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居屋簷到案頭小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1-01-13 泉州晚報

核心提示

行走在泉州的一些老建築間,抬頭常常能看見屋簷上趴著許多造型生動的獅子、金魚、麒麟模樣的排水口。它們就是滴水獸。如今,泉州的創意師經過重新設計,把滴水獸做成案頭小件,將高居於屋簷的動物帶到了您的眼前。

□本報記者 曾廣太 通訊員 鄭子璇 文/圖

兒時的故事映進現實

設計師王彥銘小時候住在市區西街。問問身邊的老人,屋頂上那隻下雨天會吐水的小動物叫什麼,他們多半會告訴你——那個呀,是「雨漏」。老人口中的「雨漏」,就是滴水獸。

行走在泉州一些古村落的紅磚灰牆下,或是滿載南洋記憶的「番仔樓」間,抬頭總是能看見屋簷上趴著許多造型生動的獅子、金魚、麒麟模樣的排水口。勤勞智慧的閩南人下南洋闖蕩,將當地建築風格帶回了家鄉,滴水獸就這樣高居在屋簷上。王彥銘說:「兒時的這個畫面深深烙在我心裡,小小的滴水獸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卻記錄了閩南老一輩人艱辛奮鬥的歷程,記錄了他們落葉歸根、回饋生養之地的深情。」

雖然王彥銘家沒有滴水獸,但是他想自己造一個,於是找到一家陶藝吧,開始「折騰」起來。他在手機上打開幾張滴水獸的圖片,對著圖片縮小比例,最終用兩個小時捏制了一隻跟屋簷上不盡相同的可愛版小金魚。歷經修坯、上色,將它擱在陶藝吧的某個角落裡自然風乾,幾天後上釉、入窯燒制,第一隻掌上滴水獸就這樣誕生了。

半個月過後,當他帶著掌上滴水獸出現在創意策劃李小嫻面前,她像坐上了時光火箭,從前她家房子上也有這隻魚,童年的場景一下子向她跑過來。但王彥銘覺得還不夠,差了點感覺。他又去了好幾次陶藝吧,仍然覺得不對。後來為了節約成本,索性自己在淘寶買了許多泥回家裡捏,再送到陶藝吧燒制。從此家裡的黑色皮沙發上多了許多小魚,它們張著嘴等待被挑中。

大概捏了一個月,那隻「小金魚」才從心裡跳到了手上,並且陳列在泉州西街遊客服務中心進門最顯眼的展臺上。這件作品在「潤物無聲」泉州旅遊商品設計創作大賽中殺出重圍,獲得了金獎。

在朋友圈裡他曾經會詼諧地解釋過,什麼是設計——「削刀磨鉸鐮」。於他而言,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謙恭。

延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古時候建築的排水孔,常會做成動物的形象,象徵著威嚴與莊重,並會從特定的排水口流出,寓意著:「細水長流」,有很好的聚氣效果。這種裝飾在閩南叫滴水獸,也稱作雨漏。

最早的滴水獸見於燕下都遺址,戰國的先民把平淡無奇的板瓦瓦口做成伸出的鳥形,使屋頂的雨水可流至鳥腹,再通過高昂的鳥嘴飛濺而出,一場大雨就可以讓整座建築出現「千鳥吐水」的奇觀,非常富有想像力;其次,鳥嘴延長了雨水下落的距離,可以讓雨水飄得更遠,起到保護臺基的作用。

如今,潮汕、閩南新建祠堂和民居越發喜歡裝飾這種滴水獸,且越來越精美。

滴水獸的誕生是一種偶然的美好,它見證了中西方文化神奇的相遇,見證了下南洋那段艱辛的奮鬥史,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傳承。

記錄閩南人奮鬥史的文創品

來閩南的人,對於這裡的印象,離不開紅磚古厝、出磚入石、燕尾脊,另外還有一種別具特色的建築,那就是「番仔樓」。如果你走在泉州的西街上,便可看見在「番仔樓」的屋簷上,有些造型生動的小獸,它們憨傻可愛,栩栩如生。鏡頭拉近,它們靜靜望向遠處,透過它們身上泛黃的痕跡,斑駁的色彩,似乎一眼望盡了這個城市百年滄桑。

這樣的滴水獸,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幾乎每個閩南人都有一段關於滴水獸的特別記憶。

後來,王彥銘對金魚滴水獸重新設計,做成案頭小件,將高居於屋簷的小魚帶到了您的眼前。「我們選擇橙紅色、深藍色和黑色三種源於『番仔樓』的釉色,採用泉州德化陶瓷工藝,歷經塑形、修坯、上釉,1300攝氏度高溫燒制,運用釉下彩的工藝,讓色澤可以歷久彌新。」王彥銘說,外包裝採用復古南洋風格設計,飽含年代感,刻滿時光記憶的痕跡。

文化無聲,以字載情。李小嫻說:「我們特地設計了一張做舊報紙,將關於滴水獸的故事、閩南人的奮鬥史以及小魚承載的祝福,寫在這張報紙裡。這對可愛的小魚,帶著滿滿的泉州印記,帶著泉州人的誠摯祝福,願帶走它的人如魚得水,年年有餘。」

泉州是一座歷史很豐富的城市。人生不過百年,歷史卻穿越千年,跨越時間的維度,創作這件事讓我們和千年前的先人對話,了解更深厚的泉州。

相關焦點

  • 泉州刣獅上榜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聰偉)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盧厝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榜上有名。 在公示的名單中,以盧厝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位列第六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中,項目名稱為「泉州刣獅」,申報單位為「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
  •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別致街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是聞名於世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使得泉州成為當時吸納海外文化的重要門戶。 千百年來,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信仰不僅在泉州留存下豐富的宗教文物、文化和藝術,也留下了許多與之有關的街巷、地名。
  • 小鼯猴夜鬧辦公室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動物專家判斷,它是從東南亞遠道而來的鼯猴,在泉州可是第一次被發現。  不速之客  據介紹,當晚,該廣告公司一位姓羅的員工到辦公室取東西時,發現門開著,牆角的盆景旁窩著一隻「貓」,走近一看,「哎呀,這是什麼啊?」這小傢伙全身赤褐色,皮毛很有光澤,臉上的毛是白色的,圓眼睛,尖耳朵,前腿長後腿短,小傢伙長約1米,一條大尾巴佔了體長的2/3。
  • 家政人員 同場競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林嵩 黃筱茵)為進一步推動家政服務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9月3日—4日,由福建省商務廳、泉州市商務局、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市總工會、泉州市婦聯、豐澤區商務局主辦,福建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和泉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承辦的「八閩家政嘉年華」泉州分會場活動暨2020年福建省家庭服務業職業技能競賽泉州選拔賽在豐澤區舉行。
  • 打造高顏值泉州城 讓百姓生活更有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作為飼養人,則要嚴格按照條例規定來執行,主動到社區進行登記。」王堅認為,寵物飼養要嚴管,而這事社區才有辦法落實,社區多做宣傳,分發材料給養寵物的家庭,讓他們了解相關規定。更令人擔憂的是那些被遺棄的流浪寵物,破壞了社會環境,存在傷人等安全隱患。不想養了怎麼辦?相關部門應設置專門收容機構。 張亞輪表示,首先要做好登記管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我看來,一個人如果肯刻苦學本領,有真才實學,那他到哪裡都不怕。像年輕獵人這樣整天扛著獵槍,隨便到山上轉兩圈就回家的人,終究會讓人恥笑! (指導老師:鄭勝楠) ★相信自己 戰勝恐懼 □學生記者 陳玉妍 (鯉城實小筍浯校區五年級)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讀完了《狐狸打獵人的故事》。想都不用想,你們肯定很困惑,不都是獵人打狐狸嗎?
  • 惠安縣人民法院 設立臺商區辦公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黃雅珊)記者近日獲悉,為適應泉州臺商投資區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惠安縣人民法院將在泉州臺商投資區設立辦公區,地址位於東園鎮東園村許厝566號(泉州臺商投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北側)。
  • 文化讓生活更幸福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自此,中國已有55項世界遺產,4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居世界前列。 2019年,全國圖書出版量102億冊(張),人均圖書擁有量7.29冊(張),較2015年分別增長25.9%和23.4%。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人,佔網民整體的59.8%,網絡直播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
  • 親子足球樂融融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日前,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舉行第十七屆運動節親子足球運動會,幼兒與家長們在親子運動中獲得了快樂,在競爭中學會了合作,在關愛中感受到親情。 此次運動會以互動性、愉悅性、運動性和安全性為原則,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將幼兒足球運動融入多種有趣的遊戲中,培養了幼兒堅持不懈、團結協作等良好品質。
  • 救人於危難 他們都是好樣的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細雨中,河邊一片漆黑,顏仲德打開手機照明,顏如海則勇敢地從兩米多高的臺階跳下去。他將壓在母女身上的電動車搬開,隨即抱起暈厥的女孩,將其轉移至安全位置。最後,母女倆都在顏如海幫助下脫離險境。 今年37歲的顏如海,是一名退伍軍人。退役不褪色,換裝不換心,他表示:「我是退伍軍人,雖然轉變了工作崗位,卻始終不忘軍人的責任和擔當,生命可敬可畏,無論什麼情況下,救人最大。」
  • 實地教育見習 提升幼教技能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陳森森 通訊員馬昕桐 文/圖)混體活動、集中教育活動……日前,泉州幼高專80餘名學生來到洛江區雙陽中心幼兒園進行教育見習,園內孩子們快樂、自主、投入、專注的活動狀態和各具特點、富有創意的空間環境都給見習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 半夜群發微信 考研女生「想當明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指導醫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院心理門診主治醫師 賀佳 ■早報記者 許奕梅 暑期是備考高峰期,考研一族更是全力以赴。泉州一女大學生小麗(化名)幾個月來都在全身心備考,近段時間突然變了個人,每天興奮異常,還總喊著「想當明星,賺大錢」。到醫院一查,竟是出現了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如沒有及時幹預治療,嚴重者還可能誘發重度抑鬱,甚至出現自殘行為。
  • 為海洋發聲 保護珊瑚礁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廈門大學海洋生物學博士、泉州師範學院講師崔玉棟受邀開講,為同學們帶來了《消失的「尼莫家園」——關於全球變暖對於珊瑚白化的影響》講座。 現場,崔老師帶著同學們走進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尼莫的家園——珊瑚礁。這個原本美麗的家園現在卻發生了白化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崔老師以生動的講解幫助同學們了解了珊瑚礁的生態系統,以及珊瑚白化的成因和影響。
  • 8場主題電影今日展映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今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脫貧攻堅主題影展暨八閩電影巡展在泉州還有8場展映,其中泰禾影城10時展映《矮婆》、15時展映《桃李問答》、19時展映《巴圖溫都蘇》、21時展映《大河向東流之沁源故事》;同時,齊光影城也同步放映以上四部電影。
  • 「泉州西湖楹聯書法展」在泉州西湖公園舉行
    遊覽西湖 賞景看展泉州網10月2日訊 近日,由泉州西湖文化促進會、泉州市書法家協會等共同主辦的「泉州西湖楹聯書法展」在泉州西湖公園舉行,展期3個月,展覽地點在西湖公園桃花島。不少市民利用假期來到西湖公園賞景看展。此次共展出69幅楹聯書法作品,主題鮮明,內涵豐富。
  • 妙心成畫 巧手剪紙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周婷婷老師的指導下,學記們很快進入狀態,摺紙、繪畫、裁剪,不一會兒一幅幅剪紙作品呈現眼前——有金魚圖案、蝴蝶圖案、雪花圖案…… ★小小非遺傳承人養成記 □學生記者劉紫涵 (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六年級) 一到活動現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滿桌的剪紙作品,一幅幅剪紙被周老師剪活了。
  • 用影像留住梨園戲經典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導演麥萌說,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旨在打造「經典中的精品」,因此對拍攝的要求很高,力求為經典劇目作完美的藝術記錄。為了原汁原味地體現梨園戲的韻味,還嘗試了影音同步錄製。
  • 小盲盒開出百億大市場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年8月1日,泉州第一家泡泡瑪特進駐中駿世界城。除了終端門店,泡泡瑪特還在多家商場設置了可移動的機器人商店,消費者可以自助購買。 萬物皆可盲盒 盲盒從潮玩領域逐漸出圈,蔓延到整個大眾消費領域,演變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方式 小小的盲盒,捧出一家市值千億港元公司的同時,也將餐飲、文旅、娛樂、家居、零售等不同的業態,捲入了這股抽取「驚喜」的潮流之中。如今盲盒從潮玩領域逐漸出圈,蔓延到整個大眾消費領域,它不再限於抽取玩偶的範疇,而是演變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方式,開啟「萬物皆可盲盒」的時代。
  • 熱議利用科技助推產業升級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活動匯聚全球鞋業供應鏈、鞋產業設計、產品創新、新材智造、數位化工廠、電商直播、智慧門店、消費體驗以及鞋業數位化供應鏈與智能倉儲物流等熱門話題。從全球視野的角度深入分析全球鞋業發展趨勢,對國內乃至全球鞋業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中國皮革協會鞋業專委會主任路華在雲端用滿滿的數據和案例回顧2020年中國鞋業市場的發展現狀,極具指導意義。
  • 清新自然越南春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