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詩人曾這樣描述:「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般來說,燕子經常在田野、樹林、屋簷下等地方飛行;飛行方式時高時底,常平行於地面。但也有的燕子會飛到一望無際的草原,飛到延綿不斷的山川,飛到平常百姓的家裡……
相傳春秋時代,吳王宮中的一些宮女,為了探求燕子遷徙的規律,曾將一幾隻燕子的腳爪剪去一隻,以作記號,用此法觀測,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舊飛回原地;結果這幾隻缺爪的燕子,在次年春天真的又飛回來了。
燕子都飛往「南方」的哪裡呢?
其實,燕子每年飛往的「南方」,只是一個相對的說法,並不是我們常說的江南一帶的秦嶺淮河為界的南北方。燕子的遷徙可以說是跨越了將近半個亞洲,因為一般我國的燕子都要飛到更遙遠的南方及一些廣袤的地方,據觀察,它們經常飛往飛越沙漠、高山、海洋,來到印度、南洋群島、南非以及澳洲等地越冬,像南亞或者東南亞一帶的諸多國家,它們都過去,有的甚至能穿過赤道飛到南半球,像泰國、越南,馬來亞群島與菲律賓群島等和我國的海南島等地方,都是它們停留的足跡。
燕子為什麼要飛往南方呢?
因為燕子是以昆蟲為食的鳥兒,且它們不善於在樹縫和地隙中搜尋昆蟲食物,因為它們的生活習慣就是在空中捕食飛蟲,於是它們不能像其它鳥類那樣雜食漿果、種子,所以,冬天裡它們只有飛到有蟲子的南方去生存。
燕子為什麼要在春天飛到北方來呢?
燕子為什麼要在春天飛過北方來呢?而不一年四季都留在南方呢?這是因為南方的一些地區以了夏天非常乾旱,比如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亞等地,夏天植物枯萎,蟲子很少,於是儘管天氣不冷,但為了覓食,燕子就會為追逐蟲子而飛回到溫暖溼潤的中國大陸裡來。
可見,食物的匱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秋去春來的南北大遷徙,以使自己得到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看來一隻只燕子,都是一個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