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什麼條件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25 10:21:42 來源: 娛樂的吉祥物

舉報

  

  問:很多人學佛修行,就是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但往生不是很容易的。具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

  

  達真堪布解答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具足四個條件:一、發願、行菩提心;二、積累福慧資糧;三、念修、觀修阿彌陀佛;四、回向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同時還要遠離兩種違緣:五無間罪和謗法罪。

  只要能夠具足這四個條件、遠離兩種違緣,臨終一定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不會有絲毫的差錯,只要相信就行。

  ——學修問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往生極樂世界,方法如此簡單!
    前面已說明了極樂世界的環境以及眾生的殊勝之處,那麼如何才能得生淨土呢?我們繼續看經文。《佛說阿彌陀經》有云: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既已了解了極樂世界環境及眾生如此殊勝,眾生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因為能和如此多的聖賢生活在一起。因為對眾生的利益極大,所以佛在此勸我們發願往生。經文又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移居?
    「移居」的概念,就是「借力」,借阿彌陀佛的德能,借極樂世界的環境……「暫時」屏蔽煩惱習氣積極修持,修出自性的本自光明體,修出本自具足的德能,極力的「顯正」而避「無名」之害,這是屬於「正受修」。如果「人緣」殊勝,來生就會投胎成「大善知識」,如果「菩薩緣」殊勝,來生就會投胎到極樂世界或彌勒內院,如果「天界緣」,來生就會投胎成天人……(想了解更多妙善師實證實修方法,請關注公眾《往生心法》查找聯繫方式請法)淨土念佛法門不是五眼六通的「自作用」,末法時代淨土成就,正法時代靠「四禪八定
  • ...無常,多位祖師苦口婆心勸我們,今生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也就是說修學我們這個法門,一定要發起決定不變的、臨終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毫不妥協、毫不苟且、毫不更改、毫不動搖,決定要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碌碌庸人」就是一般平凡的人,怎麼平凡呢?
  • 這樣做,往生極樂世界就沒問題了(下)
    除非造作了舍法罪和無間罪無法往生之外,具有誠信發願、具足四因者在臨終都能蒙佛接引而往生極樂剎土。這在《極樂願文》中作了宣講。那麼,什麼是往生四因呢?(一)明觀福田觀想阿彌陀佛,觀想右邊的觀世音菩薩和左邊的大勢至菩薩。
  •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你的初發心嗎?
    我們的初心無非就是成道,了生脫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多修行人習慣於從妄想中尋找答案,從來不觀察外相事物於微細間,體悟所踐行過來的點滴感知;(系統學習,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在點滴感知之後就生成了「覺」,從而形成規律性的總結;這就是習慣了「心外」求法,忽略了反觀內省。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這當中有什麼差別?大師說,我想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念頭,所以我決心求往生,那就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為什麼教你念六個字?因為你往生的心不切,往生的心不懇切,加兩個字好,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加個客氣話、尊敬的話,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個意思。這些都是蓮池大師無盡的慈悲,給我們表演的,我們聽到了、看到這段文字,要有感受、要有體會。
  • 佛教:為臨命終人助念,引導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助念,就是自己信順彌陀救度,也來引導他人共同信仰彌陀救度,往生淨土。為臨命人助念,助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誠報彌陀恩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臨終之人在臨終時刻究竟處於什麼狀態,我們不得而知,倒底他(她)是能念不能念呀,願意往生還是在留戀娑婆,我們沒法知道。為不知者令其知,不信者令其信,不念者令其念,不願者令其願,通過助念和開示讓臨終之人得到提醒和撫慰,使其順利往生。我們助念是非常有意義的,「聲聲不空過,聲聲都圓滿」!
  • 真想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沒有人助念怎麼辦?
    臨命終時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每個淨宗學人的願望。往生的條件不外乎信、願、行。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願,有強烈地願望往生西方;行,念阿彌陀佛。那麼如果真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沒有人助念該怎麼辦呢?讓我們帶著疑問開始今天的答疑解惑。真想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沒有人助念怎麼辦?
  • 小動物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林恩)「一個回答,可能改變你的人生」——《師父來了》有人問寬運法師:動物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人,才能更好的修行。人生短暫,大家應該洗心革面,多念阿彌陀佛,這才是正確的選擇。寬運法師簡介:現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香港西方寺方丈。「一個回答,可能改變你的人生」,此稿件為鳳凰網佛教頻道直播節目《師父來了》原創內容,若轉載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佛教」,否則視為侵權,追究法律責任。
  • 佛教:「往生」的本義
    因此,在淨土宗的修行中,甚至把佛國淨土,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成修行最高的目標。由此而產生了「往生」這一說法,那麼,在佛教之中,何為「往生」呢?一、按照《佛說無量壽經》中的第十八大願的說法,"往生"的條件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也就是說,即誠心、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也相信阿彌陀佛本誓願力,並且具有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強烈願望。「乃至十念」,其實只是一個基礎或衡量的標準,也是一個「往生」西方佛淨土的一個必要條件,也唯有做到這「十念」,才有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如何判斷臨終人是否真的往生西方?
    修淨土法門的念佛人,無一不希望一切有緣眾生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我們面對同修或親人離去的時候,特別希望他們能夠念佛求往生,但是如何判斷亡者是否往生西方了呢?讓我們帶著疑問開始今天的答疑解惑。如何判斷臨終人是否真的往生西方?
  • 陳劍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是否鬚髮菩提心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行者,無論是上輩、中輩或下輩,都鬚髮菩提心。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願生西方的行者須以菩提心為本。彌陀淨土法門有一知名公案,有關宋代王龍舒居士(?-一一七三)會集四種《無量壽經》成為《大彌陀經》,此經對於「菩提心」的說法有誤。
  • 往生極樂世界,易在方法,難在信願
    通過《佛說阿彌陀經》,我們知道了極樂世界的美妙殊勝,知道了要往生此淨土,只需要信願行具足即可。看起來,往生一事似乎很簡單,但現實中來看,往生成功的人並不多。這是怎麼回事呢?淨土法門,也被稱為「易行道」。
  • 臨終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我們平時具足信、願、行,臨終的時候也有往生的願望,沒有後悔,沒有退轉,阿彌陀佛一定能夠幫助我們安穩地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一點不要擔心。如睡夢去也是往生。可能大家還是覺得有疑惑,因為聽慣了很多:臨終這一聲一定要在「阿彌陀佛」上才能往生,最後沒有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
  • 念佛到什麼程度才能往生?
    無論你是什麼工作,工人也好,家庭主婦也好,只要你一心念佛,二六時中都能憶佛念佛。 第二,要修福、修慧。修福,就是我們經濟上不錯的,要扶弱濟貧;修慧,就一定要多聽經聞法,看你跟哪個法師比較有緣。經典裡面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少善根沒辦法往生,少福德沒辦法往生,少因緣也沒辦法往生。那麼,如何三個都能具足呢?
  • 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的去的
    那一定往生,往生是這一生的事情;生到西方成佛,還是這一生的事情,沒有到第二生,一生成就!所以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法門。我在前面給諸位說過多次,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的去的,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人沒有斷氣,頭腦很清醒,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我跟他去了,這不是死去的。
  • 天親菩薩:佛的心願是要一切眾都往生極樂世界
    佛菩薩要一切眾都往生極樂世界(提綱)一、《往生論》與《往生論注》《往生論》是天親菩薩依據淨土三經所造之論,是古來相傳所謂「三經一論」中之「一論」,屬淨土宗正依論典此論,融三經義理於一爐,彰「一心歸命」宗義;上承龍樹菩薩《易行品》之精髓,下啟中國曇鸞大師《往生論注》微義之開演。此論之出,使得淨土法門純澈而完整的姿態躋身於印度大乘佛教之舞臺。《往生論注》系註解《往生論》之書,乃淨土宗奠基祖師曇鸞大師之著述。印光大師特為盛讚曇鸞大師而言:天親菩薩《往生論》,淨宗之要典也。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託出。
  • 念阿彌陀佛有很多人糾結,要知道7點,關係到你能不能往生很重要
    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我們念佛是為了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憑自己念佛的力量和阿彌陀佛的加持,得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很重要,一定要念對了。如果影響到往生,那就不是悔恨一生的事了。第二點:到底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是念「阿彌陀佛」。
  • 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深信並且讀誦、書寫十大願王的人,臨命終時,在最後那一剎那的時間,一切諸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完全散壞,一切親屬也都舍離而去。此人在世時的權威勢力都完全失掉了。
  • 仁清法師:想成佛 想往生極樂世界 怎樣修 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您說念佛法門也好,求生極樂世界也好,修佛法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想成佛,想成佛然後就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該怎麼修,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師父:這裡面有幾個常識,就是把平常修持過程當中可能掌握不住的疑難問題的難點,再根據你的提問,我給你剖析一下:出離心有沒有,發不發,和身份沒關係,出了家沒發出離心的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