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械運動:物體的空間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平動和轉動兩種基本形式)
二、質點。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2、條件:物體的大小形狀對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很小時。平動的物體一般可視作質點,有轉動但可忽略時也可視作質點。
三、參考系。1、定義: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參考的物體;2、選擇原則:任何物體都可選做參考系,不同參考系物體的運動情況是不同的;當比較兩個物體運動時,必須選同一個參考系。
四、坐標系:為了定量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變化,在參考系上建立的坐標系。
五、時間和時刻: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時刻用點表示,時間是兩時刻的間隔。
六、路程和位移。1、路程: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2、位移:位移是物體的位置變化,是矢量,用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表示位移。
七、矢量與標量。1、矢量是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相加時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例如位移、速度等;2、標量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求和時按照算術法則相加的物理量,例如質量、溫度等。
八、速度與速率。1、速度:物理學中用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的時間的比值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這就是速度,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單位1m/s=3.6km/h;2、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平均速度是物體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是粗略的描述物體的快慢程度。瞬時速度是某一時刻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相同,變速運動時,時間間隔接近於零時,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才表示瞬時速度;3、速率與平均速率:速率是瞬時速度的大小,是標量。平均速率是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標量,與平均速度不同。
九、加速度。1、定義: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用a表示,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2、公式:
3、物理意義: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變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變化快加速度大。4、方向:與速度變化方向相同。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決定於物體的質量和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由物體合力方向決定。與速度大小沒有必然聯繫。5、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6、如圖所示,直線的斜率即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