一隻經過專業訓練的精神撫慰犬。但小軒和土豆的故事,引起了圈內關於精神撫慰犬的關注。

 

廣州的錢先生說,2018年夏天,他為患腦癱的9歲女兒找到了一隻金毛犬,並花重金請專業的寵物訓練機構對其進行訓練,讓它作為精神撫慰犬陪伴女兒。原本不愛動的女兒開始帶著金毛四處跑,人也變得開朗了很多,「它給我們家帶來了歡樂」。

 

不少腦癱兒童、自閉症患者家屬都表示,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經過專業訓練的精神撫慰犬,能夠陪伴在這些孩子身旁。

 

但專業精神撫慰犬培訓,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

 

此前捐贈朱迪的上海傳奇犬舍負責人潘先生介紹,約10年前,犬舍開始訓練專業的精神撫慰犬,但「產出」不算多。犬只被送出前,會經過隨行、糾正撲人、吠叫、室內大小便等不良行為,順從忍耐等一系列專業訓練。只有極高的服從性,才能確保犬能夠更好地撫慰孩子。

 

中國寵物整體健康學科發起人、寵物醫療機構講師王屹強說,現階段,機構大多選擇血統純正,性格穩定性的犬進行培訓來作為精神撫慰犬,但我國尚未將精神撫慰犬列入工作犬的行列中。

 

她介紹,精神撫慰犬又叫情感輔助犬,犬只通過肢體接觸、眼神、擁抱和聆聽等來安撫人的情緒,對主人起到陪伴和精神撫慰的作用,幫助主人克服偏執。

 

通常精神撫慰犬主要分為兩類。其中一類與土豆一樣,與患有心理疾病的主人生活在一起,撫慰安定主人的情緒,這樣的犬只不需要經過特別的訓練,就像家裡的寵物犬伴侶犬一樣,僅僅陪伴在主人身邊就可以,避免主人出現焦躁,緊張等不安情緒。

 

在歐美國家,主人只需證明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並證明飼養的犬可以平復情緒,犬只就可以申請成為精神撫慰犬。也有一些國家,要求犬只在指定機構完成一定的服從訓練後,才能申請成為精神撫慰犬。

 

另一類精神撫慰犬是進行了相關的訓練與認證後,能去老人院、孤兒院等地方為大眾服務,撫慰、安定人們情緒的犬只。

 

王屹強介紹,在國外,利用精神撫慰犬來陪伴自閉症、抑鬱症、腦癱患兒已經比較普遍,也有專業的負責機構和職能部門。目前,我國相關工作,更多是民間組織在做。對於犬只的訓練,有關部門也尚無明確、完善的規定。

 

王屹強建議,儘快將精神撫慰犬也列入工作犬的行列中頒發工作證,完善相關標準和規定,讓精神撫慰犬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地去陪伴特殊人群。

 

文中谷林、小軒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張靜雅

編輯 康佳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新京報APP上線「好新聞 無止境」
    「好新聞,無止境」,昨天,開屏頁上的這六個字,宣告新京報APP正式上線。昨天上午,新京報APP上線儀式在新聞大廈舉行。全新的新京報APP也正式登錄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作為一款專注優質原創新聞內容的資訊類APP,其上線標誌著新京報在媒體轉型道路上向前邁進一大步。
  • 陪伴11年的比熊犬寄養2天死亡,寵物店主賠償精神撫慰金
    王豔因為全家外出旅遊,將養了11年的比熊犬寄養在小張寵物園,沒想到2天後就被店主張鳴告知狗已經死亡並火化,要求查看監控也被拒絕。王豔無奈之下將張鳴告上法庭。日前,長寧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店主張鳴賠償王豔精神撫慰金2000元。比熊犬寄養2天後死亡2019年,因全家出國旅遊,王豔將其飼養的比熊犬寄養在張鳴經營的小張寵物園。
  • 導盲犬家門口「遛彎」被擄走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系服役近六年的黑色拉布拉多犬;作案麵包車為河北牌照,公安部門正進行調查  新京報訊 (記者李相蓉 李禹潼)「它叫喬喬,今年7歲半,黑色的拉布拉多,導盲犬,2016年2月22日上午八點左右,在北京市順義區馬坡鎮衙門村家門口,被一輛麵包車強行帶走,請好心人千萬不要傷害它。」
  • 「籠中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關注焦點  關在籠中、鎖著鐵鏈的精神病人,偶見於新聞事件,而記者採訪發現,這樣的「籠中人」其實是個龐大數字,僅河北省便有約10萬人。中國約有1600萬重症精神病人,其中10%有潛在暴力傾向,很大比例的這類病人成為了「籠中人」。  5月1日,《精神衛生法》施行,限制自由的手段被法律所禁止。
  • 養了14年的哈士奇被偶遇金毛咬死,犬主人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近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狗咬狗引發的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案:原告顧先生因陪伴自己14年的愛犬哈士奇被突然咬死,內心痛苦不已,要求對方賠償其各類損失共計78,984.60元,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 那麼,對此,法院會支持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13年5月8日,廣州市金沙洲大橋兩側的珠江河道,大量入侵植物水浮蓮覆蓋在江面上順水而下。  雲南此次發布的《名錄》將入侵物種劃分為5大類,包括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
  • 北京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 桂林機場迎來首例精神撫慰犬運輸
    桂林機場迎來首例精神撫慰犬運輸 2019-02-25 15:47: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李昀桐 報導:2月20日
  • ASMR七年「斷舍離」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最開始是2016年4、5月份左右的事,我發現開始出現了使用立體聲做讓人『血脈噴張』表演的女主播,我一開始不覺得這個怎麼樣,因為這種表演方式也確實有人喜歡,但我確實沒想到它會爆炸式增長。 」Richard告訴記者。 在Richard看來,ASMR至此分為了兩個「流派」,一種是「清水向」派,另一種就是「擦邊球」派。
  • 姚櫓演配角搶戲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03年我最消極,就覺得人本來就是要死的,何必去苦苦爭這麼多呢?我那會不想拍戲,成天爬山、釣魚,羽毛球也是那時候練出來的說,打得特好,後來有人跟我說,我的路走偏了,工作也是一種修行。這麼著我才醒悟了,又重新開始投入工作。  新京報:過去觀眾看見你都是在電視劇裡,這兩年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演電影?  姚櫓:其實我出道最開始是演電影的。
  • 飛機現棕色阿拉斯加犬 南航:系證件齊全的精神撫慰犬
    客服:必須是工作犬,時長約53秒近日網上流傳一則視頻,在南航某航班上,一隻棕色、體型碩大的阿拉斯加犬蹲坐在航班座位上。1月23日,南航相關人士解釋說,機艙不允許大型寵物狗入內,但這隻狗是證件齊全的精神撫慰犬。目前,南航允許精神撫慰犬同自己的主人一起乘坐在同一個機艙。
  • 內蒙民航地服順利保障攜「精神撫慰犬」特殊旅客乘機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楊啟 報導:2月26日上午,內蒙民航地服分公司接到通知,由呼和浩特飛往廣州的CZ3372航班上,一位李女士將攜帶「精神撫慰犬」乘機。為保障這名特殊旅客,值機工作人員查驗了攜帶服務犬需出示的相關證明文件,和航空公司確認該名旅客可以攜帶撫慰犬一同登機後,隨後為該旅客辦理了值機手續。這意味著這只可愛的「精神撫慰犬」將與她的「主人」一同乘機。
  • 陪伴11年的狗寄養2天死亡,法院判寵物店主賠償精神撫慰金
    王豔因為全家外出旅遊,將養了11年的比熊犬寄養在小張寵物園,沒想到2天後就被店主張鳴告知狗已經死亡並火化,要求查看監控也被拒絕。王豔無奈之下將張鳴告上法庭。日前,長寧區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店主張鳴賠償王豔精神撫慰金2000元。
  • 盲人帶導盲犬乘公交車遇阻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回應  公交方面無文件出臺  事實上,對於導盲犬乘坐公交車的問題,北京市並沒有明確規定。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中提到,禁止攜帶活畜禽乘坐公共電汽車、軌道交通車輛、道路客運車輛等公共運輸工具,攜帶訓練合格的導盲犬等工作犬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受限制。
  • 飛機上驚現棕色阿拉斯加犬 南航:這是證件齊全的精神撫慰犬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網上流傳視頻,在南航某航班上驚現一隻棕色、體型碩大的阿拉斯加犬蹲坐在航班座位上今日(1月23日),南航相關人士解釋說,機艙不允許大型寵物狗入內,這隻狗是證件齊全的精神撫慰犬。目前,南航允許精神撫慰犬同自己的主人一起乘坐在同一個機艙。所謂情感撫慰犬在生活中並不常見,它和導盲犬一樣是一種受過嚴格訓練的工作犬,能夠通過肢體接觸來安撫人們的情緒,幫助人們度過一些比較難熬的時光,對主人起到了陪伴和精神撫慰的作用。
  • 記者:沙雪良 李凱祥 編輯:樊一婧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昨天下午,北京舉行第14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142座墓碑,15年「尋親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視頻|尋親15年:142座墓碑和100餘封「查無此人」的信。
  • 情感撫慰犬進客艙陪伴旅客,還有它們都是最美的汪星人
    有關汪星人的新聞有一隻汪星人每夜堅守在車站,等待主人的歸來,相關視頻顯示,這隻流浪汪一直在站臺等候。火車進站後,它會隨著火車頭慢跑一陣,期間會一直往車廂裡某個座位上張望,好像在尋找一位特別的人。據了解,汪星人剛被救出時身體虛弱,經過兩天調養已經有了精神。下一步,救助院的愛心人士會給它打疫苗,然後為它找合適的主人照顧。這兩則新聞一個感人一個溫暖,但都能看出汪星人的忠誠與友誼。
  • 網紅瘦臉針「粉毒」的地下市場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龐礴 攝隨後,新京報記者在5公裡外的另一棟商住兩用樓中見到了那名被稱作「老師」的美容師。美容師的工作室外沒有任何招牌、海報,防盜門緊閉,只有提前打電話才能進入。進入該工作室時,一名美容師正為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進行小腿部分的肉毒毒素注射。
  • 袁弘 我是個嚴肅的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C 減肥20斤只為演好農家子弟  從《步步驚心》的「十三爺」到《平凡的世界》的「孫少平」,對袁弘是一次轉變。  2015年,袁弘在根據路遙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中,扮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家子弟孫少平。一開始看小說的時候袁弘感到有點難以進入,因為這個角色離他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