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鼯猴夜鬧辦公室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1-23 泉州網

  核心提示:尾巴像松鼠,身軀像貓,小臉像狐猴,耳朵像小兔。12月2日晚上,就是這隻鼯猴效仿前輩齊天大聖夜闖市區新門街中僑糧油公司大院內某廣告公司二樓辦公室,攪個天翻地覆。

  動物專家判斷,它是從東南亞遠道而來的鼯猴,在泉州可是第一次被發現。

  不速之客

  據介紹,當晚,該廣告公司一位姓羅的員工到辦公室取東西時,發現門開著,牆角的盆景旁窩著一隻「貓」,走近一看,「哎呀,這是什麼啊?」這小傢伙全身赤褐色,皮毛很有光澤,臉上的毛是白色的,圓眼睛,尖耳朵,前腿長後腿短,小傢伙長約1米,一條大尾巴佔了體長的2/3。  

  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和其他同事聞訊趕來,大伙兒弄來紙箱和網罩,把小動物逼到牆角下,小心翼翼把它裝進箱裡,然後關緊門離開。第二天上午7點多,上班的員工開門一看,網罩被扯落在地,紙箱裡的小傢伙跑出來,又窩在發財樹盆景旁邊。大伙兒環顧辦公室,盆景的樹葉被扯得七零八落,泥土滿地。檯燈燈罩被抓得搖搖晃晃,茶几上的紙張、茶葉亂七八糟,陶瓷茶杯變成碎片……公司員工套上手套,試圖將小傢伙按住,可是小傢伙很不安分,在沙發、茶几和盆景間上躥下跳,嘴裡發出類似老鼠的「吱吱」聲。

  這只不安分的動物到底是何方神聖?張先生和員工上網搜索了大量圖片,發現它的臉有點像狐猴,但是耳朵和尾巴又不像。它與倭蜂猴、蜂猴都能找到相似之處,可又不全像。  

  3日早上8點多,記者趕到現場。張先生打開紙箱上面的網罩,小東西一躍而出。員工們拿來蘋果,放在地上,小傢伙先是警惕地抬頭瞄一下,發現大家沒有敵意,便用兩隻黑不溜秋的前爪迅速抓過蘋果,往嘴裡塞,很快就吃光了。

  它是鼯猴

  記者電話聯繫了泉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他們與市東湖公園動物園商量,由動物園將小傢伙接走。

  10點多,動物園園長趙正學拿著鐵籠子,把小傢伙接到動物園。趙正學說,這隻動物學名叫「鼯猴」,生活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主要吃昆蟲、水果,生活在森林中,身軀張開時像一隻碩大的蝙蝠,可以從幾十米高的樹上滑翔下來。在泉州從來沒有發現過這一物種,這是首次發現。

  這隻鼯猴體長1米左右,是成年鼯猴,毛髮均勻乾淨,肥肥壯壯。它在照相機面前鎮定自若,不停地「擺姿勢」,不怕陌生人。趙正學懷疑這隻鼯猴是市民的寵物,而且飼養了很長一段時間,卻被它溜了出來。

  據悉,鼯猴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但市民要飼養這種動物,必須經過林業部門批准。趙正學說,這隻鼯猴是外來物種,不清楚是否攜帶病菌,因此要隔離觀察一段時間。       (廖培煌)

相關焦點

  • 泉州刣獅上榜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聰偉)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盧厝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榜上有名。 在公示的名單中,以盧厝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位列第六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中,項目名稱為「泉州刣獅」,申報單位為「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
  •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別致街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是聞名於世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使得泉州成為當時吸納海外文化的重要門戶。 千百年來,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信仰不僅在泉州留存下豐富的宗教文物、文化和藝術,也留下了許多與之有關的街巷、地名。
  • 家政人員 同場競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林嵩 黃筱茵)為進一步推動家政服務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9月3日—4日,由福建省商務廳、泉州市商務局、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市總工會、泉州市婦聯、豐澤區商務局主辦,福建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和泉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承辦的「八閩家政嘉年華」泉州分會場活動暨2020年福建省家庭服務業職業技能競賽泉州選拔賽在豐澤區舉行。
  • 從高居屋簷到案頭小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核心提示 行走在泉州的一些老建築間,抬頭常常能看見屋簷上趴著許多造型生動的獅子、金魚、麒麟模樣的排水口。它們就是滴水獸。如今,泉州的創意師經過重新設計,把滴水獸做成案頭小件,將高居於屋簷的動物帶到了您的眼前。 □本報記者 曾廣太 通訊員 鄭子璇 文/圖 兒時的故事映進現實 設計師王彥銘小時候住在市區西街。
  • 惠安縣人民法院 設立臺商區辦公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黃雅珊)記者近日獲悉,為適應泉州臺商投資區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惠安縣人民法院將在泉州臺商投資區設立辦公區,地址位於東園鎮東園村許厝566號(泉州臺商投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北側)。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 親子足球樂融融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日前,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舉行第十七屆運動節親子足球運動會,幼兒與家長們在親子運動中獲得了快樂,在競爭中學會了合作,在關愛中感受到親情。 此次運動會以互動性、愉悅性、運動性和安全性為原則,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將幼兒足球運動融入多種有趣的遊戲中,培養了幼兒堅持不懈、團結協作等良好品質。
  • 實地教育見習 提升幼教技能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陳森森 通訊員馬昕桐 文/圖)混體活動、集中教育活動……日前,泉州幼高專80餘名學生來到洛江區雙陽中心幼兒園進行教育見習,園內孩子們快樂、自主、投入、專注的活動狀態和各具特點、富有創意的空間環境都給見習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 8場主題電影今日展映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今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脫貧攻堅主題影展暨八閩電影巡展在泉州還有8場展映,其中泰禾影城10時展映《矮婆》、15時展映《桃李問答》、19時展映《巴圖溫都蘇》、21時展映《大河向東流之沁源故事》;同時,齊光影城也同步放映以上四部電影。
  • 為海洋發聲 保護珊瑚礁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廈門大學海洋生物學博士、泉州師範學院講師崔玉棟受邀開講,為同學們帶來了《消失的「尼莫家園」——關於全球變暖對於珊瑚白化的影響》講座。 現場,崔老師帶著同學們走進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尼莫的家園——珊瑚礁。這個原本美麗的家園現在卻發生了白化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崔老師以生動的講解幫助同學們了解了珊瑚礁的生態系統,以及珊瑚白化的成因和影響。
  • 救人於危難 他們都是好樣的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記者了解到,楊文震是湖北人,來泉州工作5年,他所在的製藥公司得知其見義勇為的善舉,特地頒發給他1萬元獎勵。
  • 半夜群發微信 考研女生「想當明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指導醫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院心理門診主治醫師 賀佳 ■早報記者 許奕梅 暑期是備考高峰期,考研一族更是全力以赴。泉州一女大學生小麗(化名)幾個月來都在全身心備考,近段時間突然變了個人,每天興奮異常,還總喊著「想當明星,賺大錢」。到醫院一查,竟是出現了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如沒有及時幹預治療,嚴重者還可能誘發重度抑鬱,甚至出現自殘行為。
  • 文化讓生活更幸福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以此為契機,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看完這則文化生活新聞報導,十分令人欣喜。這些年來,政府不斷加大對社會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加大力度實施文化惠民政策措施,公共文化服務深入推進,積聚和整合全社會的文化資源,為百姓全民所享、全民所用,讓大眾充分享受擁有文化的權利。用文化提升大眾的幸福指數,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發展公共文化生活,正在成為這個新時代的文化發展的主旋律。
  • 「泉州西湖楹聯書法展」在泉州西湖公園舉行
    遊覽西湖 賞景看展泉州網10月2日訊 近日,由泉州西湖文化促進會、泉州市書法家協會等共同主辦的「泉州西湖楹聯書法展」在泉州西湖公園舉行,展期3個月,展覽地點在西湖公園桃花島。不少市民利用假期來到西湖公園賞景看展。此次共展出69幅楹聯書法作品,主題鮮明,內涵豐富。
  • 打造高顏值泉州城 讓百姓生活更有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近年來,泉州持續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黃少華說,小區內的垃圾按照垃圾分類的標準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的收集容器配套處理設施,建議引入第三方投資,做到日產日清;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將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在各個小區改造的同時也必須將垃圾分類的設施配備完善;新小區在規劃階段要配套設置固定垃圾分類點,以及廚餘垃圾處理設施點的建設由開發商配套建設後續交付物業管理。
  • 妙心成畫 巧手剪紙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 用影像留住梨園戲經典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導演麥萌說,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旨在打造「經典中的精品」,因此對拍攝的要求很高,力求為經典劇目作完美的藝術記錄。為了原汁原味地體現梨園戲的韻味,還嘗試了影音同步錄製。
  • 小盲盒開出百億大市場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年8月1日,泉州第一家泡泡瑪特進駐中駿世界城。除了終端門店,泡泡瑪特還在多家商場設置了可移動的機器人商店,消費者可以自助購買。
  • 熱議利用科技助推產業升級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活動匯聚全球鞋業供應鏈、鞋產業設計、產品創新、新材智造、數位化工廠、電商直播、智慧門店、消費體驗以及鞋業數位化供應鏈與智能倉儲物流等熱門話題。從全球視野的角度深入分析全球鞋業發展趨勢,對國內乃至全球鞋業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中國皮革協會鞋業專委會主任路華在雲端用滿滿的數據和案例回顧2020年中國鞋業市場的發展現狀,極具指導意義。
  • 清新自然越南春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