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獨特的青蛙,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且聲音不像蛙聲更像蟲鳴

2021-01-13 六維自然

在青蛙種類中,已知的蛙類大約有4800多種,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並且大多數青蛙都是在水草上產卵,蛙卵慢慢地變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圓圓的身體,有一條長尾巴,蝌蚪一天天長大,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漸漸地縮短退化,最後變成青蛙。所以大多數蛙類都需經歷蝌蚪階段才能成蛙,但大自然是神奇的,偏偏就有一種不需經歷蝌蚪階段就能成蛙——阿馬烏童蛙。

阿馬烏童蛙是最獨特的青蛙種類之一,它們和其它青蛙與眾不同地方就在生命周期並不經歷蝌蚪的階段,它們一出生就是完全成熟的個體蛙,這獨特的生命構造還是個謎,一直吸引人類的探索。

阿馬烏童蛙可以說是一種新品種青蛙,直到2009年才首次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是因為這些蛙類很難被發現,一方面是超小的體型,成年的阿馬烏童蛙全長7.7毫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青蛙,加上其保護色,想肉眼發現確實有些難。

阿馬烏童蛙和其它青蛙還有很多不同,多數青蛙都是歌唱高手,發出蛙聲會「呱呱——呱呱」地叫個沒完,而阿馬烏童蛙的蛙聲並不像青蛙的叫聲,而是像一種蟲鳴,聽到這種蛙叫,都以為是一種蟲子,自然不會留意,可能這也是阿馬烏童蛙另一種擬態,讓人難於發現。

阿馬烏童蛙不需經歷蝌蚪階段,可能和它們棲息地有關,一般的青蛙都離不開水,阿馬烏童蛙一生不需與水體為伴,這是因為阿馬烏童蛙皮膚不容易面臨脫水危險,還有就是生活在雨林底層潮溼環境,這足以維持阿馬烏童蛙的水分!

在食物來源方面,阿馬烏童蛙具有相對較強跳躍能力,跳越距離可達到其體長的三十倍,一般都只在黃昏出來尋找食物,捕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阿馬烏童蛙的繁殖方式是蛙類中最為獨特的,雌性阿馬烏童蛙每次只產1至2枚卵,數量非常少,也許是因為直接成蛙不需經過蝌蚪階段,更方便照顧幼蛙,能提升阿馬烏童蛙的生存率,對這樣獨特的蛙類種群值得更好探索!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蛙聲,蛙聲 - 瀟湘晨報
    騎行去古榆園,在那處長滿睡蓮的池塘邊,蛙聲如鼓點,密集而富有韻律感。池塘裡蛙聲鼓譟,高一聲低一聲,讓人心聲驚喜。循著聲音走近池塘,青蛙們止住呱噪,像是停止一場預謀。在蛙聲的召喚中,恍若回到家鄉的田野——小時候家鄉的田野,是最有自然屬性的田野。春天到來時,村子南面水渠的水解凍了,閃著波光,譁譁地向東流去。
  • 齊白石《蛙聲十裡出山泉》畫面中沒有青蛙,網友不解:那還叫蛙聲
    蘭亭書畫專業解讀/文說起齊白石《蛙聲十裡出山泉》,畫面中就沒畫青蛙,怎麼就起名蛙聲呢?網友表示不理解。齊白石《蛙聲十裡出山泉》局部二。這幅《蛙聲十裡出山泉》畫面上都沒有畫青蛙,那是什麼回事?看畫面,沒有青蛙,也能聞到蛙聲之感,而這蛙聲迴蕩在山石的泉水溪流之中。
  • 江蘇無錫:青蛙已經成了稀有動物 蛙聲一片其實都是癩蛤蟆
    江蘇無錫:青蛙已經成了稀有動物 蛙聲一片其實都是癩蛤蟆2014-06-29 21: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江蘇網        瀏覽量: 3798 次 我要評論 「以前,夏天晚上的青蛙叫得可歡了,現在我們小區裡很少能看到青蛙,池塘都被癩蛤蟆佔領了!」眼下正是黃梅季節,市民劉先生發在微信朋友圈裡的這則發現引來共鳴。
  • 青蛙已經成了稀有動物 蛙聲一片其實都是癩蛤蟆
    中國江蘇網6月29日訊「以前,夏天晚上的青蛙叫得可歡了,現在我們小區裡很少能看到青蛙,池塘都被癩蛤蟆佔領了!」眼下正是黃梅季節,市民劉先生發在微信朋友圈裡的這則發現引來共鳴。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市民發現,小區池塘裡青蛙越來越少,成了「稀有動物」。
  • 中心城區後河:枕著蛙聲入夢好不愜意
    如今的夜晚,城裡也能聽見美妙蛙鳴,專家稱是環境好的表現——枕著蛙聲入夢好不愜意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晚上聽著蛙聲睡覺,似乎只存在很多人兒時的記憶裡或者農村,其實不然,如今在喧囂的城市一樣能聽到美妙蛙聲。
  • 有一種青蛙,長得像生氣的牛油果,叫聲也很獨特
    黑雨蛙是南非特有的一種青蛙。雖然背部長有細小的顆粒不平滑,但是它們屬於青蛙,而非蟾蜍。黑雨蛙天生就是嘴角向下的哭相,皮膚的顏色和質地都很像熟透了的牛油果,所以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生氣的牛油果」。其實它們的性格溫順無害,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暴躁。
  • 直接生蝌蚪:科學家發現奇怪的新青蛙
    2014年的最後一天,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發表了一個大頭蛙屬(Limnonectes)的新種。發表一個兩棲類新種本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稀奇的是,這種蛙的生殖方式非常獨特:體內受精,直接生出蝌蚪。
  • 湖南目前已知有蛙類57種 長沙城最常見的是黑斑蛙
    湖南有蛙類57種,最常見的是黑斑蛙入夜,城市的公園和小區裡,蛙聲準時響起,尤其在雨天,蛙聲更是此起彼伏。其實我們聽到的蛙聲,除了青蛙的鳴叫,還有蟾蜍的聲音。「湖南目前已知有蛙類57種,隸屬6科22屬。」
  • 小蝌蚪最後找到的並不是它們的媽媽,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卵排成一排排,像一條條念珠一樣。,不過從小蝌蚪們一起找媽媽的集體行為上看,就能確定它們是蟾蜍。比起青蛙,它的樣子要難看得多:棕褐色的皮膚,背上布滿了疙瘩,耳朵後方還有一對巨大的毒腺。蟾蜍的身體比較粗壯,不擅長跳躍,喜歡在陸地上活動。
  • 會飛的蛙,長得像烏龜的蛙……10種你可能沒見過的奇怪青蛙
    青蛙這種兩棲動物,在進化的路上可謂放飛自我,千奇百怪,有能分泌劇毒的青蛙,有會飛的青蛙,還有長得像脫了殼的烏龜的青蛙……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10種你可能從來沒見過的,奇怪的青蛙:10. 歌利亞蛙歌利亞蛙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青蛙。它長約32釐米,重3.25公斤。
  • 喬國強:《蛙聲十裡出山泉》 ——賞齊白石畫作
    1693年,查慎行將其次韻成詩。其詩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大致是:「夏日雨過之後的園林,暑氣漸漸散去,點點繁星升上那深邃的夜空。遠處翠綠的層層山峰淡淡地隱去,眼前繁茂的樹木濃密渾圓。對岸草叢中的繭火蟲如星星點點隱約可見,遠處山泉鳴叫的蛙聲透過十裡的山溪傳來,我的詩不和時俗,不隨波逐流,大多人不理解,缺少知音,所以就不用傳了。」
  • 西巷舊村滿血復活,搖身一變為蛙聲一片的青蛙村
    圖文/倪熊【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除了比較另類的動物學愛好者,還要是小動物愛好者,還要是那些特別小眾的蛙科兩棲類動物愛好者,估計很少有人真會莫名其妙為了看看青蛙而遠途跋涉特意前往古鎮東山的青蛙村。但是這並不妨礙青蛙村的名聲大噪。明知道60來種青蛙就是個五迷三道,別說60多種,能見到10來種就已經嘖嘖稱奇了。
  • 我的呱娃子為啥還不回家?難道被小蝌蚪當成了媽媽?
    難不成,它被小蝌蚪誤認成了媽媽?可是小蝌蚪真的會找媽媽嗎?為什麼小蝌蚪不找爸爸呢?帶著這些問題,蝌蚪君開始研究起了自己的同胞。小蝌蚪將來都會變成青蛙嗎?為了獲得更多的繁殖機會,這些青蛙機智地演化出更加巧妙的個體發育方式。美洲的幾百種卵齒蟾不用在水中產卵,它們的蛙卵能夠直接孵化出小青蛙,叫聲像橡皮小鴨子的沙漠雨蛙同樣如此。來自中非的奇漢西噴霧蟾蜍更是掌握了卵胎生大法,蛙卵的整個發育過程都在母體內完成。
  • 散文丨枕著蛙聲入眠
    風過處,竹林譁啦啦的呼嘯聲、竹筍的破土聲與拔節聲、池塘裡如海浪起伏的蛙鳴聲、小蟲的呢喃聲,樹林裡不困的小鳥偶爾清脆的鳴叫聲,還有書院旁一條春潮暗湧的山溪那譁啦啦的流水聲,這些聲音的混響,搏動了夜的沉寂,交織成一曲自然動聽的合奏,將整個書院喧囂得生動起來。池塘邊,兩株古老的香樟,像兩把華冠如蓋的巨傘遮住了穹頂。從茂密的樹葉間漏過來的二三點斑駁的夜的光影,顯得無精打採的,是瞌睡人的眼神。
  • 青蛙成蛙飼養技術小結
    一、青蛙的形態特徵1、青蛙,又稱黑斑蛙,其體分頭、軀幹和四肢三部分,成體無尾,體長約8釐米、頭扁而寬,略呈三角形,眼圓而突出,兩眼後方各有一明顯的圓形鼓膜,鼻孔小,口寬闊,吻部尖,舌扁平分叉,並能翻出。皮膚較光滑,軀體短而闊,背部黃綠、深綠或帶灰棕色斑,腹部白色。
  • 蝌蚪變成青蛙,除了去尾長腿,還要……
    出品:科普中國作者:李成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變態(abnormal)」這個詞已經被我們用濫了,它用來指代一切看起來不正常、不合理的事物和行為,用來罵人似乎更入木三分。
  • 從野外捕獲的蝌蚪長成青蛙後,如何正確放生?
    許多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大都有過去池塘裡撈蝌蚪的經歷,而且蝌蚪比較好養活,筆者小時候也養過蝌蚪,只需要把它們放在一個廢棄的水缸中,過段時間,它們就能變成小青蛙。但是,蝌蚪變成青蛙之後,並不是隨意將它們放生野外就可以了,還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青蛙放生的問題。
  • 世界最小的青蛙:阿馬烏童蛙,體長只要7毫米(還沒硬幣大)
    之前給大家介紹了世界上最大的青蛙是非洲巨蛙,它的體長可以達到一米左右,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青蛙有多小嗎?據悉它的體長和重量只有非洲巨蛙的幾千分之一,下面就為你具體介紹這種青蛙吧。世界最小的青蛙——阿馬烏童蛙
  • 湖南特種黑斑蛙(青蛙)蝌蚪 養殖致富新模式
    記者採訪了該農業合作社負責人黃柏林支書說道,目前該合作社養殖面積200多畝,合作社把原黑斑蛙圈養從選種、培育、野外繁殖、育苗,改變成為散養,把專養改變成為蛙稻連作(種養相結合),現有特種黑斑蛙蝌蚪苗6000多萬尾,規模不斷在壯大,特種黑斑蛙特在哪裡?
  • 美文心閱:青蛙
    池塘裡不遠處響起了一陣陣蛙聲,呱呱呱呱的叫個不停,此起彼伏,仿佛一首交響樂,高低錯落的音調環繞在耳邊。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