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的形成條件-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03 中國氣象局

  颱風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海面水溫在26.5℃以上;一定的正渦度初始擾動;環境風在垂直方向上的切變小;低壓或雲團擾動至少離赤道幾個緯度。由於至今人們對颱風形成的認識並不充分,因此,以上所列只是颱風形成的必要條件。

  颱風的初始階段為熱帶低壓,從最初的低壓環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達八級,一般需要2天左右,慢的要三四天,快的只要幾個小時。在發展階段,颱風不斷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氣壓達到最低值,風速達到最大值。而颱風登陸陸地後,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颱風會迅速減弱消亡。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焦點

  • 【記者在現場】海南:巧借「鸚鵡」趨利避害-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袁迎蕾 通訊員 張亞傑 敖傑  在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還只是菲律賓以東洋面的熱帶擾動時,它就已被海南氣象部門密切監視  這個由海南省氣象局研發的省重點項目,實現了從天氣預報向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的轉變,可為政府部門防汛指揮決策提供更加專業化和信息化的技術支撐。  6月11日20時,位於菲律賓東部近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
  • 中國氣象局協助莫三比克應對熱帶氣旋影響-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郝靜 通訊員胡曉平報導 4月25日,中國氣象局接受莫三比克國家氣象局申請,迎來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新用戶。  中國氣象局在2018年發布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國際用戶在遭受颱風、暴雨、強對流、森林草原火災、沙塵暴等災害時,可申請啟動該機制,中國氣象局將調動值班的風雲氣象衛星,對特定區域進行高頻次觀測,為其防災減災救災提供及時信息保障。  近期,非洲國家連續遭受強熱帶氣旋侵襲。
  • 洪澤湖畔的雷達衛士-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何悅 吳序鵬 肖晨  4月10日一大早,江蘇省淮安市氣象局裝備中心主任許波和同事簡單吃過早飯就趕赴洪澤雷達站,進行例行的雷達巡檢維護。  淮安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位於洪澤湖畔,雷達塔樓距離市氣象局有60多公裡。由於洪澤湖的湖底高出裡下河地區8米至10米,是名副其實的「懸湖」,都卜勒天氣雷達的建成,對洪澤湖區域的氣象防災減災發揮了巨大的預警和保障作用。  經過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車輛終於到達了正在進行裝修的塔樓前。
  •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親吻大地嗅泥香-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李豔琴  54歲的烏馬爾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氣象局的一名「老兵」。1983年從新疆氣象學校農業氣象專業畢業後,烏馬爾江一直在博樂市氣象局從事農氣服務工作。2014年2月,「新疆20萬幹部下基層」的號角響徹天山南北,烏馬爾江主動請纓,作為博樂市氣象局首批下基層幹部,懷著對新農村建設的忠誠與執著,用樸實的情懷譜寫動人的奉獻之歌。
  • 中國氣象局預計,九月可能有兩個颱風登陸中國
    中國氣象局預計,九月可能有兩個颱風登陸中國 2007年08月31日 20: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應對颱風「鸚鵡」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國天氣網訊 據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針對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領導今日(13日)17時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據監測,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6日13日16時中心位置位於北緯19.4度、東經115.2度,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颱風藍色預警。預計,「鸚鵡」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將於14日上午在廣東臺山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的影響及防禦措施
    颱風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它多發於夏秋季節。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颱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本期MAIGOO小編為大家講解下有關颱風的相關知識,颱風的是怎麼形成的、颱風給我們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颱風來臨我們應該做好哪些防禦措施。
  • 中國氣象局:今年8月登陸我國颱風偏多
    「今年已有4個颱風登陸我國,分別為木恩、韋帕、利奇馬和白鹿,比多年同期平均(4.81個)減少0.81個。其中8月份有3個颱風登陸,比多年同期平均(1.91個)偏多1.09個。」5日,在中國氣象局9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李明媚說。
  • 蘇迪勒剛走天鵝又至 15颱風最快今天形成(圖)
    「氣象局」表示,今(14)日清晨2時在關島東南東方海面有一熱帶性低氣壓形成,向西移動,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臺灣「氣象局」預報,目前在關島海面的熱帶低壓,未來24小時內有機會發展為今年第15號颱風「天鵝」。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西南風水氣偏多影響下,昨日午後各地天氣驟變降下滂沱大雨,新北市汐止區13時至15時的累積雨量突破80毫米,部分地區水淹一米高。
  • 中國氣象局舉行9月新聞發布會
    9月5日,中國氣象局舉行9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巡視員李明媚、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高拴柱、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艾婉秀出席發布會,介紹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8月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今年以來我國颱風特徵和颱風氣象服務情況等,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副主任楊晉輝主持新聞發布會。
  • 中國氣象局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1年9月新聞發布會。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候中心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專家陳峪女士。 今天我們的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第一,2011年夏季和8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的特徵,主要天氣氣候的回顧。
  • 氣象局權威專家解讀今年颱風:雖然多,但利大於弊
    8月即將過去,盛夏也將要結束,登陸我國的颱風活動會逐步降低。近日,中國氣象局權威專家對於過去幾個月的颱風活動展開了分析,給出的結論是: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這一結論是由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董林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得出的,高級工程師董林指出,今年颱風生成數和登陸數明顯偏多,但因為颱風防禦措施做得比較好,颱風帶來的風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也給南北方不少乾旱的地區大量補水,因此利大於弊。
  • 巴威或成史上最強登陸東北颱風 颱風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巴威或成史上最強登陸東北颱風記者25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預計將於27日以颱風級強度在遼寧東部到朝鮮西部一帶沿海登陸,或成為史上登陸東北地區最強颱風。中央氣象臺升級發布颱風橙色預警。
  • 氣象局:颱風「利奇馬」登陸強度歷史上排名全國第五
    中新網客戶端8月16日電(楊雨奇)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颱風「利奇馬」是今年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其登陸強度在歷史上排名全國第五、浙江第三;在山東造成的過程降雨強度位列歷史第一、在浙江的降雨強度歷史第二。
  • 廣東研判29號颱風「巴蓬」 將依條件人工增雨
    中新網廣州12月27日電 (王堅 粵應宣)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27日組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等部門舉行降雨防禦、蓄水保水會商會研判,預計今年29號颱風「巴蓬」將於28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廣東將在粵北、粵西和粵東將依據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今年第5號、6號颱風幾乎同時生成,颱風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雖然我們知道颱風每年夏季都會造訪,但很少有人會知道,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颱風的形成颱風的形成,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有足夠的水汽,而海洋上水汽較多,所以颱風是在海洋中形成的。還有一個是主要足夠的熱量,溫度要在26℃以上,所以颱風經常發生在夏季。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颱風形成原因
    近日我國還有鄰國韓國、日本都頻繁的遭受颱風的襲擊,給各個國家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僅是生活還有出行方便,那麼威力這麼強大的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颱風形成的原因吧。
  • 颱風是怎樣形成的?-新華網
    小知識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經常產生在太平洋上北緯5~15度的熱帶地區,主要集中於夏、秋兩季。水平方向上,颱風從中心向外依次是颱風眼區、雲牆區和旋轉雨帶。颱風眼位於颱風中心,呈圓形或橢圓形,該處氣流下沉,風速很小,所以天氣晴好,屬於颱風中的「世外桃源」。
  • 颱風是如何形成的
    颱風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人們所關心的颱風是從海洋吹到陸地,風力極大,對陸上生命造成威脅、危害的強風。颱風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小編與大家一起來學習。颱風發生的幾個基本條件:1.海水表面溫度高於26.5℃的廣闊熱帶洋面。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它形成於高溫、高溼和其它氣象條件適宜的熱帶洋面。我國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為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颱風。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顯示,2010年以來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已經至少有80個。