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了,看見了!」80多歲的韋賢奎老人激動地喃喃著!
我是黔南自治州都勻市沙包堡辦事處劍江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朱正偉。韋賢奎老人是我村裡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她一生未育,也沒有贍養人,只有一個好酒貪杯的侄兒偶爾來看看她。2016年時,她被識別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駐村工作隊隊長和老人的幫扶人,我時常到老人家裡去走訪,了解她的生活和身體狀況。
結合脫貧攻堅政策,我為其辦理了特困供養金,購置衣櫃、蚊帳等日常生活用品,讓老人在收入和生活上有保障。此外,我還請人為其安裝了門窗、修繕房屋後排水溝,防止跑風漏雨。
2019年底的一天,我來到老人家裡。在和老人聊天時,我發現她拿瓶子和搬凳子的動作仿佛是用手在摸索,我問她眼睛看不清嗎?老人說,沒事沒事,看得見,只是有點不太清楚。這可是個不容小覷的事,老人年歲已大,身邊也沒有親人照看,要是眼睛再出了問題,那可怎麼辦?
回到村裡,我立即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老人的眼睛可能是出現了白內障。於是,我趕緊聯繫了村醫李醫生與我再次來到老人家。醫生查看了老人眼睛後,認為是白內障和青光眼的可能性很大。
我給老人說:「奶奶,你這個眼睛可能是白內障了,明後天我陪你到醫院去看看。」「不去、不去,去了醫院又要花錢。」雖然我對老人解釋,現在政策很好,到醫院去就醫不會花很多錢,但老人還是很倔強,不願去醫院就醫。
「這樣吧!奶奶,喊你侄兒帶你先去檢查一下,如果能醫治,該花多少錢,我來幫你出。」「老讓你花錢,我也不好意思啊!」老人有些猶豫了!「沒什麼的,等我再諮詢一下我們衛計辦的同志,看看在哪治療方便些。」
隨即,我與衛計辦的負責人通了電話,並把老人的情況告知了他。了解到這兩天民生醫院正在開展扶貧活動,正好是免費治療白內障和青光眼的。得到這個消息,我立馬告訴了老人。通過反覆的給老人做工作,並聯繫了他的侄兒,老人終於答應進行治療。幾天後,我再次來到韋賢奎老人家中,一進家門,就聽見老人喃喃道:「是隊長來了,你一進門我就看見是你了!這下什麼都看得見了,謝謝你啊!現在政策好了,看病真不花錢呢!」「奶奶,現在政策這麼好,你把眼睛治好了,好好過幸福的日子」「我以前總怕去醫院,能忍的就忍著,怕花錢!你給我說我還不太相信呢!」老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從老人家中出來,我心中滿是欣慰和自豪。在扶貧工作的路上,讓群眾實實在在從好政策中受益,最終露出燦爛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收穫和成功!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顧彥君
編輯潘曉飛
編審田旻佳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