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集團在江津新建柴油機智能生產基地

2020-12-01 華龍網

    重慶日報訊(記者周雨)12月14日,濰柴集團與江津區政府籤訂協議,實施重慶濰柴「退城進園」整體搬遷項目,將按照工業4.0標準在德感工業園新建一個柴油機智能生產基地。

    現在的重慶濰柴老廠生產區位於江津德感街道前進街一號,佔地面積504畝。該廠始建於1968年,1999年被濰柴集團重組併購後,逐步形成橫跨汽車、工程機械、船舶、柴油發電等多個應用領域的產品體系,也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高速柴油機生產企業。

    即將新建的柴油機智能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規劃用地525畝。其中,一期將投資13億元,佔地389畝,未來將建設年產5萬臺9L、10L高速柴油機的智能化生產基地;二期預留136畝,未來將用於建設新能源動力總成零部件生產配套基地。

相關焦點

  • 西洽會丨投資20億 濰柴集團將在江津建國內一流智能製造基地
    碧桂園房地產集團將投巨資在江津濱江新城建設城市綜合體開發、現代教育及醫療康養等項目。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將在德感工業園建柴油智能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規劃用地525畝。其中,一期將投資13億元人民幣,佔地389畝,未來將建設年產5萬臺9L、10L高速柴油機的智能化生產基地;二期預留136畝,未來將用於建設新能源動力總成零部件生產配套基地。
  • 濰柴集團在江津開建兩個百億級項目
    濰柴集團在江津開建兩個百億級項目   2011年11月28日,山東重工濰柴集團在重慶江津德感工業園區,同時舉行濰柴嘉川30萬輛乘用汽車整車項目籤約儀式和重慶濰柴動力工業園50萬臺高速大功率發動機奠基儀式
  • 濰柴集團重慶江津新投資項目開工建設
    11月28日上午9:28分,「重慶江津·濰柴投資項目開工暨籤約儀式」在江津德感工業園區隆重舉行。譚旭光董事長與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江津區委書記關海洋、江津區區長陶長海共同出席開工暨籤約儀式。
  • 江津與濰柴集團籤署「退城進園」整體搬遷協議
    14日,江津區與濰柴集團正式籤署「退城進園」整體搬遷協議,位於德感街道前進街一號的濰柴老廠生產區將整體搬遷至德感工業園。此次重慶濰柴「退城進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選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物流設備,打造柴油機智能生產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
  • 濰柴集團:山東老國企的國際化新路
    原標題:濰柴集團:山東老國企的國際化新路   從2004年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到2006年收購德隆系龍頭企業湘火炬,從2011年吞下全球遊艇製造商法拉帝到2012年入股德國叉車巨頭凱傲集團,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集團」)的每次資本運作都能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濰柴的發展步伐令人驚嘆,企業的轉型之路更是值得國企深思
  • 濰柴江津造車 工業園產值3年突破2000億
    昨日,從江津區傳來消息,由國內動力巨頭山東濰柴打造的整車汽車廠,有望在年底正式實現量產,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超過100億的新產業集群。30萬臺濰柴車產值過百億江津區經信委介紹,新成立的嘉川公司的乘用車項目車型有三大系列平臺:微車系列平臺、CUV系列平臺、CDV系列平臺。
  • 濰柴集團戰略重組雷沃重工 持股60%邁入農機裝備製造領域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黃聰濰柴集團重組雷沃重工終於敲定,重組後的新濰柴,完整的工業裝備集團雛形已經凸顯。1月6日,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濰柴集團正式完成對雷沃重工的戰略重組。根據協議,濰柴集團持有雷沃重工60%的股權,天津雷沃持股38.62%,濰柴集團成為雷沃重工的控股股東。
  • 「濰柴車 江津情」20周年感恩回饋
    1999年,濰柴入駐江津。二十年以來,在江津區政府及人民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一路風雨同行,濰柴汽車取得了長足進步,企業逐步壯大。濰柴汽車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汽車企業,在重慶擁有一個產能30萬輛、四大工藝齊全的乘用車生產基地。2013年12月26日,濰柴汽車旗下的「英致」品牌正式發布。
  • 重慶市江津區政府考察團到濰柴參觀調研
    6月25日-26日,重慶市江津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加才率政府考察團一行9人來濰柴參觀訪問,譚旭光董事長在工業園科技大樓會見了劉加才一行,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會談。  25日晚,在工業園科技大樓會見廳,譚旭光董事長對遠道而來的江津區政府考察團一行表示歡迎,對江津區政府對濰柴的支持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了濰柴當前的發展形勢和生產運營情況。今年上半年,濰柴保持了健康穩健的發展,儘管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市場有所下滑,但是,濰柴依然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保持盈利水平的企業之一。
  • 濰柴2020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臺
    2020年,濰柴集團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率先復工復產,搶抓市場機遇,累計產銷各類發動機超過100萬臺,同比增長33%,發動機總銷量首次邁入全球第一;在克服海外歐美企業收入、利潤分別下降2%和89%的情況下,集團全年仍然保持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15%。繼成功發布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濰柴在世界內燃機工業史上再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濰柴2020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臺大關
    ;在克服海外歐美企業收入、利潤分別下降2%和89%的情況下,集團全年仍然保持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15%。大年初三,濰柴發動機板塊開始恢復生產;2月5日率先打響山東滿負荷生產第一槍,迅速拉動300多家產業鏈合作企業復工復產;3月份濰柴全力衝刺實現滿產超產;進入4月,濰柴旗下國內企業全部進入超產狀態,生產車間24小時連軸轉,工人加班倒班、機器運轉不停。汽車的產業鏈是最長的,上萬個零部件裡,即便是缺少一顆螺絲釘,都將影響產出。
  • 疫情「大考」彰顯國企擔當 濰柴2020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臺大關
    、利潤分別下降2%和89%的情況下,集團全年仍然保持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15%。大年初三,濰柴發動機板塊開始恢復生產;2月5日率先打響山東滿負荷生產第一槍,迅速拉動300多家產業鏈合作企業復工復產;3月份濰柴全力衝刺實現滿產超產;進入4月,濰柴旗下國內企業全部進入超產狀態,生產車間24小時連軸轉,工人加班倒班、機器運轉不停。汽車的產業鏈是最長的,上萬個零部件裡,即便是缺少一顆螺絲釘,都將影響產出。
  • 濰柴集團戰略重組雷沃重工
    記者 | 彭強1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濰柴集團)近期大手筆交易不斷。界面新聞獲悉,1月6日上午,濰柴集團在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完成對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雷沃重工)的戰略重組。經山東省國資委批准,濰柴集團持有雷沃重工60%的股權,成為後者控股股東。濰柴集團稱,重組完成後,濰柴集團將依託自身高端非道路全系列發動機、無級變速器(CVT)動力總成和液壓動力總成等核心產業資源,為雷沃重工補齊動力總成缺失的短板。
  • 上市十五年來濰柴都做了什麼?
    十五年前,濰柴還是一個以生產柴油發動機為主業的老國企,如今,濰柴已經成長為一家布局全球的跨國集團。十五年來,濰柴都做了什麼?  在記者看來,這15年,濰柴動力心無旁騖攻主業,巧藉資本之力,圍繞動力總成,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成功構築起的動力總成、液壓動力系統和智能物流三大黃金產業鏈尤為值得稱道。
  •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媒體採訪團走進濰柴動力、歌爾股份、豪邁集團
    旗下擁有濰柴動力(2338.HK;000338.SZ)、濰柴重機(000880.SZ)、亞星客車(600213.SH)、德國凱傲(KGX.F)等海內外7家上市公司、9支股票。由於新能源汽車比重逐步上升,主力燃油發動機生產的濰柴動力,逐步增加布局新能源發動機,建立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生產基地,應對市場變化。
  • 國企標杆——「濰柴系」的涅槃,擴張與壟斷
    也就在這時,跟隨了濰柴20年的譚旭光臨危受命,擔任濰坊柴油機廠廠長(與董明珠的劇情雷同)。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喊出「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口號,大舉裁員,打破了國企鐵飯碗的概念,讓濰柴迅速走出困境,建立起了現代化企業制度,並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濰柴集團併購湘火炬,將行業內優質資源陝汽重卡、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納入麾下,打造了重卡黃金產業鏈,形成了「濰柴系」的雛形。
  • 專攻主業 濰柴集團打造國企改革樣本
    近日,濰柴集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改革創新發展20周年大會在濰坊大劇院舉行。會上,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過去十年裡,濰柴集團迅速成長,心無旁騖專攻主業,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性跨越。
  • 雷沃重工的國有股權已全部轉給濰柴集團
    近日,濰柴動力(000338)以網絡視頻直播方式召開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圍繞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問題,董事長譚旭光與投資機構分析師、媒體代表等進行互動交流。其中提到,中國最大的農業裝備公司雷沃重工的國有股權已經全部劃轉給了濰柴集團。從最早公布劃轉這一消息至今,已過去了半年的時間。
  • 譚旭光再出手 濰柴集團拿下雷沃重工股權
    10月23日,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濰柴集團」)發布公告稱,經省市政府、國資委批准,濰柴集團近日受讓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雷沃重工」)20.84%的國有股權,並依據《公司章程》規定委派兩名雷沃重工董事會成員。
  • 2030年濰柴新能源業務引領全球行業發展
    山東省濰坊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建國提到,近年來,濰坊市把新能源特別是氫能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正加速向全省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邁進。會議還邀請了國際氫能學會副主席、全國氫能標準技術委員會顧問毛宗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能源與環境處主任張衛東;同濟大學原校長助理、教授,國家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餘卓平;國家電投集團公司科技研發總監,國家電投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